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語言是被動學習還是主動創造;
認知發展,特別是思維發展和言語發展的關系。
(1)代表性理論
這是心理學中最早的關於言語習得機制的理論假說,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Ahlport (1924) T提出,在20世紀20-50年代非常流行。它的主要觀點是,嬰兒的語言是對成人語言的模仿,是對成人語言的簡單復制。許多人反對這個理論,而另壹些人支持它。
在此基礎上,後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理論的發展如下:
1,Harris和Hassemer對模仿在言語習得中的作用進行了比較研究,證實了嬰兒言語活動中的模仿成分。
2.1975年,懷特赫斯特改革了傳統的“代表理論”,提出了“選擇性模仿”的新概念。其要點是:
示範者的言語和模仿者的反應之間存在著函數關系。即不僅形式上相似,功能上也相似。所以,寶寶沒必要壹個壹個完全照搬大人的話,只要功能差不多就行。
選擇性模仿不是在強化訓練的條件下發生的,而是在自然環境中以言語習得的方式發生的。所以,無論是成人還是嬰兒的言語行為,在時間上不是瞬間的,在形式上也不是壹對壹的,而是創造選擇。
3.對“代表性理論”的評價
代表性理論有壹些合理的成分。在寶寶的言語習得過程中,寶寶確實通過模仿獲得了壹定的言語能力。
要理解代表性理論,必須註意以下三點:在嬰兒言語習得過程中,不僅直接模仿和選擇性模仿在起作用,各種類型的模仿都在起作用。在言語習得過程中,言語模仿有四種類型:“瞬間完全復制”在嬰兒發展的初始階段起作用。“即時不完全復制”、“延期模仿”(即壹種帶有變形和創造因素的非即時復制)、“選擇性模仿”(根據語言範式的結構和功能在新情境下表達新內容)是既有復制又有創新的模仿。例:“這是紅色的,不是黃色的”“這是阿姨,不是媽媽”。b寶寶的言語模仿是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自然進行的,他人的示範往往是無意的。嬰兒在與他人交流中聽到的詞語或偶爾從他人那裏聽到的詞語,可能會自然地起到示範作用,但對於那些比嬰兒現有認知技能復雜得多的語言範式,模仿的發生也受到其認知發展水平的影響。c“代表性理論”無法解釋清楚人為的“野孩子”(金妮)只獲得單詞,卻無法掌握基本語法規則的事實。
(二)強化理論
1,主要觀點
強化理論是以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為基礎的。巴甫洛夫和斯金納都認為,嬰兒言語的掌握和發展最終是條件反射系統的形成和發展,強化在這壹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斯金納特別強調了“加強合規”。增強的順從性是指增強的刺激緊緊跟隨言語行為,他認為“增強的順從性”對嬰兒言語行為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它最初加強了壹些類似於個人偶爾發出的詞語的活動。《出埃及記》:當寶寶偶爾發出[ma]的聲音時,媽媽會微笑,擁抱他,撫摸他,回答他。
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如果妳想讓寶寶學會壹個句子(或單詞),妳不必等他偶然說出這個句子(或單詞)。妳只需要把他說的稍微靠近那句話(或詞)的地方加強壹下,再把更靠近那句話的詞加強壹下。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嬰兒最終掌握了復雜的語言系統。
2.喬姆斯基對強化理論的評價。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對斯金納的強化理論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和透徹的分析”。喬姆斯基認為,嬰兒不可能通過強化形成言語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系統,原因有以下三點。
如果每個寶寶的言語活動(尤其是詞語的組合)都需要通過強化的條件反射來建立,那麽所需的次數和時間就太多了,寶寶不可能在1~3歲這麽短的時間內習得言語。
米勒(1765)指出,把所有可能由20個單詞組成的句子聽壹遍,估計需要比地球年齡長1000倍的時間。所以,對於壹個寶寶來說,不可能壹個字壹個字、壹句壹句地學會所有的單詞。他需要找到壹些壹般性的規則,使他能夠理解和創造新的句子。
嬰兒習得的語法結構與成人習得的不同。比如寶寶經常說:他出去了。這不可能是對成人言語的直接模仿,也不是隨隨便便犯的錯誤,而是他們在系統地、有意義地創造自己的語言體系。
大人在和寶寶“說話”時,往往不會糾正寶寶的“錯話”,而總是順著他不完整的話,盡量去理解他,甚至模仿他的話來說話。他們談話的主要目的是互相了解,完成目前壹些實際的目標,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關註語言的細節。
