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楊子雲的人生修養的名言

楊子雲的人生修養的名言

天牢星病關索楊雄

梁山十員步軍頭領中排行第七,是梁山第三十二條好漢。外號病關索,祖貫河南,流落薊州。慕俠仗義,不善忍氣,深通武藝。楊雄原來是薊州押獄兼行刑劊子手,外號“病關索”。壹日楊雄行刑回來,幾個朋友給他掛紅賀喜,卻被張保等人搶了,危急中被石秀所救,二人結為異姓兄弟,楊雄年長為兄石秀為弟。楊雄的妻子潘巧雲與和尚裴如海有奸情,石秀將此事告訴了楊雄,潘巧雲卻反咬石秀壹口,石秀被楊雄趕出了家門。石秀暗中在楊雄家門口埋伏,殺了裴如海和廟裏的頭陀胡道。楊雄後悔不該錯怪了石秀,殺了淫婦潘巧雲和丫環迎兒,和石秀壹起投奔梁山,時遷因偷吃了祝家莊酒店的公雞被捉,石秀、楊雄為救時遷,惹得梁山好漢三打祝家莊,救了時遷。後上山,為梁山泊步軍頭領 。後楊雄在征討方臘的途中病死。

編輯本段西漢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壹作“楊雄”,字子雲,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人。西漢後期著名學者,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

揚雄從小勤奮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口吃不能劇談,喜歡潛心思考。為人簡易清靜,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邀名當世有大度,非聖賢之書不讀。曾從嚴君平不,通《易經》、《老子》,善辭賦。年輕時,曾壹度欽慕屈原司馬相如的辭賦。他以司馬相如的賦為範本,寫了不少華麗的辭賦,傳至京師,為漢成帝所喜,召為給事黃門郎,與王莽、劉歆、董賢等為同僚。以後認為辭賦不過是“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法言·吾子》),轉而研究哲學。他認為,“經莫大於《易》”,“傳莫大於《論語》”,於是就模仿《周易》寫了《太玄》,模仿《論語》寫了《法言》。還撰寫了《訓纂》、《方言》、《蒼頡訓纂》等語言文字學方面的著作。王莽篡權後,揚雄為中散大夫。但他不願趨炎附勢,同流合汙。所以甘願寂寞,不參與朝政,在天祿閣校書,同時自己埋頭著書。盡管如此,揚雄還是沒有逃脫厄運。

由於劉歆之子劉 為了討好王莽,偽造了壹道“符命”(即讖緯)進獻給王莽,不料卻壞了王莽的計劃,於是被流入,“投諸四夷”。劉 曾從揚雄學過上古文字,這就牽連到揚雄。治獄的使者來天祿閣抓揚眉吐雄,揚雄跳閣自殺,未死,後得免。以後壹直默默無聞,七十壹歲而死。

揚雄思想的代表作是《太玄》和《法言》。《太玄》是他表達自己宇宙論、本體論哲學思想的著作。就《太玄》的結構和形式而言,是壹部模仿《周易》而作的半哲學增筮占之書,既有《經》也有《傳》。但揚雄還是有所創新,如《周易》用奇、偶二分法,《太玄》則用奇、偶、和三分法;《周易》註重以卦象判吉兇,《太玄》則主要以數來斷否泰,等等。《太玄》核心思想是建立了壹個以“玄”為宇宙萬物的本源的哲學體系。《法言》則是揚雄表達自己人性論、倫理道德、政治學說等思想的著作。

揚雄撰寫此書的目的,在於捍衛和發揮正統的儒家學說。在形式上,《法言》模仿《論語》,采用了問答體。就其內容而言,揚雄在書中確立了尊儒宗孔的思想,認為“通天、地、人曰儒”(《法言·君子》);唯有孔子之道是“關百聖而不慚,敝天地而不恥”(《法言·五百》);孔子、周公之道皆為治國興邦、修身論學的最高理論。主張為學者要崇本抑末,追隨周、孔的思想;又指出,諸子之學異於孔子,只有孟子、荀子不異,所以孟、荀要高於諸子,壹切學說都應該以孔子為依歸,“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好說而不要諸仲尼,說鈴也”(《法言·吾子》)。在人性論方面,揚雄提出了“善惡混說”,認為人通過修身可去惡興善(參見《法言·修身》);在倫理學方面,提出了儒家的“孝”道是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孝,至矣乎!壹言而該,聖人不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