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克《段顏瑜》中有四個地名,即:直、經、燕、公。我們再仔細看看這四個地名在地圖上的位置,和鄭國的地理結構有什麽樣的關系。(見下圖)
壹、莊公即位的背景
的母親真誠地希望她的小兒子段繼承皇位,但問題是不同意這種做法。尤其是鄭武公去世的時候,繼位的莊公剛滿15歲(虛歲)。在古人眼中,這個年齡只能算是“舞象之年”,也就是剛剛夠上戰場,而段的年齡明顯未成年(比莊公小三歲)。
把壹個剛剛穩定下來的新國家交給壹個未成年的兒子,這不是壹個好的決定,況且這有違禮儀。從這個角度來說,吳江夫人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是合理的。
然而,皇位之爭總是存在變數。甚至在王室遷都之前,各國就時有宮廷政變發生。對於莊公來說,壹天天長大的弟弟是他最大的威脅。
二,吳江的思考與莊公的回應
莊公繼位時,段只有十壹二歲。這個時候,以他為主策劃政變,並不是壹個好主意。所以為他找壹個有地理潛力的封地,積蓄實力,才是穩妥的辦法。
吳江為小兒子選定的封地叫“支”,是東郭故裏——虎牢關。從小不被母親疼愛的莊公當然明白其中的含義。把這麽重要的戰略要地讓給他的政治對手,無異於把命交給對方。
所以莊公拒絕了這個要求,拒絕的方式也很委婉。據史書記載,是“制,巖城,叔死,城順。”意思是:虎牢關是個危險的地方,東郭的君主就是因此而死的(也就是說,我不想讓我的兄弟去冒險)。如果我想去別的地方,我會聽媽媽的。
我們知道,新“鄭”國的核心區域是東郭和太郭的故鄉。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有三個,最北的壹個是“虎牢關”(也被鄭人稱為“控制”的地方);中間是東移初建的首都“北京”;最南端是新鄭,是鄭人在國都附近修建的新都。
既然“制”地已經被莊公拒絕了,而且理由看起來那麽親切。但從莊公那裏“劫樓”,把都城“新鄭”作為段的封地,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不合常規的。所以不管是誰,都會把第二個方案鎖定在“資本”上。
由於吳恒和武功的精心經營,“京”的規模已經非常宏大。以至於後世將其行政級別定為“縣”時,不得不在城的中間建壹堵墻,使之不超過壹個“縣”城的規模。如此大規模的位於核心區中心的城市,如果交給段,風險指數不會低於“被控制”的土地。只是莊公既然已經答應了母親,就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很有可能吳江當時想要的是“都城”,因為這個位於鄭國中心的城市更能切割莊公所能控制的土地,提出先“控制”土地只是壹個技巧。這種給對方設陷阱的做法。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商場裏,都屢見不鮮。
?三。段落的作用與莊公的回應
最後的結果也是贊成“段”。在占據了鄭國的中心之後,段自然開始蠶食北方和西方。如果不出意外,鄭就會南北分裂,形成對峙。對於吳江和他心愛的小兒子來說,沒有類似的案例可循。因為與此同時,晉國正在上演壹場小宗族的大戲,被稱為“屈沃桓大叔”的晉國貴族率先挑戰皇位,無疑具有榜樣的力量。(註:公元前745年曲沃桓叔被授予曲沃,而鄭莊公在公元前743年繼位)。
段被封為北京的具體時間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公元前722年,雙方的矛盾終於開始爆發。鄭莊公繼承王位已經23年了。對於段來說,他需要時間來積蓄力量。對於莊公來說,他也需要時間去布局。
雖然在後世,皇帝往往只需要發現有人有謀反的企圖,就會毫不留情地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這個時候和皇帝的血緣關系就不會是救命的稻草了。相反,很多時候,這才是導致致命災難的原因。然而,當周的禮儀還在如火如荼的時候,卻不願意承擔道德風險。也就是說,他需要等到段的意圖明確之後。這與他們共同的母親吳江還健在有關。
鄭莊公的等待也讓他的大臣們感到不安,他的回答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女婿等之”。當然,僅僅因為鄭莊公創造性地總結了這句名言並不意味著他真的只是等待結果發生。對於壹個即將開創春秋霸業的人來說,他只是在等待時機。
