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其開頭是壹章,很多情況下,讀者通過該章的開頭來決定是否繼續閱讀這篇文章。古人在篇章結構上有所謂“鳳頭豹尾”之說,說明了篇章開頭的重要性。壹章的開頭與該章的標題和整個主題密切相關。確定題目後,開頭首先要與題目直接相關,要起到指出題目的作用。篇章的開頭是主題的入口,必須緊扣篇章主題,緊密聯系中心,才能起到牽壹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好的開頭應該開門見山,引人入勝,思路開闊,言簡意賅。這樣的開頭,能吸引讀者壹下子快速進入“山口”,面對峰巒奇峰、郁郁蔥蔥的大山,產生跳起來的濃厚興趣;這樣的開頭可以開闊思路,為後面打下堅實的道路,留下廣闊的空間。要想寫好開頭,就要註意開頭的修辭要求,也就是開頭的“通則”。
1.保持開頭簡潔。
章節的詳細內容要通過主體部分來傳達,開頭只是整篇文章的引子部分,起主導作用,要用最少的文字引導讀者進入主題。所以開頭的字數並不多,而是細化。例如,初於的《都江堰》: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開頭簡潔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吸引讀者的註意。
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寧》的開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開頭簡潔而富有哲理,袋子很大,耐人尋味。
開始時要有吸引力
李漁《隨筆》說:“開書之初,要以奇句醒目,使人見之而驚,不敢舍之。”他的這段話要求開頭之後要有突出的言論來吸引讀者。如果人們把萬裏長城視為中國的驕傲,自然會認為它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而於的都江堰以“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是都江堰”開頭,與傳統觀念相悖,讓人覺得很好奇,趕緊讀壹讀。蘇軾《論賈誼》的開端:
難在有才,所以人真的很難為己所用。珍惜吧!賈生是國王的助手,但不是他自己用的。
“遇不到人才”是中國文學史上傳唱的壹個話題。蘇軾反駁了這種傳統觀念,以其人才易得而自用難的深刻見解,對賈誼的命運作出了新的詮釋。韓愈的《馬碩》也是從壹個異於常人的觀點開始的:
世上有伯樂,才有千裏馬。千裏馬多,伯樂不多。所以雖有名馬,也只是被奴才羞辱,不叫千裏死於低谷。
壹般認為,伯樂之前有千裏馬,作者以不凡的警句語言開篇,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再比如錢鐘書散文《吃》的開頭:
吃飯有時候就像結婚。名義上最重要的往往是附屬品。
這樣的開頭立刻讓妳渴望繼續讀下去。為什麽「吃飯」像「結婚」?名字裏最重要的是什麽?讀下去,機智的解釋讓人忍俊不禁。
3.方便展開下文。
很容易發展到以下兩個方面:就風格而言,開篇起著為全文定調的作用,開頭的風格要和全帝壹致,這樣下面才能自然過渡;就情節而言,壹章的寫作就是壹個對素材進行剪切拼接的過程。壹個章節的開始並不意味著整個事件的開始。我們要截取壹個能順利展開下文的點作為開頭,作為展開全文的突破口。魯迅的《祝福》以倒敘開頭,以祥林嫂之死為開頭,與魯鎮過年的熱鬧氣氛形成對比,突出祥林嫂的悲劇命運,從而為後面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間。魯迅的藥是從環境氛圍開始的:
仲秋,月亮下山,太陽還沒出來,只留下壹片藍天;除了夜間旅行的東西,壹切都睡著了。
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出來,這是壹天中溫度最低的時候。天亮了,但壹切還在沈睡,這為全文定下了悲傷壓抑的基調。
再比如王小波的散文,很多都是從最恰當、最舒服、最有趣的角度切入,有的幹脆直接講故事。比如:
我以前是學理科的,第壹個學化學。(科學之美)
我出生在北京西郊。當我長大後,我將在美國學習。如果我要誇港臺同學,我會說:妳普通話說得真好!(《北京電影與民族自信》)
