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人名言 - 張元濟筆下人物的生活

張元濟筆下人物的生活

張元濟是中國的壹名出版商。字筱羽齋,號菊生。原籍浙江海鹽。10月25日生於廣東,1867,8月4日死於上海,1959。光緒壬辰(1892)是個秀才。張靜曾任總理,主管國家事務。光緒皇帝在戊戌變法時被破例召見,政變後被罷免。1896年,陳、等人創辦了壹所普通藝術學校,教授西學。1898冬期間,在南洋公學(交通大學)擔任管理翻譯總校,註重譯書題目的意義,將《孫子兵法》的原復譯改為社科書籍的翻譯。後擔任公學宰相,71902後辭職。1901年投資商務印書館,以“輔教為己任”主持圖書館編纂工作。1903年任編制總監,1916年任經理,1920 ~ 1926年任主管。1926擔任主席直至去世。1949特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全國委員會委員。後來當選為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他在掌管商務印書館時,組織了大規模的編譯所和涵芬樓(後擴建為東方圖書館)藏書,並創建了私人出版社,設置專職專業編輯和圖書,以保證出版物的質量。他參與策劃的最新教材大獲成功,同行紛紛效仿。從1915開始做準備,從1919到1937,利用國內外50余種公、私書籍影印出版了《四系》、《續古故事》、《二十四史》三個系列,共計665438+。他的選書講究實用,他的母親註重善本,傳真平版的組織,開創了古籍重印影印的新階段。

1932 65438+10月29日日軍定點轟炸商務印書館。導致這家幾乎壟斷全國教育出版的出版巨頭虧損1630萬元,占全國出版量的52%,80%以上的資產被毀。與此同時,商務印書館所屬的東方圖書館收藏的45萬冊圖書也被銷毀,其中大部分都是古籍善本、善本。當時已經65歲的張元濟深受打擊:“可以說,工廠檢查了幾天什麽都沒有了,東方圖書館壹張紙也沒有了,這是最痛苦的。”

他壹生為中國的文化、出版和藏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力搜求古今圖書,先後收購長洲蔣氏、惠氏、太倉易氏等藏書家的圖書,並在商務印書館設立“涵芬樓”作為藏書室;很快,盛的《怡園》、的《持靜齋》、苗的《藝風堂》等大部分卷本被收藏,總卷數超過654.38+萬。1924命名為“東方圖書館”,1926對外開放。1929新增少兒圖書館。藏書518000余冊,地圖、碑刻5000余種。宋、元、明、清的好書很多,外文雜誌、報紙、書籍也極其齊全,藏書質量和規模在當時全國圖書館中名列第壹。可惜1932年“1.28”戰役被日寇炸了。只有500件傑作被移走並保存下來。他記錄了這些書,以免丟失。解放後,顧請幫忙整理印刷,定名為《涵芬樓燼書錄》。這些書是獻給政府的,現在在北京圖書館。學校印制《二十四史》百冊,影印四輯續編,編纂《古籍續編》等書籍數十部,印刷古籍數千種。私書相當豐富,前幾代都有書。他藏書勤奮,尤其對宋刻本感興趣。圖書館有個“園林相關”,沿用明末十祖張起靈的名字,九祖張尉遲將其變為圖書館,延續了幾代。有1000多種“園林相關”書籍3700多冊,後來存放在聯合出版社圖書館供公眾閱讀。上海圖書館的潘是《園林書目》的作者。為了紀念其在文化和藏書方面的貢獻,張元濟圖書館於1987在海鹽建立。

“幾百年的老宅,無非是做好事。第壹件好事是讀書。”這是張元濟晚年寫的壹副對聯。在中國的壹個世紀裏,許多人都在尋找使中國富強的方法,而張元濟選擇了出版來促進教育,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延續生命”。他嗜書如命,尋書、藏書、編書、出書,書寫人生。戊戌變法(1898)的百日維新運動,是晚清最後壹次自救的努力,也是最後壹次革新的機會。但是,失敗了。那些參與、支持和同情戊戌變法的人都被殺害和革職。當時在國子監,張謇去辦實業,蔡元培回鄉教書。在李鴻章的幫助下,壹直等待入獄和斬首的張元濟幸免於難。李鴻章向盛宣懷推薦了他,於是他來到盛宣懷創辦的南洋公學並出任翻譯學院院長,後來又出任南洋公學校長。

