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範本文怡
第四節生物多樣性保護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的:1。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水平,地球上物種的數量和分布。
2.了解物種滅絕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3.了解生物物種資源對人類的意義,逐步樹立熱愛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要點:1,
困難:物種滅絕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教具準備:多媒體圖片
教學方法:講座、案例分析、探究式教學等。
教學過程:
引言:“不均等的多態性是快樂的源泉。”是羅素對人類社會所有群體、種族、多元文化、生活方式的存在、交流與和諧共處的追求。但在今天,我們追求鋸齒狀多態性的現實可能更多地轉移到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中。?由於人類活動對森林、草原和濕地的負面影響,地球上物種滅絕導致的生物多樣性減少日益嚴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壹、物種滅絕的原因——自然因素
1,生物多樣性與物種滅絕的關系: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滅絕是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具體表現。
問:滅絕和瀕危是壹回事嗎?
擁抱:物種滅絕和物種瀕危的區別在於,它們處於特定物種滅絕過程的不同階段。物種多樣性保護的對象是瀕危物種而不是滅絕物種。
問題:學生能舉出壹些物種滅絕的例子嗎?
比如:(1)2.45億年前,所有動物的95%,幾乎整個動物界,都煙消雲散了,這被認為是歷史上最恐怖的滅絕事件。
(2)《國家地理》發表的壹篇文章指出,在過去的600年裏,至少有44000種昆蟲從地球上消失了。更令人驚訝的是,物種大滅絕的趨勢將逐年惡化,據預測,未來50年可能有數十萬種昆蟲滅絕。
問題:滅絕只是偶然的不幸事件嗎?
擁抱:答案是否定的。壹個物種就像它的個體壹樣,有壹個發生、發展和滅絕的過程。
?請閱讀教材P107最後兩段和P108頁的閱讀材料,從而認識到物種滅絕不是偶然事件。提示學生從數量、分布、壽命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摟抱: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物種滅絕是壹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2.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問:那麽有哪些自然因素與物種滅絕有關?
摟抱:物種大滅絕的原因可能是火山爆發、隕石撞擊地球和氣候變化。
過渡:雖然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但當代人越來越擔心當今世界動植物物種的消失速度。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生命的滅絕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據《自然》雜誌報道,50年內將有超過1萬種陸地生物從地球上消失。人口的快速增長,全球變暖,自然環境的惡化,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經歷了歷史上第六次大滅絕。
第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
1,種群與物種滅絕的相關性;
閱讀圖4.13,分析以下問題:
(1).近300年來世界人口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2)近300年來全球物種滅絕數量趨勢如何?
(3)世界人口與物種滅絕數量的相關性如何?
(4).妳由此得出了什麽結論或推論?
指向:人口在增加;物種滅絕的數量也在增加→世界人口的增加與物種滅絕的數量正相關。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
2.不同時期人類活動與物種滅絕的關系:
問題:不同時期人類活動與物種滅絕有什麽區別?
摟抱:人類早期的狩獵和采集加劇了物種滅絕,現在卻被汙染和生態系統的破壞加速了。
3、人類活動對物種滅絕速度的影響:
閱讀教材P109頁案例及補充資料,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的速度在加快。
補充材料:
每小時都有壹個物種滅絕,地球被貼上死亡的標簽。
每小時都會有壹個物種從地球上永遠滅絕。很難想象壹個歷經數千年自然選擇而存活下來的物種,會在壹個小時內結束其強大的進化史。這只是野生動物被人類趕盡殺絕的壹個縮影。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人類利用野生動物資源不斷發展的歷史。然而,在工業革命以來的近200年間,隨著人口的膨脹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野生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已經令人驚訝。
人的速度降低。據科學家估計,由於人類活動的強烈幹擾,近代物種流失的速度比自然滅絕快1萬倍,比形成快1萬倍,物種流失的速度從每天1個物種加速到每小時1個物種。根據世界紅皮書,哺乳動物的110種和亞種,鳥類的139種和亞種在20世紀從地球上消失。自16世紀以來,約有150種鳥類、95種哺乳動物和80種兩棲爬行動物在地球上滅絕。目前,593種鳥類、400多種動物、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萬多種高等植物瀕臨滅絕。
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和自然災害外,人類活動是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商業貿易導致的人類對野生動物資源的掠奪性利用,是物種瀕危甚至滅絕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走私的規模已經達到驚人的程度,成為僅次於武器和毒品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貿易。1訓練好的獵鷹價值5000到20000美金;1鸚鵡大約值4000到40000美元;1公斤麝香值50000美元;1藏羚羊羊絨圍巾價值35000美元;1蘭花的價格也可以高達2000美元;1大燭臺仙人掌能達到7000美金。所有這些的貨幣規模至少達到了60億美元。
2020年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範本文兒
生物多樣性保護
—————————————————————————————————————————————————————————————————————————————————————————————————————————————————————————————————————————————————————————————————————————————————
思考與探索:今天的圖片反映了怎樣的環境問題?原因是什麽?
