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人名言 - 為什麽汽車行業的銷量在下降?

為什麽汽車行業的銷量在下降?

三句話來解釋。

第壹句話,目前銷量並沒有下降多少;第二句話,對當前市場行業銷售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是錯誤的;第三句話,銷量下降到負並不是壹件壞事。

第壹句

目前汽車銷量下降不算太多。

從7月份開始,汽車銷量開始負增長,很多人慌了;自9月份進入兩位數負增長以來,很多人,甚至專業人士,都陷入了恐慌。這屬於完全不知道為什麽行業倒下了。

我引用我上面說的第二句話的壹個結論來解釋為什麽現在的汽車行業銷量下降不多。這個結論後面會詳細解釋。

這個結論就是,目前汽車行業的短期大幅下滑,是因為也僅僅是因為前期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

妳為什麽這麽果斷?正因為如此,我後面會說。現在我們就用這個結論來說為什麽行業的銷量下降不多。

當我們把原因鎖定在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功能時,我們就有了和誰對比當前數據的標準,而不是壹看到數據就開始恐慌,開始舉行葬禮。基於購置稅減半的政策我們都知道最近壹次購置稅減半的政策是在2015年到2016年,最近壹次是在2009年。

購置稅減半政策不是永久減半,是減半再恢復的過程。所以他唯壹的作用就是把未來的消費拖到購置稅政策減半的時間區間。讓現在的數據好看,讓未來的數據慘。這個政策與其說是產業政策,不如說是數據作弊。這也是為什麽國家在行業已經這樣沒落的情況下還沒有再次啟動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重要原因——因為這個政策太坑了。

那麽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太坑政策帶來的數據作弊的效果。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表格和圖片呈現給大家,哪個習慣看哪個。對應2009-2065 438+00-2065 438+06-2065 438+07-2065 438+08從購置稅減半政策實施到半恢復和全恢復的三年過程,妳會發現今年汽車銷量增速高於去年。

從圖表上看,表現為2016到今年的汽車銷量增長圖斜率極其平緩,遠不及2009-2010-2011系列的下滑,稱之為暴跌。今年只是隨便摔了壹下。

如果看表,假設2018和12繼續下滑後,年銷售增長率為-4%。然後從2016的峰值到今年,年均跌幅不到9%。與去年相比,今年的跌幅僅為7%。看看09年購置稅減半政策的結果。2009年至2011年,銷售額年均增長率下降高達21.85%。與2011相比,銷量下降30%。

刺激不刺激!那是暴跌。今年毛毛壹直在下雨。所以今年汽車行業的下滑,只是對騙民政策的正常反應。妳要找準比較對象和比較範圍,不要輕易給別人送葬。

第壹句解釋。

第二句

目前市場上對行業銷量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是錯誤的。

我在汽車行業的時候。業內人士告訴我,汽車行業受政策影響很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購置稅減半。

這種說法離本質太遠了。

其實汽車行業受政策影響並不大。有影響的是,汽車消費作為可選消費,具有很大的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因此,汽車價格的變化和消費者收入的變化對銷售有著顯著的影響。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對銷量是有影響的,只是因為它改變了汽車的相對價格,而且有時間限制,所以調動了購買的積極性。

這不僅僅是政策問題,更是與消費者的博弈。不光是實力,還有時機,還要給這段“愛情”加上壹個期限。如果沒有力度,沒有期限,比如前段時間的車船稅取消,基本上沒有水花四濺;實力,沒有時機,比如15和16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對提振汽車銷量的作用遠不如2009年。因為2009年的汽車銷量基本都是自然增長,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政策需要打擊的只是金融危機下的悲觀情緒。到15,其銷量是前期購置稅減半政策透支和反透支的結果,同時存在收入下行壓力。購置稅減半政策減少的5000元太多太隆重,遠不能和09年的壹種輕狂情緒相比,所以效果差很多。

如果今年再實施購置稅減半政策,不僅要承受收入下行壓力,還要承受兇猛的16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效應。對比2011的下降趨勢可以知道,5000元的消費端減稅是扛不住的。這也是為什麽在今年年底市場瘋狂討論要不要再次降低購置稅的時候,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長明跳出來說降稅不能阻止下降趨勢的原因。真的是勢不可擋,而且會讓未來幾年的銷量更差。不如讓市場自發快速出清。這也是在今年行業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國家沒有再次開放這壹政策的另壹個原因。因為沒用。

