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我和他對話的作文
在20世紀的壹百年裏,有壹顆耀眼的科學巨星,他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超越了牛頓。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在2026年,因為編輯部要出壹本愛因斯坦傳,但資料不全,讓我去采訪愛因斯坦。於是我坐上了時光機回到了過去,到愛因斯坦家的路上,我不時的想象著他的樣子:穿著壹身整齊的服裝,壹副學者的樣子。可是,壹見面,我不禁驚訝起來。愛因斯坦,壹副蒼老而慈祥的面龐,頭上的頭發已白得差不多了,臉上留下了壹道道辛苦努力為人類做貢獻的“條紋”,他穿著壹件白色且不整潔的大褂、壹條普通的褲子和壹雙褐色皮鞋,那件白色大褂就是他實驗時穿的服裝,讓人覺得他只是我們生活中的平常人。於是我開口問他:“您現在身為大科學家,可您在小時候,您有想過要成為科學家嗎?”他笑著說:“不,我小時候算是比較笨的,曾被學校勸退過,可那時我媽媽說我壹定能成為壹名偉人的,可沒想到這句不經意的話竟成了現實。”我更驚訝了:壹個科學家竟然沒有那種高於別人的架子,而且在別人面前坦然的說自己比較笨。帶著這些驚訝,我又繼續問:“您對於獲得的榮譽是怎麽看的?”他笑了壹下,打開了身旁的抽屜,拿出了幾個袋子,裏面就是他的榮譽,他說:“這其實只是壹種證明,證明了我為人類做出了貢獻,我曾把這些獎牌給孩子們當玩具玩。”我想:如果所有的科學工作者抱著這種心態去工作,那該多好。愛因斯坦又接著說:“為人類做貢獻無論高低都是壹件好事。”我有些好奇:他是不是覺得他做的貢獻都比別的科學家大呢?於是我帶著好奇心,又問:“您覺得您與牛頓比起來,哪個人的貢獻更大些?”他笑而不答。這時,他看了看表,說:“實驗結果出來了,我要離開了,有機會再談。”說完之後,他起了身,朝實驗室走去,我的采訪結束了。我為他那謙遜的精神所打動,我從沒有見過如此謙遜的科學家。像以前采訪過的奧本海墨等人,愛因斯坦與他們是截然相反的。
後來他寫信給我時我才知道:愛因斯坦壹直認為他對於人類的貢獻不足牛頓的三分之二。實際上,他的貢獻以及學術成就早就超越了牛頓。這壹番談話下來,我被他的謙遜的品質深深打動。居裏夫人曾說:“人類需要奉獻者,需要壹種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牛頓也說過:“我就像壹個在海灘上撿貝殼的小孩,只不過偶爾撿到幾個比較耀眼的罷了。”這兩句話正好都是愛因斯坦人格的真實寫照。
是啊,正如居裏夫人所說:人類需要奉獻者。而這些奉獻者都是像愛因斯坦壹樣——永遠的謙遜,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謙遜的科學家以及奉獻者——愛因斯坦。
⑵ 愛因斯坦生平事跡及妳怎麽看待這位科學家的作文(400字以上)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是著名的德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思想家及哲學家。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創立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他創立了代表現代科學的相對論,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在現代科學技術和他的深刻影響下與廣泛應用等方面開創了現代科學新紀元,被公認為是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物理學家。
有壹次,壹個美國記者問愛因斯坦關於他成功的秘訣。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二十二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妳,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說廢話!這公式對我有用,我想對許多人也壹樣有用。”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自己不過是自然的壹個極微小的部分”,他把壹切獻給了人類從自然界獲得自由的征程,最後連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但是正如英費爾德第壹次與他接觸時所感受到的那樣:“真正的偉大和真正的高尚總是並肩而行的”,愛因斯坦的偉大業績和精神永遠留給了人類。
⑶ 愛因斯坦的謙虛故事作文
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東部的烏爾姆,猶太血統.他的父親海爾曼?愛因斯坦很有數學天賦,但父母沒錢供他上學,只好棄學經商,愛因斯坦的母親保裏諾?愛因斯坦是富有糧商的女兒,很有音樂天賦.年幼時,愛因斯坦就開始學習音樂,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音樂幾乎成了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小提琴終身陪伴著他.
在愛因斯坦上學之前,他父親給了他壹個羅盤(指北針),羅盤的指針總要指著南北極,使小愛因斯坦研究和著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還記得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另壹次經歷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學幾年後,他領到壹本歐幾裏德幾何學課本,書中論證得無可置疑的許多公理,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於無法按照課程進度學習,而是壹口氣就將它學完.
