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三個別稱:溫嶺、刺桐、鯉城。
溫嶺有兩個理論。
第壹,自古有之。
據泉州師範學院吳教授考證,泉州別稱溫嶺,更早在唐初就已存在。其名源於農業生產,與氣候、地形有關:“宜分濕度高低,以播六谷...泉州因氣候寒冷,古稱溫嶺。”
二是朱的整體性理論。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全州政府通過了對徐智麟《復興諸福子山、叢竹亭》的判決書,判決書中寫道:“郡治東北...氣候得天獨厚,溫嶺的名字真的是因為這些。宋惠國文公朱夫子植竹建亭,講學其中,自問‘山朱聰’……”
乾隆《晉江縣誌卷四校誌》也載:“小山朱聰書院在府城皇廟旁,地處高港,其氣溫潤,故溫嶺之名實在此。朱文公植竹建亭,講學。其中,匾(“山朱聰”匾)是朱子寫的,刻在石頭上。”
因朱喜研究山水,他說“山”高港是清源山和入城的要沖,所以“大氣獨特”,故名溫嶺。此話壹出,溫嶺之名流傳更廣,故謚號全州縣。
刺桐城
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泉州)紫城四周刺桐,故稱刺桐城。”它叫刺桐,在紫城的時候。泉州城墻在紫城之後修建了崖城和雒城,並在城四周種植刺桐樹。黃明趙衷《八閩通誌卷1地理8》:“五代時加遺,周圍植刺桐。”
刺桐,落葉喬木,樹皮灰色,有刺。原產於亞洲熱帶。隨著泉州海外交通和貿易的繁榮,刺桐被商人引入泉州,在大街小巷蔚然成風,於是泉州被稱為刺桐城。樊尚稱泉州港為刺桐港,泉州出產的絲綢、陶瓷有刺桐絲、刺桐緞、刺桐陶瓷。元代意大利旅行家凱爾·波洛從泉州起航,於1292年初離開中國。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桂後也被刺桐稱為泉州。
在唐宋時期遊歷泉州的文人墨客的墨刻中,有不少吟詠刺桐的詩詞代代相傳,但元代以後就很少了,可能是因為刺桐樹少了。泉州解放時,城裏連壹棵刺桐樹也沒有了。
泉州解放後,歷屆市政府都把栽植刺桐樹作為市政建設的重要項目。從采集樹苗、建立苗圃、扡插繁殖,到1961年在開元寺修建石柵欄,石柵欄的臨街壹側種植了19棵刺桐樹。隨後,在西街劇場前廣場種植了4棵刺桐樹,在開元寺東塔周圍和開元寺二院附近種植了數十棵刺桐樹,圓滿完成了首批刺桐種植任務。刺桐花重現泉州市區。
李成
清順治15-16年(1658 ~ 1659),福建知府馬德功、興泉路葉卓堂、泉州知府陳以關東風格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由於城市的西北、東北、東南部分凸出,中心城區東西寬,南北短。出自清源山,形似鯉魚,故稱“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