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劇主角也選擇了李大釗、胡適、陳獨秀,這些人在之前的電視劇中鏡頭很少。劇情建立在他們相識相知的基礎上,最後因為生活觀念不同而不得不分開。故事細膩,文筆柔和。同時描寫了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的坎坷經歷,作為加深故事的輔助線,通過壹種藝術手法再現了當年的情景。
覺醒時代,高考作文題目擺出來,考生大呼:這簡直就是寫檢討。
這部劇為什麽受歡迎?因為它描述的是中國壹群努力奮鬥、有理想、有鬥誌的年輕人,他們能直接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和愛國主義的熱切。他們有著當代無數年輕人的縮影,也是無數年輕人的榜樣。我想問,有幾個年輕人能像現在這樣勇於追求,勇於奮鬥,用溫暖的理想照耀整個天空?那些日子,沒有人會忘記他們用鮮血描繪的青春,這些歲月,會留在每個人的心裏,當然,也會代代相傳。
有人說,壹個國家的成敗取決於它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骨子裏流淌出來的精神文明是壹個國家興旺發達的基礎,但並不僅限於此。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劇中有這麽深刻的“雙標”壹幕。辜鴻銘見陳獨秀,見胡適總要用茶漱口,然後壹口把茶吐出來。小動作表明了他對兩人的不屑和鄙視,但遇到蔡元培,他會把茶咽下去,卻只是“君子”二字。在這個“清高孤傲”的書生眼裏,只有蔡在。
這部劇生動地描繪了刻在中國人骨子裏的禮儀和學者“與生俱來”的謙虛、胸懷和幽默。沒有人能抗拒藏在細節裏的溫柔。它在中國人的血液裏詩意如畫,它壹直屬於我們。中國今天的盛世,壹定和那群文人夢裏的盛世壹樣。可惜的是,魯迅先生在文章中寫道:“此後若無火炬,唯我為光”,未能見證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