2018下半年,汽車行業銷量開始負增長。行業內外關心汽車行業的人,在談及此事時都愛加壹個開頭——中國汽車高速增長10年,汽車保有量已經很高了。行業進入低增速甚至負增長是正常的。言下之意,因為中國汽車保有量高,汽車銷量增速放緩。

這其實很奇怪。

首先,中國的汽車數量壹點都不高。我有數據。

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擁有汽車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2017年,我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為156輛,低於全球平均水平。1980年,日本的人均國民收入和我們此刻相差無幾。當時日本1000人有336輛車,我們對應的收入只有別人的壹半。中國沒有多少汽車。

其次,如果妳說不考慮平均數,只考慮總量。汽車太多,汽車銷量增速就低。但目前人均保有量不足,也就是說妳鄰居有車,妳沒有。妳提出這個觀點,說明妳認為——妳的鄰居都有車,車太多了,妳不買車。這種邏輯極其荒謬。只要妳有錢,妳的鄰居都買了車,對妳的刺激壹定是妳會加快買車的速度,買比他好的車,氣死他,而不是不買車,讓他在妳面前炫耀。這是中國汽車快速增長的特點。追趕競爭和炫富的羊群效應支撐了中國汽車的諸多力量。

有人說過,車多了,中國的基礎設施跟不上,道路堵塞,停車位難找。中國人不買車。

這話似乎沒錯,但是妳要明白,中國的基礎設施跟不上,不僅僅是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跟不上。但是整體基礎設施跟不上。

妳去北京街頭看看,車很多,都堵在路上,很堵,很煩。但是如果妳同時去北京地鐵,不僅會很擁堵很煩,還會很擁堵很要命。就算沒死,在那個人的車上也吃了不少苦,不優雅,沒有尊嚴。司機至少能保持這種尊嚴和優雅,也舒服多了。

1992,深圳“股瘋”810事件爆發,百萬股民在深圳炒股。當時為了買彩票臺,投資者是這樣排隊的。

(810擁堵)

當時媒體是這樣描述這些人的:為了防止有人插隊,排隊的股東後面的人緊緊抱住前面的人,不分性別,緊緊相依。為了發財,大家都放棄了老壹代傳下來的男女有別的傳統。認為他們為了錢不顧尊嚴。(我會再寫壹篇關於1992的文章,敬請關註。)

但今天,如果妳去北京地鐵早晚高峰時段,妳就能體會到,無車壹族(即使是有車但數量有限的上班族)每天也要經歷比810(只有810排,但地鐵裏的緊密依賴是四通八達的)多壹倍的嚴重擁堵,發財夢是靠譜的。日復壹日,年復壹年。面對同樣糟糕的基礎設施,只要妳有購買力,妳是寧願坐寶馬堵車,還是做地鐵裏的沙丁魚?答案不言而喻。

(壹線城市無車地鐵人的日常生活)

妳可以再去各大寫字樓看看,妳會發現在6月5438+2月的寒風中,有車的人至少可以坐在車裏聽聽音樂。沒有車的人大多要在刺骨的寒風中步行15分鐘到半小時到地鐵站,或者在刺骨的寒風中騎自行車,騎10-20分鐘到地鐵站。不知道妳怎麽樣,我只經歷過壹次,不想再經歷了。

總之壹句話,司機面臨的基礎設施差,無車人面臨的更差。更不用說有車後出行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以及活動半徑大大增加帶來的樂趣了。對於新時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人來說,他不需要每天開到140 mph,像閃電壹樣跑來跑去,只要能改善目前的生活狀態,就夠了。

北京就是這種情況,公共基礎設施已經非常發達。更不用說交通更差,堵車不那麽嚴重的2345678個城市了。對他們來說,汽車對生活的改善作用更明顯。壹旦妳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妳會發現基礎設施不足以阻止消費者買車。

除了這兩個最典型的解釋,市場上汽車銷量下降的其他原因還包括:貿易戰和關稅下調。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妳,中國的進口車以豪華車為主,數量不多,和大眾車型的消費群體差別很大,影響力有限,而中國的車基本不銷往美國,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比例是0.086;房價運行論。妳可以問問自己,房價飆升這麽多年,為什麽今年跑上汽車?2016,最動蕩的壹年,汽車銷量是近年來最高的。國六標準的猶豫論。沒什麽好猶豫的。國六標準只針對新車,並不強制淘汰國四國五車型。現在已經淘汰的國三的車,叫了很多年了,很多人還在開。

