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語錄
先秦子學(壹)諸子百家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從政治和到思想都面臨壹個“無政府”狀態,這為國人的自由選擇提供了前提條件。士階層的出現,私學的興盛,形成了儒、墨、名、法、道、陰陽、兵、農、雜家等學派,各言其道,相互辯駁,史稱諸子百家。諸子中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先秦子學大體上奠定了中華民族人格發展和中國社會政治秩序的基本理論基礎。(二)見利思義,義在利先。(三)強調自強不息,而不是物競天擇。 傳統中國人並非沒有進取精神,中國人的進取表現為自強不息,西方人的進取表現為爭強好勝。所謂物兌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典型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有競爭則有鬥爭,有鬥爭則有戰爭。故西方的競爭意識必然會引發社會的動亂。中國的自強不息未嘗不能為自己謀得生存的機會。美國本次大選,奧巴馬說:“強者不是把別人擊倒,而是把別人扶起來。”希拉裏則把競選比喻成拳擊,為擊倒對手可以不擇手段。奧巴馬的勝利反而最能說明問題。(四) 先主道德,後主法律。 禮先於法,可以節約社會成本。現代社會以法制為主,而法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再健全的法律也有空子可鉆,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故以禮制國,可以節約社會成本,壹個人連非禮之事都不做,必然不會做非法之事。如果不能從每個人心裏設壹道禮的防線,則國家必然要在人身外設壹道法的防線,龐大的警察和武警隊伍,乃至越來越復雜的如預防腐敗局壹類的監察機構,乃至街頭的交通協管員,都是沒有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五)中國傳統哲學 主要有三家,即儒道佛。中國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兼收並蓄,慢慢演進,最終形成了儒道佛三家互相融攝的局面。儒道佛三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對於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南懷瑾說:對這三家(儒道佛),我經常比喻: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有飯吃——沒有精神糧食;佛家是百貨店,像大都市的百貨公司,各式各樣的日用品俱備,隨時可以去逛逛,有錢就選購壹些回來,沒有錢則觀光壹番,無人阻攔,但裏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東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壹生也可以不必去理會它,要是壹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教師宜選取比較重要的經典加以研讀,則可以把握中國文化的大綱。儒家文化以十三經為核心,十三經以五經為核心,五經以四書為核心,四書以《大學》為核心。大學為儒家內聖外王之心要。道家文化有所謂“三個代表”,老子、莊子、黃老。《莊子》因篇目交雜,語言放誕(荒唐),易生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不看可也。黃老近於陰謀(暗中做壞事的計謀)之術,不看可也。關於道家文化,《道德經》五千言爛熟於心足矣。佛家文化博大精深,末法時代人根陋劣,宜以三根普被、利鈍全書的凈土宗為主——《凈土五經》。又《印光法師文鈔》為凈土入門之要。讀古人之書要善於領會,儒釋道雖屬三家,其基本精神卻是壹以貫之的。這又是學術史上的大問題,中國歷史上由儒而道而佛的知識分子比比皆是,不可以門派之見而畫地為牢,自我障蔽。不過從腳踏實地到步步超越,卻又有壹個境界漸進的過程。儒家學派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其思想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漢書藝文誌》中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陽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本是先秦諸子百家之壹,在當時雖然有很大的影響,但也不是唯我獨尊的。在百家爭鳴的當時,就受到墨家、道家與法家的攻擊。秦始皇焚書坑儒,對儒家打擊很大。漢初奉行黃老之政,儒道兩家又有鬥爭。漢武帝罷黜(貶低並排斥)百家、獨尊儒學後,其學說逐漸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文化主流。孔子在傳統中國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孟子說:“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現在孔廟有壹個大牌匾題有四個字“生民未有”,即出於此。北宋丞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南宋理學家朱熹說:“天不生孔子,萬古如長夜。孔子地位的動搖,壹方面要歸咎於宋明理學。漢魏以來,佛教在中國廣為傳播,影響漸大。道教也因統治者的提倡而日漸興盛。為了恢復儒家的正統地位,唐代有韓愈為排佛而倡導的儒家“道統”說。而宋明諸儒則兼取佛道思想,開創了宋明理學。宋明理學包括程朱理學和和陸王心學兩派,為儒學發展的重要階段。二. 孔子的人道思想(壹)仁者愛人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原則。“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衛靈公》)1.仁的內涵與原理 “仁”字在《論語》中有不同用法,孔子隨機設教,在不同情況下曾對它有過不同的解釋。但其基本的含義則是“仁者愛人”。在孔子這裏,仁並不是強迫性的道德要求。孔子從每人的個人感受出發,提出了仁的原理,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梁啟超說:“仁者何?以最粗淺之今語釋之,則同情心而已。” 這裏所謂的同情心,即是以己度人,將心比心。每壹個人都都不願意受到傷害。他人也是如此,所以愛自己就要愛他人,尊重自己就要尊重他人。伏爾泰說:“每個法國人都應該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187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首領羅伯斯庇爾在他1793年起草的《人權和公民宣言》中引入了孔子這句格言,後此宣言移入法蘭西***和國憲法。(註意,法國人對於孔子思想的吸收有變味傾向,既然與人權掛鉤,則重在別侵犯我,而孔子本意則重在別侵犯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僅僅是消極地不去傷害別人,孔子還進壹步提出了更積極的態度,即主動地去成就別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2.仁的起點與擴充 愛人是仁的基本要求,那麽,世界上的人這麽多,我們先愛誰呢?原則上應該是博愛或兼愛的。但具體實施應有所先後。那麽就看看誰是最親近,最應該愛的人。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應該是父母。愛人者,首先要愛父母。所以仁以孝為本,或者說人以孝為本。壹個人不孝,則其它壹無是處。而孔子之仁,並不限於只愛父母,所謂愛有差等,施由親始。孔子的理想是要愛天下的人: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用孟子的話來說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以孝為本的仁愛之心的擴充。孝心的擴充首先是配偶的父母。如電視劇《雙面膠》的女主人公,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則愛天下之父母,便成了壹句空話。愛天下人的父母,則天下人皆是父母,東北人所謂“咱爸咱媽”是也。“同胞”的原始意義,就是我們都是壹母所生,與“我們都是汶川人”、“我們都有壹個家,名字叫中國”是同樣的道理。中國人以國為家的思維方式,是與孝道的推廣分不開的。3.仁的價值 仁道對於社會的意義,仁是保證社會和平安寧的前提。仁道對於個人生活的意義,仁是擁有身心健康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