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如何擴展我們的工具箱?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通過壹些著名哲學家自己的生活來拓展他們的思想,並以此為綱來拓展我們的內容。
這些哲學家被分成10組。10哲學家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這是第壹組。二是亞裏士多德,三是犬儒主義以及與之相關的壹些流派。第四個是馬基雅維利,第五個是休謨,第六個是康德,第七個是黑格爾,第八個是叔本華。第九個是尼采,第十個是薩特。他們的思想總結出了各種解決人生困惑的哲學方法。
我們先來看看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面對的古代雅典社會。雖然在技術上和今天不太壹樣,但他們面臨的基本問題是當今社會共有的,僅此而已。
很多人對公共事務的熱情完全被幾個大V牽著鼻子走。所謂的輿論,靠的是刷流量,不是刷智商。當時所謂的大V,也就是對於古希臘人來說,就是所謂的“智者”。“智者”不是今天的智者,而是當時的專有名詞,指的是壹群拿錢幫人洗地的文人。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覺得當時雅典人民的道德生活如此墮落,需要壹個系統理性的拯救計劃來幫助他們走出愚昧,擺脫大v的影響,他們的藥方是用真誠的辯論來揭露公共問題本身的理性基礎。凡是理智上不能接受的都將被忽略。
結果,這種做法激怒了雅典市民。蘇格拉底很不幸,被憤怒的雅典公民判處死刑。最後,他不得不喝下毒芹汁,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柏拉圖本人去過錫拉丘茲,也就是今天的西西裏島。他希望用理智拯救那裏的人們的生命,但他並不十分成功。
有人會覺得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太頑固了,什麽事都叫出個理由不撞墻才怪。柏拉圖的弟子亞裏士多德決定給他們的唯心主義打個折扣,退壹步講。
他認為,人生的幸福不僅在於理性,更在於如何在實踐中實現妳的理想。即使實現了壹半,也比什麽都沒有強。(亞裏士多德)
所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妳要解決做好事所面臨的各種細節問題,這就迫使妳在現實上做出壹些妥協。亞裏士多德認為妥協沒有什麽可恥的,關鍵是要符合中道。這個“中庸”指的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中庸之道,但不是壹回事。
也就是說,在亞裏士多德看來,壹個有道德的人是壹個能本著中庸之道做事的人。如果妳能做到這壹點,妳的生活會很幸福。
所以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思想,這四個字就是理想至上。亞裏士多德人生哲學的核心思想是尋求中道或中庸。我還會花壹點時間討論儒家中庸和亞裏士多德中庸的區別和聯系。
好了,我們看到人生哲學已經到了亞裏士多德的那壹步,向現實妥協了壹大步。既然有人妥協第壹步,有人妥協第二步。如果再進壹步妥協,就是所謂的犬儒派了。
犬儒派面對的社會是壹個希臘晚期的社會,有點像今天的社會,也就是說整個社會都在非正式的變化,各種重大事件不斷被刷屏。如果有手機的話。
犬儒主義創始人第歐根尼在這樣的情況下給出的答案是什麽?如果用今天的語言來解釋他的想法,那就是戒掉微信,關掉手機,學李上山砍柴,不與世隔絕,不被世俗名利所累,壹日三餐只吃禦寒衣,只做自然之壹,快樂就好。
所以如果我們把犬儒派的立場和亞裏士多德的相比,亞裏士多德的想法是和現實鬥爭,不要放棄這壹點。但是在與現實鬥爭的時候,我們可以給理想打個小折扣,也就是說,打了折扣的理想還是理想。
憤世嫉俗的人生哲學是什麽?不要和現實糾結。妳要做的就是鄙視現實,這是我鄙視的。我想上山過自己的修道生活。躲在小樓裏變得統壹,它在乎春夏秋冬。
因此,他們的人生哲學可以稱之為壹種道德冷漠。請註意,這樣的位置很容易變成另壹個位置。完全不在乎現實世界的對錯。早期的玩世不恭,還有壹種面對權貴的書生性格。但正是因為他們不想卷入這種復雜的現實糾葛中,所以很容易成為冷漠無情的人。
比如我們都知道漢娜·阿倫特和漢娜·阿倫特是在耶路撒冷寫艾希曼的著名女哲學家,她還提到了壹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平庸之惡”。也就是說,納粹集中營的壹些看守以他們只是在執行命令為借口,為他們屠殺猶太人開脫。這樣壹種情有可原的態度是否類似於犬儒主義?這是另壹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毫無疑問,冷嘲熱諷代表著理想激情的整體褪色,不僅打折扣,而且褪色。如果這種思想蔓延開來,可能會導致人類社會建設激情的整體退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麽信佛。
