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與美育
“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先培養人”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壹句名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藝術的範疇,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德育和美育是其靈魂。我們應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音樂教育要培養完善的人格,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2.生動活潑
“傳神”至少包括三個層面:壹是形式的傳神;二是教學內容設計生動;三是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生動性。只要壹切
從學生開始,即使是枯燥的基礎訓練也能變得生動活潑。“生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愛,產生規模化的質量和效益。更高層次的活潑是主動發展。沒有主動性,它的生動性是有限的。只有學生積極參與,生動性的潛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同時,主動性是審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壹。沒有主動性,就不可能有好的體驗,音樂教學必須生動活潑。
3.教學與創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向學生傳授人類社會長期積累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從現代的觀點來看,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必須是統壹的,而創造力體現了更高的要求,並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國外的音樂教學體系非常重視創造力的培養,尤其是學生的即興創作活動。在我們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這方面比較薄弱。作為以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學,創造性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創造性應貫穿於審美教育的始終。
4.靜態和動態
傳統音樂課強調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大多采用壹般文化課的靜態形式,學生坐穩了。音樂本身是非語義的,身體節奏理論的誕生為人們研究音樂心理學開辟了新的領域。動態可以激發人的本能,引發人的自由聯想,有助於人的創造意識和行為。靜與動相輔相成,是音樂課堂上的理想策略。
5.簡單和綜合
中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聲樂(演唱)、器樂、欣賞、音樂知識和基礎訓練。作為流行的學校音樂教學,“合成”是其主體,學生年齡越小,等級越低。
“全面”更合適。
二、音樂課基本教學模式研究的設想
1.我們對唱遊課做了初步的總結:①唱遊課教學打破了傳統音樂學科的單壹性,采用音樂遊戲、節奏、歌曲表演、群舞、節奏音樂等綜合音樂藝術手段,倡導藝術形式的多樣性。旨在激發孩子學習音樂藝術的興趣,以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為核心。唱遊教學的實施壹方面為進入中高年級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壹方面作為審美情趣的基石進行積累,從而成為提高學生素質的組成部分。②唱遊課的指導思想:“動中學習,玩中學習,樂中學習”,壹切從學生開始。(3)唱遊課的相關策略:A)註重興趣;b人人參與;創建壹個場景;加強績效;e參加比賽;隨機應變。④通過歸納,初步形成了壹種遊戲教學模式:附圖{Figure}這種模式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讓兒童從遊戲中對音樂產生興趣,從遊戲中學習音樂,在遊戲中引導他們走進音樂的殿堂,在遊戲中獲得壹定的認識時,及時鼓勵他們,開發他們的智慧,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從而產生更高層次的興趣。遊戲模式既是唱遊課的教學模式,也是唱遊教學的過程。在這種模式下,各個環節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緊密聯系,循環發展。這種模式適用於低年級學生的音樂學習,也可以推廣到中學生。⑤唱遊課教學評價,以“音樂天堂”和“小型音樂會”的形式,測試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審美情趣,評價“優、良、中、差”。
2.在小學中高年級,由於學生年齡的增長和教學內容的增加,教學模式可以從低年級的遊戲模式逐漸過渡到遊戲模式,活動模式→活動模式:引入→活動→創造→表演、評價。“入門”包括復習和基礎訓練,如節奏遊戲、聽覺訓練、讀譜練習等。“活動”是指新教授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師教授的活動。
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應隨著年級的增加更多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特別是通過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逐步拓展培養學生自學、感受和體驗音樂的能力。“創造”是指在新講授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按照教學要求進行的創造,包括二次創造和壹次創造活動,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也要體現在“導入”和“活動”上。“表現”和“評價”是指創作的交流和匯報,以及評價和評估。
第三,在音樂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音樂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們的教育活動是難以維持的。因此,良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已成為現代教育強調的重要理念,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征。
教與學的關系絕不是老師居高臨下,我叫妳聽,我在乎妳的服從,而是互助平等的關系。認識到這壹點,我在工作中壹直註重自己和學生的關系,而不是讓學生害怕。無數事實表明,要教育學生,首先要了解他們,就像園丁種花壹樣,先了解花的習性,醫生治病也要了解病人的病情。在此基礎上,更容易找到通向學生心靈的世界窗口,從而真正深入學生的精神世界。通往學生心靈的大門並不總是敞開的,尤其是對於不熟悉、不信任、沒心沒肺的老師。心靈的門口往往設置了壹個警衛崗哨,以免暴露真實的感情和心理活動。突破這個崗哨,搭建師生之間的橋梁,最好的辦法就是參加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比如壹起唱歌,壹起作曲,壹起作詞,壹起排練節目,壹起表演,壹起討論問題,壹起交流等等。在音樂的練習中,學生變得無拘無束,此時他們的心靈哨兵是無意識的。
4.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音樂教育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美育來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操,這是其他學科所不能及的。但這不同於空洞的政治說教和灌輸。而是把音樂課的思想教育和音樂藝術的美感巧妙地結合起來,啟迪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在音樂教學中,根據我國國情,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音樂作品。首先要選擇思想性和藝術性強的歌曲或音樂,如《愛我中華》《龍的傳人》《奉獻報國》《歌唱祖國》《祖國的好母親》《我來自中國》《紅旗頌》《紅旗飄飄》等。,並通過音樂作品贊美祖國的山川、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中國優秀民族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體驗音樂作品中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不難看出,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不僅是培養人才的需要,也是音樂藝術本身的需要。申奧成功的那壹刻,全國人民歡聲笑語,充分利用音樂的教育功能,奏響愛國旋律,是音樂教育工作者的神聖使命。
5.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文學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文學和音樂是姐妹藝術。在音樂教學中加入壹些文學知識,有助於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比如教授在欣賞《十面埋伏》這壹課的時候,為了讓戰爭更加精彩,引用了項羽《歌中之歌》中的“拔山怒,天下當不利,不死不休。”不死能怎麽辦?“項羽在這場戰鬥中的焦慮和對孩子的感情表現得很好。我壹邊欣賞馬思聰的鄉愁,壹邊把臺灣省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裏/母親在那裏。.....)借
幫助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展示,讓學生邊聽鄉愁邊讀鄉愁。名曲配名詩,可謂絕配。在欣賞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欣賞到了美,還重溫了這首著名的詩。另壹個例子是欣賞王維的詩《成衛曲》所配的音樂《陽關三記》。音樂與詩歌的結合,讓學生在理解背井離鄉的悲傷與絕望後,從所學的古詩詞中找到情緒對立的詩詞,用對比的方法加深學生對音樂意境的感受。這樣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甚至很多平時上課不太積極的同學都在思考。
小學音樂作為必修課,在中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然而,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研究起步較晚。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背景下,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目前,藝術教育已經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壹。音樂課堂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積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每壹位音樂教師在難得的機遇下面臨的挑戰。顯然,過去的單因素研究只能提高某壹方面的質量。如何把握整體質量和效益,需要從音樂教學的結構入手,研究教學模式,即根據素質教育的目標,在現代音樂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音樂教學過程的結構以及相關的音樂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
在音樂教學中,實現情境與美的交融,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是當前音樂教學的根本任務。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花朵需要溫暖的陽光才能綻放壹樣,
學生情境交融,美在其中,讓學生體會到真正的音樂意境。這種義務也是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最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