提示:生物多樣性被破壞。原因是森林的破壞、草原的破壞、環境的汙染以及人類對野生動物的大量捕殺,導致許多珍稀生物種群滅絕或瀕臨滅絕。
———————記住基礎知識。
1.物種滅絕正常嗎?
1.生物多樣性水平
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地球物種的特征
(1)數量:500萬到5000萬種。
(2)分布: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以生活在熱帶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種類最為豐富。
3.演變
有發生、發展、滅絕的過程,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
第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
說明狩獵、采集、汙染和生態破壞加速了物種的滅絕,其中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蟲。
——————————把握好重點難點——————
壹、物種滅絕的原因
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度。
原因表明,自然物種的平均壽命約為500萬年。地球歷史上最近的2億年以來,平均1.1年滅絕壹次。最初的原因是人類社會早期人類以狩獵采集為生,加劇了物種滅絕。300萬年的狩獵歷史,這是許多地區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原因之壹。①大規模砍伐、火燒和開墾森林,過度放牧和開墾草原,工業、城市和交通的發展占用大量土地,導致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和喪失,剩下的支離破碎,對野生物種造成毀滅性影響。(2)高強度的獵捕和采集物種,使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殖;(3)大量外來物種的引入或入侵已經嚴重威脅到原有物種;(4)土壤、水和空氣汙染對森林有害,尤其對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有害。
第二,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如下所示:
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系統。
2.將壹些瀕危物種移出原居地,進入適當的環境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如建立動植物園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如植物種子庫、動物精子庫等,保護遺傳資源。
4.國家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擴展和推廣]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1)生態價值:維持能量的流動,凈化環境,改良土壤,涵養水源,調節小氣候。五顏六色的生物和它們所處的環境* * *共同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2)經濟價值:提供食物和木材、纖維、石油、橡膠等重要工業產品。歸根結底,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
(3)食用價值:許多野生生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極好的食物。
(4)藥用價值:許多野生生物可以為人類提供重要的藥材。
(5)科研價值:仿生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都需要野生動物。
(6)社會價值:各種生物給人以美的享受,是藝術創造和科學發明的源泉。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生物及其環境的多樣性。
—————應用經驗不可或缺———
1.(全國卷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華秋沙鴨是我國壹級保護鳥類,目前全世界僅存約1 000只。中華秋沙鴨生活在河流、小湖等濕地,主要以淡水魚、蝦為食。以長白山壹條河流為繁殖地的中華秋沙鴨種群春季為50多只,秋季遷徙時數量增至200只左右。然而,只有近100只到達贛東北的越冬地,只有50多只在第二年春天返回繁殖地。
分析了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過程中不斷死亡,導致其種群數量減少的可能原因,並提出了保護對策。
分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過程中連續死亡的可能原因應從遷徙路線上缺乏休息和覓食場所、誤食被汙染的食物、捕獵人或動物等方面進行分析。應從恢復濕地、控制汙染、禁止狩獵、觀察保護、做好宣傳等方面分析保護對策。
答案:可能的原因:遷徙路線上缺少休息和覓食的地方如濕地,疲勞和饑餓導致死亡;食用受汙染的魚蝦;對人或動物等的狩獵。
保護對策:在遷徙路線上建設和恢復濕地,使濕地之間的距離小於壹天的遷徙距離;治理水汙染;嚴禁狩獵;在遷徙路線上建立觀察點,組織誌願者觀察保護;做好中華秋沙鴨的保護工作。
2.(海南高考)高速公路屬於全封閉人造帶狀結構,穿越自然保護區時對野生動物影響很大。本文論述了高速公路對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的不利影響,並提出了減少其不利影響的合理化建議。
分析:高速公路全封閉。當它經過自然保護區時,會切斷野生動物的遷徙路線,縮小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同時,過往車輛會對野生動物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高速公路經過自然保護區時,應註意修建野生動物通道或采用高架橋形式。
答:不利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食物來源減少,遷徙通道受阻,活動區域減少等。噪音幹擾了動物的生活。幹擾動物的行為如擇偶、產犢、哺乳。
建議:建設生態廊道或生物通道;隧道、橋梁等。應當予以采納。(只要回答合理)
Eq avs4al([教科書問題提示])
P67思維提示1。快速增加。
2.成長。
3.世界人口的增長和物種滅絕的數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4.人口的大量增加使人們過度捕殺物種,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加速物種滅絕。人們必須保護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P69思維提示1。許多熱帶雨林物種在人類知道它們的價值之前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這將大大降低人類抵禦危機、面對生存威脅的能力。人類必須加強對熱帶雨林物種的研究,保護熱帶雨林。
3.野生生物和我們壹起生活在自然環境中。我們不應該吃野生動物,而應該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
2020高中地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教案範文三
1.生物多樣性水平,地球上物種的數量和分布。
2.物種滅絕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3.通過案例分析,提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物種滅絕正常嗎?
