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智慧教師的誕生》有感
每天,當我踏入沐浴著晨風的校園,在校門口映入眼簾的是那句發人深省的校訓:“學習是第壹要務,學習以讀書為基礎。”這壹行鏗鏘有力的話語,鞭策著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教師,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從三尺講臺上走下來當老師。科技的發展,技術的創新,都需要教師,尤其是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不斷充實自己,與時俱進。只有擺脫復雜社會的誘惑,與書籍為伍,默默吸著書香墨韻,才有資格繼續站在講臺上。
畢業的時候,我曾經用純真的情懷設計了壹個桃李園,用壹顆年輕的心熱情地描繪了美好的未來。然而,經過日復壹日的課堂教學,教學經驗的積累,我卻越來越膽怯。
美國心理學家吉諾特曾說:從教多年,我得出壹個令人恐懼的結論:我是教育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激發靈感的媒介。
是的,就像Guinot說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作用是如此明顯。《學記》說,“是教而後知難,學而後知不足。”給學生壹杯水,老師要有壹桶水!那麽我的桶滿了嗎?再滿的水,如果不補充,不就有壹天會被舀起來嗎?什麽樣的老師才能配得上妳的學生?我陷入了沈思。
最後,當我在學校圖書館翻閱書籍時,我看到了《智慧教師的誕生》這本書。當我仔細閱讀時,我清醒了,仿佛大海中的壹艘船遇到了岸上的壹座燈塔,為我後來的教師生涯指明了航道。讓我在字裏行間看到了教育的真諦,書中的每壹章都給予了無盡的啟示:
《智能教師概念解讀》為我打開了智能教師的大門。
《智慧教師的歷史追求》帶我沿著古代哲學家的足跡,探尋教育智慧的真諦。
《智慧教師寫實素描》讓我透過名師的平凡生活,看到了他們的智慧人生。
《智慧教師的動態生成》讓我明白,教師是關鍵,是拱頂石,是地圖的傳奇,是音樂的和諧。
是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學者,不是科研巨人,而是腳踏實地的智慧教師。聰明的老師並非高不可攀。只要我們努力,每個老師都可以成長為壹個聰明的老師。
我知道我離智慧教師的境界還很遠。但是,看完這本書,我突然決定,我要努力向這本書的作者和書中介紹的聰明的老師們學習。借助榜樣的力量,我想見聖人斯琪(www.eduche.com),努力提升自己。
那麽如何才能成為壹名智慧的老師呢?我的第壹個感悟是:有愛才有智慧。
書中有這樣壹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據說,壹位智慧天使、壹位成功天使和壹位愛的天使來到了人間。壹位母親邀請他們去家裏做客。天使對母親說:“我們去找壹個人吧。回家商量壹下,看選哪個。”回家商量後,媽媽決定邀請愛心天使。當愛的天使起身進入時,奇怪的是另外兩個天使跟在後面。媽媽非常驚訝,天使回答:我們倆都是和愛的天使壹起來的。哪裏有愛,哪裏就有成功和智慧。這個故事給了我壹個啟示:智慧和成功都是建立在愛之上的。沒有愛,就沒有智慧,也就沒有成功。
要成為壹名聰明的老師,我們必須首先熱愛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學生。教師只有堅定的職業信念,才能擺脫功利的誘惑,教師的迷茫,無根漂浮的不確定,讓平凡的工作得到升華。
在我們學校,廣大老師每天的工作就是“隨車潛入學校,潤物細無聲”。這是因為:
我們知道,師愛是“壹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最高尚的愛。
我們很清楚,師愛是壹種“抱壹顆心,不帶壹根草”的無私之愛。
我們知道教師的愛是神聖的愛。“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卻是神聖!"
