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人名言 - 三首關於鄉愁的古詩

三首關於鄉愁的古詩

壹首關於鄉愁的古詩。

梁祝遊月懷人

月幕拉開才幾尺,黑喜鵲驚飛,悲白。萬裏故人關大門,南樓梅花笛誰來做?

蛐蛐欺病號燈前,徘徊於清影,何以欲眠?角落裏,芭蕉風颯颯,人生恨遮窗。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詞的題目是《遊月思人》。其實題目只有上闕沒有意義,下闕是更深壹層,這是作者從中得到的感受。

在前三個句子中寫出月份。“疏簾”是詩人居住的地方。《只有幾尺》不是真實的文字,卻訴說著皎潔明亮的月光。正因為如此,人們仍然可以透過“稀疏的幕布”感受到離月亮如此之近。“黑鵲驚飛”這句話,翻譯自曹操的短歌《月星稀,黑鵲南飛,無枝可循》。表面上,皎潔的月光被進壹步書寫,以至於黑喜鵲在懷疑天空將破曉時驚飛。其實這裏面隱藏著“無枝可循”的感覺,隱隱約約透露出出行情況的蕭條。月無心,明如昔,白而觀者有意,情生有情,所以詩人在“白”之前冠以“悲”字。“傷心”的人,壹碰東西就能“傷心”,何況是在旅途中,還要清楚這壹個月?這時,我聽到了隔壁的笛聲,於是我想到了老朋友的離去。四五句寫“懷人”,人為什麽會懷孕不得而知,但詩人在旅途中,在月光下,在孤獨的時候想起了他。可見這不是普通朋友,而是可以和他交流的人。“萬裏”的寫法離“故人”很遠,“萬裏”之間沒有壹條坦途,所以“故人”離“關塞”更遠,所以遇到他極其困難。“南樓”刊《晉書·郁亮傳》,後指詩人登上亞星的地方。比如李白在詩中說“南樓夜明,武昌風流”,壹般指的是鄰居。“梅花”在笛樂中的意思是梅花落下或梅花引入,後人用作別稱。“是誰幹的”這個詞表面上是個疑問,實際上也有驚奇中的責備之意,因為遍地的月光已經讓詩人在“疏簾”下“傷心”了,突然“南樓”上又有人吹起嗚咽的笛子,讓他更加動情。但偏偏是那笛客人演的《梅花》。這首致力於離別情懷的名曲,讓詩人思念了與關塞分離的故人萬裏,無法相見,但耳邊卻充斥著其他的歌聲。真不知道這次旅行在笛聲中感受到“懷人”是壹種怎樣的悲哀。

詩寫到壹半,似乎已經寫出了“遊月思人”的意思。接下來的三句話,詩人轉而寫出了“遊歷”二字,進壹步揭示了他的客人的貧困和內心的憂慮。“蛐蛐”的聲音似乎接近“光”,這是《詩經》裏寫的七月的季節,即“八月在屋,九月在屋,十月蛐蛐在我床下”,表示秋意很濃。只憑孤燈,賓客間的孤獨感已經可見壹斑,何況是“病客”,更何況是被蟋蟀欺負!至於蟋蟀是如何“欺負生病的人”的,兩三句話已經說明了。詩人說,他的“清晰的影子”不得不在月光前“徘徊”,因為他們的聲音和歌聲攪得人昏昏欲睡。其實“徘徊”這個行為,說明心情是混亂的,它的“影子”是很“清晰”的,也說明詩心的痛苦在於形式,卻又是那麽清晰。這些才是“怎麽困”的真正原因。詩人不知說什麽,卻怪蟋蟀“欺軟怕硬”,表現出委婉的風格和深深的悲哀。最後兩句,詩人怪“蛐蛐”是“角蕉”,恨它擋住了月光,使它“遮窗黑”“盛”是助詞。本來“角蕉”應該是詩情畫意的,應該是詩人畫家關註的對象。而且在月光和秋風中搖曳,應該會讓人覺得有點可惜。但是,詩人有壹個“恨”字。如果他沒有那麽出名,卻有如此豐富細膩的情感和藝術氣質,幾乎讓人懷疑他是焚琴烹鶴之輩。這壹切看似難以理解,但實際上,清代譚仙在評論這首詞時,僅以“憂”字揭示了其中的緣由。至於“古”的來歷,就不用深究了。反正詞人的憂慮和煩惱在詞中已經表露無遺,“遮窗為黑”不過是古人所謂“雲遮日”的另壹種說法。

