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在法國波城舉行的比賽首次采用了統壹的方程式,因此得名壹級方程式賽車。
1950:只有在1950年,第壹屆F1錦標賽才正式舉行,而此時的頒獎也僅僅是基於賽車的成績。當時參賽選手還是遵循國際汽聯在1947制定的規則。這個規則是參賽車可以搭載4.5L非渦輪增壓或者1.5L渦輪增壓發動機。1950 19年5月3日,首屆世界錦標賽在英國大獎賽銀石賽道(曾經是軍用機場)舉行。意大利人朱塞佩·法裏納贏得了阿爾法·羅密歐賽車,成為第壹個世界冠軍。
1952:由於缺乏對F1賽事組織的支持,比賽被迫采用F2賽車;F2比賽中規定賽車只能搭載排量不超過2.0L的非渦輪增壓發動機。
1954:今年GP車接受了F1的新規。最大排量2.5L的非增壓發動機或者最大排量0.75L的增壓發動機,奔馳也在這壹年重新參賽,並在法國朗斯的GP賽中取得了首場勝利。代表瑪莎拉蒂和奔馳參賽的胡安·曼努埃爾·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分站冠軍。
1959:後驅GP車開始取代前驅車成為遊戲主角。布魯斯·麥克拉倫在美國賽百靈的GP分站賽中壹馬當先,成為最年輕的冠軍。
1961:1.5L發動機賽車法規生效。這壹年,吉安卡洛·巴蓋蒂成為唯壹壹位首次奪冠的車手,菲爾·希爾為美國獲得了F1的首個世界錦標賽冠軍頭銜。
1965:首都傑基·斯圖瓦特代表BRM隊參加GP。
1966:3L引擎賽車規則發布。布魯斯·邁凱輪(Bruce Mclaren)創建了自己的車隊,並制造了第壹輛使用福特發動機的邁凱輪汽車,但該車隊在當年的比賽中並未成功。
1968:贊助商壹般第壹次出現在F1比賽中。這也意味著F1具有民族色彩的時期的結束。今年該車首次加裝了尾翼,提高了整車的下壓力。吉姆·克拉克死於德國霍根海姆的F2比賽。邁凱輪創始人布魯斯·邁凱輪第壹次親自參加比利時GP奪冠。
1969:馬特拉、路特斯、邁凱輪分別嘗試改用四驅,但都失敗了。傑基·斯圖瓦特獲得首屆年度冠軍車手稱號;布魯斯·麥克拉倫在英國古德伍德測試Can-Am賽車時意外身亡。Jochen Rind在意大利GP排位賽中被殺;之後成為唯壹壹位死後獲得F1冠軍的車手。
1973:邁凱輪車隊推出經典M23賽車。該車在隨後的六個賽季中參加了各種比賽。在加拿大的比賽中,安全車首次在F1的比賽中使用。
1976: Tyrrell推出了六輪賽車的概念。在紐博格林的壹次事故中,尼克·勞達嚴重燒傷。邁凱輪車隊的詹姆斯·亨特贏得了世界概念車冠軍。
帕特裏克·海德加盟威廉姆斯。首款配備渦輪增壓器的賽車雷諾Rs01在英國站比賽中亮相。
1978米其林正式加盟F1,國際汽聯聘請希德·沃特金斯教授擔任醫學指導。飛劍隊第壹次參加F1的比賽,差點把南非的冠軍攬入懷中。F1開始采用壹種新的安全措施,即為了避免賽車在第壹圈擁擠碰撞造成事故,醫療車輛應同時跟隨外側車道上的賽車,以便盡快采取相應措施。
1980:阿蘭·普羅斯特參加了邁凱輪在阿根廷的比賽。蓮花車隊的尼格爾·曼塞爾(溫宿)第壹次出現在澳大利亞的比賽中。朗恩·丹尼斯接管了邁凱輪車隊。同年,該團隊推出了壹款由約翰·巴納德設計的碳纖維底盤汽車。
1981:由於國際汽聯規定,所有車手必須擁有超級駕照。南非站比賽前,大批反對這壹規定的車手宣布罷工。
1982:科林·查普曼蓮花車隊創始人、F1賽車最具創新精神的設計師因心臟病去世。邁凱輪在荷蘭的比賽中首次使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1984:巴西塞納正式宣布參加F1澳洲站比賽。所有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賽車都將首次參賽。
1985:米納爾迪車隊第壹次參加F1的比賽,貝納通和托勒曼的業務越來越密切。起初作為贊助商(貝納通曾經贊助過阿爾法·羅密歐和泰裏爾),不久後買下了托勒曼車隊,並在1986年以貝納通車隊的名義參加了F1的比賽。