我本科的時候我哥在讀研究生。我學科學,我哥哥學邏輯。我曾問他:在妳看來,中國人寫的科學著作中,哪壹部最值得壹讀?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費孝通的江村經濟。(“誠實和自由”)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文章也是如此。正因為難度大,所以開頭更重要。壹篇文章能否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關鍵在於開頭。從創作的角度來說,如何開始壹個章節,也就是從哪裏開始寫,是構成壹個章節的重要步驟。高爾基曾說:“第壹句話很難,就像音樂中的曲調,往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找到。”這句話表明了這壹章開頭的困難和重要性。
正因為開頭對文本如此重要,作家們才壹直重視它。他們總是精心構思,遣詞造句,為自己的傑作構思壹個精彩的開頭。縱觀歷代名著,根據開篇方式和修辭表達的特點,開篇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以壹個比喻開始。作者在章首不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借用其他事物的比喻,用比喻來表達作者的思想。從比喻入手,以理比物,以物比情,以物比情,以物比物,可以充分發揮讀者形象思維能力,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比如韓愈《送文河陽軍序》開頭:
伯樂壹過河北北部的曠野,馬就空了。
這就從壹個比喻開始,引出了鎮守河道的吳宮對人才的慧眼。它既祝賀文得到重用,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又包含了作者愛才的真情。
魏徵《諫太宗十策》發微:
聽到求木的長輩,我就鞏固他們的根;欲流遠者,必掘其泉;考慮國家安全的人會積累他的道義。源不深,流遠。根不固,惟求木之長。德不厚,國則安。雖然我很笨,也知道不可能,但是這是什麽情況呢?
為了引出原意,作者講清了“積德仁義”的道理,讓唐太宗接受了他的“十思”。開頭我接連用了幾個比喻句,巧妙地將國家政治與“木之長必固”、“流之遠必深”這些淺顯易懂的道理進行了對比,使深奧的問題通俗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鮑勃·蘭迪斯生活的開始:
這裏有壹座高塔,每個人都必須爬上去。最多也就壹百多級。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壹個人到達它的頂端,他將會崩潰。但是任何人都很難從那個高度掉下來,這是每個人的命運。
這篇文章從壹個復雜的比喻開始,然後壹層壹層地往下說。
(2)從問句和反問句入手。在某些章節的開頭,不是直接描述事物或提出論點,而是用問題或反問來引起討論或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比如蘇軾《教戰守策》開篇:
老公,今天受苦的人,妳是否平安?就是知安全而不知危險,能不勞而獲。這個問題不是今天看到的,改天再看。今天不做,以後還有人救不了。
作者以壹句簡潔的修辭開篇,強有力地提出了中心思想:國家若不加強備戰,國家將遭受無窮後患。這種反問充滿了理智,讓人覺得作者憋在胸口的論述就像壹股山泉,已經到了非說不可的地步。
歐陽修《五代史·靈官傳》開篇:
喔!大起大落的道理,雖然叫天命,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嗎?原來的莊宗贏得世界的原因比失去世界的人更好。
作者以設問開篇,提出了國家的興衰不在於命運,而在於人事的論點,加強了氣勢,凝聚了作者的無限敬仰,產生了思想和思想的洪流。
薩利赫的棕櫚樹的開始:
妳會問,是誰種了這棵名叫沃爾特·哈米德的棕櫚樹?
兒子,不是種的!
棕櫚生長的地方,有沒有適合種植的土壤?妳沒看見它堅實而平靜,突然升出河堤,像壹尊雕像的底座嗎?
開頭充滿感情,符合全篇的情節設計:老人給孩子講故事。
(3)以引用開始。有些章節開頭不直接描述事物或表達觀點,而是引用別人的言論。引語有兩種:壹種是從正面引語中表達主題,另壹種是從負面引語中設定要反駁的對象。例如,在賈誼的《論積累和儲存》的開頭:
管子說:“妳知道谷倉裏的禮節。”那些因為人少而可以治療的,從古至今都沒嘗過。古人雲:“夫不耕,或患饑;女的不織,或者受寒。”生下來就用死的程度,物力都是彎的。這個世界的古老規律,要知道就要知道,所以它的積累是充分的...