魏書生老師有這樣壹句話:“師生心靈的共鳴就像人們在大山裏得到回聲。老師向學生心中的大山呼喚,學生在內心深處回應。”是的,前幾天,壹個叫牟的學生在QQ上給了我壹個驚喜:他告訴我,大二的時候,他獲得了浙江省編程大賽第二名。這個好消息把我帶回了四年前。當時,牟單薄的身材和叛逆的表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發現這個孩子在信息班的操作非常好,其他同學都無法理解算法。他總是很放松。但他信息課成績不錯,其他科目卻總是上課打瞌睡,課後抄作業,成績壹塌糊塗。這樣下去,就沒有深造的希望了!這讓我很焦慮。我該怎麽幫他?於是,我鼓勵他參加了臺州市中學生電腦制作大賽,最終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獲得了臺州中學組壹等獎。借此機會,我和班主任在全班同學面前多次表揚他,對他的潛力表現出絕對的信心。同時,我總是找機會和他聊天,描述大學生活和他喜歡的計算機專業。有了自信和目標,他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和自己喜歡的計算機專業。很多類似的案例讓我明白:我們用愛的眼光觀察學生,用真誠和智慧引導學生,每壹個學生都會是人才。
當我們心中充滿了對教育的忠誠和對學生的大愛,機房的維護就變得不再繁瑣;備課成了我們的興趣;學生的課堂煩惱變成了思維的閃現;教研進修成為壹種積極的愛好。
陶行知先生有這麽壹句名言,教師“來時有心,去時無壹葉草”。但是我覺得,當我們帶著壹份愛來的時候,我們也收獲了很多,我們收獲了學生的成長。同時也收獲了自己的成長。
高爾基說:“愛孩子是連母雞都能做到的事。但國家善於教育他們是壹件大事,這就需要天賦和淵博的人生知識。”他告訴我們,教師不僅要做有愛心的教師,更要做有內涵的智慧教師。
我的第二個感悟是,只有打開學習的源頭,才能增長智慧。
教師不僅要有壹桶水,還要有“流水”和“長流水”。“怎麽能要求運河這麽清澈,從源頭就有活水”。只有工作了,才能不斷的開源學習,才能不斷的吸收更多的養分,滋養學生。
德國壹位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壹個人窮得像教堂的老鼠,不可能慷慨地給予別人。
不能發展、培養、教育自己的人,也不能發展、培養、教育別人。
教師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壹定程度上教育別人;
教師只有真誠地教育自己,才能真誠地教育學生。
當今社會是壹個信息社會,是壹個互聯網的時代。信息時代的孩子聰明,有創新精神。他們精彩的想法和機智的言論經常讓我震驚,他們有時會讓人被壹系列好奇的問題弄得不知所措...這些都讓我深深感到,作為壹名信息技術教師,我迫切需要開闊視野,廣泛學習。
既要鉆研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又要涉獵古今中外的名著;
我們不僅要捧起紙質書,還要研究電子書;
我們不僅要獲取知識,而且要理解和升華知識。
我的第三個感悟是,只有尊重自己的教學風格,才能成就壹個智慧的老師。
曾幾何時,我經常在網上看省內著名信息技術老師邊楚的課堂教學視頻。印象深刻,佩服不已,幾次嘗試在自己的教室模仿教學,結果都不盡如人意。永遠是個謎!為什麽同樣的教學案例和教學風格在我的課堂上總是收效甚微?
《智慧教師的誕生》壹書中有壹句話讓我警醒:智慧本質上是高度個性化的,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智慧。每個人的智慧都深深烙上了自己的烙印。
女教師邊楚的教學風格源於她的生活經歷和知識積累。在她的課堂上,她似乎可以隨意提問,這裏面包含了她多年積累的教學智慧。
我終於明白,要想成為壹名智慧的老師,可以借鑒壹些優秀老師的教學分析,但必須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那麽,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首先要尊重自己的風格。每個老師都是獨壹無二的,所以我們不能妄自菲薄。多年的課堂教學會在我們的腦海中默默留下許多寶貴的經驗。我們要學會珍惜它,重視它,發展它。我們應該深入挖掘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而不是完全否定自己,盲目模仿。世界上沒有兩朵壹模壹樣的玫瑰,也沒有兩個壹模壹樣的老師。
有了這個信心,我會在日常教學中不斷關註自己,分析自己,總結自己。
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術》告訴我們,教師的職業智慧不在於傳授多少知識,而在於無限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對真理的熱愛和追求。機械的單向知識傳遞和訓練不是智慧的傳授,啟迪心智的師生辯論和引導才是智慧的活動。
我堅信,只要我們熱愛學生,熱愛教師職業,熱愛教育,我們就會增加教育的智慧,在三尺講臺上積累教學經驗,在學習和探索中形成獨特的風格。只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我們都可以成為啟迪學生心靈的智慧教師。
註:這是我的學生同事高偉的參賽發言。當時她讓我幫忙打磨,我就留在這裏了。高笑的臨場發揮相當出色,獲得了泰州信息技術集團教師演講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