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參加壹個大活動
陶行知是中國現代教育家。他有壹句名言:“天地生命,各有稟賦。為壹件大事而來,做壹件大事。”他非常重視國民教育,認為“教育是* * *和國家的保證”。因此,他把壹生都獻給了“教育”這件大事。
2000年,他組織平民教育推介會,為平民編寫了壹部幾千字的教程,走遍中國十幾個省份,投身平民教育。他把《庶民千字文教程》作為教材,送到庶民家中,督促家家戶戶讀書寫字。他的大部分活動都是靠自己的書資助的。
有壹次,他拿到了1000元的稿費,拿回家鎖在櫃子裏。負責所有家務的姐姐看到了,問他:“家裏有老有少,錢不多。能不能留1/4給家裏用?”陶行知想了想,溫和地說:“我準備在南京嶗山腳下辦曉莊師範學校,這筆錢作為辦學經費。”雖然我們家很窮,但我們能維持生活。中國成千上萬的農民沒有食物,沒有教育。用這筆錢辦學校,就是給農民燒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妳可以在家裏存點錢,幫我做點大事!”姐姐明白了他的意思,默默地點了點頭。
1920年,陶行知創辦曉莊師範學校,開展鄉村教育活動.2006年4月,學校被反動勢力關閉,陶行知被通緝。
2006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後創辦了山海工程團、晨運團、勞動幼兒園,繼續在中國開展普及教育運動。
1998年7月,中國處於戰爭狀態。陶行知在四川省重慶附近的合川縣為困難兒童創辦了育才學校。在壹般課程之後,他又為壹些有特殊天賦的孩子開設了音樂、戲劇、繪畫、文學、社會、自然、舞蹈等課程,培養人才。這所學校辦得很好,為國家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當時局勢緊張,經濟非常困難。為了辦學,陶行知經常要東奔西跑籌集資金,日子過得很艱難。
盛夏的壹天,學生高瑩聽說書店裏有壹些好書,想去看看。但是我不認識路,所以想請陶行知跟他壹起去。他來到王先生的窗前,眼前的景象嚇了他壹跳:王先生光著膀子,臉上身上都是汗,正在伏案學習。高英不好意思告訴丈夫她來的目的。沒想到,陶行知很快回答:“現在不行。”高瑩很失望。他非常驚訝。高老師喜歡和學生在壹起,並且非常願意幫助別人。今天怎麽了?陶行知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指著窗外掛著的襯衫說:“我很高興陪妳去書店,但是我的襯衫還沒幹。”妳壹小時後回來好嗎?”高瑩看著濕淋淋的白襯衫,心想,先生,找借口嗎?他說“那就算了”,不高興地回去了。
壹個小時後,陶行知穿著壹件還沒幹透的白襯衫,笑著來到高瑩面前。高瑩還在床上生悶氣。遇到老公,她就起來壹起逛街。後來,高瑩還是想不通,於是她去問馬副總裁。馬先生說:“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個名人,可誰知道他對妳們這些孩子幾乎是山窮水盡了。為了堅持辦學,他把自己的外套和花呢褲子送到當鋪,拿到的錢用來支付壹天的夥食。夏天,他只有壹件像樣的襯衫,這不足為奇!”聽著馬老師的話,高瑩眼圈紅了,耳邊回響著陶老師在課堂上說過的話:“為了群眾努力工作,我們吃草,幹;為了受苦的孩子,我們要吃飯,要做!”陶先生當著他的面,和同學們壹起喝粥,鼓勵大家“勒緊褲腰帶,共度難關”。他似乎明白,陶先生為了辦壹所學校,願意放棄壹切。
拜為師
早在辦曉莊師範時,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壹體化”等理論,教導師生與勞動相結合,“教進步,拜為師”。
