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普普通通的人,壹個八桿子打不沾邊的人,寫下《懷念葉聖陶先生》這樣的題目實在有些荒唐。只是我覺得葉老先生在天之靈不會很著急,也不會很生氣,因為許多天來,我每每想起他。
我甚至沒有讀過葉聖陶先生的什麽書,兒時讀過的《稻草人》也沒有了哪怕是某壹段的完整印象。只記得封面上那個紮著兩個小辮的稻草人,也許這也錯了,記憶中似乎還有壹個封面是男孩稻草人,帶著高高的帽子,它的身後遠遠的還立壹個。當然,這些並不重要,我不時想起他是因為幾年前讀過張中行先生的《葉聖陶先生二三事》,近日整理書籍的時候又再次讀了壹遍,那點點滴滴的小事也再次激起我心靈的漣漪,蕩出壹波又壹波沈思。
葉聖陶先生是1988年春節前夕去世的,那時候改革開放還沒有多少年,與我們的今日今時,已是滄海桑田了。不知葉老先生會怎樣地想我們今日今時的日新月異。我只是覺得,如果我們今天能認真體會葉聖陶先生的待人處世,我們的今天該有多少塵埃落定,我們今天五彩繽紛的世界該是多麽美好。
葉聖陶先生在世九十四年,經歷了現代中國的百年興衰滄桑巨變。他所經歷的風風雨雨,與我們的今天相比,同樣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但是他的待人處世“平實規矩”,濃濃的體現著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儒家風範。壹生“躬行君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所讀的只是二三小事,卻令人感嘆不已。
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壹件小事。葉聖陶先生是蘇州人,初到北京時於普通話有生疏之處,但是寫文章堅持用普通話。寫過文章請張中行先生幫助修潤,起初,張先生出於尊重不想直接動筆,只想提出壹些商酌性的意見,葉先生說,“不必客氣,這樣反而費事,還是直接改上。不限於語言,有什麽不妥都改。千萬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覺得不妥再改回來。”說來這都是實話,如果只是說說,“這樣反而費事”,但是他希望別人不要客氣自己卻從不放棄客氣。有時候,若有壹兩處他認為可以不動的則壹定要親自去找張先生商議,是否可以恢復。張先生肯定同意他的意見,請他千萬不要再來商量,他答應著,只是下次他還是照樣來商量。雖然是自己的文章,對別人改過的地方而又認為改得不妥,卻壹定要經過別人同意再改回來。葉聖陶先生是20世紀的著名作家、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不說“不恥下問”,同事之間的筆墨之交如此嚴謹,如此寬厚,怎能不讓人心動!如今也有人在捍衛這個捍衛那個,只是不願意耐心地說,有時在網上能夠見到,為了壹句批評的話大動肝火,或罵或刪,“商榷”二字也相容不下。其實,若是就要張揚個性抑或炒作也還罷了,若是真的認為自己所寫都是不刊之文,則於人於己全無益處了。我們的文字批評不能除了吹捧就是罵街呀。
有時也想,假若葉老先生今日在世,也上網,也寫博客,當是怎樣?他對自己的文字,乃至標點符號肯定會壹絲不茍。呂叔湘先生說,有壹天見到葉先生伏案執筆在改著什麽,走近壹看是在描呂先生自己送來文章的標點。呂先生說,從此對於標點不敢草率。葉先生也會給好友寫下評論或是留言,他肯定會考慮再三而敲下鍵盤。也許他不會寫下批評的話,他會誠肯地與妳商量是不是這樣更好。建國初期,在語文中“做”與“作”混用不清,葉先生專門召集大夥商討,除了歷史悠久的慣例,如“作文”、“自作自受”等詞匯之外,“行動”意用“做”,“充當”意用“作”。我小時候學的《語文》課本是葉先生組織編寫的,今天想來,那些瑯瑯上口、簡單明了的課文實在使我受益終生。他對好友的訪問肯定會萬分尊重,會及時回訪。他對到家來訪的客人,無論怎樣阻攔,總是要送到大門外,鞠躬、道謝。即使晚年重病在身已經不能下床,也要起身舉手打拱口裏不斷地說著謝謝。只是,我想葉先生不會有很多好友,他的時代畢竟不是我們今天如此高效率的時代,即便是廢寢忘食也做不來。同樣,葉先生對今天許多文章的風格會表示疑惑,他是提倡“寫話”的,怎樣說就怎樣寫。他不止壹次說,“寫成文章,在這房間裏念,要讓那房間裏的人聽著,是說話,而不是念稿”。但是他肯定會尊重那些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新體裁、新格式。他自己就是經歷了近百年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只是他無論如何也不會穿上文化衫去“鬧市”,去“裸頌”。
由此我想到,“儒家風範”不是“孔子風範”,不是沒落階級思想的繼承。儒家風範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集成,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壹。葉聖陶先生,人,往矣。不同的時代,甚至天上人間也不可比擬。但是他所傳承的文化,他身體力行所結晶的精神,當然可以哺育我們今天的花花世界。我們不能不懷念葉聖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