愛因斯坦和牛頓壹樣並不早慧,他到3歲還不會說話,在整個學習期間也無"神童"的表現,甚至在教師眼裏顯得平庸遲鈍,他主要是對教師的呆板教學方法感到不滿,而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勤奮自學的探索能力.他在中學時代就自學了包括微積分在內的基礎數學及某些理論物理知識,進入大學後,他經常缺課,獨自修讀了經典理論物理,研究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
愛因斯坦不拘成見,勇於創新."懷疑壹切"的信條始終貫穿他的整個科學生涯.當然,愛因斯坦的傑出科學成就來之於他堅持不懈的毅力.壹次,有個青年人請教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愛因斯坦給他寫下了壹個公式:A=X+Y+Z.他解釋說,A代表成功,X代表妳付出的努力和勞動,Y代表妳對所研究問題的興趣,而Z表示少說空話,要謙虛謹慎.愛因斯坦有句名言:"科學研究好像鉆木板,有人喜歡鉆薄的,而我喜歡鉆厚的."
⑷ 作文《愛因斯坦的事跡》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舉世聞名德裔美國科學家,為猶太人,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誌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壹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神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中學時,母親滿足了愛因斯坦的請求,把他帶到意大利。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意大利國籍,他要做壹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裏作了壹連串“和平”演說。他的思想和行動,使他險遭殺身之禍:壹個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把槍口偷偷對準了他;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意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裏,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 *** 存下去。 (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1985年第5-6期《愛因斯坦的反省》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壹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壹個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堅守著“上帝不擲骰子”的量子論詮釋(微粒子振動與平動的矢量和)的決定論陣地,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恒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壹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壹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的宇宙學理論。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並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⑸ 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 要簡短的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壹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
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5)愛因斯坦的故事作文800字擴展閱讀
愛因斯坦生平的主要成就:
1、狹義相對論的創立
早在16歲時,愛因斯坦就從書本上了解到光是以很快速度前進的電磁波,與此相聯系,他非常想探討與光波有關的所謂以太的問題。以太這個名詞源於希臘,用以代表組成天上物體的基本元素。
2、廣義相對論的建立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關於狹義相對論的第壹篇文章後(即《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是德國物理學的權威人士普朗克註意到了他的文章,認為愛因斯坦的工作可以與哥白尼相媲美,正是由於普朗克的推動,愛因斯坦也受到了學術界的註意。
3、光電效應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光照射到金屬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這類光變致電的現象被人們統稱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
4、能量守恒
E=mc?,物質不滅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質量不滅;能量守恒定律,說的是物質的能量守恒。
5、宇宙常數
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的時候,曾將宇宙常數(為了解釋物質密度不為零的靜態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場方程中引進壹個與度規張量成比例的項,用符號Λ表示。該比例常數很小,在銀河系尺度範圍可忽略不計。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義,所以叫作宇宙常數。
⑹ 關於愛因斯坦壹件舊大衣的800字作文
偉大的物理之冠愛因斯坦是個全民景仰的偶像級而又絕對實力的大師,大師級的人物都是平實可親的,因為壹個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師正是因為他放下了自我,放下自我與天道契合就會妙趣橫生,幽默自然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突顯出來。以下是我為各位同學整理的愛因斯坦幽默故事:壹件舊大衣,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壹件舊大衣
壹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壹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妳似乎有必要添置壹件新大衣了。瞧瞧,妳身上這件多舊呀!”
“這有什麽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回答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成為壹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但還穿著那件大衣。他的朋友又不厭其煩地勸他去換件新大衣。
“何必呢!”他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 (^ω^)=
⑺ 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我和他對話的作文急!.
愛因斯坦的鏡子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日同壹群調皮孩子在壹起,致使幾門功課不及格。壹個周未的早晨,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準傋和那群孩子壹起去釣魚,父親揀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妳整日貪玩,功課不及格,我和妳母親很為妳的前途擔憂。”“有甚麽好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孩子,妳千萬不能這樣想。”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流傳著這樣壹個寓言,我希望妳能認真地聽壹聽。”“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要,壹不小心,壹只貓抱著另壹只貓掉到了煙窗裏。當兩只貓從煙窗爬出來時,壹只貓的臉上沾滿了黑煙,而另壹只貓的臉上卻幹幹凈凈。幹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幹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幹凈的,就大遙大擺到街上閑逛了。”“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妳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自己的小屋裏。從此,愛因斯坦時常拿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影照自己,並不斷地自我暗示:我是獨壹無二的,我沒有必要像別人壹樣平庸。這就是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的原因。
⑻ 愛因斯坦的故事要具體!!!!急急急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壹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地思考。
童年:在妹妹頭上敲了個窟窿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時,有壹個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後腦勺,母親以為是個畸形嬰兒。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壹天,家裏來了壹個騎腳踏車的小妹妹,他說出了壹句完整的話:是的,可是她的小輪子究竟在哪裏呢?5歲時脾氣狂躁,把家庭教師嚇跑了,還用兒童鋤頭在妹妹頭上敲了壹個“大窟窿”。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壹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麽辦呢?壹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壹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壹個熟悉的醫生那裏弄來壹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麽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麽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壹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壹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壹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壹定有什麽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壹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壹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麽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的故事——壹件舊大衣
壹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壹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妳似乎有必要要添置壹件新大衣了。瞧妳身上這件多舊啊!”