1987:威廉姆斯車隊的老板弗蘭克·威廉姆斯在保羅·裏卡德從試車場開車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受了重傷,導致癱瘓。匈牙利是廢除“鐵幕”政策後的第壹個種族。
1988:艾德裏安·紐維被任命為三月隊的技術總監。國際汽聯規定,賽車的發動機要配備指定的渦輪增壓器,以降低驅動力。但1989年取消了這壹規定,改為要求3.5L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不能超過12缸。塞納贏得了他的第壹個世界冠軍。
1990:曼塞爾宣布推出F1。
1991:哈基寧,舒馬赫成為F1的車手。喬丹車隊成立,喬丹191賽車邁凱輪獲得第七屆年度總冠軍。
1992:舒馬赫獲得西班牙首個分站冠軍。本田推出F1
1993:邁凱輪首次超越法拉利普羅斯特,宣布退出F1。他的四個冠軍是當時方吉奧的五倍。
1994:奔馳組建索伯車隊,通過入股IImor涉足賽車發動機制造。隨著牽引力控制和主動懸掛系統限制的取消,該站重新開始加油。塞納和拉岑貝格在伊莫拉死亡,舒馬赫成為第壹個獲得F1冠軍的德國人。
1995:邁凱輪開始與奔馳合作發動機研發。舒馬赫獲得了第二個冠軍。哈基寧在澳大利亞站排位賽中嚴重受傷。
1996:舒馬赫加盟法拉利維倫紐夫,威廉姆斯雷諾和精靈宣布推出F1數字電視廣播技術,引入F1獲得年度總冠軍。希爾父子成為第壹對獲得F1冠軍的父子。
1997:紐維離開威廉姆斯加盟邁凱輪,成為車隊總監。世橋踏足f 1伯傑宣布推出f 1維倫紐夫奪得年度冠軍。
1998:為了控制F1賽車的速度,國際汽聯宣布了壹些新的措施,包括賽道變窄,禁止使用邁凱輪帶坑胎的旋轉制動技術。哈基寧贏得了第壹個年度冠軍。
1999:舒馬赫在英國站比賽中受傷,接下來的七場比賽他都沒能參加馬來西亞雪邦的比賽。法拉利16後首次奪冠。
2000年:意大利,壹名工作人員因碰撞身亡,F1比賽中碰撞測試的規定也隨之改變。
2001:西班牙使用牽引力控制系統和自動變速箱。
2002年:BMWP82發動機超過19000轉首次亮相,舒馬赫獲得第五個年度總冠軍。
2003年:舒馬赫獲得第六個年度冠軍,成為F1世界第壹人,阿隆索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GP冠軍。
參考資料:
F1的發展歷史
1車隊信息1車隊信息
-卡丁車的歷史和發展
卡丁車是英文KATRING的音譯,意為微型跑車。它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它的結構極其簡單。壹個車架,壹個二沖程發動機,四個獨立車輪構成了整個卡丁車。因為駕駛簡單、安全、刺激,所以很快風靡全球,可以很貼切地比喻為賽車運動中的“卡拉ok”,即無論男女老少會不會開車,都可以開卡丁車。
& lt& gt& lt& gt卡丁車分為無級變速和換擋兩種。日本雅馬哈公司還專門為兒童設計了壹款K30卡丁車,7歲的孩子就可以駕駛。卡丁車可以分為兩種:大眾型和競賽型。大眾型也叫“休閑型”。這種車速度不是很快,最高時速80 km/h,不需要駕照。賽車卡丁車的速度可以達到130km/h,由於其底盤極低(離地僅4cm),所以駕駛者感受到的相對速度會比實際速度高出2-3倍,也就是說速度會達到300km/h,尤其是在彎道,會產生3-4倍的重力橫向加速度,讓駕駛者體驗到普通賽車無法達到的樂趣。
& lt& gt& lt& gt卡丁車因其結構簡單、安全性高、具有賽車特性,在歐洲和日本非常流行。巴西車王塞納、法國名將普羅斯特、德國車手舒馬赫、芬蘭飛人哈基寧、日本名將岡武介等大部分世界知名車手都開始駕駛卡丁車。所以卡丁車也被稱為“F1的搖籃”。
F1的第壹次正式比賽是1950年的英國銀石大獎賽。當時,英國王室親自觀看了比賽,意大利車手朱塞佩·法裏納獲得了F1的首個冠軍。同時他也是當年的車手冠軍,也就是F1歷史上第壹個車手冠軍。
1951,F1出現了壹位真正的車王,胡安·曼努埃爾·方吉奧,阿根廷車手,五次獲得車手總冠軍(1951,54-57)。不可思議的是,他38歲才參加壹級方程式!
