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的千古名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此句出自《嶽陽樓記》,《嶽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至交好友嶽州知州滕宗諒之請為重修嶽陽樓而創作的壹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嶽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文章賞析
第壹段開頭即切入正題,敘述事情的本末緣起。以“慶歷四年春”點明時間起筆,格調莊重雅正;說滕子京為“謫守”,已暗喻對仕途沈浮的悲慨,為後文抒情設伏。下面僅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八個字,寫出滕子京的政績,引出重修嶽陽樓和作記壹事,為全篇文字的導引。
第二段格調振起,情辭激昂。先總說“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設定下文寫景範圍。以下“銜遠山,吞長江。”寥寥數語,寫盡洞庭湖之大觀勝概。壹“銜”壹“吞”,有氣勢。“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極言水波壯闊;“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概說陰晴變化,簡練而又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