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稱為瑪麗·居裏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裏及亨利·貝克勒爾***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生平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壹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壹。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饑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貫註地聽每壹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壹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2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壹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評價
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裏》演講:
“在像居裏夫人這樣壹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壹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壹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
“我幸運地同居裏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愈來愈感到欽佩。她的堅強,她的意誌的純潔,她的律己之嚴,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壹切都難得地集中在壹個人身上。她在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由於社會的嚴酷和不公平,她的心情總是抑郁的。這就使得她具有那嚴肅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發生誤解—這是壹種無法用任何藝術氣質來解脫的少見的嚴肅性。壹旦她認識到某壹條道路是正確的,她就毫不妥協地並且極端頑強地堅持走下去。
“她壹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
居裏夫人故事
故事之壹:簡樸生活
1895年,居裏夫人和比埃爾·居裏結婚時,新房裏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壹把。比埃爾·居裏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裏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壹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從1913年起,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壹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裏夫人壹直到死都“像壹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壹次,壹位美國記者尋訪居裏夫人,他走到村子裏壹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壹位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擡起頭時,記者大吃壹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名言
如果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 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壹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我們每天都愉快地過著生活,不要等到日子過去了才找出它們的可愛之點,也不要把所有特別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來。
我們不得不飲食、睡眠、瀏覽、戀愛,也就是說,我們不得不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過我們必須不屈服於這些事物。
沒有人生令人擔心。它是唯壹可以理解。. (Marie Curie)
生活中沒有什麽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
人必得要有耐心,特別是要有信心。
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實。
人類看不見的世界,並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學的光輝照射的實際存在。尊貴的是科學的力量。
在科學上重要的是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研究者“個人”。
體操和音樂兩個方面並重,才能夠成為完全的人格。因為體操能鍛煉身體,音樂可以陶冶精神。
年表
1867年11月7日
生於波蘭王國華沙市壹個中學教師的家庭。父親烏拉狄斯拉夫·斯可羅多夫斯基是中學的數學教師,母親布羅尼斯洛娃·柏古斯卡·斯可羅多夫斯卡是女子寄宿學校校長。幼名瑪麗亞·斯可羅多夫斯卡。瑪麗亞行五,上有三姐壹兄,即蘇菲、布羅尼施拉娃、海倫娜和哥哥約瑟夫。
當時波蘭處於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1818—1881)統治下。
1868年 壹歲
父親斯可羅多夫斯基任諾佛立普基公立中學副督學。母親體弱,患肺病,不得已辭去女校校長職。
全家搬離費瑞達路那座住了八年的屋子。
1873年 六歲
父親被俄國當局降職降薪。為了補貼家用,在家收寄宿生,輔導學業。最初只有兩三人,後增至十人。
瑪麗亞進私立寄宿學校,校長是西科爾斯卡女士。
1879—1878年 九歲壹十壹歲
大姐(1876年)因患斑疹傷寒,母親(1878)因長期患肺病先後不治去世。
1881年 十四歲
離開寄宿學校,轉入俄國管理的公立中學校。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亞歷山大三世(1844—1894)即位。
1882年 十五歲
法國青年學者比埃爾·居裏(1859年5月15日生,時年二十三歲)受聘於巴黎市理化學校,任物理實驗室主任。
他與胞兄雅克·居裏***同發明居裏靜電計。
1883年 十六歲
6月:中學畢業。公立中學校方,特別是德文教師巴斯特·麥丁、學監梅葉女士頑固地執行俄國當局的民族壓迫政策。
畢業後去波蘭南部鄉間親戚處度假。有時與少年夥伴越境去加裏西亞叢山中遊玩,借以大聲說波蘭語,放聲唱波蘭歌。
1884年 十七歲
9月:回華沙。在城內擔任家庭教師。
參加波蘭愛國青年定期秘密聚會的“流動大學”,聽課,做科學實驗,並擔任掃盲工作。
1886年 十九歲
1月:到普羅克、斯茨初基、索波特擔任家庭教師。為資助二姐布羅妮施拉娃前往巴黎深造(華沙的大學不收女生),並為自己升學積攢費用。
1891年 二十四歲
9月:赴巴黎求學。
11月:進入索爾本大學(即巴黎大學)理學院物理系。
1893年 二十六歲
7月:通過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
從華沙方面獲得“亞歷山大獎學金”六百盧布,解決了她的經濟困難,得以繼續在法國深造。
比埃爾·居裏發明不用砝碼的精確天平——居裏天平。
10月: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克爾文勛爵,1824—1907)渡海訪問居裏。
1894年 二十七歲
接受國家工業促進委員會有報酬的研究鋼鐵磁性的任務,以補充學習費用的不足。
4月:經波蘭學者、瑞士福利堡大學物理學教授約瑟夫·科瓦爾斯基的介紹,與比埃爾·居裏結識,以便利用居裏領導的設備較好的實驗室。
7月:通過數學學士學位考試。
收到比埃爾·居裏的論文《論物理現象中的對稱原理:電場和磁場的對稱性原理》。
比埃爾·居裏發現順磁質的磁化率與絕對溫度(T)成反比,初稱居裏定律。後在1907年經法國物理學家韋斯進壹步研究,予以精0確化,命名為居裏壹韋斯定律,方程:X=C/(T-Q)鐵磁物質的轉變溫度稱為居裏點(Q),達到此溫度,失去鐵磁性,呈順磁性。
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1868—1918)即位。
1895年 二十八歲
3月:比埃爾·居裏(三十六歲)通過博士學位考試,論文題目是:《在各種溫度下物質的磁性》。旋任理化學教教授。