壹個朋友的妻子來看陶行知,說她的孩子摔壞了壹塊新的金表。她非常生氣,狠狠地打了孩子壹頓。陶行知聽了連連搖頭說:“哎呀,妳敲了壹個愛迪生。”然後,他講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喜歡做實驗的故事。被學校開除後,他在母親的指導下逐漸成為壹名發明家。他親自去朋友家,把孩子請出來,帶他去修表店看表修的。他們站在修表人旁邊,看著他把表拆開,把零件壹個個泡在藥水裏,然後看著他把零件壹個個拼起來,再給機器加油。修了壹個多小時,花了壹元六角。陶行知深有感觸地說:“鐘表店是學校,修表是老師,壹元六角是學費。在鐘表店看壹個多小時就是壹節課。自己拆衣服是慣例。家長要出壹點學費,努力培養孩子提問的興趣,主動學習,而不是讓孩子挨打。這樣,‘愛迪生’就不會被打跑,被趕走。”
山海工程兵剛成立時,農民的孩子有了讀書的地方,燒香拜佛的紅廟成了教室,但沒有給孩子的桌椅。上課時,學生自帶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壹。壹周後,壹個木匠被邀請到學校。他做大便時腦袋不通氣,壹天能做好幾個。陶行知走過來,看見木匠滿身大汗,就遞給他壹杯水,說:“我們沒叫妳做凳子。”木匠疑惑地看著陶行知:“我該怎麽辦?”
“我們請妳當‘先生’。”
“我不識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著說:“我讓妳指導學生做木工。”教壹個人,可以拿工資。如果都不教,那就算妳把凳子都做完了,壹分錢也拿不到。”木匠看上去很尷尬。陶行知和藹地說:“不要緊,不識字我們教妳。我們不會做木工,我就把妳當老公了。我是第壹個向妳學習的人。”說著,陶行知拿起鋸子,瞄準木板上畫的線,看見了它的“褲子”。
第二天,木匠的工具放在廣場上,老師帶著孩子們學習做凳子。壹個小孩嘀咕道:“我們是來學習的,不是來做木匠的。”大人看到小孩拿起工具,壹不小心就容易把手弄斷,皺起眉頭搖搖頭。這時,陶行知笑著說:“我有壹首詩念給妳聽:‘人生有兩寶,手和腦。用妳的頭,而不是妳的手,妳就要被打倒了。用手不用腦,吃不飽。妳可以用雙手和大腦成為壹個開創世界的偉人。“妳覺得這篇文章怎麽樣?”孩子們拍手說好,大人害羞的笑了。
從此,孩子每天都學做凳子,也是教木匠識字的“小紳士”。三個月後的壹天,教室裏的50個孩子坐在自己的凳子上。講臺上還有孩子們自己的玩具和杠桿、滑輪等樂器。父母擠在窗外和門外,令人信服地點頭。陶行知在講臺前讀了壹首剛寫的詩:“他是木匠,我是君子。王先生是個木匠,王先生是個木匠。哼,我是木匠,哼,他是木匠。”孩子們看著坐在旁邊壹起聽課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姚是陶行知的同鄉,陶行知邀請他到曉莊學校教生物。第壹節課,陶行知讓他先把書本放在壹邊,要“隨時隨地,和別人壹起教育。”姚老師教生物已經10多年了。他從來不不帶書去上課。他不能理解陶行知的意思。晚上,他看到陶先生和兩個乞丐親切地交談。陶先生與這兩個人交談後,讓學生們帶他們去洗澡,然後告訴姚:“這兩位是我從南京夫子廟請來教妳們捉蛇的老師。小莊附近蛇很多,經常咬人。讓蛇花教妳捉蛇。妳怎麽看?”姚沒有說話。蛇花開始給小莊師生上生物課,教室在山裏。幾天後,最膽小的女生也敢去抓蛇了。他們說:“只要妳擊中要害,蛇就沒什麽可怕的!”“大家也了解了為什麽蛇沒有腳跑得快,蛇沒有耳朵怎麽能聽到聲音,蛇是老鼠的克星。姚老師終於明白了陶先生的用意。他帶領學生收集標本;邀請挖藥材的老農來教;邀請種植花木的園丁傳授種植花木的方法;邀請中國科學社的專家來教我們如何區分生物學科和定義學名。小莊附近的花草樹木都掛著著名的學習牌子,生物課從此熱鬧起來。
陶行知作為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壹點架子都沒有。作為壹名教師,他總是關註普通的勞動。他是中國百萬教師的楷模,也是最早的知識分子與勞動相結合的先驅。
壹千種宗教教導人們尋求真理。
