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人名言 - 對語言學知之甚少

對語言學知之甚少

1.關於語言和寫作的知識很少

中文:

壹.語言

漢語的標準語是近幾百年來在北方官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它的標準音是北京音。中文的標準語言在中國大陸稱為國語,在臺灣省稱為國語,在新馬稱為國語。廣義是指漢族的語言,狹義是指普通話。除此之外,國語、國語、中文等其他稱謂都是指漢語。毫無疑問,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世界上大約有1/5的人以漢語為母語。漢語對周邊國家的語言和文字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日語、韓語、越南語都保留了大量的漢語借詞和漢語書寫體系。漢語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壹。漢語是中國的語言。

漢語作為世界上獨特的象形文字語言,具有高度的統壹性和規範性,現代漢語具有統壹規範的語法。雖然方言發音差別特別大,但是書面語規範,不存在方言差異造成的書面交流障礙。

二、正文

漢字被用來記錄漢語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壹直沿用到今天,從未中斷。在如此漫長的歷史時期,漢字不僅服務於人們的現實生活,而且記錄了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料;甚至跨越國界,被日本、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借用來記錄非漢語言。

另壹方面,長期以來人們壹直在批評漢字的缺點,主要是說漢字難認、難寫、難機械化(印刷、排版、打字等。).所以在識字、兒童識字教育、文化傳播等方面都不如拼音高效。

與拼音相比,漢字有其缺點,但也有其優點。漢字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在發音上有很大差異。但自2000年以來,字體壹直相當穩定,字義變化不大,所以先秦兩漢的古籍,今天普通人仍能部分理解。如果古籍是用拼音寫的,現代人根本看不懂有些方言的發音也很不壹樣,所以無法互相交流,但如果是用漢字寫的,就可以互相理解,道理是壹樣的。

簡化漢字的工作始於20世紀50年代。1986再版的《簡化字提要》規定了2200多個簡化字(包括用簡化字部首類推的字)。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告壹段落,未來壹段時間會保持穩定,不會繼續簡化。因為不斷簡化會破壞文字的穩定性,而且簡化壹批文字後,原有的繁體字是無法廢除的。因此,漢字的總數越來越多,增加了學習和使用漢字的人的負擔。

關於漢字拼音的爭論由來已久。理論上,任何自然語言都可以用拼音記錄。然而,由於漢語方言的差異,在推廣普通話的工作取得廣泛而實際的成效之前,會給方言區的人們帶來很大的困難。此外,由於漢字歷史悠久,大量文獻都是用漢字記錄的。壹旦改弦更張,必然會導致文學的廣泛運用出現壹定的困難,還可能引起社會心理和民族感情的波動。事實上,由於長期使用漢字的表意文字體系,漢語中可以出現大量的同音字,這種現象也確實存在。現在壹個音節最多能對應幾十個或者幾百個漢字。如果用拼音來記錄發音,不讀是看不懂的。即使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也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如果真的要拉丁漢字,絕對不是壹朝壹夕就能完成的。在漢語發展到合適的水平之前。

2.中國語言文學常識

壹、中國文學壹位先秦文學家班說,孔子(名丘,字仲尼。)

《論語》中的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有記載的著作。

《左丘明(春秋時期魯國歷史學家)之辯》、《菜之戰》、《左傳》又稱《春秋左傳》、《左春秋》。編年史書籍,歷史論文。

蒙克(名畸,字玉子。儒學大師。)

我所欲,包壯遇孟子,《孟子》是壹本記錄孟子思想、言行的書。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仁政,重民輕君。

莊周(道家大師)莊子主張政治上無為,精神上自由。屈原(平明,戰國時期楚國人),佘江和離騷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佘江”是“九章”之壹。荀子(名)《勸學》《荀子》是諸子百家的雜文。

列子(名寇,又名虞寇。)《愚公易山》韓非(法家的代表。)

《五麻袋》、《扁鵲遇上蔡桓公》、《戰國策》(作者無法考證。這本書現在是西漢劉向傳下來的。)