4月: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的論文《鈾和釷的化合物之放射性》,由李普曼宣讀於科學院。
7月26日:瑪麗與比埃爾·居裏在巴黎郊區梭鎮結婚。
瑪麗·居裏任女子中學教師。
12月: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德國物理學家倫琴(1845—1923)發現X射線,提出《關於壹種新射線的初步報告》等三篇研究報告。此射線按慣例稱為“倫琴射線”,但後來通稱X射線。
1896年 二十九歲
3月:法國物理學家柏克勒爾(1852—1908)研究鈾鹽,發現鈾的放射性,時稱柏克勒爾射線。
8月:瑪麗通過大學畢業生擔任教師的職稱考試。
得到理化學校校長舒曾伯格(1827—1897)的支持,瑪麗謀得職位,在該校物理實驗室工作,與比埃爾(室主任)***事。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1833—1896)去世。
1897年 三十歲
論文:《回火鋼的磁化作用》。
9月12日:長女伊雷娜·居裏出生。
居裏的母親去世。
1898年 三十壹歲
發現釷的放射性:上年末或本年初德國化學家施密特(1865—1949)也獨立作出發現。
7月:居裏夫婦向科學院提出《論瀝青鈾礦中壹種放射性新物質》,說明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84號,比鈾強四百倍,類似鉍,居裏夫人建議以她的祖國波蘭的名字構造新元素的名稱釙(Polonium)。
從此居裏夫婦密切合作,***同研究,建立最早的放射化學工作方法。
12月:居裏夫婦和同事貝蒙特向科學院提出《論瀝青鈾礦中含有壹種放射性很強的新物質》,說明又發現新元素88號,放射性比鈾強百萬倍,命名為鐳(Radium)。
瑪麗·居裏關於發現新元素釙的報告,用波蘭文在華沙《斯維阿特羅》畫報月刊上發表。
1899年 三十二歲
經過法國科學院通訊院士、維也納大學地質學教授緒斯(1831—1914)建議,由維也納科學院交涉,得到奧地利政府饋贈,從所屬捷克聖約阿希姆斯塔爾礦領到瀝青鈾礦殘渣壹噸,供提煉純鐳之用。
論文三篇:《感應放射性研究》(合作者:德比爾納)、《鐳射性的化學作用》、《在放射性作用中同時引起的電荷》。
居裏夫人研究鐳時,發現在射線作用下空氣有臭氧生成,並註意到射線使玻璃和瓷器賦色,這就導致輻射化學的建立,研究輻射所引起的化學反應。
把鐳分給盧瑟福、柏克勒爾、維拉得(1860—1934)、保爾生等科學界、醫學界人士使用。
10月:比埃爾的學生、化學家德比爾納(1874—1949)用氫氧化銨與稀土元素***同沈澱分離出瀝青鈾礦中所含第三種新的放射性元素錒(Actinitum)。他後來參加提煉純鐳工作。
原子物理學家盧瑟福(1871—1937)發現他所說的鐳射氣、釷射氣,即放射性惰性氣體氡(Radon)。不久德國的唐恩(1848—?)也於1900年發現了鐳射氣。盧瑟福據放射性輻的貫穿本領區分α射線、β射線及γ射線。
德國物理學家埃爾斯特(1854—1920)和蓋特爾(1855—1923)發現發射粒子的衰變定律。
法籍猶太軍官德雷福斯(1859—1935)蒙冤,作家左拉(1840—1902)發表《我控訴》要求無罪釋放。比埃爾·居裏參加上述鬥爭,主持正義,抗議政府的錯判。
1900年 三十三歲
3月:比埃爾在綜合工藝學校得到導師職務。
瑪麗在巴黎西南的賽福爾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任教,講授物理學。
瑪麗的論文《論放射性鋇化物的原子量》。
居裏夫婦在巴黎國際物理學會上宣讀論文《論新放射性物質及其所發射線》
10月:經彭加勒(1854—1912)推薦,比埃爾到索爾本大學為醫科學生開設的物理、化學、博物學講座(P.C.N.)任教。
兩位德國學者瓦爾柯夫和吉澤爾宣稱鐳對生物組織有奇特效應。後經居裏夫婦證實鐳射線會燒灼皮膚。
1901年 三十四歲
居裏夫婦的論文《論放射性元素》。
比埃爾·居裏與德比爾納的論文《論鐳鹽引起的感應放射性》。比埃爾·居裏與柏克勒爾的論文《鐳射線的生理作用》。
瑞典科學院諾貝爾獎金委員會開始按照諾貝爾遺囑辦理獎金頒發事宜,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倫琴由於發現X射線於1901年首次獲物理學獎。
1902年 三十五歲
經過三年又九個月的提煉,居裏夫婦從數噸殘渣中分離出微量(壹分克)氯化鐳RaCl2,測得鐳原子量為225,後來得到的精確數為226。
瑪麗的論文《論鐳的原子量》。
比埃爾的論文《論時間的絕對計算》。
比埃爾的學生(1888年)郎之萬(1872—1946)到老師手下工作,從事磁學研究,直到1904年轉往法蘭西科學院。