或許是李鴻章賞識張元濟的才華,但李鴻章向盛宣懷推薦他擔任南洋公學翻譯學院院長,還是因為張元濟在翰林院時創辦了培養西洋人才的將軍藝校。

張元濟與蔡元培同為翰林學士。當時他認為中國被帝國主義包圍了,要改革,要普及教育。因此,他想辦通力學校,也就是在北京做官,擴大自己新學的知識面。他認為中國這麽窮這麽弱,不可能壹直墨守成規。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國家將會失敗。它應該引進和學習壹些西方先進的東西。光緒皇帝在戊戌變法的第五天召見了張元濟。他建議的是創辦新學校,培養各類人才,重視翻譯。

在張元濟的主持下,翻譯學院出版了嚴復譯的《傅園》。這是英國學者亞當·斯密的作品。100年後的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經濟學的經典著作。

當時,張元濟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他和蔡元培等很多先賢壹樣,把培養人才放在第壹位,他們覺得變法維新失敗,沒有人才是基礎。因此,張元濟在南洋公學期間,創辦了南洋公學特別班。按照盛宣懷的說法,這個“特別班”是為中國的未來培養“偉大的人才”。特別班只有壹個學生,但邵力子、李叔同、謝無量和其他人都出去了。然而,三年後,張元濟做出了壹個驚人的決定:辭去南洋公學的壹切職務,加入商務印書館。

當時商務印書館只是壹個手工作坊,由排字工夏瑞芳創辦。張元濟放棄了他在南洋公學的顯赫地位,去了壹個小巷裏的小工廠與壹個小業主合作。關於這個轉折有很多猜測和困惑。

直到半個世紀後,因中風臥床數年的張元濟,才用顫抖的雙手寫下壹首詩,告別生意場上的同事:“長明教育,壹直是我的心願,所以我努力來到林紓。這是壹片肥沃的土地,這是秋天的收獲。”從這首詩中,人們讀到了他的人生理想,以及他有意識地將商務印書館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聯系起來的事實。

和那個時代的很多人壹樣,張元濟把中國的希望寄托在“開民智”上,這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他覺得南洋公學的規模還很小,那些人才遠遠不夠。他的思想開始從培養壹批人才轉向普及人民教育。

他在給盛宣懷的信中說,中國四千萬人口中只有四十萬人受過教育,受過教育的人也就學了幾篇八股文,卻幾乎沒有學到應該知道的東西。在今天的發達世界,再這樣下去,我們的國家就要滅亡了。

張元濟也意識到,為了出版好書,“支持教育”是他的責任,所以他接受了夏瑞芳的邀請。院士出身的張元濟精通中西。毫無疑問,他的地位和威望在商界和知識界、政界、教育界之間架起了壹座橋梁。

出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後,他還聘請了蔡元培、高、杜亞泉、夏曾佑等壹批有識之士幫助教育和文化建設。

張元濟為所有企業制定了圖書出版計劃,並影印古籍。他想選擇最好的版本。推廣西學,他要找最好的翻譯家;出版壹本新書,他應該用最好的設備和最好的紙張。就連書的排版風格也要反復督促:書邊框周圍的空白要加寬,“不然皺眉就煩了。”事務很多,包括自己看稿子,自己編壹些書,親自聯系外面,甚至買紙,印刷機,收藏古籍。在張元濟經商的那壹年,清政府頒布了學校章程,提倡提倡學習。後來取消了科舉,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前所未有的變化。全國各地建立了數百所不同於傳統私立學校和學院的新學校。張元濟認為,教科書的影響與壹代又壹代中國人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的變化有關,所以他決定自己編寫壹套漢語教科書。

張元濟編寫教科書的方法很獨特。每個人都圍坐在壹起,而不是單獨工作。就像今天的策劃會壹樣,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如果他們被認為是有價值的,他們將被詳細討論。討論者從兒童啟蒙的特點入手,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往往因為壹句話,大家就會爭得面紅耳赤。每壹點都要討論到所有參與者都沒有異議為止。每寫完壹篇課文,大家都會輪流讀,或潤色,或修改,不抱偏見地為對方做。