為了說服漢文帝發展農業生產,提倡儲糧,作者先引用了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子的話,再引用古人的名言,使文章的中心——儲糧壹開始就更加可信。另壹個例子是蘇軾的《石鐘山集》的開頭:
《水鏡》說,“栗鵬口中沒有石鐘山”。李淵以為身旁有深澗,微風拂面,水石相鬥,聲如洪鐘。這種說法,人們經常懷疑。今天,鐘被放在水裏。雖然風暴不能發聲,但這是什麽情況?直到唐代李伯開始瞻仰遺容,才弄了兩塊石頭放在池邊,扣上聽了聽,南方的聲音響起胡,北方的聲音清亮清亮,不響了,回味的是。我想我明白了。他認為他已經找到了石鐘山的原因。石頭的聲音無處不在,而這只是以鐘命名。為什麽?
作者從石鐘山山名的由來入手,引出李道元和李博兩種觀點,指出他等人對其說法有疑問,引出在石鐘山夜遊,了解壹段話是什麽。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李道元、李勃的觀點進行了修正和補充,並在此基礎上得出“沒有看到就判斷某物有無是錯誤的”的結論。
(4)以吟誦開始。為了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有些篇章往往以感嘆或感嘆開頭,以強烈的感嘆語氣表達作者對人、事、物的感受,從情感上喚起讀者的* * *之情,形成“高歌入雲”的修辭效果。比如韓愈《送董紹南去河北序》的開頭:
在古代,趙巖被認為是壹個悲傷的人。董勝舉進士未中,有司,懷抱利器,沈郁而適於此地。我知道肯定有組合,董勝棉就是別扭!
文章開頭贊揚了河北“感到悲哀和悲哀的人”,然後又慷慨激昂地感嘆董勝“懷抱利器”卻“連立誌做學問都失敗了”,於是帶著沮喪的心情離開了。這句感嘆句蘊含著作者對董生的同情、規勸和鼓勵,讀後讓人深受感動。再比如朱自清《生命的代價——七毛錢》的開頭:
生活不應該有價格;而且是有代價的!人販子、皮條客,甚至最近的綁架土匪,都是以參差不齊的價格把自己的財物賣給別人;我覺得以後會有壹個開放的市場!
作者滿懷憤怒,強烈譴責黑暗社會中吃人的罪惡現實,對底層人民的悲慘命運表現出極大的同情。
(5)從壹個反意開始。有些章節為了突出主題,不是從題目的正面和中心內容出發,而是從題目和中心內容的反面出發,從反面的敘述或論述中推導出主題,從而在語言上造成壹種跌宕起伏、搖曳生姿的修辭效果。比如王小波的《科學與異端》開頭:
從歷史書上看,在20世紀30年代末的德國,許多科學家開始在學校教授他們的德國化學、德國數學和德國物理。壹位德國物理學家指出:“有些人說科學現在是而且將永遠是國際性的——這是錯誤的;科學和人類創造的其他壹切壹樣,是種族的,是以血統為條件的。“這真有趣。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科學沒有國界,任何不科學不理性的偏見都無法改變科學的方向。從反意入手,思路更鮮明,謬誤更站不住腳。
有些章節的開頭是從側面或者其他方面寫的。表面上看起來與主題沒有緊密聯系,實際上卻是對主題的有力烘托。比如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的開頭:
東京也不過如此。在上野,櫻花盛開的時候,看上去就像壹片緋紅色的輕雲,但在花叢之下,還有成群結隊的“清學生”速成班,頭頂上紮著大辮子,讓學生的帽頂高高升起,形成壹座富士山。也有辮子是平的,除了帽子像小女孩的發髻壹樣閃亮,脖子扭了幾下。真的很漂亮。
中國留學生俱樂部的禮賓部有壹些書可以買,有時候值得壹去。如果在早上,妳還可以坐在壹些房子裏面。但是到了晚上,壹個房間的地板往往不可避免地會發出很大的回響,房間裏充滿了煙塵;問精通時事的人,回答“那是學跳舞。”
去別的地方怎麽樣?
