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願意從軍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比如地形,北有制高點,南有進攻點,所以北易打南難打。比如古代北方占據養馬之地,有騎兵優勢。南方軍隊進入北方大平原,是步兵對騎兵,難以取勝。
所以,基於此,明朝才得以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明太祖朱元璋被譽為“自古以來能離開李世民右軍,隨朱元璋耳中之人”,是千百年來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
朱元璋和他的文臣武將,在當時確實是出類拔萃的,但是他們能夠南壓北,靠的不是軍事,而是政治。
克勞塞維茨的巨著《戰爭論》中有壹句名言:“戰爭不過是政治以另壹種手段的延續”。只要不是過度替代,在同等科技水平下,戰爭的勝負不是軍事因素而往往是政治因素。
毛海建的《中國的崩潰》解釋了科技水平存在代溝。無論多麽勇敢無畏,戰爭都不可能勝利。第壹次鴉片戰爭,清朝官兵不怕死。從巡撫、知府,到總兵、知府,壯烈犧牲的很多,連鎮江、乍浦的官兵都在戰爭中犧牲了。然而,他們手中的武器在17世紀只是對著英國人的槍炮屠殺。甲午戰爭,清軍和日軍的武器沒有代差,還是慘敗。那是壹個政治問題。
同理,古代內戰的勝敗往往取決於南北的政治穩定和內部管理效率,而不僅僅取決於軍事。騎兵面對步兵雖然有壹定優勢,但也不是絕對無敵。正如嶽飛所言:“兵法常以後陣為戰;作戰的智謀,將領的智慧和意誌,軍隊的素質和戰力是戰爭勝負的關鍵,不可能包攬所有騎兵。
縱觀歷史,雖然有很多北方吞並南方的戰爭,但也有很多南方反擊北方的戰爭。比如歷史上第壹次著名的南北決戰,就是東漢末年的赤壁之戰。曹操以四比壹的優勢征服南方,卻遭遇慘敗。前秦天王苻堅和晉妃皇帝嚴宏良在軍隊占絕對多數的情況下南征也是壹敗塗地。南北朝時的宋武帝武帝,率領南軍壹路斬斷奪旗,多次在平原上擊敗北方騎兵,連絡洛陽和長安。至於著名的白袍將軍陳慶之的傳說,可以證明騎兵必勝步兵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北方能打敗南方,不是因為騎兵無敵。看看東吳名將周瑜說的“舍鞍馬,爭舟,與吳越爭平衡,非中國之所長。”而南方對抗北方,並不是北方軍遇到熟悉水戰的南方軍就無所適從。否則,會有“王睿,益州,皇族鬼已憔悴於南京城”嗎?關鍵在於政治。
曹操南征失敗是因為“北土未平”,不足以壹鼓作氣,而南方的孫劉則是最後壹站。苻堅南征失敗是因為投降造反統壹了北方,還遠沒有完全消化。結果壹個膨脹的氣球被戳破,而東晉正處於政治最穩定,人才最繁盛的時期。完顏亮南征失敗是因為剛遷都,內部清洗讓人心生怨恨。如果他稍有挫折,他就會傾家蕩產。後秦和北魏政權的不穩定,是劉裕和陳慶之前期滅北伐的壹大原因。
西晉滅吳,隋朝滅陳,宋朝滅南唐,元朝滅南宋,都是因為南方朝廷已經離心,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南宋末代皇太後謝道清在兵臨城下元軍的時候訓斥手下,這也算是歷代戰敗方的常識了:“我和我的後嗣在家何其艱難,我這個晚臣也拿不出拯救時局的計策。對內我會麻煩官員出城,對外我會委托封侯棄城避難茍且偷生。是誰?”
以史為鑒,相比之下,明朝北伐打敗元朝,並不是什麽偉大的軍事成就,而是元朝內耗嚴重、喪失抵抗能力的原因。
元朝脫胎於蒙古帝國,所以有不可動搖的“漠北舊制”。漠北舊制度的核心是貴族封建主義。君主並不享有完全的中央集權,而是希望與宗室分享皇權。
元朝從老祖宗忽必烈開始,就壹直試圖扭轉這種格局,建立完全中央集權的皇權。其中最重要的壹項措施就是模仿漢制,設立太子,剝奪貴族會議“庫裏臺”選舉皇帝的權力。
然而,歷史的悖論也開始出現。從忽必烈的真金太子開始,幾乎沒有太子能活到登基,皇帝仍然需要宗室的支持才能獲得合法性,這使得中央集權的皇權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