德國化學家麥克華特獨立發現類碲,後來弄清即為釙。
俄國化學家門捷耶夫(1834—1907)來實驗室參觀訪問,***同探討放射性問罪。
1903年 三十六歲
6月:瑪麗向索爾本大學提出博士論文《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獲理學博士學位。
比埃爾的論文《論感應放射性及鐳射氣》。比埃爾與拉伯德的論文《論鐳鹽自動釋放的熱量》,他們註意到鐳的化合物不斷發熱,每克鐳每小時發熱壹百卡。
10月10日:我國作家魯迅以筆名自樹在東京出版的《浙江潮》月刊第八期上首次發表介紹鐳的文章《說》。文中把居裏夫人譯作“古籬夫人”。是鐳的舊譯。
12月:瑞典科學院諾貝爾獎金委員會宣布把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亨利·柏克勒爾和居裏夫婦,以獎勵前者發現天然放射性,後者對天然鐳放射現象所進行的研究。
1904年 三十七歲
1月:《鐳》雜誌創刊,主編:丹訥(1872—1935)。丹訥於1901年就在比埃爾指導下進行研究。
比埃爾和生物學家布沙爾(1837—1915)(巴爾塔沙爾)的論文《鐳射氣的生理作用》,這方面的研究後來導致發明居裏療法,即鐳療法。
比埃爾和拉伯德的論文《論溫泉所發氣體的放射性》。
夏季:比埃爾風濕癥發作,無法赴瑞典領獎。稍後,瑞典方面把諾貝爾獎狀、獎章、獎金(折合七萬法郎)交法國公使轉交。
10月:比埃爾蒙索爾本大學校長李亞爾推薦,受聘為該校理學院新設物理學講座正式教授。
11月:瑪麗任索爾本大學理學院物理實驗室主任。
12月:次女艾芙·居裏出生。
1905年 三十八歲
6月:居裏夫婦前往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履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須親自前往領獎並做學術講演的規定。
7月:比埃爾當選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1906年 三十九歲
4月19日:比埃爾被運貨馬車輾壓致死,享年四十七歲。
瑪麗謝絕教育部提出以故居裏教授遺孀身份領取國家憮恤金辦法。
5月:受聘於索爾本大學理學院,接替比埃爾講授物理學課程,年薪壹萬法郎。11月開講,講題為:電與導電材料關系的現代理論。
7月10日:郎之萬《居裏先生著作簡介》發表於《每月評論》。
1907年 四十歲
居裏夫人設法接受五六個研究生。兩年內接受美國卡內基獎學金三名研究名額。
提煉得純氯化鐳,並測得原子量為226。
和友人郎之萬、佩韓(1870—1942)等合辦兒童學習班,指導伊雷娜·居裏、弗蘭西·佩韓等科學家的子弟約八九人的學習,前後辦兩年。郎之萬教數學,瑪麗教物理,佩韓教化學,亨利·穆敦教博物,佩韓夫人等教文史。
1908年 四十壹歲
為《比埃爾·居裏著作集》撰序,追述作者的業績。該書由法國物理學會委托郎之萬(和謝納沃?)編輯,出版於巴黎。
晉升為教授。
1909年 四十二歲
德文論文《鐳的原子量》發表於《放射性和電子學年刊》第三十八卷。
伊雷娜·居裏入正規學校就讀。
1910年 四十三歲
2月:比埃爾的父親歐仁·居裏大夫去世。
和德比爾納合撰的論文《論釙》發表於《鐳》雜誌。
《論放射性》兩卷出版。
提煉出純鐳元素,測定到各項物理化學性質,還測定氡(Radon)和若幹其他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蛻變的系統關系。
9月:參加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放射學會議。普朗克、愛因斯坦、盧瑟福、郎之萬均出席。
發表《放射性系數表》。
受命制備21毫克金屬鐳,封存於小試管,存放於巴黎國際度量衡標準局。
1911年 四十四歲
1月:接受友人建議,競選法蘭西科學院院士。許多正派的科學家、公正的社會人士熱烈支持,巴黎《求精報》於1月9日學院審查資格之日以頭版顯著版面發表瑪麗·居裏照片和手跡,表達了公眾的熱切願望。終因院內頑固派及壹些人的反對竟以壹票之差落選。
10月:參加在布魯寒爾舉行的第二次索耳未量子學會議。
12月:瑞典科學院諾貝爾獎金委員會宣布以本年度化學獎授予瑪麗·居裏,以獎勵她發現鐳、釙元素的化學性質,推進了化學研究。
前往斯德哥爾摩領獎,並做學術講演。守寡的姊妹布羅妮施拉娃和長女作陪。
1912年 四十五歲
5月:接見波蘭教授代表團。該團持波蘭作家顯克微支(1846—1916)函前來,居裏夫人同意指導在華沙建立放射學實驗室。
12月:因病住院療養。
論文《放射性的測量和鐳的標準》發表於《物理學雜誌》第二期。
前往法國西端布列塔尼半島。
1913年 四十六歲
夏季:接受腎手術後,應英國友人艾爾敦夫人之邀,前往英國休養。
