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誌時,與百姓壹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誌時,就獨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誌屈服,這才叫作有誌氣有作為的男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是孟子提出的成為男子漢大丈夫的三大標準。其中“貧賤不能移”尤為重要。
其現代解釋可譯為:榮華富貴無法擾亂其心誌,貧困卑賤的處境無法改變其堅強的意誌,強權暴力的威脅無法使其屈服。大丈夫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丈夫。
擴展資料:
景春認為公孫衍、張儀能夠左右諸侯,挑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壹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漢大丈夫。
孟子則認為公孫衍、張儀之流靠搖唇鼓舌、曲意順從諸侯的 意思往上爬,沒有仁義道德的原則,因此,不過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婦之道”,哪裏談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說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過言“禮”來說明女子嫁 時母親的囑咐,由此得出“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這裏值得 我們註意的是,古人認為,妻道如臣道。
臣對於君,當然也應該 順從,但順從的原則是以正義為標準,如果君行不義,臣就應該 勸諫。妻子對丈夫也是這樣,妻子固然應當順從丈夫,但是,夫 君有過,妻也就當勸說補正。
應該是“和而不同”。只有 太監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問是非,以壹味順從為原則,實際 上,也就是沒有了任何原則。“妾婦之道”還不能壹般性地理解為婦人之道,而實實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銳的,對公孫衍、張儀之流可以說是 深惡痛絕了。遺憾的是,雖然孟子對這種“以順為正”的妾婦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兩千多年來,這樣的“妾婦”卻壹直生生不已,層出不窮。
時至今日,壹夫壹妻已受法律保護,“妾婦”難存,但“妾婦說”卻未必不存,甚或還在大行其道哩。
孟子的辦法是針鋒相對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這就是他 那流傳千古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怎樣做到? 那就得“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關於“大丈夫”的這段名言,句句閃耀著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輝,在歷史上曾鼓勵了不少誌士仁人,成為他們不畏強暴, 堅持正義的座右銘。
百度百科——富貴不能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