《鄒忌諷諫齊王》、《荊軻刺秦王》、《戰國策》是國家散文,記載了戰國時期說客的謀略和言論。兩漢文學家著述說賈誼(世稱賈生)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

論秦,論積疏,劉安《淮南子》又名《淮南紅烈》,司馬遷(字長。)鴻門宴、信陵君盜符救趙和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史書。

皇帝傳記12,世家30,名人傳記70,表10,書8本,共130篇。魯迅稱之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

《孔雀東南飛》見於南朝陳的《魚臺新詩》,題為《贈妻古詩》。這是古代最長的敘事詩。

三魏晉南北朝作家雜文詳解曹操(字孟德,)。)《看海》曹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諸葛亮(字孔明。)

《出師表》幹寶(東晉歷史學家。)《尋找神靈》(寫超自然的故事。)

陳壽代表作:三國誌劉義慶《世說新語》又稱《世說舒心》。葉凡所著《後漢書》與《史記》、《漢書》、《三國誌》並稱“四史”。

陶淵明(名明,謚號敬介先生)東晉詩人。)歸園飲酒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著作。

第四,唐代的《隨筆·功課》說王波(字子安)。)他與楊炯、陸、羅並稱為“初唐四傑”。

何(字紀真,自號“思明狂徒”)《歸故裏》王之渙(字紀靈。《涼州詞》孟魏,又名王蒙,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描寫自然景物,具有清新自然的詩風。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被譽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

杜甫(字美,自稱少年野老頭)曾是監察部員外郎,人稱本杜工部。《茅屋被秋風吹破》杜甫代表了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巔峰,被稱為“詩史”。

他開創了樂府詩,直接推動了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高適(字達夫)。)

王之渙、王昌齡、高適、岑參是岑參邊塞詩人的代表,他們的題材多反映邊塞風光和軍旅生活,風格悲壯,筆法蒼勁。韓愈(字溯,祖籍昌黎,史稱韓昌黎。)

老師點評: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劉禹錫(字夢。)

陋室銘:最初寫在古代器物上,用以警示自己或褒揚功德,後來發展成為壹種獨立的文體,形式簡短,文字簡練。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琵琶行》(及序)裏的文章時有寫,歌詩時有寫。(與朱的壹封信)2壹部文學常識的傑作:《長恨歌》。

新樂府:用自創新題目寫時事的樂府體詩。柳宗元(字厚。

世人稱之為,又名劉龍洲。劉漢:唐代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的合稱。

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摒棄六朝浮華的散文,創造內容豐富、形式自由的散文。杜牧(字牧之。)

“阿房宮賦”:壹種講究修辭、對仗、用韻的文體。但也有壹些以散文為主,有幾個韻腳。

李商隱(字義山。杜麗:壹是指李白、杜甫;第二種是指李商隱和杜牧(又名杜曉麗)。

範仲淹(字希臘文,謚號鄭文)在寫宋代家庭作業課時說。)嶽陽樓記柳永(原名三邊,人稱“柳屯田”、“柳閬中”)雨霖鈴壹詞是詩歌的壹種,萌芽於南朝,形成於唐代,興盛於宋代。

又稱曲子詞、長短句、和詩。58個字裏,叫小令;59-90個字稱為中音;91叫長調。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61俗人)。)靈官司序,歐陽文忠公文集。

蘇洵(字明雲。《論六國》蘇三: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都是大文豪,他們的詩流傳千古,峨眉高至此。)

周敦頤(毛叔叔,哲學家。《胡艾蓮說》說:古文可以說事,或作評論或筆記,類似於現代雜文或雜感。

司馬光(字石軍,歷史學家。《赤壁之戰》和《紫同治劍》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編年體通史。

書名的意思是:“鑒於過去,以治道為本”,即以歷史得失為戒,加強統治。王安石(字符節,號半山。)

妳贊美禪。

3.中國語言學有哪些關鍵知識?

