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書之前,我壹直以為它是壹本心靈雞湯類的故事書,然而打開以後才發現,這是壹本教人心智成熟的心靈讀物。
出於個人的習慣,在每壹次閱讀壹本新書之前,我都會看名家的評論,尤其是明奘法師說的話,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
明奘法師說這壹本書對《聖經》重新進行了詮釋,他說,上帝就是我們每壹個人的心靈,魔鬼是我們每壹個人內心的懶惰,亞當和夏娃是不善於溝通的,未成熟的員工,上帝制造了壹些規則,創造了智慧樹魔鬼就來引誘員工。他說心安與懶惰對立的,該妳去做的,妳不去做,妳不可能心安,只有成功的努力過才能達到心安,所以佛教說非積極也消極也。
於這壹部分而言,感觸頗深的壹句話是:“妳不解決問題,妳就會成為問題。
人生是苦難的,也必定是充滿苦難的。
然而這個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不懂,或者說不願意去懂,包括我自己在未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更多的是推卸責任和給自己找理由。不願意去正面的面對這個問題,也不願意去正視人生的苦難,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命苦。內心深處渴望的是安逸而又平坦的生活,卻忘了人生,並不壹帆風順!
在壹次又壹次的自我欺騙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疲於奔命,沮喪悲哀痛苦,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茫然,焦慮和絕望。
原來竟是不知回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性,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在讀到書中說,要解決這壹根源的正確做法是,我們要讓自己也要讓自己的孩子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使心靈變得健康。
心道,人生本就是痛苦的,然而人性卻是向往安逸的,又有幾個人願意去承擔痛苦,自我救贖?人性的***同點都是推卸責任和放大困難。
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想要解決類似問題,那就只能推遲滿足感,勇於承擔責任,忠於事實。
猶記得小時候壹到了做作業的時間就會肚子疼,口渴,想跑廁所,各種各樣的理由。做作業的時候也會三心二意。就像書中說的我們沒能先接受苦難,而是將所有的安逸提前透支了。
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接受的是父母的棍棒教育也導致在後來的學習中越發的叛逆和放縱,上課越發的懶散,甚至是反感上學,打架,鬥毆,逃課也成了常事。就連喜歡的興趣班也有些興致缺缺,總是堅持不到最後。
再後來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從來都不是怎麽去解決,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哪怕是很多人鼓勵我,相信我可以我都不願意去嘗試,我害怕失敗。
對於事情的處理上更偏向於順其自然和逃避,又或者是與他人爭論的面紅耳赤,然而結果便是問題越來越尖銳,與同學的關系越來越激化。有時候又會將不是自己的過錯攬到自己身上。
回想起來這壹切的壹切越發像是壹個癥結如鯁在喉。越發相信埃爾德裏奇·克裏佛說的“妳不能解決問題,妳就會成為問題。”
因為無能為力,所以順其自然現在想想也不過是壹句好聽的用來安慰自己逃避去解決問題的借口而已。不曾去嘗試,不曾去努力,害怕失敗,害怕嘲笑,害怕苦難所以總是對自己說順其自然,壹切都會好起來的,然而後來的後來,當現實狠狠的扇了自己壹耳光後才知道,所有的順其自然並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讓魔鬼滋生,成為毀了自己的利器。
現實總是殘忍的,苦難也是難以承受的,然而我們需要忠於事實,忠於自己,越是無力的欺騙越是會讓後來遇事的我們不知所措,越是虛假,越是會讓無知的我們更加混亂。
我們需要去接受遭遇的壹切好與不好,要坦然的去接受苦難,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我們擁有特俗的大腦額葉,使我們有著異於常人的反省和思考能力。
我們既要承擔責任,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我們就要學會推遲滿足感,先苦後甜,把眼光放遠,同時又要盡可能的過好當前的生活,讓人生的快樂多於痛苦。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克制脾氣的能力。找到壹個平衡點讓自己過得自律而輕松。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放棄那些無意義的煩惱,放棄那些不存在的假設,放棄那些自我貶低的自卑。
只有放棄舊的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渡過危機,順利進入到人生的下壹個階段。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穩定,又要放棄自我,以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實現自我平衡。
就像薩姆·基德《致神舞》中所說,我必須超越現有的壹切,超越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消除由個人經驗產生的成見之後才會獲得成熟的認知。
所以說,人要自信,更要自律。
壹個九五後文藝傲嬌小逗比,喜好古風,敏感又玻璃心的水瓶座女瘋子。
願我們終將成長,變得自信又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