文章開頭,作者並沒有直接寫藤野先生,而是從側面寫了兩件事:清學生在公園的醜態表演和在大廳“學跳舞”的無聊動作。通過描寫清學生在東京尋歡作樂、醉生夢死的場景,為下文寫藤野先生做鋪墊。正是因為這些腐敗的場景,讓作者產生了極大的不滿和厭惡,促使他離開東京,前往仙臺學醫。這個開頭既說明了作者為什麽能夠結識藤野先生,也表明了作者要為祖國人民學好醫學的愛國思想。
(6)從中心論點開始。有些章節以簡潔有力的句子開頭,指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比如李斯《諫驅逐書》的開頭:
聽說官方討論驅逐客人,我覺得太過分了!
文章開頭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論點,直截了當,直截了當,給人壹種生動活潑的感覺,讓人壹看就知道文章的主題。這樣的開篇很容易引起讀者的震撼,讓他讀到下面:驅逐客人有什麽不好?作者是如何說服秦王的?.....這緊緊地吸引了讀者。再比如王蒙行板的開頭:
柴可夫斯基似乎壹直活在我心裏。
文章接下來的部分是這句話的延伸、發展和深化。
以上,我們介紹了幾種常見的起篇方式。壹章的開篇方式有很多種,無論采用什麽方式,都必須與內容、體裁、風格相適應,必須服務於主題。如果單純追求華麗的語言形式而不去表達篇章的主題,會破壞篇章的嚴謹結構,影響主題內容的表達。
結局應該是值得紀念的。
壹章的結尾是整個章節在內容和結構上的銜接。它和標題、開頭壹樣,也是篇章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文章結尾的意義不僅是為了文章本身的完整性,更是為了表達這壹章其他部分無法達到的效果。為了加強表達效果,應盡量把全文升華到壹個新的高度,註意語言的生動性、簡潔性和含蓄性。在讀者即將讀完的時候,用鏗鏘有力的聲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話不盡,意不盡”的效果。這是明代的謝榛在《四物詩》中說的:“結句如敲鐘,聲不止清”。比如史鐵生的《我和地壇》結尾:
但是太陽,它永遠是日落和旭日。當他下山去收集所有荒涼的余暉時,正好是他爬到山頂另壹邊燃燒的時候。總有壹天,我也會悄悄下山,拄著拐杖。那壹天,在某個山溝裏,壹個快樂的孩子壹定會跑上來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那不是我嗎?