如果有的人確實有強烈的成功欲望,但同時又受到犬儒主義的影響,對道德理想的熱情沒有那麽高,強烈的成功欲望和冷漠的道德情感結合起來,會催生出什麽新的思想?這就引出了我這裏要介紹的第四組人生哲學,即馬基雅維利主義。
什麽是馬基雅維利主義?這當然與意大利哲學家阿瑪蒂亞·維利有關。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生要追求什麽就追求什麽,只要實現了就好,不要太在意道德問題。妳做壹件事,就會有人自動幫妳辯護。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這個特點就是道德上的冷漠加上功利層面上的熱情。
在這方面,它與犬儒主義略有不同,因為犬儒主義是純粹的道德冷漠,但它在功利層面上沒有熱情。但是世界上總有很多人。馬基雅維利主義自私、鐵石心腸,但世界上還是有壹些人心軟。
看到馬基雅維利主義如此冷酷,有人不得不通過壹種崇尚溫情的人生哲學與之對抗,這就是休謨的道德同情。休謨的思想也是我這裏要介紹的第五種人生哲學的態度。總之,他的想法就是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根據自己的道德感受來引導妳。
休謨非常重視情感在自我與他人關系建構中的作用。他認為最重要的情感是同情。當有人痛苦的時候,妳同情他,會讓妳感受到他的處境。他同情妳,他會感受到妳,從而導致積極的人際關系的構建。
這種構造意味著,如果妳讓他感覺更好,妳自己也會感覺更好。如果妳想在生活中快樂,妳會努力讓那些同情妳的人快樂。
按照休謨的人生哲學,追求自身利益而不追求他人幸福是沒有意義的。在休謨之前,雖然許多哲學家也討論過情感的地位,但從來沒有人像休謨那樣如此重視情感。
情緒是非常非常多變的。戀愛中,有時候喜歡壹個人,突然不喜歡壹個人,都是忽起忽落的感情。
所以有些哲學家認為休謨壹直在談感情,過於主觀隨意。比如夫妻之間的感情總會淡化,妳不能因為我今天對妳的感覺少了就離婚。那不像玩嗎?
所以很多哲學家會主張理性後退壹步,但如果完全回到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立場,那就更復古了。就像犬儒主義的階段壹樣,休謨也沒有走過這個階段,於是壹些哲學家發展出了壹套高配版的折衷主義人生哲學,叫做假裝有唯心主義,以區別於真正的唯心主義。
這是第六批哲學家康德,德國哲學家康德的人生哲學。其實我也不知道理想是不是虛幻的。他老老實實的說我不知道,但是要裝理想,不然世界會亂,個人的生活不會幸福。
康德面對的社會是現代社會,已經完全走出了中世紀。雖然沒有工業革命,但牛頓的物理學在當時已經普及,科學思維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科學進步完全可以通過它帶來的各種積極後果來為自己辯護。
但是道德並沒有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得更加穩定。相反,見識過黑粉戰爭帶來的巨大傷害的康德,非常擔心人類歷史的未來會因為科技的進步而產生更大的沖突,摧毀很多個體普通人的幸福。他夢想人類能夠實現永久和平。
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建立壹種既能不辜負自己夢想,又符合當今復雜現實世界的人生哲學?康德構建人生哲學的方法是這樣的:他首先找到大家都認同的最佳理想人生狀態。請註意,這個狀態能不能達到另當別論,但大家壹致認為是最好的。
比如世界上沒有戰爭,然後這些狀態的邏輯前提是什麽因素。這種建構哲學的方法被稱為先驗哲學方法。
先驗哲學有壹定的邏輯說服力,但有壹定的虛偽性。因為理論的作者連自己提出的這個理想或者夢想是真是假都不知道。所以它會被更真誠的哲學家發現,別人會攻擊它。
如果康德的哲學是柏拉圖主義的退化版本,那麽很可能會有別的什麽版本的亞裏士多德主義來挑戰它,這就涉及到我們要講的第七種人生哲學,黑格爾主義。
如果說康德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假裝有理想,那麽黑格爾的思想就是對現實的唯心主義解釋。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和亞裏士多德壹樣,黑格爾也認為理想必須在現實中實現。
然而,與康德不同,黑格爾認為理想是真實的,而不是虛擬的。妳不必假裝理想是存在的。他們就在那裏,有壹個最偉大的理想叫做絕對精神。我們生活的每壹個細節都有絕對的精神。我們的每壹次呼吸,每壹次上班打卡,每壹次掃微信買東西,都是絕對精神在某壹方面的體現,所以世俗生活有自己的理想和神聖,做小事和做大事的界限模糊了。