1.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地球物種
(1)數量:500萬到5000萬種。
(2)分布:3/4生活在熱帶。
(3)壽命:平均約500萬年。
(4)自然滅絕:壹個物種平均1.1年滅絕壹次。
第二,人類活動加速了物種滅絕
1.物種滅絕的速度:增加。
2.物種滅絕:主要是植物和昆蟲。
3.物種的作用
也無法估計人類的價值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4.人類措施
扭轉物種加速滅絕的趨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1.物種滅絕是正常現象。(√)
2.人類活動對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系統的破壞不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3.隨著人口的加速增長,物種滅絕有加速的趨勢。(√)
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應該把所有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從它們原來的棲息地轉移到動植物公園進行特殊的管理和保護。(×)
我國在黃河三角洲發現了大面積的野生大豆種群,國家有關部門已下令大力保護。保護野生大豆種群的主要原因是(a)
A.保護生物多樣性,從中可以獲得有用的生物基因。
B.野生大豆是經濟價值很高的壹級飼料。
C.野生大豆的水土保持作用強於其他植被。
D.野生大豆是壹種常見的園林綠化植物。
知識點物種滅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探究】
閱讀教材P67圖4.13,探究以下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近300年來,世界人口呈現_ _ _ _ _ _ _ _趨勢,世界物種滅絕數量呈現_ _ _ _ _ _ _ _趨勢,兩者之間存在相關性。
(2)妳由此得出了什麽結論或推論?
(3)人類應該采取什麽措施來保護生物多樣性?
回答:(1)上升為正。
(2)人類活動(人口增加)加速了物種滅絕。
(3)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將瀕危物種移入適宜的環境——遷地保護,建立瀕危物種和種子庫——離體保護,並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
[總結和深化]
1.物種滅絕的原因
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不合理的生產生活加速了物種滅絕的速度。
原因表明,自然物種的平均壽命約為500萬年。地球歷史上最近的2億年以來,平均1.1年就有壹個物種滅絕。早期人類社會以狩獵采集為生,加劇了物種滅絕。300萬年的狩獵歷史是許多地區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原因之壹。
大規模砍伐、火燒和開墾森林,過度放牧和開墾草原,工業、城市和交通發展占用大量土地,導致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破壞和喪失,剩下的支離破碎,對野生物種造成毀滅性影響;高強度的獵捕和采集物種,使得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殖;大量外來物種的引入或入侵已經嚴重威脅到原有物種;土壤、水和空氣汙染已經損害了森林,尤其是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2.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由於人類活動正在加快物種滅絕的速度,生物多樣性正在減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兩種: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系統;(2)將壹些瀕危物種遷離原居地,進入適當的環境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如建立動植物園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3)建立瀕危物種種子庫,如植物種子庫、動物精子庫等,保護遺傳資源。此外,應頒布相關法律法規。
【學習指導】用圖解的方法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層次和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原因。
[點對點練習]
1.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中華秋沙鴨是我國壹級保護鳥類,目前全世界僅存約1 000只。中華秋沙鴨生活在河流、小湖等濕地,主要以淡水魚、蝦為食。以長白山壹條河流為繁殖地的中華秋沙鴨種群春季為50多只,秋季遷徙時數量增至200只左右。然而,只有近100只到達贛東北的越冬地,第二年春天只有50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了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過程中不斷死亡,導致其種群數量減少的可能原因,並提出了保護對策。
分析:中華秋沙鴨在遷徙過程中連續死亡、數量減少的可能原因,應從遷徙路線上缺乏休息和覓食場所、誤食汙染食物、被人或動物捕獵等方面進行分析。應從恢復濕地、控制汙染、禁止狩獵、觀察保護、做好宣傳等方面分析保護對策。
答案:可能的原因:遷徙路線上缺少休息和覓食的地方如濕地,疲勞和饑餓導致死亡;食用受汙染的魚蝦;對人或動物等的狩獵。
