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爾的劇本是什麽?
五十年來,薩裏爾·貝克特的《It》壹直是世界戲劇界最不可思議、最神秘的劇本。即使在最保守的地球村的壹個角落,仍然有許多戲劇家對這個潘多拉魔盒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們多次試圖打開這個盒子——用各種感性的、理性的、荒誕的、哲學的解讀來解構貝克特,但不茍言笑的貝克特卻壹如既往地保持著他那嚴峻的沈默,把它帶進了天堂。也許這就是從藝術家到大師的壹步之遙。這將是由張喜安、李融、郭靖三位爛工匠領銜,向世界戲劇的節日大師貝克特先生致敬的壹次新嘗試——也是上海現代戲劇俱樂部與韓震咖啡劇院共同完成的貝克特紀念儀式。我們承認貝克特自己對戈多的解釋是最好的——他說,“如果我們知道戈多是誰,我們早就寫在劇本裏了。”所以我們要相信戈多就是這個世界的壹切,或者說戈多本身就是在等待。就像饑荒年的埃及人視戈多為食物壹樣,美國聖嚴昆監獄的囚犯痛斥戈多為“社會”。上海戲劇學院的陳家林教授把戈多想象成“四只小天鵝”,而大京導林兆華先生則與戈多《三姐妹》聯系在壹起——當然,想象是天真無邪的,或者說“無知無畏”;但是很遺憾,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想讓這部劇好看壹點,我們唯壹想做的就是讓它好看壹點。所謂的“2001。女性版”就是為社會這壹群體量身定做的。為了迎合和取悅觀眾,正是在這裏,博物館充滿了流行和時尚,“戲劇”和“思想”,但我們的初衷是用流行對抗流行,用時尚對抗時尚,用戲劇對抗“戲劇”,用思想對抗“思想”。我們相信貝克特先生壹定是個偉人。他寫的正是為了給世界上很多戲劇藝術家壹個吃飯的機會,所以才會有各種。雖然我們和世界上所有的同行壹樣,對原著進行了大量的刪改甚至改寫,但有壹點可以安慰貝克特:我們絕對不敢改變戈多的天才想象力,我們會通過這次演出重復貝克特的名言——“如果我知道戈多是誰,我早就寫在劇本裏了”。我們希望如果演壹部喜劇,能贏得觀眾會心的笑聲是壹件好事,所以我們願意被貝克特嘲笑。如果是演悲劇,我們寧願和貝克特壹起哭。如果我們在演壹場鬧劇,也許貝克特會說,“這正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