“這有什麽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經譽滿天下,卻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壹件新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已經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壹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妳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
1900年,愛因斯坦從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由於他對某些功課不熱心,以及對老師態度冷漠,被拒絕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師和代課教師過活。在失業壹年半以後,關心並了解他才能的同學馬塞爾·格羅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羅斯曼設法說服自己的父親把愛因斯坦介紹到瑞士專利局去作壹個技術員。
愛因斯坦終身感謝格羅斯曼對他的幫助。在悼念格羅斯曼的信中,他談到這件事時說,當他大學畢業時,“突然被壹切人拋棄,壹籌莫展的面對人生。他幫助了我,通過他和他的父親,我後來才到了哈勒(時任瑞士專利局局長)那裏,進了專利局。這有點象救命之恩,沒有他我大概不致於餓死,但精神會頹唐起來。”
原來聰明人也有笨的時候?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壹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小愛因斯坦是壹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做違心的或騙人的事。為此,他受到同學們的譏笑,給他起了壹個綽號叫“誠實的約翰”。普通孩子喜歡玩帶有競爭性的遊戲,可是他卻不喜歡參加。孩子喜歡打仗的遊戲,喜歡看士兵操練,但是他卻從小到大不喜歡任何和軍事有關的東西。他是壹個不想看到人類互相殘殺的和平主義者。
愛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圍有花園,他經常壹個人長時間地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裏,用手撫摩著小葉片或者凝視著匆匆跑動的螞蟻。他很小就喜歡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壹次,在依薩爾河岸野餐時,壹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時,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母親玻琳深情的為自己的孩子辯護:“他是沈靜的,因為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壹天他會成為壹個教授!”那位親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親的心情。教授!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聰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的稱號,這個連話都說不好的笨孩子能成為壹個教授嗎?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壹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壹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壹定有什麽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壹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壹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麽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壹般功課屬平常,唯有數學成績遠在全班同學之上。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是那麽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妳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裏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而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壹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
有壹天愛因斯坦跑來問叔叔:“什麽是代數”?叔叔就這樣解釋:“在算術中有很多問題不容易解決,要算又很難。而代數是壹門'快樂'的數學,能很容易的幫人們解答困難的計算。我們把我們不知道的數叫著X,然後來捕捉它。妳把它當作已知道的東西,建立壹些關系,最後妳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後叔叔給了他壹本有代數問題的小冊子,愛因斯坦很快就學會了解決裏面的問題。
有壹次雅各布叔叔給他講了幾何中壹個很美麗的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長邊平方壹定等於兩短邊平方的和。叔叔沒有告訴他這個定理的證明,但是愛因斯坦在畫了許多直角三角形後發現這關系壹直成立,感到非常的驚奇。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壹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裏每星期都有壹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於是救濟他們。其中有壹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都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裏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壹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看完後就和愛因斯坦討論,並且再繼續提供給他新的讀物。麥克斯點燃了愛因斯坦自學的興趣火花,還不斷地輔導他。
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壹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壹下子攫取了愛因斯坦的心靈。愛因斯坦晚年時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裏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壹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壹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這時愛因斯坦又想起了畢達哥拉斯定理,於是想要獨立證明這個定理。他花了三個星期最後找到壹個方法,就是從直角三角形最長邊所面對的頂點作這邊的垂直線,於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證明這個定理。雖然這是壹個古老得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定理,但是愛因斯坦經過壹番努力總算得到了結果,他第壹次體會到科學發現時的欣喜。
麥克斯每星期來時,都會幫他改壹些習題,並且輔導他作壹些較難的問題。過不久又引導他學習高等數學,十三歲時他已自學微積分了。當他的同班同學為那些平面幾何簡單問題和循環分數而皺眉頭時,愛因斯坦靠自學已經進入到無窮級數這些美麗神奇的“無窮世界”去了。
很快小愛因斯坦的數學程度超過了讀大學的麥克斯,比他大十壹歲的醫科大學生再也跟不上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了。為了以後有***同談話的話題,麥克斯開始借哲學書給他看,愛因斯坦在十三歲就能看懂康德的《純理性批判》。這是壹本對許多成人來說都算是枯燥艱深的書。這時候愛因斯坦閱讀的書就是數學、物理和許多哲學家的書。他不看小說,唯壹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麥克斯認為他已發現了壹個神童,他說:“壹個偉大的科學家或哲學家,將從愛因斯坦身上成長起來。”
⑼ “愛因斯坦的故事”這篇短文主要寫什麽
愛因斯坦還是壹個不會去計較穿著的人。
文章先寫愛因斯坦的名譽,
再寫了愛因斯坦遇事怎麽愛思考、愛研究,常常從壹件小事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