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證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所有員工都應該有這樣壹種意識,微軟三個月後就要破產了!”這似乎是危言聳聽,令人費解。事實上,蓋茨說過,員工應該有緊迫感,不斷進取。在日本,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國民的憂患意識。無論政客還是普通民眾,經常說“日本沒有土地,沒有資源,只有陽光和空氣”“日本人不努力,第二天就沒飯吃了”。主要是日本人對本國國情了如指掌,所以都有憂患意識。正是這種意識為日本的發展增添了強大的動力,創造了今天的奇跡。這些難道不值得學習嗎?引用孫中山先生曾經震驚億萬中國人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孔子是這樣說的:“不修身則憂,不談學問,聞義則不能徙,不善則不能改。”(《論語·學而》)他不註重道德品質的提高,不互相學習,不按道德原則辦事,不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這些都是他在目睹春秋末期的現實時所產生的憂慮。孟子從歷史上列舉了壹批成功人士,說明他們都是從憂患和痛苦中磨練出來的。比如舜出身農家,後來成為壹國之君;魏嬌飽受戰爭之苦,靠賣魚和鹽為生。後來周文王提拔了他,為周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孫帥深居海濱,楚莊王選他為令尹,功勛卓著。這些例子說明,沒有“憂患”的訓練和對失敗教訓的反思,人是不可能培養出堅強的意誌和拼搏的精神的。孟子從人生哲學的高度總結了這些道理,寫下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壹句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對兒子說》),憂患足以使人生存發展,安樂足以使人沈淪死亡。這是多麽深刻的人生哲學啊!西漢初年的賈誼是壹位思想敏銳、敢說真話、責任心強的政論家。他關心國運,給漢文帝寫了壹封信,就是著名的《治安策》。當時西漢建國二十多年,政權日益穩固,經濟恢復發展。但賈誼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研究,在書中十分焦慮地指出,“諸子言天下已定,已治,吾以為非也”。他認為當時的“情況”並不樂觀,“哭”、“泣”、“嘆久”之類的事情很多。他還積極提出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像賈誼這樣的警示,是壹種責任感的表現,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悲觀絕望。北宋著名政治家、學者範仲淹在他的名篇《嶽陽樓記》中,把他以前的“憂患意識”提高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嶽陽樓始建於唐朝,在宋仁宗重建。範仲淹受朋友之邀,到越州(今湖南嶽陽市)嶽陽樓遊玩。這篇名篇以上樓遠眺洞庭湖景觀開始,然後作者提出了壹個問題:“看東西不壹般嗎?”意思是,人欣賞風景的感受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嗎?下雨天爬樓梯使人“思鄉心切,悲天憫人,處處蕭瑟,心情無比悲涼”,但春明之際爬樓梯,會使人“心曠神怡,忘卻壹切侮辱”...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結局:“我老公!”什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妳住在寺廟的高處,妳會擔心妳的人民;如果妳遠離江湖,妳會擔心妳的丈夫。是憂進憂退。但是妳什麽時候會幸福呢?必須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明末清初經歷巨變的思想家黃宗羲,在清康熙二年(1667)寫下了劃時代的著作《伊名待訪》,深刻剖析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他佯稱三代(夏、商、周)為黃金時代,說此時“天下為主,君為客。“三代之後,形勢大變,“君為主,天下為客”。由於主客倒置,君主視天下為己有,壟斷天下利益,形成黑暗政治。黃宗羲指出:“對於天下之大害,妳不過是君子而已。”(《伊名接受采訪,袁俊》)。他提出:“天下之治亂,不在壹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悲樂。“(與原部長相同)他把個人的憂慮歸結為所有人的憂慮。他還說,大臣的官職是“為天下,不為君;為民,不為姓”(同上)。天下”是壹個有著深刻內涵的名詞,不同於壹家壹姓的統治。黃宗羲的摯友顧嚴武也強調“保天下”。他說:“...保天下者賤無責”(《日之錄》第13條“正始”)。在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致黃宗羲的壹封信中,顧說:“...我壹遍又壹遍地讀著《伊名》這部偉大的著作,所以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人。世界上,有知識的人不壹定在對的時間,但在對的時間的人不壹定有知識。古代君子寫了壹本書後,有壹個國王得到了它,並從中學習。”(《林挺遺失物品故事集》)這種“憂患”感促使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未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