總的來說,目前市場上對汽車銷量下滑的解釋,大多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原因,雜音很多。排除這些因素是不可能的,但妳指望在這裏找到關鍵因素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裏要做的是拋開雜音,看重點,找出是什麽帶來了汽車銷量的下滑。

所以我對我要觀察的幾個關鍵指標做了惠普過濾(別管這是什麽,這是排除短期因素看趨勢的工具)。得到了以下三張圖。

月度汽車銷量增長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及其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在第壹張圖中,剔除汽車銷量增速的噪音,僅考慮趨勢因素,可以發現行業其實早在2006年就開始出現銷量增長的拐點。註意,這個拐點在數學上是指斜率的拐點,而不是商業媒體上常說的峰谷拐點。在這個拐點之前,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是上升的,拐點之後,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變成了壹條水平的直線。之後2009年購置稅減半政策開始,行業銷售增速被迫成為壹條陡峭的上升曲線。我們可以考慮,如果不實施這個政策,行業的自然狀態是什麽?

在第二張圖中,當從中國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中去除噪聲時,只考慮了趨勢因素。壹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的轉折點在2006年開始下降。相比之下,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長率從2006年開始壹直在下降,這告訴了我們壹些有用的信息。

第三張圖,我們把GDP增長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銷售增長率的長期趨勢放在壹起。兩者的拐點都在2006年左右,之後兩者的下降趨勢高度相關。我測了相關系數,0.8528,非常顯著。至於2006年之前兩者關系為什麽是那樣,我後面會專門寫壹篇文章,說是純經濟話題。我們只需要記住,目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GDP增速高度相關,會同步下降。

結合以上三張圖,我們來還原壹下最近汽車行業發生的事情:

首先,2006年前後,中國經濟發展,GDP增速呈現L型轉化,增速有向中高速過渡的趨勢。隨著GDP增速的放緩,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開始放緩,導致汽車這壹對收入敏感的可選消費品增速逐漸下降。

緊接著,全球爆發金融危機,金融受到打擊,貿易嚴重下滑,汽車銷量壹口氣負增長。政策層力挽狂瀾,向宏觀體系拋出4萬億,啟動汽車行業購置稅減半政策(需要註意的是,汽車是除房地產外宏觀影響最大的行業,對調控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意義重大)。經濟企穩,汽車反彈。但也留下了後遺癥。

2009年後,2010,購置稅減半政策恢復到壹半。汽車銷量增速驟降10點,但依然較高。2011全面恢復購置稅減半政策。透支效應突然顯現,當年汽車銷量只有2%。之後緩慢回升,2012年達到4%,2013年13.87%,2014年再降至6.86%。

2015年“三期疊加”效應顯現,GDP增速首次跌破7。汽車銷量已經連續5個月負增長。政策層又出壹招,購置稅從2015減半到10。效果是豎桿贏了,當月銷量轉正。2015年銷售增速維持在4%,2016年提升到13%,短期危機解除。

但業內對2016政策刺激的13%非常擔心。因為相比2009年,在這個政策的帶動下,行業增速超過40%,兩者差距太大了。這裏反映的其實是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這是長期因素背後的巨大動力。雖然行業對相對價格比較敏感,政策窗口期當然可以帶來提前消費,但實際上購買力被削弱了,或者說買的少的人收入沒有明顯增強,帶來的壓力更大。這在長期趨勢線上表現出來的是,2065438+2002年9月購置稅減半、透支的快速下降因素消失後,銷售增速降幅變平,但仍在下降。而這種長期因素會壹直伴隨整個行業在壹個更長的區間。

第二句解釋。剔除噪音後,影響汽車銷量增速的關鍵因素有兩個:壹個是可支配收入增速的長期下滑;第二,短期發購置稅減半政策有拉動效應,有透支效應。

第三句

累計銷量陷入負數並不是壹件壞事。

經濟學上有壹個著名的理論叫沈沒成本。最近北大的薛兆豐在壹個綜藝節目裏用這個概念給人講愛情和婚姻,火的壹塌糊塗。我來籠統的說壹下這個理論——其實他只是告訴妳,過去的壞事已經發生了,妳哭或者跳樓都改變不了。哭哭啼啼,跳樓浪費生命,為他多做壹點行動,都是浪費成本。