宇宙以其無盡的欲望將壹曲歌舞提煉為永恒。這種欲望有什麽樣的人名,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的結局把文章中所有的思想都變成了最後壹個凝重的點,結束在寓意深遠的抒情裏。經過了很長的篇幅,涉及場景、情節和多年的鬥爭,結局極其緊湊簡潔,有壹種深刻的韻味。
結尾要符合文本的主題,要有力、簡潔,這是壹個基本要求。但好的結尾要有藝術魅力,讓讀者感受到壹種如同嚼幹果、品香茶的效果。縱觀歷代篇章的結尾,以下幾種方式比較有意境。
1.總結主旨,提煉。
這個結論總結了前壹篇文章的內容,指出了本章的中心思想。宋代李圖在《文章精要》中說:“文末若無意,句末若有意,賈生《論秦》“仁義不施,攻守勢不同。”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討論秦朝興衰的原因。在敘事中,作者刻意突出了許多矛盾的現象,如秦國局勢的險惡,大面積的吞並,所向披靡的崛起和隨後的崩潰與戰敗,關東六國的謀士,馬莊和崛起時的烏合之眾,秦國吞並天下時的慘淡經營和最終滅亡等等。在最後壹段,作者揭露了這壹點,並進行了壹系列的對比分析,使它們壹直在讀者的腦海中盤旋。在文章的最後壹句,作者提出了壹個簡潔有力的論點:“仁不施,攻守勢不同。”這個結論壹下子解決了問題,讓人知道了真相。這前後呼應,點出主題的結尾,真是壹筆帶過,巧奪天工。再比如東山魁夷《聽春》的結尾:
靈魂之泉教會我,只有放棄自我,才能看到真相。
我認為,放棄自我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呢喃的泉水卻清晰地對我說:美在這裏。
2.含蓄而模糊,意在暗示。
在某些章節的結尾,沒有明確闡述主題,而是用含蓄優美的語言來表達壹種深遠而模糊的意思,產生壹種含蓄的修辭效果。劉勰說:“隱(即含蓄)者,也是強調文外目的者。”.....夫隱為體,義在文外。密戒相連,隱發藏。比如大象的變化是相互的,四川的玉也是珍珠。於是,互體變得固執,化為四象;祝雨潛,而蘭彪方圓。始正終奇,內明外潤,讓玩的人回味無窮,嘗的人樂此不疲。“在劉勰看來,壹章的言外之意就是它所包含的內容超出了字面的意思。含蓄的特點是含義來源於文字之外,含蓄的內容乍壹讀能讓人覺得很普通,但只有仔細欣賞才能發現其妙處。把這種含蓄模糊的方式運用到章末,往往會收到三天不散的表達效果。王小波的雜文中經常使用這種結尾方式。例如,在散文《給點氣氛》中討論“有趣”的問題:
我說的壹切,無非是提醒到達這個路口的人。絕不是只有壹條路,而是四通八達。妳可以做出選擇。
另壹個例子是克雷夫尼科夫的散文《氣候》,他把自己擬人化為壹只氣球,被壹群孩子沿著河岸追逐。它在結尾寫道:
在橋下,在那個難以看清的陰影裏,有壹個細頸的玻璃瓶在跳,上端破了。所以看起來很不祥,我也為自己擔心。我想打電話求救,但是——我不能:我只是壹個球。孩子們扔出的雪球改變了我前進的軌跡。風驅趕著我,它驅趕著我壹會兒,玻璃瓶在跳躍,它無情地將尖嘴指向我。
這個結局既表現了氣球被玻璃瓶刺破的命運,又沒有破裂,所以文章在令人擔憂的氛圍中結束,魅力十足。
3.吟誦著,唱著,帶著悠長的感情。
有些篇章結尾以感嘆來表達或敬佩,或悲傷,或憤慨的思想感情,真的很感人。劉勰說:“愛情,文學之經典;順從是理性的緯度。這篇隨筆的緣起,是那些正而後緯,理而後順的人。.....復雜無趣,味道會很惡心。”劉勰認為“情”是壹個文本最根本的東西。如果寫文章只是富於文采,缺乏自然的真情實感,讀起來就沒意思了。結尾是本章的歸宿。以感嘆和長韻結尾可以增加篇章的感染力。比如泰戈爾的《暮光之城與黎明》,結尾有壹段很強烈的抒情:
哦,在妳的左邊是黃昏,在妳的右邊是黎明。請兩者結合!讓這影子和那光互相擁抱親吻吧!讓這黃昏之歌祝福黎明之歌吧!
再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的結尾:
我來到北方後,他給我寫了壹封信,信中寫道:“我身體很好,只是胳膊疼得厲害。提筆提筆都不方便,所以我出發的時間也不遠了。”我讀到這裏,在晶瑩的淚光中,我看到了那個胖胖的,藍色棉袍,黑色馬褂的背影。咳咳!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他!
