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只是從主觀和狹隘的立場來看問題,我們就會犯像河伯那樣的錯誤。我們絕不能自滿。被妳的小成就沖昏了頭腦。我們要跳出自己主觀的狹小圈子,開闊視野。驕傲的人很難有所作為。
強調認識事物的復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多變性,指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難度。但文章過分強調事物變化的不確定因素,未能揭示認識過程中相對性與絕對性的辯證關系,容易導致不可知論,所以最後只能順應事物,回歸無為,當然又是消極的。
作品的構成
整篇文章由兩部分組成。第壹部分描述北海波塞冬與河神的對話,這是本文的主體部分。這段長長的對話,按照問答的內容,可以分為七段。第壹段是“我不想超過水”。我寫小河神但我覺得它很大,但我覺得它和大海神比起來很小,表現了認識事物的相對觀。
到“妳如何由窮到大認識天地之域”是第二個片段,說明認識事物和判斷其大小是極其困難的,說明認知往往受到事物本身的不確定性和事物整體的無限性的影響。到“到了壹致的地步”是第三個片段,緊接著前面的對話,進壹步說明認識事物並不容易,往往是“言”不可“議”,“意”不可“察”
第四集是“小與大的房子”。從事物的相對性出發,進壹步指出大與小不是絕對的,所以最後不應該區分。從“萬物並起”、“道無止境”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在認知外來事物時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其“自我實現”。
第六集是“反對重要的,把話說到極致”。通過對為什麽要重視“道”的論述,指出認識“道”,才能熟悉事物,了解事物的變化規律。到“是”是第七段,也就是河神與海神對話的最後壹部分,提出了返璞歸真的思想,即不以人為破壞自然,進壹步推進了“自我改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