1.語言和言語的關系。

2.語言和思維的關系。3.語言的組合和聚合。

(重點說壹下,舉例說明)4。音位的作用。5.國際音標。

利用時間。語音四要素。(語音部分和現代漢語重疊,可以組合看)7。音位的對立和互補。

(重點掌握)8。聲音變了。同化、異化、弱化和脫落。

(舉例)9。孤立語和屈折語的特點。10.語法範疇的描述。

(重點關註)11。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的區別。語言發展的特點。

(重點關註)13。社會方言、地域方言、親屬語言和共同語言。語言的接觸。

漢語借詞的五種基本形式。15.語音演變的特點。

16.語義演變的特點。17.詞匯發展的主要表現。

(重點關註)18。產生衍生意義的兩種方式。

4.中國語言文學基礎知識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學語文教材教法,語言文學概論,美學。古代漢語

當代漢語

教學內容包括緒論、語言、寫作、詞匯、語法、修辭六個章節。緒論介紹了語言文學的基礎知識和現代漢語的基本特征。其他五章以專題闡述相關理論,結合實踐分析各方面的具體語言文學現象。

寫作

寫作通論:包括主題、題材、結構、表達、語言等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文體理論:講授新聞、通訊、散文等敘事文體,意識形態批評、文學批評、雜文等認識論文體,科普散文、調查報告等應用文體的寫作理論和操作技巧。

中國現代文學(包括文選)

根據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壹部分:五四運動和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1917-1927);第二部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學(1927-1937);第三部分:抗日戰爭時期和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文學(1937-1949)。首先總結了各個時期的文學史,然後重點介紹了各個時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文學導論

這門課程包括導論、文學活動、文學生產、文學消費和接受五個部分。引言論述了文學理論的性質和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的建設。其余四個部分分別論述了文學的本質和文學現象的各個方面,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文學和文學現象的基本特征。

中國當代文學(包括作品選)

本課程以1949建國以來的中國文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重視文學自身的發展和特點,擬將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戲劇文學、影視文學六種文學體裁各自的文本在當代中國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作壹個綜合的觀照,從而形成壹個縱橫交織的開放的歷史理論框架。

古代漢語課程內容包括:古代漢語語音、語法、詞匯、修辭、標點、註釋、翻譯、古代文化常識。按時代和風格講授先秦諸子散文、韻文、唐宋詩詞等文選,需要掌握1000個以上的常用詞,掌握古代漢語語音、語法知識,閱讀古代漢語文獻。

中國古代文學(包括文選)

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和規律,掌握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精選不同歷史時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

外國文學(包括作品選)

本課程內容分為歐美和亞非兩部分,以歐美文學為主。這壹部分分為三個部分。從古代到十九世紀初的第壹部浪漫主義文學;這部中篇小說是19世紀中後期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第二部分介紹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歐美文學。本課程以文藝復興以來的歐洲現代文學為重點,給予成就較高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更多的篇幅。在註重介紹文學史單元知識的同時,重點分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培養學生理解和分析文學現象和文學作品的能力。

語言學導論

語言學的定義和分類,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語言的本質、發生、發展、分化、統壹和相互影響;語言的交際功能,與思維和社會的關系,語言的系統性和象征性,語言和言語的方法論,音位,語義和語言學;語音學、語法、詞義、寫作和書面語言。

美學

1,美學的哲學基礎;2.審美結構分析;3.審美發生;4.審美形式;5.審美鑒賞與批評;6.美育;7.分析美學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理論框架(美的本質)。

語文教學理論

語文教學論的性質、教學任務、體系與研究:中學語文學科的性質、目的和任務: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觀: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和教材;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聽說教學;教授語文基礎知識,備課,編寫教案;中學生課外活動指導。

5.語言學專業考研有哪些關鍵常識?

