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寫給傅聰、傅敏等的信的節選。從1954年到1966年6月。
這是藝術學徒最好的讀物,也是壹本充滿父愛的教科書。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的兩個孩子,著名鋼琴大師傅聰和特級英語教師傅敏,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的成功體現。印在這本小書裏的,不是壹封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說:“給妳長篇大論地寫信,不是空洞的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閑話,而是有幾個作用。第壹,我真的把妳當對手來討論藝術和音樂;第二,我很想激發壹些年輕人的感情,讓父親獲得壹些新鮮的養分,同時我也可以間接傳播給其他年輕人;第三,通過交流鍛煉妳的不僅僅是文筆,還有妳的思想;第四,我要時時刻刻做妳們的警示,處處做‘忠實的鏡子’,無論在生活中,在生活細節上,在藝術修養上,在演奏姿態上。”貫穿所有家書的親情,就是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和藝術的尊嚴,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壹切,做壹個“德才兼備、人格優秀的藝術家。”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溝通,字裏行間的深情感動了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
傅雷和傅聰的來信給了我很多啟發。我們很多父母都忽略了和孩子的友情,養了十幾年,卻從來沒有真正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因為急於讓孩子成功,他們對待孩子的心態已經扭曲,各種鼓勵的措施都出來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但他們有沒有想過,自己有傅雷榜樣重於言傳身教的品質?光學弗雷的“打”字能產生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嘗到了虐待和拳腳,以及在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痛苦,孩子的黃金童年黯然失色。傅雷意識到,雖然晚年飽受政治運動之苦,但他在這壹點上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親密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模仿傅雷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這也就成為了育兒教育的壹種模式。
讀完傅雷的信2
當我想回去寫我的想法時,我發現很難。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精彩細致,做筆記或者任何總結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所以,這裏我只是記錄壹些我看完這本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上來說,《家書》教會了我什麽是壹絲不茍、壹絲不茍、嚴謹認真……相信所有看過《家書》的讀者都對這些特點深有感觸。根據我自己的壹點經驗,我覺得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表達方式,溝通方式或者寫作方式。這樣才能有這麽廣泛的作品,自然舒服。他不僅講藝術學習,還講人生,講愛情,講做人,講修養。甚至兒子寫錯別字,父親也會“認真”地指出來,耐心地分析糾正。正是這種方式而非其他方式(如論文、翻譯)使我們能夠直接、清晰地感受到著名文學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壹絲不茍、嚴謹認真的態度和風格。如果說《傅雷家書》是壹部“藝術學徒的最佳讀物”,或者是壹部經典的“教學篇”,那麽我覺得這種態度和風格應該是第壹位的,也是最有意義的。但絕不僅限於此。而且,傅雷先生因為他的學識和思想,能對任何大事小事闡述深刻卻從不艱深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當然,我不認為這只是“藝術學徒的最佳讀物”或“教學文章”。對於像我這樣不是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來說,這些信還是很棒的。書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時給人以深刻的啟示。貫穿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壹點就是生活、修煉、學習三者的關系其實是壹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通養”的重要性。在其他的信件中,出現了這種思想,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和森林的建議,希望通過這些方法提高壹般修養,而不是壹味的練琴和搞音樂。啟發我的是,讀書只是修身養性的方式之壹,應該還有其他的。即使學習,也不要局限於某壹門學科。通識修養的建立和提高,需要讀文藝、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因為,生活或人生,絕不是大學學科分類那樣規範整齊。所有領域只是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壹個方面。為了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和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益的。事實上,我受毛澤東的影響很長壹段時間,並要求自己這麽多。另外,其他的,比如情緒(激情)和理智的關系,要用理智控制情緒;我經常用星星或者宇宙的視角來看待生活中的壹切,所以我理解人的局限性,等等,這些都很有見地,都閃耀著理性的光芒!這是看了傅雷的信後的壹些想法。正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壹部分收獲,更多的寫不出來,要融入我的身體。本來讀書筆記和讀後感只是手段,領悟和實踐真理才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