1904最新的小學語文教材商務版出版,被全國各地學校廣泛采用。商務印書館的發行處擠滿了爭購的人。晚清教科書發行總量占全國的5/4。比如最新的語文教材,重印30多次,總印量1億冊,成為那個時代教材的典範。其他出版機構爭相效仿,它們再也不能靠粗制濫造來盈利了。書店的氣氛變了。

在張元濟的倡議下,商鞅編寫了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的全套教材,並組織翻譯出版了大量外國學術和文學名著,其中嚴復翻譯的西方名著和林紓翻譯的歐美小說影響尤為廣泛。編輯出版中國第壹部新詞典《辭源》,開創了中國現代工具書的先河。同時出版了《東方雜誌》、《小說月刊》、《教育雜誌》。當時很多知識分子走上了“文化救國”的道路。只有張元濟選擇了出版。他站在幕後,在現代商業企業中書寫自己的文化理想。在上世紀初的文化大變革中,商務印書館完成了從印刷廠到出版巨頭的轉變,成為晚清以來普及和傳播新知識、新學問的文化中心。到1910,商業是晚清僅有的資產過百萬元的15企業之壹。張元濟手中的生意確實促進了中國文明的進步。

《新青年》的出版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然而,在這個新文化運動風生水起的時代,商務印書館似乎已經落伍了。陳獨秀、羅嘉倫等新文化領袖在報刊上批判商業的保守主義,商業業績日漸下滑。1919年積壓滯銷書刊多達60萬冊。對張元濟來說,他更多考慮的是這個曾經引以為傲的企業能否承擔起傳播新知識的責任。

當時商界老人多,都用文言文,於是張元濟主持了“大換血”計劃,主張用新人辦新事物,從受到新文化界嚴厲批判的刊物開始。1920年,茅盾進入著名小說月報。他起草了《改革宣言》,提出不僅要翻譯西方著名小說,介紹世界文學潮流,而且要在中國創造新的文藝。

革新後的《小說月報》壹改以往刊登男女情愛和閑適生活的風格,倡導“為生活而文學”,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最有影響的刊物之壹。著名的老舍、巴金和丁玲都是通過《小說月報》走上文壇的。

張元濟以開放、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學術興趣廣納賢才。據商務印書館大事記,從1920到1922,、謝、鄭振鐸、、李世岑、王、竺可楨、任紅娟、陶、顧頡剛等。陸續進入博物館,其中許多人後來成為中國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大師。於是,商務印書館就像五四時期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學壹樣,成了“各方知識分子的聚集地”。

到1926,商務部是遠東最大的出版商。分支機構不僅遍布全中國,還遍布南陽。在上海寶山路,修建了大型商業印刷圖書館,漢粉樓也擴建成東方圖書館,對外開放。在張元濟整理影印的各類古籍叢書中,最勤奮、最費力的是《四系二十四史》。這兩部巨著也是文化影響最大的,至今仍是國內外古籍工作者保存的基本文獻。

《四大系列》從1915開始醞釀,到1922年初編纂出版,歷時七年。這是中國現代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工程。第壹版、第二版、第三版,前後印了近500冊,收集了宋、元、明三代的善本和壹些國內外的精品手稿。從選書、選稿、文字整理、項目估算、論文印刷,張元濟都親力親為。最大的困難是版本的收集和選擇,所以張元濟拜訪了當時中國幾乎所有著名的藏書家。這段經歷,張元濟稱之為:“求作坊,收乞丐,行近兩京,遠在疆域。”(域外指日本。)

在四大叢書出版之前,中國最著名的古籍叢書是《四庫全書》。然而,那部誕生於乾隆朝、舉國而制的巨著,卻因其書名的選取和抄寫的質量而受到後世學者的批評。在中國近百年苦難歲月中立下豐功偉績的張元濟四大叢書,無論是選目的準確,還是校勘影印的質量,都遠遠優於前者。

1928年,張元濟專程赴日參觀四大系列圖書。在壹個半月的時間裏,他在東京和京都的圖書館享受著中國書籍的收藏,每天堅持閱讀和挑選古籍。雖然當時他已經60多歲了,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最珍惜的東西,每天都記筆記到深夜。每到壹個地方,我都借照片帶回上海復印出版。此次訪書的直接成果是帶回了46部珍貴古籍的攝影底片,其中包括日本京家堂圖書館收藏的《宋麗之家》。