最後的攻擊是由鄭莊公發起的。於是,段只好南下,到了壹個叫燕國的地方。按照中國人的壹貫做法,這個地名也被保留了下來,現在叫“鄢陵”縣,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
但是,我們前面已經分析過,南方是鄭擴張的方向。無論當時是否被鄭吞並,其附近都沒有其他大國保護。於是,很快又攻占了兗州,段這壹次不得不找大國請求政治庇護。其他中原三大強國魯、宋、魏,都是有實力為他提供保護的國家。
?段最後的選擇是渡吉水黃河,在衛國求保。對於這種大規模的由南向北的轉移,後世的人可能並不理解。這不會被鄭莊公阻止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個:壹是春秋時期人口密度低,不足以覆蓋每壹寸土地。換句話說,城市及其周邊地區人口密集,城市之間有大量未開發的土地。雖然名義上可能屬於壹個封建國家,但很多時候,別說軍隊,就連普通居民都不會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妳的馬足夠快,突破並不困難。
另壹個原因是中原腹地地勢平坦,沒有天然的山脈提供隘口防守,這使得“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想法成為奢望,也使得圍捕者無法預測圍捕民眾的運動方向。
衛國把逃跑的段安置在自己西南壹個叫鞏(今河南輝縣)的地方。“段”又叫“公叔段”,可能是因為投靠了“公叔段”而得名。就像他在北京的時候,被人叫“北京大叔”。但“段”字畢竟是他的本名,所以就成了“段”姓的始祖。
關於莊公和段的戰爭是誰發起的,實際情況有點像蘇德戰爭。那場戰爭,蘇聯之所以前期損失慘重,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想進攻,也就是說蘇軍戰線的戰略部署就是準備進攻。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德軍的閃電攻擊,最初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而“段”也準備主動進攻新鄭,莊公就在等這樣的機會。壹個可以讓段的叛亂真實;第二,可以讓別人猝不及防。如果段能提前得到消息,為自己辯護,那麽很明顯這場內戰就變成拉鋸戰了。
四、鄭伯克為什麽會成為經典?
鄭的《戰國策》被引為經典,主要是因為它充分體現了的老謀深算。的遠見卓識也使鄭在春秋時期脫穎而出。
經過鄭恒公、、三代的治理,鄭已成為壹代霸主。而他們也被“鄭氏”視為祖先,合稱“鄭氏三公”。
鄭之所以能夠在春秋初期如魚得水,是因為能夠借助皇族的力量。壹方面,皇族占據的洛陽盆地可以解除鄭人的後顧之憂;另壹方面,鄭人也可以憑借皇室的金字招牌獲得政治優勢。
易中天在為曹操辯護時,提到曹操是“奉帝使諸侯”,而不是“挾帝使諸侯”。基於曹操與漢獻帝的關系,這種解釋顯然難以令人信服。
但春秋時期的皇族,能擁有壹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應該還是配得上“豐”字的。只是這個世界被別人當傀儡“伺候”著不太舒服。能夠自己發號施令,才是壹個國王應該做的。
所以當鄭人完成內部整合,越來越霸道的時候,皇室就開始希望擺脫這種局面。
鄭莊公平定“段蜀”叛亂後的第三年,周平王決定重用“西關”國。當時,鄭莊公在朝鮮的地位是“清史”,類似於後來的總理和現任總理。而周平王的想法是將“清史”壹職分為左右兩職,類似於後世左右丞相的方法,應該說是維持權力平衡的正常做法。只是春秋時期“右”受尊重,隋唐以後,左受尊重。而這個“右名士”的位置,是準備由遷到陜縣(即南國)的“西國”君主來擔任的。
這種想法當然會讓鄭國人感到憤慨,但面對的質問,能做的只有否認。只是鄭莊公顯然不相信這個答案,於是壹個前所未見的奇跡發生了。鄭和皇室互相交換質子,意思是把自己的兒子給對方做人質,以獲得相互信任。雖然這些做法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的父親曾在趙國做人質)非常普遍,但周作為天下共主,與壹個諸侯國交換質子,不得不讓人感到悲哀。
這就相當於向世人表明,“周”實際上已經把自己降格為諸侯國的壹員,籠罩在“王”頭上的光環開始消退,天下大亂在所難免。
5.郭征是這場政治鬥爭的贏家,但他們真的能笑到最後嗎?