總的來說,全詞形象生動,從悲涼的月色到病號的清影,幽幽的笛聲,沙沙的芭蕉聲,讓讀者眼前壹亮。而且“懷人”這個詞的目的很明確,但不是拉肚子;盡管夏昆筆下的“煩惱”有點晦澀,但並不難以捉摸。形象與情感融為壹體,用筆曲折又不失晦澀,真可謂“婉約”二字。

古代思鄉詩(下)

鄉愁

宋麗溝

人們說,太陽落下的地方就是地平線,我試著向地平線望去,卻看不到我的家。

青山正在被青山影響,青山遮住了我的視線,暮雲,青山。

做出贊賞的評論

對於遊子來說,因為眼前的風景而想起鄉愁是很自然的。基於這種生活體驗,古詩詞中有很多通過壹景壹物表達鄉愁的優秀詩篇。"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結霜了嗎?"(李白《靜夜思》)明月引發;“壹個人歸雁後,花前思”(薛道衡《人日思家》)就是通過春花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不知何處吹蘆笛,壹夜想鄉愁”(李益《守鄉壁夜聽笛上》)是因為笛聲提示的無盡鄉愁。這些詩和我有關,情話相吻。他們有的真誠,有的深情。它們深受人們的喜愛,成為流傳千古的佳作。李覯的《鄉愁》是壹首因夕陽而產生強烈鄉愁的詩,但它並不僅僅依靠對夕陽的描寫,而是著重描寫妳在夕陽下的所見、所思、所感,通過循序漸進、層層對比的方式,將鄉愁表達到極致。

《鄉愁》每壹句都寫著對故鄉的思念,卻不是在壹個平面上以同壹個基調渲染,而是壹層壹層地以急迫和尊嚴將感情推向高潮。面對世界盡頭的夕陽,詩人並沒有用壹兩句話來描述世界盡頭朦朧的暮色。他在句首用“人話”來表達壹個遊子的心情,再用“望桿”和“不見”來表達作者對故鄉的遙遠——遠在天涯——的失望,從而給遊子的思考增添了壹層懷舊的色彩。三、四、兩句話把思鄉之情由眼前的藍山暮雲推向更高的境界:已經夠可恨的了,怎能眼看著層層青山擋住天涯的故鄉路,在仇恨中再添壹份仇恨——分離;更有甚者,這層層青山被“黃昏雲遮”,被“隔”被“蓋”。為什麽討厭?短短四句話,壹層進壹層出,壹層深,表達出深深凝重的鄉愁,曲折而又十分強烈。

這種寫法在詩歌中是獨壹無二的。李商隱的《但遠不可及是幻山,而妳在彼岸,萬峰之外》(《無題》)盡人皆知,與李構同時代的歐陽修在《走在沙上》中也運用了這壹手法:“樓高不近危籬,春山遍處,行人連春山外。”很難推測李覯是不是受到了他們的啟發,但《鄉愁》中的層層情愫,是在夕陽、天涯、碧山、暮雲等特定環境中的特定景物激發出來的,比李義山對比歐陽詠舒的《行人直穿》更自然、更有意境。

古代思鄉詩(三)

關於冀北遊歷的思考

唐章吉

天天望著故鄉國,空歌白字。

我記得我離家的時候因為我把它送人了。

失意的時候壹個人傾訴,難過的時候只有自己知道。

客亭外柳折南。

做出贊賞的評論

“詩要避俗,也要避熟”,這是《藝術概論》作者對詩歌創作提出的要求之壹。詩詞低俗,這樣的作品當然不可取;但是,壹首爛熟的詩,由於缺乏原創性,既不能給讀者提供新的認識,也不能提供新的值得玩味的審美對象,無疑缺乏存在的價值。劉熙載對“避免熟悉”的要求不低。詩人要達到這個要求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寫前人反復背誦的題材時。正如嚴羽所說:“唐人的好詩,多是防禦、放逐、遊歷、離別之作。”然而,張繼終究回避了“熟”這個詞。這也是《冀北陸絲》經常被不同時代的詩歌編輯青睞而不被淹沒的原因。