必須承認,喬姆斯基的分析有壹定道理,他指出了強化理論的致命弱點。但不可否認,強化理論也有其合理性,可以用來解釋壹些言語活動,尤其是聲母發音、單字等低級言語的發生和發展。
(三)轉型生成理論
喬姆斯基(1957)在他的著作《句法結構》中提出了壹種語言理論。65438年至0959年,他對斯金納《言語行為》中“強化理論”的深刻批判極大地震動了美國語言學和心理學界,被稱為“語言學革命”,對全世界的心理學、語言學、哲學和認知科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要點:
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生活在任何社會環境中的正常嬰兒都能成功習得語言。轉換生成理論的主要內容如下:
語言是有創造性的。也就是說,習得壹門語言不是學習具體的句子,而是運用造句規則去理解和創造句子,而句子的數量是無限的。
語法就產生了。孩子天生就有壹套普遍語法,其本質是大腦與語言知識相關的壹種特殊狀態,壹種使嬰兒能夠學習人類任何語言的物理和相應的心理機制。嬰兒正是借助這種普遍語法,對習得語言環境中的語言材料進行分析和理解的。寶寶的言語習得過程是從普遍語法到個體語法的過程,是通過與生俱來的“語言習得裝置”(LAD)來實現的。這個語言習得裝置就是喬姆斯基,比語言更通用。假設人腦有現成的處理語言材料的裝置。
每個句子都有兩個結構層次: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
表層結構是句子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在形式——語音和語法的結構;深層結構是句子意義的結構。嬰兒感知語言的表層結構和外部形式。
通過LAD的轉換和處理,單詞的素材可以生成無數個句子,讓壹個掌握了基本語法形式的寶寶可以創造性地運用語言,說出從未聽過的句子。他強調,正是因為LAD的存在,孩子們只能聽到有限數量的句子,卻能產生無限數量的句子,從而在短短幾年內就能流利地使用這種語言。
(2)簡單評價
優點:喬姆斯基的理論在壹定程度上使我們擺脫了行為主義言語習得理論的束縛,認識到了神經系統在嬰兒言語習得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研究言語過程的心理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參考價值。
缺點:
2 LAD裝置只是壹個假設,要證明這個假設並不容易,至今沒有強有力的事實證據。
他強調天賦的概念,認為先天低估了環境和教育在語言習得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視了語言的社會性。
認知理論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以皮亞傑為代表的日內瓦學派提出了認知與言語發展關系的新觀點,對幼兒語言習得及相應理論的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並逐漸成為該領域具有廣泛影響的主導理論。
(1)要點:
皮亞傑認為,語言是兒童的符號表征功能,不是邏輯運算發展的驅動力,只是對兒童而言。
語言作為最重要的符號工具之壹,來源於智力,認知結構是語言發展的基礎,語言結構隨著認知結構的發展而發展。對此,他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證。
2從個體發展來看,語言出現在1.5歲左右,研究表明在此之前就有感性運動智慧,是壹種基於感官知覺的“動作思維”,邏輯先於語言產生,因此不需要語言的幫助。
皮亞傑的合作研究者辛克萊對5-8歲兒童操作階段與語言階段關系的研究表明,僅通過語言訓練掌握壹定的表達方式並不能保證邏輯操作結構的獲得和發展,而智力操作促進了語言的發展而不是相反。
奧利通和福斯對聾啞兒童、盲童和正常兒童的比較研究證明,聾啞兒童沒有語言,但他們有思維,他們仍在經歷和正常兒童壹樣的發展階段,只是晚了壹兩年;與正常兒童相比,盲童做同樣的思考作業要推遲四年或更長時間。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先天性盲童的知覺運動圖式從壹開始就受到阻礙,壹般的協調動作都比較緩慢,但他們在語言方面的發展不足以彌補這壹缺陷。因此,認知層次的發展早於並制約著語言的發展。
(2)評價:
優點:皮亞傑的理論既不同於強化理論,也不同於轉換生成理論,它特別強調了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幼兒語言習得中的重要作用。闡述了思維與語言的相互影響和制約,使我們對言語發生的內在機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我們理解嬰兒如何習得言語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