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課中有三個人物:曾子、魯茲(有)和子貢。
首先討論《論語》中有被打上“某子”標簽的人。不言而喻,孔子,也只有曾子能享受這種榮譽。(“遊子”等偶爾出現。子貢和顏回從來沒有被稱為端木子和顏子。)下面是正文下面的註釋:《論語》是壹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那麽,從曾子的尊重來看,曾子的弟子是主要作家的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然後是孔子對魯茲和子貢的不同語氣。正確的做法是:“妳知道妳知道的,知道妳知道的就是知道妳不知道的,知道了就是知道了。”翻譯過來就是:“魯茲,我教妳是為了讓妳知道壹些事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很聰明。”是典型的“恨鐵不成鋼”的口吻,比較嚴厲。他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對不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翻譯成“這大概就是‘原諒’這個詞吧?”討論的語氣相當委婉。
等同學們感興趣了,我再攤開來講講魯茲的直爽性格,勇敢精神,為人詬病的粗魯。還談到了文武雙全的子貢,家財萬貫,對孔子行程的“贊助”,對三年後喪的誠意。
就這樣,我們從章節到經典。
(附:在後來的討論中,我的同事塗美齡提到孔子對學習的選擇和內省對象的選擇是不壹樣的。前者指的是真正有德的人,或者是沒有德的人,顯然可以用來學習或者反思。而“三人行”指的是學習普通人的優點,向他們學習。這個觀點很有啟發性,後面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