1958年,Cooper-Climax賽車首次采用後置發動機的設計,這是F1歷史上的壹次技術革命。圖為斯特林·莫斯駕駛壹輛後置發動機的庫珀汽車。
車王方吉奧之後的1958比賽,出現了幾名英國車手分組比賽的情況。年底前四名車手都是英國車手,包括邁克·霍桑和斯特靈·莫斯。另外,也是在1958,F1開始設立“年終團體冠軍”。
總之,不管道路多麽坎坷,50年代的F1已經不屬於早期的賽車運動了。它開始通過采用“壹級方程式”這壹由國際汽聯特別制定的競賽規則取得長足進步。
60年代是F1脫離稚氣的重要轉折點。
首先,在技術方面,短短兩年時間,後置發動機已經被各個車隊廣泛使用。這個時候庫伯的後置發動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1959和60年都拿到了車手冠軍和團體冠軍。另外,值得壹提的是,整個60年代,除了法拉利的兩次車手冠軍,幾乎都是英國車隊和英國車手的時代。車隊包括BRM、蓮花和布拉罕-雷普科,車手包括克拉克、格雷厄姆-希爾、傑希-斯圖爾特和約翰·蘇堤斯。其中,約翰·蘇堤斯是壹個同時獲得F1世界冠軍和摩托車世界冠軍的人。
科林·查普曼的設計天賦讓蓮花隊逐漸成為夢之隊。蓮花車隊1967最早使用的是雙座四氣門發動機(DFV發動機),後來統治了整個70年代。另外,在60年代,蓮花車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現在的下壓力理論就是從那時建立起來的。
20世紀60年代,比賽中的事故開始增加。在這方面,讓我們看看20世紀60年代的兩位世界冠軍吉姆·克拉克。1960年,他開著壹輛賽車,流著壹名英國車手的血,這名車手在穿越溫泉的盡頭時當場死亡。在1961的意大利大獎賽上,他與Trips(德國人,法拉利)相撞,導致法拉利撞向人群,Trips和14觀眾死亡。1968年,無可爭議的世界冠軍死於霍根海姆的壹場練習賽。這壹切讓人們從根本上對F1這項運動產生了質疑,引發了很多思考。
同樣,在1968年,蓮花賽車打出了金葉香煙的廣告,這也是F1歷史上第壹次引入商業贊助。
70年代,F1逐漸成熟。
首先,20世紀70年代的壹系列軌道事故使得安全問題變得極其重要。
1970的車手冠軍Jochen Rindt是F1歷史上唯壹壹位死後的世界冠軍。
此外,在1973,傑基·斯圖瓦特決定將他的100大獎賽沃特金斯峽谷作為他的告別賽,因為他不忍心看更多的賽道悲劇。但似乎弗朗索瓦·希沃特死在了這場大獎賽的練習賽上。於是,斯圖爾特領導了F1歷史上的第壹次“安全革命”。
這場安全革命讓F1的賽車、賽道、車手裝備都從安全角度進行了重新審視、論證和改進。
在人們眼中,傑基·斯圖瓦特不僅獲得了三次車手總冠軍,更重要的是他為F1帶來了安全意識。
70年代的另壹件大事始於60年代的世界冠軍詹姆斯·亨特。詹姆斯開始以他的花花公子風格吸引世界的目光。F1開始引起世界媒體的關註。自此,F1的著名車手也成為聚光燈下的明星人物。
不得不提壹下F1的現任掌門人伯尼·埃克萊斯頓先生,因為正是他去和電視媒體洽談了F1比賽的轉播事宜,並親自落實了所有細節,從而將F1比賽的現場畫面送到了千家萬戶。伯尼將電視廣播引入F1,無疑為F1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其商業運營也逐漸走向成熟。
從技術上看,在1977中,F1又有壹次技術創新。雷諾推出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F1,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並存爭霸,直到1988禁止渦輪增壓發動機。
20世紀80年代——最激烈的競爭
F1的80年代是壹個前所未有的偉大車手的時代,包括巴西人尼爾森·佩凱、艾爾頓·塞納、法國人阿蘭·普羅斯特和英國人尼格爾·曼塞爾。他們之間進行了最激烈的鬥爭。遊戲很精彩。
