知恥而後勇
——從八榮八恥看以德治國
2006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CPPCC委員時強調,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努力工作為榮,以懶惡工作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 這八榮八恥凝練地闡述了21世紀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的精髓,成為當今時代的精神走向。
所謂“八榮八恥”,其中的關鍵詞就是這個“恥”。如果沒有羞恥感,我們為什麽要引以為榮?人不應該無恥——知恥才是做人的標準。中華民族是壹個優秀的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禮義廉恥”的道德觀。宋代出現了以“孝、忠、信、禮、義、廉、恥”為內容的“八德”,成為中國。“恥”字位列其中,說明古代的道德標準已經把“知恥”作為壹個重要的考核方面。戰國亞聖蒙克曰:“無恥無惡,非人道也。”。宋代朱也說,“恥為我所固有。得之則入賢,失之則入獸,所以甚大。”南宋哲學家陸九淵也有壹句名言:“夫人之苦不要臉,人之不要臉。她怎麽會是人類?”這些流傳千年的名言都說明了壹個道理:知恥才是做人的硬道理,只有知恥才能讓自己驕傲。蔓延到整個社會,如果社會成員缺乏羞恥感,社會風氣將不堪設想。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始終通過強烈的恥感維護著自己的基本文化價值觀。伯夷蜀國恥於吃蘇洲,項羽恥於見江東父老。所有這些鏗鏘的驕傲源於中國文化中的羞恥感。但由於歷史原因,中華傳統美德受到了錯誤的批判,逐漸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壹種對中華美德的失落和偏見。隨著改革開放,外來文化對人們思想意識的沖擊,使人們失去了信仰的根源,精神空虛。漸漸地,中國文化中傳統的榮辱觀變得模糊,人們心中的道德天平開始傾斜。人們在熱愛與危害祖國、服務與背離人民、崇尚科學與愚昧、勤勞與懶惰之間迷失了方向,混淆了是非。於是有學者大聲疾呼,當代中國社會最嚴重的價值危機是恥感意識的弱化和底線倫理的崩塌。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胡錦濤要求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迅速引起了全社會的熱議,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的新風尚蔚然成風。多年來,我們壹直強調依法治國,不斷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然而,對於具有悠久儒家道德傳統的中國來說,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將為正在進行的改革奠定堅實的政治和道德基礎。法治還是德治,自古以來就有學者專家爭論。其實無論是儒家還是法家,都不難找到古代先賢對德法辯證關系的精妙闡釋。《孟子·離婁》中有壹句話:“為善不足以治,為善不可為也”。構建和諧社會的大業如何脫離道德標準的軌道?世界上各種社會現象層出不窮,無壹不表明,僅僅依靠法律強制手段是不夠的:壹些國家幹部收受、發送錢物,跑官要職,挪用公款,出國賭博,壹旦被追究責任,壹些幹部居然認為自己倒黴。隨便去壹個網上看看,但情色、性、二奶等字眼隨時可見,社會上的色情正像各種“病毒”壹樣侵蝕著社會的“皮膚”;縱觀當前社會上人們關註的熱點難點民生問題,無不與道德缺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壹些公職人員不得不拿卡要,甚至公然索賄,喪失了為官的基本原則;醫生收紅包開處方,導致醫德之恥;學者的學術腐敗通過鼓勵利益集團來玷汙學者的名聲;而且他們對社會公德漠不關心,奢侈浪費。對於超越社會道德底線的行為,政府當然可以出臺法律法規進行剛性規範。但對於壹些法律盲區、灰色地帶或者純道德問題,需要道德力量來約束公民的自我行為。
知恥,明辨榮辱,在沒有羞恥感的情況下,為什麽還要以此為榮?壹個民族的大繁榮,不僅需要經濟上的繁榮,更需要“崇善避惡”的民族精神。作為壹名學生,我們將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和參與激烈國際競爭的生力軍。學生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成為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優秀人才,掌握現代科技知識,實現青年人的遠大理想,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只要真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做到德治與法治並舉,中華民族就壹定能夠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散發出更加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