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聲音對影視藝術的影響時,我們更傾向於以電影聲音為例。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對電影聲音的偏愛,而是因為電影聲音經歷了比電視聲音更曲折的歷程,也是因為電視聲音不僅在類型上,而且在創作上都與電影非常相似。
為了討論電影聲音對電影藝術的影響,我們可以把電影聲音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歷史時期:(1)電影史上稱為“無聲電影”時期。這壹時期始於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制造的第壹臺“電影放映機”,止於1927年美國黑人歌手阿爾。盛橋對著屏幕上的觀眾喊道:“朋友們,妳們不是什麽都聽不見!以“”結尾的32年;(2)1928年7月20日愛森斯坦、普多夫金、亞歷山德羅夫簽署的《有聲電影的未來(聲明)》為標誌的“古典聲音理論”時期;(3)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現代聲音理論時期。我們這樣劃分只是為了討論方便。事實上,很難確定嚴格的界限。壹種思潮或創作方法的形成和發展,除了受到我們所擁有的材料的限制之外,往往是復雜的。另外,我們不能忘記聲音制作技術對電影聲音的巨大影響。
雖然電影史上有“無聲電影”時期,但從電影聲音史的角度來看,如上所述,並不存在真正的“無聲電影”時期。在這壹時期,聲音對“電影藝術”仍然非常重要
影響很大,但她給純視覺藝術的默片帶來的麻煩大於幫助。
嚴格來說,電影誕生初期的電影充其量只能算是遊樂園裏的新奇節目。即使它們後來發展成為壹種文化現象,但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噪音始終是幹擾觀眾觀看的首要因素。這時,人們根據聽覺掩蔽效應,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利用音樂家或樂隊現場演奏來消除這種幹擾;後來,這種現場配樂或配音逐漸與影片內容相關。從20世紀初開始,為了改變現場音樂伴奏的隨意性,歐美音樂出版商專門為影院編制“精選情感音樂歌曲”,為各種情感主題的場景選擇現成的音樂,並根據上映影片的內容,向劇場樂手或樂隊提供提前編制音樂系列的權力。
音效壹般都是提前錄制好的,但是由於技術上的困難,經常會出現音畫配合不準的段子。演員或歌手背屏幕現場念詞或唱歌的情況很少見。
早期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發明的“Vitafeng”系統,通過錄制大型唱片,使用機械連接裝置,實現聲畫同步,就像今天的雙膠片放映壹樣。這種方法很快被德國Tobies公司的光學記錄和聲音再現系統所取代,基本完成了有聲電影的前期技術準備。這個時候,有聲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壹種技術發明。只是在愛森斯坦之後,克萊爾和其他電影藝術家發展了不同形式的聲畫關系(如聲畫對位法、畫外音等。)聲音真的成為電影的基本藝術元素了嗎?純視覺藝術的無聲電影開始向視聽電影轉型。
有聲電影是技術和市場結合的產物。在電影創作和電影理論方面,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阻力——事實上,這種阻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嚴重阻礙了影視藝術的健康發展。
堅持電影是視覺藝術的人認為有聲電影破壞了電影作為獨立藝術的完整性。法國電影理論家魯道夫。艾因海姆認為,“正是因為沈默,電影才獲得了實現傑出藝術效果的動力和力量。”因此,他主張重要的是“調查聲音本身的存在是否合理”。他尤其反對聲音中的對話,認為“……壹旦對話占據主導地位,就會導致戲劇”,“…
縮小了電影的世界”。法國導演雷納。克萊爾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這壹觀點。他在1929寫道,“因為這個進步,電影得不償失。它占領了聲音的世界,卻失去了無聲電影統治的夢幻世界。他還強烈反對影片中的對話,指責壹些劇作家說,“他們的職業偏見把生活簡化成他們眼中的壹系列對話”,“對話很差”。.....會成為白片的壹大禍害。“(1)盡管如此,電影的聲音並沒有從電影中消失,而是以不可阻擋的趨勢越來越受到市場(觀眾)的歡迎。
據悉,美國好萊塢的觀眾在有聲電影出現後的1.929年裏,從6000萬幾乎增長了1倍,達到1.1億。隨著記錄技術的發展,這種趨勢繼續發展。尤其是(前)蘇聯電影學派的創始人愛森斯坦,對聲音進入電影表達了極大的熱情。他在《有聲電影的未來(聲明)》(1928年7月20日)與普多夫金、亞歷山德羅夫簽約的開頭歡呼:“我天天向往的有聲電影的理想終於實現了。”在肯定蒙太奇是電影的基本和唯壹手段之後,他們明確指出“...與聲音的偉大意義相比,彩色電影和立體電影的意義微不足道。”雖然他們在宣言中過分強調了聲畫的對位,但他們提出了聲音蒙太奇、畫面蒙太奇(他們稱之為“視覺”蒙太奇)和聲音蒙太奇的重要概念,並清楚地看到了它們的巨大作用。聲明指出:“主題和情節的話題越來越復雜。試圖僅僅通過'視覺'蒙太奇的方式來解決這些話題,要麽導致任務的失敗,要麽導致導演使用巧妙的蒙太奇結構,這將使人們對莫名其妙的技術和反動的頹廢藝術感到恐慌..
