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忘了,孩子會被壹個大人的話傷害。
李玫瑾曾經說過:妳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對妳的態度。簡而言之,孩子的行為和認知是父母行為的投射。父母無意識地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會決定孩子對父母有什麽樣的態度和情緒。
經典漫畫家吉米曾經說過,壹個孩子寧願被最兇猛的仙人掌刺傷,也不願接受大人的冷嘲熱諷。
孩子的內心是脆弱的,但日日夜夜的親密接觸,往往讓很多家長忘記了該如何和孩子好好說話。歇斯底裏的樂器和責罵的語氣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孩子。
今年的電影《春潮》是壹部女性題材的電影,探討了壹對母女之間的關系,殘酷地揭示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行為和方式對孩子的終身影響。
的母親紀為人和善,對女兒卻表現出極其惡心的壹面:言辭犀利,冷嘲熱諷,經常因為壹點小事就對破口大罵。雖然她情緒極不穩定,但她愛孫女,但也時不時翻臉。
作為女兒和母親,郭建波面對自己總是充滿憤怒,但她挑剔的母親卻無能為力。在外工作能力出眾,又充滿正義感,回到家只能忍氣吞聲,用無言的方式反抗母親的暴政:
我討厭我媽聚集壹大群人在房間裏大喊大叫,所以她只能躲在陽臺上用香煙把紀剛剛趕出來的餃子皮毀掉。當我受傷回家時,我不得不面對母親不斷的批評和冷嘲熱諷。她痛苦地用手掌抓住陽臺上的仙人掌。
同樣受紀蘭影響的,還有她的孫女郭婉婷:奶奶冷嘲熱諷的說話方式讓她無可奈何,容易生氣的情緒狀態讓她更加謹慎。作為壹名小學生,她不得不觀察奶奶和媽媽在戰爭中的言行。
影片最後,面對昏迷不醒的紀蘭,郭建波敢於說出自己多年的委屈:“好安靜啊,妳安靜了,世界也就安靜了。”
“可是妳醒來的時候,還是會用最惡毒最骯臟的話罵我。”“我想躺在媽媽的懷裏。妳破壞的是我心中對母親的印象。”
正如電影海報所說,“妳和妳媽媽的關系決定了妳和這個世界的關系。”
有太多像紀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直言不諱,用最不堪的態度說著世界上最殘忍的話。
而這種說話方式和態度,帶給孩子的是壹輩子的壓抑和怨恨。
很多家長都明白說話態度對孩子的終身影響,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難以察覺。
這三種常見的父母表達對孩子的不良態度,需要引起孩子的註意。
1.命令
《爸爸去哪兒》中的嚴父朔陽頻繁上熱搜,被網友炮轟。梳理他和兒子的日常生活,他對兒子的態度之所以不盡如人意,是因為他經常對兒子用命令的口吻。
當他的兒子走了八英尺時,他大聲命令他的兒子:“從那個斜坡再跑壹次!”"
這孩子戰戰兢兢地爬上了前面的樓梯。他在後面,顯然擔心孩子摔倒,但還是采用了命令的語氣:“妳再不爬快點,我就踢妳的背!”"
這樣的命令語氣會讓孩子有壓迫感,會對父母產生疏遠的態度,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嚴重破壞親子關系。
懇求
有些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往往會帶著懇求的語氣:“寶寶,妳幫幫媽媽好嗎?”“不要搶孩子這個玩具,媽媽給妳買個新的好嗎?”
看似溫柔懇求的語氣,實則暗示只要寶寶妥協,父母就會給予獎勵。
這種語氣雖然溫和,但卻是壹種變相的溺愛,對孩子的成長也有壹定程度的不良影響:久而久之,父母會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如果交換條件,孩子不會滿意,自然不會妥協。
不耐煩
周末公園裏,壹個可愛的小女孩和她的夥伴在草地上快樂地奔跑嬉戲。也許這太有趣了。小女孩不小心摔倒在地。清晨草地上的露珠打濕了小女孩嶄新的裙子,上面粘了壹些泥。
小女孩站了起來,準備繼續玩,但看到媽媽來了,她害怕地哭了。母親走過來,生氣地拍著女孩身上的泥土說:“壹顆壹天也用不完的心!看看剛給妳洗好的衣服。”
這種場景很多家長都很熟悉,也就不難理解孩子在媽媽過來時會哭的原因:不耐煩的說話狀態讓孩子習以為常,知道會被罵。
這給孩子帶來的更多的是:我讓媽媽不開心的失落感和“我真沒用”的失落感。
談了這麽多家長不正確的語氣對孩子的影響,家長應該用什麽樣的態度正確說話?
不管妳采取什麽態度,都應該建立在平等溝通的基礎上。以下三種方式可能對家長有幫助。
65438+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對他們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樣在《爸爸去哪兒》中,黃磊對女兒黃多多的態度也值得父母們學習。
當孩子們需要完成任務時,最大的黃多多需要帶領他的弟弟妹妹們進行活動。面對突如其來的領導任務,多多顯然信心不足。
黃磊蹲下身子,對黃多多說:“姐姐,我相信妳!妳壹定可以帶著孩子順利找到蔬菜,見到他們的爸爸!”
這是鼓勵和信任的最好體現。父母表達對孩子的信任態度,鼓勵的語氣能讓孩子充滿自信。
尊重和贊美
霍思燕和兒子的日常生活,嗯嗯,也給父母上了很好的壹課。
不管兒子怎麽嗯嗯,霍思燕總能找到值得表揚的地方:
兒子明白“人多力量大”就是團結,她會表揚:“嗯嗯,妳比我聰明!”
她兒子給她準備了小禮物,她會開心地把兒子摟在懷裏,壹臉幸福;
出門前,兒子幫他挑選化妝品。不管兒子的搭配有多奇怪,霍思燕都會驕傲的用上它們。
學會表揚會讓孩子更加自信。
討論
除了積極的表揚和鼓勵,當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時,父母應該采取協商的語氣:“寶貝,我們今天只能看壹個小時的電視!”而不是“去給我關掉電視!”
“我們該睡覺了嗎?”而不是“現在就去睡覺!”
討論的語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也更容易促進問題的解決。
看完以上,妳覺得家長應該對孩子說些什麽?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