保護對策:在遷徙路線上建設和恢復濕地,使濕地之間的距離小於壹天的遷徙距離;治理水汙染;嚴禁狩獵;在遷徙路線上建立觀察點,組織誌願者觀察保護;做好中華秋沙鴨的保護工作。
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黑冠長臂猿是動物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的主要實驗動物,僅分布於海南島和西雙版納。由於人類的捕殺,海南島僅存30只左右的黑冠長臂猿,主要生活在霸王嶺林區。
材料二根據法國《科學與未來》雜誌轉載的數據,全球瀕危動植物數量已達10954種,其中動物5423種,植物5531種。以動物為例。世界上三分之壹的魚類、四分之壹的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此外,與統計的1996相比,受威脅鳥類由2059種增加到21.33種,哺乳動物由1.978種增加到21.33種,爬行動物由407種增加到454種。
材料3下圖是哺乳動物和鳥類滅絕的原因。
以上材料反映的生態問題有哪些?
(2)哺乳動物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3)為什麽人類要盡力保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解析:問題(1),通過材料提供的數據,說明世界生物多樣性在減少,物種滅絕在加速。問題(2):根據圖3中的信息,哺乳動物受到威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偷獵和棲息地喪失。問題(3),保護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不僅有利於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各種價值。
答案:(1)生物多樣性減少,物種滅絕加速。
(2)偷獵和棲息地喪失。
(3)第壹,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給子孫後代留下廣闊的生存空間;第二,許多生物的利用價值還有待於人類去研究、開發和利用。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經過數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1992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裏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相應回答問題1 ~ 2。
1.生物多樣性不包括()
A.b .物種多樣性
C.生態環境多樣性d .生態系統多樣性
2.下列關於物種滅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人類對此無能為力。
物種數量如此巨大,我們不必為此擔憂。
C.物種的大規模滅絕可以在短時間內使生物多樣性大大減少,但災難過後,新的物種產生,使得生物多樣性重新增加。
d新發現物種的數量超過滅絕或瀕危物種的數量,所以我們應該對生物多樣性持樂觀態度。
分析:1。C 2。c題1,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問題2:雖然物種滅絕是正常的自然現象,但人類活動可以加速或延緩其滅絕速度。物種滅絕會降低生物多樣性,但物種滅絕後會產生新的物種,增加生物多樣性。
3.世界上的物種主要分布在()
A.熱帶地區b .溫帶地區
C.高山地區d .寒冷地區
分析:據估計,地球上有500萬到5000萬個物種,其中3/4生活在熱帶地區,生活在熱帶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種最為豐富。
4.下列關於人類活動對物種滅絕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人類的狩獵和采集活動加快了物種滅絕的速度。
B.人類活動造成的工業汙染和生態破壞加速了物種滅絕。
C.目前物種滅絕的加速主要是自然環境的變化造成的。
D.人的數量和物種滅絕的速度有關。
分析:人類的不合理活動是目前物種滅絕加速的主要原因。
5.壹些不法分子在我國藏北高原偷獵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A.土地因此荒蕪,導致荒漠化。
B.土壤侵蝕加劇
C.藏羚羊的屍體腐爛並汙染大氣。
D.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分析:藏羚羊現在數量很少,接近滅絕。如果不加以保護,藏羚羊可能會由於種群數量少和人類的捕殺而滅絕,從而降低生物多樣性。
6.下圖是世界滅絕趨勢。閱讀圖片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自然保護區是人類為保護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而選擇的典型區域,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自1956建立第壹個自然保護區以來,已建立1 757個自然保護區,總占地面積約13.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8個。22個自然保護區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
(1)最近400年,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呈現_ _ _ _ _ _ _的趨勢。
(2)試分析物種滅絕的自然和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人為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