“聲音作為壹種新的蒙太奇成分(作為與視覺形象相結合的獨立部分),必然會帶來壹些強有力的新手段,幫助我們表達和解決那些極其復雜的任務。我們之前壹直在努力尋找壹種方法來克服這些任務,因為電影方法並不完善,只能使用視覺圖像。”他們的電影《戰艦上將》和《母親》不僅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也豐富和完善了蒙太奇理論。雖然這種T的說法有壹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實踐證明,它不僅在早期,而且至今對有聲電影的探索都有壹定的影響。"
數字技術如下:
電影是科技與藝術相結合,以商業形式體現自身價值的文學作品。它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都受到科學技術的影響。電影始於法國1895,聲音經歷了無聲電影、有聲電影、單聲道電影、立體聲電影、杜比立體聲環繞聲電影、DTS數字音頻電影,影像經歷了黑白電影、寬屏彩色電影、立體聲電影等。其承載媒介和拍攝手段經歷了從傳統電影到數字媒體的過程。上世紀末,數字技術以萬川歸海之勢席卷全球,給整個工業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幾乎影響了工業生產的所有領域。本文簡要闡述了數字技術對電影產業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社會的發展總是受到科學技術的影響。電影作為壹門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在記錄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也體現了科技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就它而言,它的表現手段是科學技術。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技術手段必然對應不同的電影藝術。電影業經歷了三次革命,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現在我們正處於第三次革命,從傳統到數字。顯然,這三次革命都是技術不斷創新的結果。弗裏曼定義的四大技術創新之壹是“重大技術創新”。在我看來,這種技術創新是壹種從無到有,時間上不連續的技術創新,就像數字技術從無到有,是長期研發的結果。四大技術創新中,重大技術創新的影響最為深遠。數字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解決了電影制作和放映過程中的許多問題。以前拍不出來或者很難拍出來的鏡頭,用數碼技術就可以輕松完成,大大節約了制作成本。重大技術創新投產後會出現“漸進式技術創新”,這種技術創新在時間上是連續的,是短期的技術進步。具體來說,數字技術在電影中的應用更加廣泛,比如DVD、網絡電影、手機電影等等。這兩種技術創新的結果是技術經濟範式的改變,這也是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新技術最終應該反映在它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上。技術是手段,經濟是目的,技術為經濟服務。
數字技術的應用可以給電影帶來很多好處。圖像方面,RGB共有256×256×256甚至更多的色彩組合使畫面豐富生動,每秒24幀的投影速度使圖像流暢連貫。南京國際影城15米寬數字電影屏幕帶來的視覺沖擊是前所未有的。圖像非常清晰,妳甚至可以看到皮膚上的細節。它的效果和傳統電影電影不太壹樣。CG技術的充分應用,大大提高了電影制作水平。《泰坦尼克號》、《《侏羅紀公園》》、《星球大戰》……這些家喻戶曉的美國大片,在數字技術出現之前,只能出現在導演的腦海裏。《侏羅紀公園》栩栩如生的恐龍仿佛將觀眾帶回到侏羅紀時代,《星球大戰》中令人眼花繚亂的太空大戰將人們送至未來世界。藝術家的想象力不受邏輯思維的束縛,數字技術讓才華橫溢的導演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電影的聲音方面,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電影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數字音頻的過程。電影藝術是在記錄社會生活,生活充滿了語言和音符。至於語言,聖經裏有壹個教義是語言主宰壹切。對於音樂,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它是凈化人類靈魂的壹種手段。沒有聲音的電影是不完美的。電影不應該是無聲的,但是技術水平的限制使得壹開始的電影只能是無聲電影。20世紀20年代,聲音被加入到電影中,70年代,杜比實驗室成功地將立體聲環繞聲應用到《星球大戰》中。《星球大戰》以其炫目的效果和震撼的聲音讓美國觀眾驚嘆不已。我去過南京的五星級影院華納影城,壹次又壹次仔細聽他們的馬丁音。它的聲音靜如處子,動如兔,幹凈有力。高頻明亮甜美,色彩感十足,中頻聲音也似幻似真,定位分還不錯,低頻感如春雷湧動,讓人熱血沸騰。這些優美的音符只有用數字技術才能完全解讀。《星球大戰》在20世紀70年代的票房紀錄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被另壹部數字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打破,後者被《泰坦尼克號》打破。歷史票房前三的電影都是科幻電影,科技含量高,有未來感,可能體現了美國的超現實主義。可見,這三部電影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沒有數字技術,就沒有這樣的超級大片。正是這些超級大片,激勵著壹批批電影人更加努力地追求更高質量的電影。他們的努力也推動了電影的進步。這是對技術進步的正反饋,雙方互相鼓勵,共同促進發展。