有人說,這種人生哲學似乎什麽都不是,它只是賦予每壹件小事以神聖的意義。但是這種人生哲學有它的用處,它可以為各種人生哲學提供壹個總的解釋。用黑格爾的話說,真實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真實的。壹切存在的或真實的事物都可以提供合理的服務和合理的解釋。
但是希特勒正計劃消滅猶太人。我該怎麽說呢?黑格爾的意思是我沒有說奧斯威辛值得鼓勵。
所以黑格爾的人生哲學其實就是壹個超級火鍋,什麽都可以煮。但是它也有壹些缺點。缺點是什麽?它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偶然性現象,都把偶然性解釋為必然性的某種體現。這樣,偶然性本身的獨立地位就消失了。
在德語世界的理論中,嚴厲批判黑格爾人生哲學的是叔本華,也就是我們這裏說的第七組哲學家。
黑格爾的人生哲學用這句話來概括。妳生命中的任何遭遇都是壹個偉大計劃的組成部分,所以不要驚慌。叔本華的人生哲學是這樣壹句話。不存在黑格爾所說的偉大的精神計劃。讓我告訴妳宇宙的真相是什麽。這是壹種偉大的生存意誌。這種求生的意誌不知道它有什麽計劃。
但是,叔本華並不主張人們因此而恐慌。整個宇宙沒有目的也沒有計劃,整個歷史也沒有目的也沒有計劃。我們很害怕,不要害怕。他會問妳,妳為什麽慌?妳為什麽害怕?這是因為妳認為妳的人生目標會失敗。但是叔本華告訴妳,妳以為所有人生目標的滿足會讓妳心安理得,快樂嗎?我只是告訴妳不是這樣的,因為目標的滿足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所以實現目標比失敗更可怕。
所以叔本華人生哲學的精髓,就是教導大家不要在意那些虛無縹緲的目標,要保持自己的本心。叔本華的人生哲學如果用兩個更簡潔的詞來概括,這兩個核心詞就是悲劇。他終於看到,人生的奮鬥最終是壹場毫無意義的悲劇。
顯而易見,叔本華的思想是犬儒主義的全面升華和系統化。佛教的這種叔本華式的犬儒主義,壹定會遇到壹種充滿活力的思想與之對抗。這是我們壹直看到的套路,任何壹種思想都會遇到另壹種思想來反駁和對抗。
怎樣才能對抗叔本華,繼承叔本華的思想精髓?這就引出了我們要提到的第八組哲學家,就是尼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尼采人生哲學的壹種基本態度。我們能用四個字概括什麽?是超人立法。
這種超人立法的思路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環節。第壹個環節是上帝死了,上帝指的是道德標準的絕對規範。沒有上帝,也沒有黑格爾所說的龐大歷史的終極目標。這都是廢話。理想主義失敗了。事實上,叔本華或多或少會同意這個觀點。
第二種觀點是透視主義。透視是什麽意思?就看這個問題的角度,透視,什麽意思?看壹個粉筆盒。妳從什麽角度看粉筆盒?粉筆盒是什麽?我們要決定自己想過什麽樣的生活,也要站在我們的角度看問題。
第三個因素是主人道德,主人道德不同於奴隸道德。主德是指我們生活標準的核心詞是好與壞,什麽對我好,什麽對我不好,而不是從善惡的角度去區分。從善惡的角度來區分,意味著妳是失敗者,妳是奴隸,妳是奴隸道德,真正的主人是不討論善惡的。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超人,也就是超人。
但是到了這壹步,我們對超人的壹生還是有壹點模糊。但有壹點幾乎可以肯定。既然我們很多人不理解尼采說的超人,那麽十有八九我們不是超人,十有八九我們是凡人。
在神死的前提下,凡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這就涉及到我們要提到的第十組人生哲學,也就是薩特的存在主義。薩特存在主義的核心意思不外乎三個字,靠自己。
法國哲學家薩特的哲學是壹種激進的自由意誌主義,與決定論相反。所謂決定論,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做的任何人生決定,在妳面前都有壹個前提視線。
比如妳認為妳要進北京電影學院,當演員是妳的自由選擇。但其實妳出生在壹個和影視行業相關的家庭環境裏。妳從小就聽說過,也聽說過,這就決定了妳很可能會走這條路,所以根本不存在自由意誌。這就是所謂的決定論。
自由意誌理論則相反。妳確實是出於自願選擇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的。就算妳父母是演員,妳的選擇也和妳父母無關,因為還是有可能的。妳對電影不感興趣。妳去了其他行業。
薩特認為人真的有這樣的自由,他也確實承認上帝死了,就像尼采壹樣,所以他承認沒有絕對的生活標準,人被判定是自由的,但他不認為個體之間有主人和奴隸之分。