本文結尾壹聲嘆息,道出作者思念父親的真情流露,感人至深,親切友好,容易讓讀者尖叫。
4.提問並總結,讓人深思
在某些章節的結尾,為了使主題更明確,更強烈,或表達更強烈的感情,采用問句和反問句。比如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結尾:
嘿,老公!努力尋求古代仁人之心,或者做壹些與他們不同的事情。什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妳住在寺廟的高處,妳會擔心妳的人民;如果妳遠在江湖,妳會擔心妳的丈夫;是憂進憂退。但是妳什麽時候會幸福呢?必須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嘿!維斯,我們和誰壹起回家?
六年九月十五日。
本文結尾,作者先以“我老公”感嘆,拋開以上,轉而感慨。然後用“他在”提問,引起如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明他們和上面說的兩類人是不壹樣的:他們不容易因為環境的變化而快樂,不會因為個人的得失而快樂;在朝鮮當了官,關心的是老百姓。當妳不在辦公室時,妳關心至高無上的國王。無論成功與否,妳都不能改變妳的誌向。然後隨著壹個“然澤”的轉折,我進壹步問“我什麽時候才會幸福”,引出了我自己的焦慮和樂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結尾用壹個反問句表示壹定要把這樣的人引去做同事,在反問句中表達了堅定的誌向和誠懇的語氣。通過使用兩個反問句和壹個反問句,作者逐漸變得越來越好。再比如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的結尾:
沒有懷家人的人?通用石天的人?
在壹個設問的結尾,作者將自己的酒神書寫與古代理想社會的風俗人情相比較,進壹步表達了自己不貪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快樂自得之情,深沈含蓄,余音繞梁。
5.以比喻總結,形象生動。
在某些章節的結尾,運用比喻修辭,對全文的主題、思想感情進行生動形象的概括,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魯迅的《故鄉》的結尾:
朦朧中,我在海邊攤開壹片綠色的沙灘,深藍色的天空掛著壹輪金色的滿月。我想:希望什麽都不是,什麽都不是。這就像地面上的道路;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這部小說描繪了辛亥革命十年間中國農村蕭條、衰敗、破產的悲慘景象。文末,與小說基調相反,“路”的隱喻表明了作者對新生活的憧憬和信心,鼓勵讀者從“我”堅持奮鬥的決心中獲得啟迪和力量。它告訴人們壹個哲理:希望之路的起點在探索者腳下。結尾運用隱喻,高度概括主題,語言含蓄、生動、形象,使讀者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獲得壹種無窮無盡的藝術享受。再比如朱自清《春天》的結尾:
春天就像壹個剛出生的洋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還在成長。
春天就像壹個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笑著走著。
春天就像壹個強壯的年輕人,有著鐵壹般的胳膊和腰腳。他帶領我們前進。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接連用了三個比喻,贊美了春天的無限生機,激勵讀者像春天壹樣蓬勃進取。
6.借景抒情,把感情融於景中
在某些篇章的結尾,用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真摯強烈的思想感情,把感情融入場景,情景交融。比如袁枚的《祭妹記》結尾:
喔!前面的不能想,後面的也不能知道;哭妳不聞妳的話,喝妳的食物。紙灰,北風狂,哥哥回來了,我還回頭看妳。唉!唉!
這是壹篇抒情的悼詞,作者在其中哀悼他的三姐蘇文的不幸命運,懷念過去兄妹之間的深厚感情。在文章的最後,作者描述了風景,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他祭奠自己的時候,“紙灰,北風狂”,北風肆虐過野墳。怎麽能不讓人感到“前方不可想象,後方未知”的無所適從呢?在北風的呼號中,在塵土飛揚中,作者失去了理智,不忍離去,壹步壹回頭,那壹瞬間是九歲,至今作者在這壹幕交織著淚與墨的結尾已經悲傷到了極點,字字都是淚,句句都是悲。看完讓人心痛,淚如瀑布。
上面,我們從修辭學的角度談了壹篇課文的開頭和結尾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開頭和結尾都是文章的組成部分。壹個好的章節,壹定要首尾呼應,內容觀點壹致,結構組織連貫透徹,語言互幫互助。這樣才能形成壹個完整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