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覺得上面這句話有點迂回或者混亂,那就跟我壹起讀《超驗感覺》第四章,知道是什麽意思?
本章討論了所謂的“知”和“認知”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知的困難和知的障礙。
在開頭,作者舉了壹個簡單而有趣的例子來說明感覺和認知之間的復雜關系:
b明明知道答案,卻感覺自己不知道;c認為他知道,但答案是錯的。我們可以看到,感覺和認知是齊頭並進,相互矛盾的。
真正的認知,除了知道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妳對認知的理解。
在作者看來,認識的必要條件包括:
此外,認知還包括表達,即
任何壹個社會都有很多“常識”,大多數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這個常識真的正確嗎?作者為美國人列出了八個“常識”:
這八條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是“常識”,對中國的壹些人來說也是“常識”,比如1和3條。隨後,作者對這八個“常識”逐壹進行了反駁。這裏只是對第三條的壹個反駁:
我們現在的常識通常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下來的。但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的加速,各學科研究的快速更新,大多數普通人的認知已經跟不上現實或理論了。因此,在新的現實對比和理論視野中,過去的常識往往充滿謬誤。
那麽,為什麽不容易正確理解呢?這不僅與信息傳遞的方式有關,也與現實的復雜多變有關。
我們掌握知識,通常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在主動狀態下,我們會憑借自己的經驗,證明自己的想法,收集各種證據,進行邏輯推理。
在被動狀態下,我們通常是被“告知”的,比如在學校被動聽課,聽新聞,在家或者上班看報紙,或者和朋友同事聊天。
但被動接受的信息往往容易被扭曲。就像眾所周知的“手機遊戲”,壹開始發送的信息經過多次傳輸後會失真。
另壹方面,現實世界的復雜性也給認知帶來很大困難。即使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仍然不知道癌癥為什麽會產生,什麽樣的教育是最好的,等等。
此外,除了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各種新情況的出現也增加了認知上的困難。還有代際傳遞中正確知識的流失,觀念與現實的沖突等等,導致正確認知異常困難。
作者舉了壹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菲律賓的薩塔戴,最初被認為是石器時代的穴居人,後來被發現是菲律賓當局故意捏造的,成為20世紀人類學和社會學研究中的壹場鬧劇。
在億萬年的進化中,在基因和環境的共同影響下,人腦逐漸發展出壹套獨特的認知系統。這種認知體系,總體上是建立在遊牧和農業社會的基礎上的,還沒有完全適應工業社會,更不用說今天的信息社會了。
所以我們認知的底層模式是我們生存的重要工具,但也是影響我們正確認知的主要障礙。因此,筆者具體分析壹下大多數人想當然的假設和猜測。
作者認為:
作者還認為“假說扼殺了好奇心,而猜測否定了證據的重要性”。這不符合我們通常的理解。
假設和猜測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正確與否不僅取決於前提設定的好壞,還取決於具體應用的好壞,所以很難壹概而論。
這壹章講的是“什麽是認知”。我理解的關鍵是要清楚自己的認知過程,至少了解以下幾個方面:
在這種情況下,對認知保持覺察,保持空杯心態,積極收集分析不同信息,對復雜事物保持耐心,應該是獲得認知的正確姿態。
這壹章的作業不容易完成。有兩個人更感興趣,壹個是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名言,另壹個是關於全球變暖的話題。先貼上埃利希的名言,和感興趣的朋友壹起翻譯壹下:
我的翻譯和我對全球變暖的理解會放在下篇~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