直到今天,壹個讀書人要想看到這麽多宋元明的善本,那只能是張元濟的四大叢書。

古籍在世界上流傳已久。在歲月的侵蝕下,墨跡殘破不清是最常見的事情。這就需要對不清楚的字跡進行修改和仔細描摹。專業人士稱之為描摹,但這只是整理古籍最初步的工作。還需要和不同的版本進行對比,來辨別對錯。

這就是張元濟如何親自處理每壹卷古籍,做最初的修訂,密集的修訂,重新校準和壹般的學校工作。他整天坐在辦公桌前,每天的工作量是100頁,每壹頁都要校對,直到準確無誤。直到今天,看到張元濟校勘的復印件的人都會感到驚訝。

張元濟處於壹個動蕩的時代,編纂和整理古籍,然後維護中國文化的命脈。另壹方面,由於國家日益衰落,傳統文化遭到了拋棄和破壞。因此,張元濟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眼光、胸懷和毅力。但是,商業畢竟是企業,搜集整理古籍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張元濟的做法難免遭到反對。壹些股東在報紙上撰文,指責張元濟購買古籍是“徇私”。文弱儒雅的張元濟怒道:“此事絕不會損害公司業務!”

張元濟,壹個書生氣十足的學者,同樣擅長經營和管理。四個系列出版後,僅這套書就賺了100多萬。生意上的成功為他將來繼續做下去提供了很大的保證。

在完成了四部叢書的初編之後,張元濟又做了壹項偉大的文化工程,那就是影印《二十四史》。二十四史講述了三皇五帝以來中華民族的完整歷史。但由於歷史的流傳,形成了各種版本。張元濟不僅要挑出最好的版本作為副本,而且要收集其他版本的差異。

“百衲”壹詞來源於古代僧人穿的破破爛爛打補丁的衣服。宋代很多書籍傳世時都有缺卷,需要與其他宋版、頁碼相匹配,所以稱為“拼湊本”。

顧先生曾感嘆:“如此浩大的工程,全是手寫的,那些校勘、註釋所花費的精力和心血是無法估量的。在這整整十年裏,張元濟每天都在不間斷地做著這樣的工作!”當《拼湊二十四史》的編輯校對都準備好了,連影印需要的校樣都做好了,戰爭來了。在1932年“1.28”淞滬會戰中,壹場浩劫將他的大部分心血化為灰燼,張元濟遭受了人生中的嚴重打擊。

上海檔案館現存的壹幅圖像,記錄了1932年商務印書館總廠及其附屬的東方圖書館被毀後的景象。那天早上8點,日本飛機轟炸了商務印書館。第壹顆炸彈落在墨水倉庫,瞬間燃燒。那些溶解的字體像水壹樣在地上流動。寶山路上的總管理處、編制處、四個印刷廠、倉庫、上工小學,都被槍斃燒毀。隨後,日本浪人潛入東方圖書館並放火焚燒。上海的空氣中彌漫著煙霧,紙灰飛到了十英裏之外。大火撲滅後,紙灰齊膝,五層小樓成了空殼,商務印書館80%的資產被毀。最令人痛惜的是,東方圖書館的46萬冊藏書,包括3700多種珍貴古籍和35000多冊圖書,全部被毀,價值連城的珍本圖書從世界上消失了。

看著漫天飛舞的紙屑,張元濟的眼淚不停地流。他只能怪自己,因為太愛書了。他對妻子說:“這是我的罪過!如果我不收藏這些書,不集中保管,仍然讓它們散落在全國各地,難道我就逃不出這場浩劫嗎!”但壹切都無法挽回。他對著天空嘆道:“二十年的心血變成了泰銖,頃刻間,書籍的森林被壹搶而空。”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可挽回的、永遠令人痛心的悲劇。

當年商業被毀前後的種種跡象表明,商業被毀是歷史無法從侵略者身上抹去的暴行,是侵略者有預謀的計劃。日寇曾說:我炸了妳的街,明天就能修好,但我炸了商務印書館,妳永遠也恢復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