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Mencius; Meng.zi
名:軻
字:子輿;子車;子居
籍貫: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
生卒:前385年-前304年
孟子概述
孟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師承子思(壹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壹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壹書。有《孟子》七篇傳世,為儒家經典之壹。性善論是孟子學說理論的出發點,其主要主張有“仁政”、“王道”理論。司馬遷認為《孟子》為孟軻自撰,“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見《史記·孟荀列傳》)。但也有觀點認為,從書中用語來看,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孟子》***七篇,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 (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直到清末,“四書”壹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來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三歲喪父,孟母將其撫養成人,孟母教子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等教子故事,成為千古美談,《三字經》裏有“昔孟母,擇鄰處”之說。
孟子師承子思,但推崇孔子,認為“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周遊齊、晉、宋、薛、魯、滕、梁列國,遊說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各國忙於戰爭,幾乎沒有人采納他的治國思想。孟子是中國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壹,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韓愈的《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壹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的地位才逐漸提升。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壹書首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壹,之後《孟子》壹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壹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時候他的母親為了給他壹個好的學習環境給他找了3個地方。後人稱之為孟母三遷。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壹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
亞聖--孟軻
私淑於孔子
孟軻發展了孔子的“禮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張“仁政”,並以此到齊、梁、魯、鄒、宋、滕等國遊說諸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軻所說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軻認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就是說,以“仁政”統壹天下,是誰也阻止不了的。他認為實行“仁政”,首先要爭取“民心”,統治者應以“仁愛之心”去對待民眾。他還提出要重視民眾,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他同時卻又十分強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變,他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孟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從時代特征出發,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詮釋,在基本遵循孔子論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學說的精神品格,從而發展孔子所創立的學說,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詩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意逆誌”的理論,對孔子以“仁義”為標準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從而發展並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他以“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自詡,從人作為生命的主體和人的生存的意義的角度,強化了孔子“仁”的理論的思想內涵,使之成為具有生存價值的壹種理想與信念。因此,他的理論雖然在許多方面都與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壹些差異,但卻與之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系,在客觀上起了豐富、開拓和深化儒家理論見解作用。
堅信人性本善
孟軻的性善論是他“仁政”學說的基礎,也是他教育理論的根據。他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來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為善的傾向。這些“善端”是天賦的,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後天教育至關重要
孟軻認為人的本性雖然具有仁、義、禮、智的“善端”,但還必須通過教育,加強道德修養,盡量去擴充和發展這些“善端”。他主張只要人們不斷地探索內心的“善端”,就會通過對人性的了解而達到對天命的認識。
孟軻最強調的是內心的道德修養;但他同時也不否認後天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他認為後天的環境可以改變先天的心性,後天的惡習,可以使人喪失善性。孟軻認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為了爭取民心,他提出要註意培養“明人倫”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說:“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為真正的大丈夫
孟軻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夠實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夠“居仁由義”的人,並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學說要點
壹、心性論
1.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 主要發揮孔子「仁」的觀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論基楚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 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 這種自覺是表現於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四端」說明道德價值的自覺, 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
2.義利之辨 —— 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於自覺心的, 屬於人的「本質」, 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異於禽獸之處, 這種「異於禽獸」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應放棄私利, 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
3.養氣與成德
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及發揮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擴充存於內心的「四端」, 孟子稱之為「盡性」。「盡性」的修養, 培養出浩然之氣, 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誌統氣」,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 便是「天」, 「天」表現於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 便能知天, 達致「天人合壹」。
二、政治論
1.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無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 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 然後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 是統壹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 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4.德治觀念
孔子論“仁”, 是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 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 故主張“有德者執政”。
5.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 緩和社會矛盾, 故孟子主張「王道政治」, 反對霸力服人。
6.恢復井田制度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恒產”(恒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
三、教育主張 —— 貫徹始終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 孟子認為修養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展,因勢利導。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境, 置學子於優良環境中,施以自發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
A、啟發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聖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擴充善性, 壓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方法, 成為後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 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
B、形成“道統”觀念
孟子時, 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視為儒家的“道統”(壹脈相承的知識系統)。從此, 儒家的道統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 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C、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張, 壹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革命理論, 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創見, 號然此說缺乏現代的民主精神, 卻成為傳統治制度中, 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
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 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名言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譯文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譯文稱壹稱,才曉得輕重;量壹量,才曉得長短。
(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壹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譯文即使有壹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壹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5)其進銳者,其退速。
譯文前進太猛的人,後退也會快。
(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譯文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樂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譯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應該處於統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處於統治地位,就會把他的罪惡傳播給群眾。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譯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壹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
(1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譯文壹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譯文減免刑罰,減輕賦稅,讓百姓能深耕細作,早除穢草。
(12)仁者無敵。