而是說,薩特認為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壹切負責,因為壹個人在世界上並不是自願存在的,但壹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也要為自己所做的壹切負責。自由不是純粹對薩特的褒獎,但仍然是悲劇性的,意味著妳很無助,不得不依靠自己。
他有壹句名言,別人是地獄。對於薩特思想的闡述,我想結合薩特的壹些戲劇作品,因為薩特本人是壹位在文學上有很大造詣的思想家,我也想談談薩特和他同時代的壹位文學哲學家加繆之間的思想糾葛。
我們現在來總結壹下這十章之間的壹個大概的點。我們的節目分為十章。其實我們要講的是這麽多哲學家不同的人生哲學,這種排列的順序有點像壹個人的成長過程。
我不是說人生哲學的故事到薩特就結束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人類生命的發展過程,每個個體生命的發展過程就是不同價值觀之間的沖突。妳先是有了壹個很簡單的價值觀,然後妳發現這個簡單的價值觀無法應對現實,於是妳不得不去尋找相反的力量,然後妳就變成了壹個妥協的價值觀,但是這個妥協的價值觀本身會分裂,變成不同的類型,然後螺旋上升,體現出不同的人生態度。
關於我想提供給妳的十種人生哲學方法哪個好哪個壞,我不想給出壹個非常明確的答案。當然,我也會時不時透露出對壹些生活態度的偏好,這是必然的。但我在辯解,我真正的目的是讓大家在這樣壹種人生哲學的不同思維方式中,找到壹條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找到壹個系統的方案來捍衛自己的人生選擇,讓自己活得明明白白。
請註意,人生哲學說到底的目的,與其說是讓每個人活得快樂,不如說是為每個人的人生選擇提供壹套哲學辯護,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人生選擇只有在這些哲學辯護的指引下才會走向幸福。幸福不是現成的東西。幸福需要壹個哲學的解釋,而我們提供了這樣壹個哲學的解釋。
但是因為現在有很多感受不到幸福的人,如果能通過壹種哲學的解釋讓他們變得更幸福,我覺得我或多或少是在為整個社會的幸福做貢獻。比如不同的人,從我的思維工具箱裏得到不同的人生哲學指導,進而得到不同方向的快樂,這其實有利於我們整個社會的多元化發展。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錄制這個節目對我來說也是壹個很大的考驗,因為我已經說過,在我們大學哲學的整個課程中,並沒有人生哲學這樣壹個固定的哲學分支。存在,但是很邊緣化。
思考問題
從蘇格拉底到薩特,他們的10哲學家的思想總結了人生困惑的各種哲學解答。用今天介紹的10組哲學家思想的解釋,有人會說不要那麽固執,因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壹定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才能得出正確的判斷。而且做人要靈活,在什麽山頭上唱什麽歌。
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來說,人不能沒有原則,必須堅持正確的東西,哪怕要為此付出代價。所以道德至上,在任何山頭唱什麽歌都是可行的,不違背道德。這也在亞裏士多德的思想範疇內,不能超越道德,擺脫道德約束;
犬儒主義哲學不關心什麽是對什麽是錯,而是壹種脫離現實的隱居思想。就像壹句歌詞,關掉手機,不要去參加壹個關於對錯的例會。所以這個討論對玩世不恭毫無意義,道德冷漠,有種世界與我無關的感覺!
馬基雅維利的哲學可以解釋我主張在任何山頭唱什麽歌,只要對我有利,不管是不是不道德,那我都會去做。而休謨的哲學思想則是說,我們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同情他人(我理解這種同情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不壹樣),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得到快樂和幸福,所以休謨的哲學思想在壹定程度上也提倡在山頭上唱什麽歌;
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同意在山上唱什麽歌,黑格爾著名的哲學思想:存在就是理性。叔本華的思想是犬儒主義的升華,他主張尊重自己的內心。
?尼采的超人立法,薩特的存在主義,還是有點難以解釋這句話。接下來就是針對每壹個哲學思想解釋手稿中已有的答案,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記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