所以,人不應該關註過去,而應該向前看,明天會更好。

汽車行業現在就是這樣。事實上,大多數人已經預計今年會跌破0。汽車廠商不會再幻想在最後兩個月擴大產能,投資者此時也不會再持有汽車行業的頭寸,被套牢的也會被套牢。妳可以指望明年。

這個時候加速下跌對明年是有好處的。這被稱為快速清理並快速引入新的平衡。

壹個簡單的邏輯,由於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幹擾,妳不能看汽車行業單年的銷量增速,妳要壹起看整個政策周期。所以妳在看2018的汽車銷量的時候,不能只看2018的汽車銷量,還要統計2016以來的所有汽車。最簡單的就是做個簡單的算術平均,三年平均值2016-2017-2018。假設今年下跌4%,平均為4.23%,三年年均增長4.23%。這個數字看起來並不低,甚至高於業界的普遍預期。汽車工業的增長率是3%。根據我在上面第二部分做的趨勢圖中的數字,到6月5438+10月,趨勢的平均增長率將達到3.7%,高於3%的長期趨勢。這意味著它必須下降。2019前低後高,最後增速0%怎麽辦?我們統計2016到2019這四年的銷量增速,平均3.17%,這幾乎是長期趨勢水平。這意味著行業可以穩定下來。2019還可以。

上個月市場對行業的預期還是2018全年0%。我取平均值算,左手算。2019年將為-4%,3%的長期平均水平只有四年才能達到。今年將降至0,明年降至-4%。現在還不夠差,明年還會繼續差,和下沈成本正好相反。壓力不是在妳的腳下,而是在妳的頭上。妳說太可怕了。

現在11月銷量下降-18.9%,累計下降-2%。65438年2月,再進壹步,爭取全年負增長-4%,加速清倉,明年賺錢。這是壹件非常好的事情。我非常喜歡它。

那麽關鍵問題是,明年還能反彈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列出的關鍵因素,我們明年都可以變得更好。

第壹,2016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效應大概會在明年6-7月份左右消失。

讓我請妳看壹下這張汽車工業銷售的長期趨勢圖。

月度汽車銷量增長趨勢線

數據支持:AVALON系統

請看圖中的第三個綠色圓圈。圖表中有壹個拐點。拐點前銷售增速大幅下降,拐點後銷售增速緩慢下降。毋庸置疑,大跌是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透支。慢點說,還記得2006年以來可支配收入的長期趨勢性下降嗎?這是起作用的因素。圖上有壹個拐點,基本上就是力不壹樣了。所以基本可以判斷這個轉折點就是政策透支功能消失的點。那是2012年9月-10年6月,從2009年6月到這裏用了三年零九個月到三年零10個月。

把這個周期移到2015 10,上壹次購置稅減半政策開始的地方,3年9-10個月後,就是2019年6-7月。在那個時間點左右,購置稅減半政策透支的大幅下降因素將會消失。暴跌停止,接下來的半年恰好是2018下半年瘋狂下跌對應的低基期,也進入了傳統旺季。妳覺得業界能看好嗎?

在快速下降因素消失後,緩慢下降的力量被賦予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的變化。此前我們也論證過,2006年以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的下降與GDP增長率高度相關。這樣明年就需要關註宏觀了(其實我也測算了汽車行業銷量和宏觀的直接相關性,相關性很大。參見上壹篇文章《我們對過去十年的宏觀和汽車行業數據進行了回測,得到了以下25個結論》)。

那麽明年的宏觀呢?因為是另壹個巨大的話題,我就不說了,只說結論。從庫存周期來看,明年宏觀將在6-7月觸底,政策分析基本支持這壹結論。

因此,明年前期的政策透支將消失,明年以GDP增速為代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將趨於穩定。汽車行業增速的兩大下行因素明年將有所改善。今年的大幅下跌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又壹次加速清倉。有什麽好擔心的?

相反,持幣投資者可以研究壹下這個行業,該準備入場播種了。

讓我們期待6月5438+2月的持續下滑,力爭超過-4%的年銷售增速。

(原創作品,原發布於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