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荀子在名篇《勸學》中用“青,取之於藍,青為藍”;冰,水為之,水中寒”來教導弟子“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面對深溪,不知地之深。希望弟子們能不斷學習,達到更高的境界。
荀子自己恐怕也很難想到,兩千年後,後人會引用他曾經創造的文字來贊美他。其實青色指的是顏色靛藍;藍色是指幾種可以用來制造靛藍染料的植物。荀子的本意是靛藍染料是從蘭草中提取的,但顏色比蘭草深。後人壹般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來形容學生勝於老師,類似於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意思。
荀子早年師從儒家,他繼承了孔子的“禮”的思想。並使其發展和完善。另外,荀子在戰國時期並沒有排斥百家學說,而是批判地吸收了百家學說的精華,成為百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更引人註目的是,荀子的學生韓非子成為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曾經輔佐秦王嬴政統壹六國。荀子的另壹個學生李斯也成了秦國的宰相。秦始皇統壹天下後,成為中華帝國國家行政體系的締造者。
難怪在後世,梁啟超評論說:“自秦漢以來,政治之學,皆發源於荀子。”譚嗣同說:“兩千年的政治都是秦政治;學兩千年,全在學。”毛澤東也認為:“幾千年來,孔子在形式上,但實際上他是根據秦始皇行事。秦始皇用的是李斯,法家,荀子的學生。”可以說,荀子的思想為中國兩千多年大壹統的封建帝國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荀子關於“禮”的思想,也是他對中國政治社會制度思想影響最關鍵的部分。荀子提出了與孟子相反的觀點,強調人性本惡。他認為“人天生有欲望,但不能有欲望,所以不能壹無所有;求而不量邊界是不爭的事實;爭則亂,亂則窮。”
在他看來,“禮”是前王(周朝前後的帝王)為規範人的欲望,避免“爭亂”現象而制定的“衡量界限”。“禮”定義了人們的政治經濟等級,可以使人們在社會中各得其所,從而避免戰爭。
在社會穩定的意義上,荀子的“禮”保證了在當時社會生產力極低的情況下,生產能夠順利進行,社會財富能夠積累。也正是在這種“禮”的影響下,戰國紛爭的時代結束了。這些都為中華文明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荀子的另壹個重要觀點是他的天論觀。先秦時期,人們認為天下為天所主宰,人的認知和行動是有限的。早期的命運觀和迷信在那個時期非常普遍。荀子在總結了百家學說之後,對天人關系有了客觀的評價。
荀子認為“天常在”,“天地合,萬物生”;世界萬物的形成、發展和消亡都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他提出,人只要把握住這個“規範”(規律),按照規律辦事,就能成功。這種觀點極大地增強了人們追求、理解和運用法律的信心;也大大增強了古人改變落後世界的決心。
荀子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認為壹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可以通過積累來提高的,學習是壹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他主張學以致用,非常重視實踐的作用,強調認識的目的在於實踐。因此,在各科教學中,教師要身體力行,教育學生註重實踐,做到知行壹致,學以致用,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荀子提出在教學中要註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能力,主張教師從學生的實際能力出發,依靠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從善如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獨立思考,這與現代教學理論中強調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壹致的。他主張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解釋壹些道理和事物,引導和啟發學生積極探索,從而鍛煉他們的才能,啟發他們的智慧;希望老師尊重學生的原創精神,認真對待學生的提問,把握適當時機對學生進行指導。可見,荀子的許多教育思想對今天的教育問題仍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荀子,作為走出那個亂世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跨越了幾千年的時空屏障,但仍值得後人肯定和贊美。也許他思想的可貴之處在於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非凡遠見;也許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寬容的話語中不失寬容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