譯文仁德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譯文每家給他五畝土地的住宅,四圍種植著桑樹,那麽,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絲棉襖穿了。雞狗與豬這類家畜,都有力量去飼養繁殖,那麽,七十歲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壹家給他壹百畝土地,並且不去妨礙他的生產,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辦好各級學校,反復地用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大道理來開導他們,那麽,須發花白的老人便會有人代勞,不致頭頂著、背負著東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譯文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譯文君主仁,沒有人不仁;君主義,沒有人不義;君主正,沒有人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譯文諸侯卿相如果實行仁政,就會有榮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會遭受屈辱。
(18)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譯文有壹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壹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假若沒有壹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麽事都幹得出來。
(19)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譯文為爭奪土地而戰,殺死的人遍野;為爭奪城池而戰,殺死的人滿城,這就是帶領土地來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贖出他們的罪過。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譯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成路上遇見的壹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會把君主看作仇敵。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吃的;如果兩者不能都吃的話,我便丟掉魚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兩者不能並有,我便舍棄生命而取義。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我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晚輩。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幫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幫助。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都反對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都歸順他。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天時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殺壹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譯文殺壹個無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卻去取了過來,是不義。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壹夫”。聞誅壹夫紂,未聞弒君也。
譯文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這樣的人,我們就叫作他“獨夫”。我只聽說周武王誅殺了獨夫殷紂,沒有聽說過他是以臣弒君的。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譯文使有德行的人居於相當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擔任壹定職務。
(28)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譯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傑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譯文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譯文關心人民是最緊迫的任務。
(3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shu^ gu)不入洿(wu)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
譯文不要在農民耕種和收獲的大忙季節征兵和征徭役,妨礙生產,那麽生產的糧食便吃不盡了。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到大池中捕魚,那麽魚類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這樣便會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麽不滿。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譯文現在妳的廚房裏有皮薄膘肥的肉,妳的馬欄裏有健壯的駿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饑色,野外躺著餓死的屍體,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禽獸來吃人。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譯文桀和紂的喪失天下,是由於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們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於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方法:獲得了百姓的支持,便獲得天下了;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的支持了;獲得民心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34)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死亡。
譯文賢明的君主在規定百姓的產業時,壹定要使他們上可以養父母,下可以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能豐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餓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譯文壹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壹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譯文諸侯的寶貝有三樣: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種以珍珠美玉為寶貝的人,禍害壹定會到他身上來。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譯文天降生壹般的人,也替他們降生了君主,也替他們降生了師傅,這些君主和師傅的惟壹責任,是幫助上帝來愛護人民。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文人人都可以當堯舜這樣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必先有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譯文禍害或者幸福沒有不是自己找來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譯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4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亂了我的心,貧賤不能改變我的誌向,威武不能屈我的節,這樣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譯文自己損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44)養心莫善於寡欲。
譯文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欲望。
(4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譯文向諸侯進言,就得輕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裏。
(4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天將要把重要的任務加到某人的身上,壹定要先苦惱他的心意,勞動他的筋骨,饑餓他的腸胃,窮困他的身子,他的每壹行為總是不如意,這樣便可以震動他的心意,堅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譯文對別人恭敬的人不會侮辱別人,自己節儉的人不會搶奪別人。
(4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譯文愛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的愛;尊敬別人的人,會受到別人尊敬。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譯文交朋友時,不依仗自己年紀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們富貴。(50)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譯文賢能的人,壹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在糊塗卻硬要叫人明白。
(51)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譯文豐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現懶惰;災荒年成,年輕人多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變壞了的結果。
(5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譯文做壹件事情好像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壹個廢井。
(5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壹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譯文君子有三種樂處,但是以德服天下並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沒災患,是第壹種樂趣;擡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是第二種樂趣;得到天下優秀人才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種樂趣。
(54)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譯文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麽能趕上別人呢?
(5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窮困便獨善其身,得誌便兼善天下。
(56)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誌。以意逆誌,是為得之。
譯文解說詩的人,不要拘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要拘於詞句而誤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這就對了。
(57)盡信《書》,不如無《書》。
譯文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
關於孟子的生卒年月有兩種說法
壹、認為孟子生於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於周赧王十壹年(公元前304年);
二、認為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孟子年譜
壹歲:公元前390年,周安王十二年,孟子生於鄒馬鞍山西麓之鳧村。據趙歧《〈孟子〉題辭》所記,孟軻系“魯公族孟孫之後”,蓋破落後遷於鄒。至公元前389年秋,孟子壹周歲。 二歲:公元前388年,周安王十四年,孟子在鄒。 三歲:公元前387年,周安王十五年,孟子在鄒。
四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孟子在鄒。是年喪父,受母三遷、斷機之教(據《烈女傳》)。其實三遷與斷機恐非發生於壹年。 五歲:公元前385年,周安王十七年,孟子在鄒。 六歲:公元前384年,周安王十八年。楚吳起為相。孟子在鄒。 七歲:公元前383年,周安王十九年。魯穆公卒,子奮立,是為***公。
孟子在鄒。 八歲:公元前382年,周安王二十年,孟子在鄒。 九歲:公元前381年,周安王二十壹年。楚宗室殺吳起。孟子在鄒。 十歲:公元前380年,周安王二十二年,孟子在鄒。 十壹歲:公元前379年,周安王二十三年,齊康公絕祀。趙王翳遷於吳。孟子在鄒。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
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 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孟子在鄒。 十五歲: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韓山堅賊其君。齊田午殺其君,自立為桓公。越寺區定亂,立無余之。孟子在鄒。 十六歲:公元前374年,周烈王二年,孟子在鄒。
十七歲:公元前373年,周烈王三年,孟子在鄒。 十八歲: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孟子在鄒。 十九歲:公元前371年,周烈王五年,魏武侯卒。燕簡公卒。韓嚴殺韓哀侯。魏伐楚,取魯陽。孟子在鄒。 二十歲:公元前370年,周烈王六年。晉桓公被韓、趙遷於屯留。趙、韓伐魏,魏伐趙,敗之平陽。孟子在鄒。
二十壹歲: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齊伐魏,降觀,王錯奔韓。魏敗韓於馬陵。孟子在鄒。 二十二歲:公元前368年,周顯王元年。孟子赴魯遊學,受業於子思之門人。 二十三歲:公元前367年,周顯王二年。韓趙分周為兩。孟子在魯。 二十四歲:公元前366年,周顯王三年。魏伐韓敗逋。孟子在魯。 二十五歲:公元前365年,周顯王四年。
四月甲寅,魏遷都大梁。田齊桓公殺其君母。孟子在魯。 二十六歲:公元前364年,周顯王五年。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