對於皇室來說,事情不會發展到這壹步。從地理上看,鄭人坐鎮中原,秦、晉、魏應該能起到平衡的作用。
問題是剛剛加入諸侯行列的秦人還在征伐渭河平原,在之地消滅狗戎之前,他們是不可能卷入這場鬥爭的。晉國壹直是皇族最重要的大臣,按理說他們應該第壹時間為皇族出頭。就在這個時候,晉國正在上演壹場大小宗族之間的紛爭。對於皇室來說,所有正統地位的大頭當然是支持的對象。只是以運城盆地為根據地的小宗族占據了優勢,即使大晉侯有幫助皇室的意圖,也繞不過小宗族。
現在看來只有衛國可以成為依靠的對象,最終為皇室出頭的也確實是衛國。
在回歸前,鄭人憑借“清人”的身份獲得政治優勢。雖然其他大國都在擔心鄭的擴張,但是因為皇室和鄭的關系,也不好怪罪魏。但現在看來,鄭和皇室的關系已經破裂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因此,周邊大國終於有機會攻擊這個新的“暴發戶”群體。
當然,第壹個領軍的是魏國,也是皇室非常看重的。魏人收留段,是為將來在鄭國建立自己控制下的君主做準備。這種做法和現代政治家的做法沒什麽區別。以後我們會看到很多類似的例子。在人少人多的春秋時期,滅壹個國家不是最好的選擇。扶植壹個對自己沒有威脅的國家作為緩沖,是大國慣用的控制手段。
從鄭的角度來看,勒索皇族當然是壹件很榮耀的事情,但這樣做顯然是不明智的。
從純防禦的角度來看,郭征所在的中原實際上是壹個四戰之地。唯壹可以依靠的就是西邊的宋集兩座小山脈和北邊的黃集兩河。這固然可以讓他們在中原諸國有壹定的優勢,但不足以讓鄭成為諸侯國中的唯壹。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在沒有實力戰勝大眾的情況下,拋棄王室的大旗為時過早。雖然王室的權威已經每況愈下,但帶頭捅破這壹層窗戶紙只會讓阿正成為眾矢之的。其具體後果是鄭不得不面對來自各方的地緣政治壓力。尤其是皇族所在的洛陽盆地和河北平原的衛國。
同為四國勤王的郭瑋當然不會對鄭國的擴張欲感到舒服,但礙於皇室對鄭國人的支持,他只能靜觀其變。現在雙方的力量對比開始發生變化。皇室的權力即使暫時不能為魏人所用,也不會為鄭人所用。
前面說過,莊過了那壹節,“段”就去衛國避難了。有壹種說法是段沒有脫身,跑過來的是他的兒子“公子溜”。但誰跑去那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衛國收留了莊公的政敵。
政治家收留其他國家的異己很正常,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也很常見。這其實是壹種投資。對於東道國來說,如果被錄取的人有機會回國執政,那麽可以獲得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可以減少國家對自己的安全威脅。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這種生意。最起碼,妳要有抗衡對方壓力的實力。妳可以想象壹下,如果達爾沒有去印度,而是去了尼泊爾;西哈努克沒有去中國,而是去了老撾。會發生什麽?當然,這種情況實際上不會發生,因為壹個沒有金剛鉆的國家是不會接這個瓷器活兒的。
從被帶進鄭國的那壹段也可以看出,魏國和鄭國的矛盾其實是不可調和的。壹方面,由於兩國同為中原強國,又相鄰,地緣矛盾不可避免;另壹方面,因為大家都是四國的壹員,魏人有理由認為自己在政治上應該和鄭人有同等的地位。
而“段”正好看到了這壹點,於是從南方投奔到了鄉下避難。也許南陽盆地申國可以作為壹個選項,因為深愛他的母親吳江就是申國出身。但問題是莊公也是吳江生的。雖然他在母親面前如此不受歡迎,但這仍然可以保證沈國對鄭的“叔叔”地位。對於政治家來說,這種現實的血緣關系就足夠了,沒必要為了壹個已婚女兒的個人好惡而鬧。可以肯定的是,鄭莊公肯定不會因為她母親對自己的態度而疏遠她與申果的關系。
如果莊公不是吳江生的,情況可能會大不壹樣。那壹天,為了保證同為沈家出身的太子能夠繼承皇位(也就是沈之後出生的),沈國人不惜引犬入寇濠井,直接造成了西周的覆滅。
不能怪沈無知,這只是政治本能。只是這壹次他們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再站出來。既然魏接受了這個機會,魏和鄭之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魏和鄭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在周和鄭(公元前724年)交接之後開始的。在莊公科段(公元前722年),段的兒子公子“溜”逃到魏國後,雙方就已經註定要發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