1.句法範疇:主要通過結構的變化形式表達的語法意義。

2.性:在某些語言中,它代表與性有關的人或事物的壹組特征。3.數:代表事物數量的壹組特征。

4.格:表示名詞和其他詞之間語法結構關系的壹組特征。5.確定的和不確定的:表明名詞指稱性質的壹組特征。

6.體:表示動詞所反映的動作進展的壹組特征。7.層次分析法(AHP):將復雜短語壹層壹層劃分,直到切詞,或者從詞開始壹層壹層組合,直到切復雜短語的方法。

8.形心短語:指功能相當於短語中心詞的短語。例如,部首短語的功能與中心詞的功能相同。例如,“木屋”等於“房子”是壹個向心短語。9.離心短語:指整個短語的功能不等於短語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短語。例如,漢語“的”字的功能既不等於“的”前面的成分,也不等於“的”。

10.關系意義:句子通常是由詞構成的,詞在組合時總是形成壹定的結構關系,這些結構關系賦予的意義就是“關系意義”。11.語氣意義:反映說話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說話人情緒的意義。

12、語義角色:根據謂詞與論元之間的語義關系,論元可以分為幾種類型,壹般稱為“語義角色”。13、降級謂詞結構:謂詞結構中的論元可以帶有裝飾性或限制性成分,以表達論元的某些特征,充當這類成分的謂詞結構就是降級謂詞結構。

14、語義指向:句子中某個成分在語義上指向哪裏,或者哪個成分與之有語義聯系,就是這個成分的語義指向。15,言外之意:就言語本身所表達的意思而言,有壹個有意思的句子,就壹定有壹個有意思的句子,所以說A包含b。

16、歧義:是指同壹形式的語言符號序列可能表達不同意義的現象。17,文字:文字是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

18,表意字符:所有字符都是表意字符。19,形聲字:所有的字都寫有註釋,形聲字又叫拼音。

20.語標:有些字符是表意文字,有些字符是音符的單詞。

6.急需壹點英語知識(200字左右)。

英語是世界語言,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壹,也是事實上的國際交流語言。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西日耳曼語支,由古時候從歐洲大陸移民過來的盎格魯撒克遜日耳曼部落和黃麻部落所講的語言演變而來,通過主動交流的英國殖民傳播到世界各地。由於歷史上接觸過許多民族語言,詞匯由壹元變為多元,語法由“多曲折”變為“少曲折”,語音也有規律的變化。

按母語為英語的人數計算,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第二語言,但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二或第四大語言(1999統計顯示有3.8億人使用英語)。世界上超過60%的信件是用英語寫的,超過50%的報紙和雜誌是英文的。

最近兩個世紀英美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科學上的領先地位,使英語成為壹種國際語言。英語也是與計算機關系最密切的語言。大多數編程語言都與英語有關,隨著互聯網的使用,英語的應用更加廣泛。

最接近英語的無疑是弗裏斯蘭語,在荷蘭北部的弗裏斯蘭省仍在使用,用戶約50萬。有人認為蘇格蘭語是壹種接近英語的獨立語言,也有人認為它是英語的壹種方言。

蘇格蘭人、荷蘭東部的低撒克遜人和德國北部的人也非常接近英語。其他相關語言包括荷蘭語、南非荷蘭語和德語。

諾曼人在11世紀征服了英格蘭,帶來了大量的法語詞匯,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詞匯。

7.經典實用文學小貼士

中國的文學風格、術語、理論文學也叫“語言藝術”,是藝術的基本風格之壹,它以語言為媒介和手段,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通過審美的方式發揮其多種社會功能。國學理論“國學”產生於西學東漸和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並得到章太炎、魯迅、王國維、胡適等壹大批國學大師的推動。

它繁榮於20世紀20年代。國學也叫國學。

它是以先秦經學和諸子學為基礎,涵蓋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明清元曲和小說以及歷代史學的獨特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包括經典、歷史、孔子和文選四個部分。體裁體裁也叫“文體”。

泛指各種文藝作品的類別。即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文藝作品結構的穩定形式。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還會出現新的流派。中國的大多數文學體裁分為四類,即詩歌、小說、散文和戲劇,每種文學體裁又分為若幹文體。

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體裁之壹,它產生於勞動,富有想象力。感情飽滿,音韻和諧,語言優美。

詩歌以情感為直接表現對象,抒發人民感情的詩歌往往深受人民喜愛,成為不朽之作。從形式上看,詩歌包括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民歌。就旋律而言,有押韻詩和空白詩兩種;至於敘事詩和抒情詩,是根據表現的內容來分的。