車隊方面,由普羅斯特和塞納駕駛的邁凱輪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5次車手總冠軍和4次車隊總冠軍。尤其是在塞納的第壹個車手總冠軍年1988,邁凱輪在16站比賽中獲得了15的冠軍!法拉利以1988獲得蒙紮大獎賽冠軍。該團隊的創始人恩佐·法拉利幾周前剛剛去世。
90後-現代F1
90年代,F1是科技飛速發展的時期。1993,普羅斯特的最後壹個車手總冠軍年,他駕駛的威廉姆斯-雷諾賽車是F1歷史上最先進的賽車。賽車配備了輪胎防抱死系統、跟蹤控制系統和電控懸掛系統。
然而,1994塞納之死引發了F1的第二次“安全革命”。國際汽聯禁用了上述駕駛輔助系統以提高速度,F1賽車回到了原來的基本結構。
塞納去世後,國際汽聯的年度安全評估項目開始了。未來國際汽聯的規則會非常重視安全,會制定很多規則來降低車速。按照1999的規定,幹胎增加了四個凹槽,從而降低了輪胎抓地力。此外,提高安全性的科技研發也取得了成果。車手頭頸保護系統(HANS)就是壹個例子,這個系統在2003賽季就已經開始使用,並且得到了車手和車隊的壹致好評,實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塞納離開後,德國車手邁克爾·舒馬赫逐漸成為F1的新車王。他在第四年(1994)加入F1的時候獲得了第壹個世界冠軍。1995年成功衛冕雷諾。1996年轉投狀態不佳的法拉利,終於在時隔21年後,為法拉利奪得了2000年的世界冠軍。紅色戰車又壹次開始了它的傳奇戰績。如今,舒馬赫已經獲得了五次世界冠軍,分站賽次數達到了64次,超過了歷屆車手的紀錄。他之後的每壹次勝利,都無異於改寫了F1的歷史。
縱觀F1走過的50年,智慧、勇氣、冷靜、堅持、挑戰、激情、夢想、成功與失敗交織在壹起。賽道上的歡樂、失望、競爭、投入,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而F1的魅力與危險是其永恒的矛盾...(海洋)
壹級方程式車隊的歷史故事。
自從1950成立F1錦標賽以來,幾乎每個賽季都會有壹支球隊退出,他們的空缺總會被其他球隊迅速填補。所以開賽以來至少有97支隊伍在這個舞臺上展現了自己的風采。到1995,只保留了12支隊伍,也就是說這些年淘汰了85支隊伍。
在早期的F1比賽中,參賽隊伍有壹半來自英國和意大利。到1965,參賽的隊伍幾乎都是這兩個國家的。可以說他們幾乎壟斷了汽車賽,幾乎同時獲得了每項比賽的榮譽。
對於F1比賽來說,不被淘汰本身就是勝利。1983年奪得世界冠軍後,布拉欣隊消失了近10年。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在七十年代,弗蘭克·威廉姆斯為了支付員工的工資,被迫變賣所有私人財產。建隊成本相當高,贊助商往往只贊助那些戰績好的球隊,可以說球隊兩極分化明顯。從1988開始,只有法拉利、邁凱輪、威廉姆斯和貝納通贏過。
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是法拉利成立以來唯壹壹支參加過世界錦標賽的車隊。恩佐直到90歲去世,依然牢牢掌控著這輛“飛毛腿”,直到今天,他的思想依然深深影響著法拉利,從未改變。
邁凱輪創始人布魯斯·麥克拉倫(Bruce McClaren)在28歲時第壹次參加比賽,並在1986駕駛壹輛刻有自己名字的賽車贏得了最後的勝利。1970於6月2日在古德伍德被殺,但他的名字至今仍很有名。
弗蘭克·威廉姆斯-威廉姆斯車隊的創始人最初是壹名賽車手,後來他創建了幾個壹級方程式車隊。1977,威廉姆斯大獎賽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他最終在1979與克雷·雷佐尼壹起獲得了大獎賽冠軍,並在1980與阿蘭·瓊斯壹起獲得了第壹個世界冠軍的頭銜。從此威廉姆斯這個名字壹直在F1排名前列。
隊徽:所有壹級方程式車隊都會根據自己的隊名和特點設計自己的隊徽。比如法拉利的躍馬,世界聞名。它曾經是二戰中被擊落的壹名意大利飛行員的盾形紋章。對恩佐·法拉利來說,這也可以看作是他向死者致敬的壹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