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王守仁的觀點是唯心論嗎 王守仁的名言是什麽

王守仁的觀點是唯心論嗎 王守仁的名言是什麽

王守仁的觀點

明代大儒,心學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他繼承了前人學者關於心學的精華思想,又從禪學中吸收養分,從而形成了明代獨樹壹幟的心學。但從王守仁心學的體系上來講又比前兩者的學說更為細致且學說內容也更加完整,其觀點依據也更為充分合理。

致良知書法欣賞

王守仁的主要觀點有:“心即理也”、“知行合壹”、“致良知”等等壹系列心學觀點。

那麽何謂“心即理也”呢?簡單來說就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將自己的內心與認知想結合,在真正的意義上達到物我的壹體,兩者相互依存。他認為壹個人的能夠認識外物那是壹種本能的存在,而心的作用就是用來判斷事物的。如果壹個人能將他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那麽他就能從真正的達到物我合壹的境界,洞察壹切事物。

而“知行合壹”的前提條件是“致良知”。在這裏“致良知”是致壹個人的內心的思想道德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遵從自我。而“知行合壹”則是指壹個的認知與行動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分離獨立,兩者缺壹不可。假如壹個人在自己的內心存在關於某件事物的認知,那麽他就會采取壹定的行動來完成這壹認知,將心中的認知付諸實踐。正是王守仁這樣獨到而又深刻的觀點,使得心學成為明代的主流思想之壹。

除卻以上三點基本的心學觀點外,博文多識的陽明先生還有其他許多關於心學的觀點等著我們前去挖掘和品讀。

王守仁的名言

明代大儒,被後世尊稱為王文成公的王守仁也為後世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名言,其名言蘊含著深刻的涵義,令後世子弟深思。

王守仁名言書法欣賞

其中流傳最廣的莫過於“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壹句。這本是時任都察院左僉禦史的王守仁在明德十三年間前去江西剿匪時,與其弟子往來書信中所寫的句子。他告訴弟子,他這番前去剿匪,要鎮壓當地的強匪是容易的,但要從根本上糾正強匪和當地百姓的思想認知確實非常的困難,他們的認知已經形成,社會不安穩的根源還是難以根除。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要改變壹個人,壹定要從他的內心開始改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在明代這個大歷史的舞臺上,王守仁其深刻的認知,更是走在時代的前列。

“心即理也”這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是指物我壹體,是不相互獨立的壹個存在。認識外物是壹個人的本能,心是壹個人判斷世事的存在,如果能夠將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做到物我合壹,那麽這個人將能夠洞察壹切事物。在現今社會裏,這也有重要的引申意義,壹個人單靠自己的感性去判斷事物是不行的,需要理性與感性的相結合。

博文多識的王守仁除去以上這兩句名言,還流傳下其他許許多多的名言警句,需要我們更進壹步的挖掘。從其名言中,我們可窺王守仁的氣度以及自身的抱負,醉心政治。

王守仁是誰

王守仁即王陽明,生於公元1472年,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他的壹生博聞多識,著作繁多,是有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其最有名的成就莫過於集陸王心學之大成於壹身。

王守仁肖像

王守仁乃浙江紹興府人士,出生於家境顯赫之家,自幼便熟讀詩書展示出非凡的智慧。其父母為其有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便從余姚搬遷至山水之鄉的紹興。王守仁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十二歲初入私塾便能與老師辯論天下大事,暢談國家時政,感懷人事。在私塾期間發奮刻苦,隨後更是第壹次會試便中舉人雖幾次與狀元之位擦肩而過,但在二十七歲那年高中進士,任刑部主事,後官至為兩廣總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朝廷中流砥柱。本該是胸懷天下,勵誌圖誌之時卻接連遭到朝廷的貶斥。雖晚年復起,但遲遲暮年有心卻無力再為朝廷出謀劃策。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開始壹心悟道,領悟儒家心學之道,廣收教徒進行講學。他主張“致良知”、“知行合壹”且反對朱熹的格物致知論,認為格物致知剝奪了人的天性且過於繁瑣。

縱觀陽明先生的壹生,於國,他問為朝廷出謀劃策,以國家興衰天下興亡為己任;於學,他繼承發展心學,使得心學成為明朝的主流學說之壹,更是使心學壹派遠傳海外;於己,他的壹生筆耕不綴,文學著作眾多且文采斐然,並將心學的奧秘融入自己書法之中,已然無愧於心。

王守仁弟子

心學之所以在後世流傳甚廣,原因有二:壹是心學破除了以往主流思想對民眾思想的鉗制,解放思想;二是王陽明先生壹生立院講學,廣收學徒,他的學生更是將他的思想進壹步的發展與傳播。

弟子王艮

在王陽明先生所收的弟子中除去本土人士子弟外更有海外日本、朝鮮等東南亞子弟,可以說其心學思想對東南亞地區的主流思想起到了壹定作用。那麽在其弟子中,較為著名的有哪些呢?

究其壹生,其弟子眾多,但在現今社會還有較大影響力的有明代的王艮,他除發展心學外更是在心學的基礎上創立了心學的分支泰州學派,為進壹步傳播心學打下了壹個良好的基礎。還有其入室弟子,明代大學者冀元亨,他壹生追隨王守仁,以發揚心學為己任。在海外日本弟子中,有據可考的有日本著名將領東鄉平八郎、被尊稱為近江聖人的中江藤樹、日本倒幕運動的帶領人西鄉隆盛等,更有朝鮮大儒李輟

除去正式以及編外弟子外,更有壹大批的追隨者,例如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宗羲,學者李贄,學者劉宗周等。

而從相關的資料中不難發現,王陽明先生所收弟子絕大壹部分都入仕,官位或高或低,可見心學對明朝的政治以及思想都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從傳播與發展的意義上來講,心學能在後世能產生這麽大的影響力,王陽明先生所收的弟子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王守仁著作

王守仁人稱陽明先生,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壹代大儒,在其辭世後更是被後人尊稱為王文成公。他的壹生除仕途外更是立院講學,流傳下豐富的文學著作,那麽他的著作有哪些呢?

《傳習錄》

王守仁的著作行文流暢,大氣,在字裏行間可窺見其心胸抱負。在現今廣為流傳的有其哲學著作有《傳習錄》、《陽明全集》、《大學問》等等。在《傳習錄》壹書中,主要內容是王守仁與其友人及學生論學的書信合集和自身語錄,站在客觀的角度上概括了王守仁心學的主要思想,為後來學者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其心學理論提供了重要依據。除此之外,陽明先生的《陽明全集》又稱《王文成公全書》,更是在我國研究明代主流思想學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大學問》更是其重要的教典,是心學精華思想的記錄,通過壹問壹答的方式,簡潔明了對心學的主要精華部分進行闡述。

去除對心學的研究和發展的相關著作,王守仁在詩歌上有也極大的造詣。詩歌是其抒發感情,感慨人世變遷的主要方式,不可或缺。詩歌用詞精致平易,結構嚴謹,瑯瑯上口。詩歌內容基於日常生活卻又以小見大,知微見著。

觀其著作,可知王守仁壹生博學多聞,涉獵廣泛,不受題材的限制,除去以上所列的書籍詩歌,更有流傳於世的散文《與毛憲副》、《瘞旅文》等,還有散曲《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