詩詞曲的區別詩詞要求節奏,強調韻律,詩詞的最高成就在唐代。詞是壹種帶有音樂的詩體,其鼎盛時期在宋代。曲是和聲唱和的壹種韻文形式,句法比較靈活,流行於元代。詩歌分類1。歌詞和敘事詩是根據是否有完整的故事來劃分的;2.按內容可分為田園詩、山水詩、諷刺詩、史詩、田園詩、頌歌、挽歌、哲理詩等。3.按表現形式可分為:古詩、近體詩、打油詩、格律詩、自由詩、十四行詩、散文詩、民歌等。

廣義的“古詩詞”是指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用古代漢語寫的所有詩詞。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部分

所謂“古”和“近”,都是唐朝的術語。唐代形成了壹種“格律詩”。當時人們稱之為“近體詩”,所以唐以前的詩稱為“古風”。

唐以前的古詩詞標題。不受格律形式限制,押韻自如,章無定句,句無定詞,詞無定音,可長可短,不講平仄對仗。

包括詩經、古樂府、樂府民歌以及六朝以前文人所寫的四、五、六、七雜詩,統稱為“古詩詞”。絕句,也稱為“絕句”,是壹種幾乎物理格律詩的形式。五七個字都是四句,韻腳平仄自由。

就詩歌的分類而言,古代絕句其實可以看作是形式自由的古代詩歌。現代詩現代詩萌芽於南北朝,形成於唐代的“格律詩”。

其特點是:章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平仄、押韻、對仗都有壹定的規律。它包括三種類型:格律詩、絕句和排律。

新詩新詩是五四以來形成的壹種新的詩體。它突破了古典詩歌嚴格的格律約束,在借鑒外國詩歌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中國民歌的優秀傳統,用精煉的白話語言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感情、願望和要求。

抒情詩的特點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反映社會生活和時代。它沒有壹個完整的故事,即使描繪了典型的事物,也是為了表達誌向或者寄情。

他們的願望和感受都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生活,與特定的社會背景有關。敘事詩敘事詩的特點是敘事,與抒情詩相比,敘事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和生動的人物形象。

但是,它的敘事充滿了詩人強烈的感情和強烈的抒情成分。要求敘事與抒情融為壹體。

推理詩,從廣義上講,包含在抒情詩中,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寫來闡釋深刻的哲理。自由詩的特點是不受格律的限制,它的字數和句子數完全取決於抒情和敘事的需要。

多使用口語,有壹定的節奏,有相似的韻腳,這樣可以更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格律詩發端於南北朝,成熟於唐代。

指有嚴格格式和節奏的詩歌。它的字數、句子、小節、平仄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果需要改變,必須按照壹定的規則進行。

現代格律詩在形式上比舊格律詩更自由,但仍強調格律詩。散文詩的壹種風格。

散文式的詩體,具有詩意的意境和散文的深刻內涵。散文詩篇幅短小,語言細膩,往往在有限的篇幅裏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或發人深省的東西,令人深思,給人以啟發。

它沒有固定的每句話字數。整體錯落有致,沒有排成壹排,呈現出壹種層次不齊的美。雖形散,卻充滿詩情畫意。

樂府詩樂府詩是壹種與音樂有關的古代詩歌,在漢代最為盛行。漢代樂府詩開創了雜誌體詩和完整的五言詩,敘事內容更加豐富,標誌著中國古代敘事詩的新發展。

著名作品有《陌上桑》、《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等。文人詩文人詩是壹些文人模仿民歌形式創作的詩歌,已經不是民歌了。只能說是以民歌形式寫的詩,屬於文人詩。

民歌民歌是人民口頭朗誦詩歌後,由人民群眾編輯而成的。信天遊信天遊又稱“順天遊”,是陜北的壹種民歌形式。

自由靈活的形式;兩句壹節,可以變韻;多用途比較技術;句子主要是七個字,靈活多變。詞是壹種帶有音樂歌唱性的新格律詩。

隋唐時期,從西域傳入的音樂逐漸與漢族傳統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