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效用是指某種物品的消費量每增加壹單位所增加的滿足程度。邊際的含義是增量,指自變量增加所引起的因變量的增加量。在邊際效用中,自變量是某物品的消費量,而因變量則是滿足程度或效用。消費量變動所引起的效用的變動即為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的大小與欲望的強弱成正比,與商品消費數量的多少成反比,邊際效用在實際中可以是0甚至負值,但在理論分析中邊際效用不會為0或負值。
擴展資料:
邊際效用理論還可以解釋經濟學中著名的“價值悖論”。價值悖論又稱價值之謎,指有些東西效用很大,但價格很低,有些東西效用很小,但價格卻很高。這種現象與傳統的價格理論不壹致。這個價值的悖論是亞當·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邊際效用理論提出後才給予壹個令人滿意的答案。解釋這壹問題的關鍵是區分總效用和邊際效用。
水給我們帶來的總效用是巨大的,沒有水,我們無法生存。但我們對某種物品消費越多,其最後壹個單位的邊際效用也就愈小。我們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後壹單位水所帶來的邊際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對於水而言,鉆石的總效用並不大,但由於我們購買的鉆石極少,所以,它的邊際效用就大了。
根據邊際效用理論,消費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壹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邊際效用相等。人們也是根據這壹原則來把收入分配於水和鉆石上的:鉆石的邊際效用高,水的邊際效用低,只有用鉆石的高價格除以其高邊際效用,用水的低價格除以其低邊際效用,用於鉆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邊際效用才能相等。
所以,鉆石價格高,水的價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說,人們願為邊際效用高的鉆石支付高價格,為邊際效用低的水支付低價格是壹種理性的行為。“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正在於“稀”的物品邊際效用高。
百度百科-邊際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