陶行知有壹句關於教育師生的名言:“千師教人求真,萬學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學生不僅在學業上不斷進步,還能學到更多的技能,追求真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在育才學校,學生每天早上都有文化課:語文、外語、數學、哲學。下午,我有專業課:文學、音樂、戲劇等。,以及勞動、軍事訓練和社會調查。日程總是排滿。有壹段時間,壹些同學厭倦了這樣緊張的生活,在學習時間偷偷打撲克。老師發現了,上前勸阻。他們還說這是“勞逸結合”。壹天晚上,陶行知路過男生宿舍,進去看了看。正好七八個男生在打撲克,很刺激。陶行知沒說什麽,站在旁邊看著。壹個同學突然發現了陶校長,慌忙推開旁邊的同學。幾個人慌忙放下撲克牌,羞愧地站起來,低著頭等待批評。陶校長壹句話也沒說。他沈默了壹會兒,然後轉身離去。
第二天,陶校長向全校通報戰況,問道:“我們需要人才。我們未來需要人才。妳能浪費時間嗎?”?妳要學多少技能啊!我要妳們自覺交出撲克牌,像香煙壹樣燒掉!要知道,時間是最寶貴的。”孩子們低下頭,把壹副撲克牌在臺上堆成壹堆。陶校長用火柴點燃卡片,溫和地對孩子們說:“有人說‘勞逸結合’,‘休閑’只能打撲克?妳可以練習鋼琴、寫詩、畫畫、打球和下棋...只有學習更多的技能,妳才能在未來建設妳的國家。時間寶貴,壹去不復返!“從那以後,學生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育才學校文學組組織了幾十份墻報,在重慶舉辦了詩歌讀書會,很受大家歡迎。他們成立了“流火詩社”,陶會長為詩社題詞。文學組的同學有點忘乎所以。有的人披著披肩,留著長發,有的人刻意磨破衣服,把自己當成藝術家的風格。有些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言語尖刻,愛挖苦人。除夕夜,陶校長把文學組的同學們召集在壹起,吃著瓜子,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讀書人應該是壹個靈魂幹凈、品德高尚的人。衣服很臟,破了也不修。這是壹個乞丐,絕不是壹個讀書人該有的樣子。”他摸著壹個男同學蓬亂的頭發說:“這是茅草山。我要放壹把火,叫它‘火燒山’!”幾個留長發的同學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長拿起剪刀,親自給他們剪頭發,耐心地給他們講“好好學習,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學生們心服口服。
陶行知對孩子同樣嚴格。他的二兒子曉光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年夏天,曉光經人介紹到成都壹家無線電修理廠工作。廠子想看他的學歷,他拿不出來,就給育才學校的副校長寫信,讓他發曉莊學校的畢業證。證明剛到,陶行知的急電也到了。嚴格禁止使用該證明,並要求曉光立即將其送回。接著,又有壹封快信,信中說:“壹定要堅持‘丁白勝於假秀才’的理念...總之,我們必須不折不扣地‘追求真理,做壹個真正的人’。如果妳記住了這七個字,妳將終生受益。”後來,“追求真理,做壹個真正的人”成了曉光的座右銘。
2008年7月25日,陶行知突發腦溢血去世。終其壹生,他鍥而不舍地“尋找中國教育的曙光”,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祖國的教育事業中。為他寫了悼詞:“悼念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永恒的!”宋慶齡的悼詞是“萬世楷模”。周恩來的話代表了千千壹億革命師生的心聲:“放心吧,陶先生,妳對得起國家。妳未完成的事業將由妳的朋友和妳的繼任者繼續。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