可能有人認為電影的本質是內容,而不是視聽效果。我堅決反對這種觀點。電影的本質是內容,這是事實。藝術家訴諸情感,以電影作為情感的載體,從而引起觀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如果把內容看成是事物的本質,那麽視聽效果就可以看成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認識事物的過程就是通過現象上升到本質。我想問壹下,壹部電影的視聽效果很差,圖像模糊,聲音缺乏質感,現象如此不清晰,無法詳細觀察,甚至無法完全理解現象。怎樣才能透過現象理解本質?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畫質,提高音質又有什麽意義?理解藝術背後藝術家的情感是目的,欣賞電影是過程。目的固然重要,但過程也不容忽視。中國人總是註重實用性、功利性和目的性,卻往往忽略了過程。我認為原因是缺乏理性精神。舉個簡單的例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英文名是The Theory of Relativity,意思是聯系,其本質在於揭示物質與運動、時間與空間的普遍聯系。洛倫茲坐標變換得出的結果是,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我們把它翻譯成相對論吧。普遍聯系是本質,相對是結果。我們只關註結果,卻忽略了過程的本質,可見這種翻譯缺乏合理性。這種理性精神的整體缺失,使得工業社會的技術創新經常出現在西方國家。因此,技術-經濟轉換極大地促進了其經濟發展,這可能是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上領先於中國的原因之壹。
在電影文化的傳播渠道方面,數字技術讓看電影變得和吃飯睡覺壹樣簡單。在數字技術出現之前,電影只能在電影院看。雖然家裏也有視頻可以看,但是價格高,很難普及。有了數字技術,妳可以在網上看,買便宜的DVD,甚至可以在手機上看。還有很重要的壹點是,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引進美國大片後,好萊塢電影開始沖擊中國市場,開闊了人們的視野,讓他們看到更多更好的電影。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畢竟在價值觀、文化傳統、政治制度等方面與西方國家有很大不同。電影總局閹割甚至禁播了很多美國電影。這種對藝術民主的不尊重,讓我們錯過了很多好電影,比如《沈默的羔羊》、《七宗罪》、《電鋸驚魂》。通過網絡和盜版,我們仍然可以觀看這些優秀的電影。盜版已經成為中國的壹大公害。但我個人認為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具體的,歷史的眼光來看待。目前,盜版在中國市場有壹定的積極意義。首先,如上所述,妳可以通過盜版觀看壹些正版或者在電影院看不到的好電影。其次,藝術不應只重視其商業屬性。雖然商業是目的,但作為壹種文化,應該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在美國,2006年的平均電影票價格是6美元,但在中國,就南京而言,平均電影票價格在50元左右。在紐約時代廣場這樣的黃金地段的頂級影院看《碟中諜3》只需要10美元,南京華納影城的票價是50元。這顯然讓電影成為了壹種高消費的活動,大多數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選擇盜版,因為藝術欣賞和文化交流不應該是富人的專利。最後,國內的正版電影大多粗制濫造,魚龍混雜,遠不如原版的盜版,而且價格很高。所以,喜歡電影的人討厭盜版,但又不得不買。總之,數字技術對電影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好的壹面和壞的壹面。數字技術給我們帶來了高質量的電影,給電影公司帶來了豐厚的票房,但也帶來了技術的異化。在電影制作過程中,數字技術代替了壹些真人表演,人的情感是任何技術都代替不了的,對藝術欣賞有些誤導。電影《西蒙尼》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把不成熟的數字技術應用到電影上,更是對藝術的浪費和褻瀆,而《壹個詛咒》裏的“承諾”又是如此的自命不凡和自以為是!數字技術最大的負面影響在於它的傳播方式。盜版是壹個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中國,因為數字技術使得制作壹張高質量的盜版CD成為壹件成本低、操作簡單、利潤高的事情。這是侵犯知識產權,與盜竊無異。電影公司的巨額投資往往因為盜版無法收回,電影公司壹個個虧損,逐漸倒閉。這些現象在香港尤為普遍。從長遠來看,盜版必然會減緩電影產業的發展,甚至摧毀它。另外,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喜歡從網上下載電影,這會讓他們陷入壹個誤區,因為數字時代的電影應該是畫面華麗、音效震撼的數字電影,而網上下載的那些電影由於網絡容量的限制,在畫質和音質上都大打折扣。這些都是技術的異化。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其危害性,揚長避短,正確處理數字技術給電影帶來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