《冀北陸絲》有什麽新內容?通讀全詩,不難發現主要是“客亭外柳枝”最後兩句有新意。

“折柳枝送人遠行”是唐代的習俗。唐代很多詩人都把這個細節寫進了送別和思鄉的篇章。"春風知道不受苦,它不送柳條綠."(李白:《姥姥亭》)“劉陽東風樹,青青嘉峪河。最近很難爬樹枝,我應該多留點。”(王之渙:《再會》)“我在這夜曲裏聽到了《折柳》,誰都經不起思鄉。”(李白:春夜洛陽聞笛),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名句。張繼在《集北錄四》中也寫了《斷枝》,但與其他人並不相同。他所采用的角度和所體現的感情都與前人不同。如果我們比較壹下崔恕的《折柳》和袁春的《送姐妹到羅鐘》,就更能證明這壹點。

袁春的詩是這樣的:“故國走過歲月,萬裏思過。題記依雁翅,望月思飛蛾。白擔心,白睡覺,白做夢。誰能離亂掩淚去南枝?”袁春的這首詩和《寄北錄四》很像。詩人遠離家鄉,這是其相似點之壹。袁春和他的家鄉相隔萬裏,張繼離他的家鄉很遠。張繼的家鄉在哪裏?歷法有幾個版本:壹個是河州(今安徽和縣)人,壹個是蘇州人(今江蘇省),還有壹個是他比河州人小的時候就出生在蘇州。從這首詩的前兩句來看,他的故鄉應該是在吳地:他“望著故鄉”,唱著《詞》,《歌》只是吳的壹首舞曲。從無棣到冀北(今天津以北),自然是很遠的。詩人的第二個相似之處是不能回家。袁春“回不去”的原因,詩中已有陳述:“誰能離亂”在別離中;張繼的詩沒有寫出來。也許他因為某些原因留在了冀北出差,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留的時間很長,這壹點從第壹句,第三句,第八句就可以看出來。借楊柳表達鄉愁是第三個相似之處。袁春和張繼的詩都以最後壹句作為結句,都在這個結句中刻畫了壹個動人的形象。而袁春的作品,卻是詩人本人的形象:壹個女道士撫著柳樹,掩面而泣,遠離故鄉;張繼筆下是壹株柳樹,壹株站在清招待所旁邊的柳樹;雖然郁郁蔥蔥,但它南邊的枝幹已經斷了。這棵受損的柳樹,不如“藏淚南行”,卻因為它的受損——樹枝被想家的人折斷,而獲得了壹種特別的美感。更是發人深省:折枝本該是送朋友,送朋友引起鄉愁;既然南柳的枝頭已經折了,折了枝頭的詩人的鄉愁又掀起了多少潮汐?事情尚且如此,人為什麽還能低人壹等?詩人的思鄉之情已經溢出了他的胸膛,彌漫了客舍和濟北。

崔恕在《斷柳》中寫道:“二月風光半,三面不還。我惜年華,楊柳為妳攀。絮片纏在襯衫袖子裏,掛條是刷過的。我聽不到消息,但我在看太陽。”這無疑是壹首第壹人稱敘述者關於勾引女人的詩。詩人也借折柳表達思念。但這種情感表達比較直接:是對老公的思念引起的,用折枝來表達;張繼在劉陽的思鄉之情更為曲折和深刻,這就是前言。當然,這種曲折,就結論句而言,是有深度的。《集北錄四》中不乏直接表達心意、抒發感情的句子。但也正因為詩的前兩句相當直白,結尾的柳樹意象才蘊含了極其豐富的情感,為全詩增添了含蓄蘊藉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