參加不列顛學會在伯明翰舉行的會議。會見盧瑟福。盧瑟福1910年在布魯塞爾會議上見到居裏夫人後,在家信中提到居裏夫人“她臉色蒼白,疲勞過度,看上去比她的年齡老得多,工作太勞累,身體很虛弱,總之,看了她的樣子真叫人難過”。
論文《放射性物體的照射》發表。
前往華沙為放射學實驗室落成揭幕。
1914年 四十七歲
7月:由巴斯德研究院院長羅醫師建議而設立的鐳學研究所,其生物學和居裏療法實驗室,即居裏樓落成。居裏夫人擔任研究院理事會理事。
論文《放射性元素及其分類》發表於《每月評論》。
7月: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
把價值高昂的實驗用鐳壹克(時值壹百萬法郎,十五萬美元)密封入五十磅重鉛罐,秘存壹銀行保險庫,以免戰亂失落。
接受法國婦協(即法國紅十字會)委派,負責放射部工作,指導各地X射線照相工作,配合戰地救護。
1915年 四十八歲
從索爾本大學物理學實驗室遷入鐳學研究院放射學實驗室。
奔波於國內外各地,指導十八個戰地醫服務隊。
1916年 四十九歲
在鐳學研究院為衛生員開設輻射學速成課,教醫生學會尋找人體中異物(例如:彈片)位置的新法,受協約國軍方贊許。
接受伊雷娜(十九歲)、馬施·克萊因(後來的比埃爾·韋斯夫人)等為助手。
1917年 五十歲
5月:和郎之萬、佩韓等會見英國友人盧瑟福、布裏奇(皇家海軍中校)等,後者代表英國政府參加英法聯合委員會,經法轉赴美國商討三國軍事科學協作方案。
美國參戰。
1918年 五十壹歲
向軍需部放射物資委員會報告放射性元素及其原理和應用問題。
前往意大利北部視察放射性物資資源。
伊雷娜·居裏擔任委任助手。
繼續為軍隊訓練X光照相技術人員,包括為參戰美軍軍醫開辦訓練班。
11月:大戰結束,協約國獲勝。
波蘭恢復獨立。
1919年 五十二歲
重返鐳學研究院,指導實驗室工作。
再度接受各國選送來要求培養,各地私人團體以及個人請求指導的研究人員。
自本年起至她去世,這個實驗室總***提出報告483份,論文34篇,她親自參加31項研究。
1920年 五十三歲
居裏基金會由法國財閥亨利·德·洛特柴爾德子爵倡議建立。本年開始撥款支持鐳學研究院。
5月:美國紐約婦女雜誌《描述者》總編輯麥隆內夫人(?—1943)采訪居裏夫人。回國後即發動美國婦女和人民捐款協助居裏夫人解決實驗研究缺乏鐳的困難問題。
1921年 五十四歲
根據戰時筆記整理,寫成《放射學和戰爭》,出版於巴黎。
3月8日:接見我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蔡出國考察途中抵巴黎,邀請居裏夫人到北京大學講學。答稱:“此次不能往,當於將來之暑假中謀之”。終未成行。
5月:母女三人渡海赴美,去接受美國瑪麗·居裏鐳基金募捐委員會“瑪麗·居裏委員會”所贈送的鐳壹克(時價美元十萬)。贈送儀式於20日在華盛頓白宮舉行,美國總統哈定主持。
到費城,接受新釷五厘克;她則以自己最初使用的壓電石英計贈美國哲學會。
論文《論同位素學和同位元素》出版於巴黎。
1922年 五十五歲
2月:當選為巴黎醫學科學院院士。
5月:應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秘書長埃裏克·德拉蒙德爵士根據國際理事會的決定發出的邀請,參加上年設立的國際文化合作委員會。初任委員,後當選為副主席。為此,經常去日內瓦出席會議。
1923年 五十六歲
7月:患白內障,接受眼科手術,未痊愈,後於1924年,1930年,又接受三次手術。
為《英國百科全書》撰寫詞目。
撰寫《比埃爾·居裏傳》(110頁,1924年出版)。
應麥隆內夫人之請,寫生平概要。
1924年 五十七歲
索爾本大學舉行紀念會慶祝發現鐳25周年。
3月:德比爾納發表《紀念發現鐳25周年》於《化學和工業》。
法國政府、議會贈予居裏夫人四萬法郎。
歲末:接受郎之萬所介紹的學生弗裏德裏克·約裏奧(1900—1958)參加實驗室工作,做研究助手。他本在普瓦泰炮兵學校,以少尉銜參加奧伯維耶工程。
1925年 五十八歲
回華沙,為鐳學研究院奠基,擔任名譽主任。
我國翻譯家王維克在巴黎大學讀書時,聽過居裏夫人講課。
1926年 五十九歲
10月:長女伊雷娜·居裏和弗裏德裏克·約裏奧結婚。婚後,約裏奧兼用嶽家姓氏,采取復姓:約裏奧-居裏。
居裏夫人的波蘭論文《釙的化學性質》發表於華沙。
1927年 六十歲
在布魯塞爾參加第五次索耳未會議,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1892—1962)的報告提出補充意見,意見收於下年《電子和光子》卷。
鐳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因經常受到放射物質輻影響,出現胃疼、脫發(例如科泰爾夫人),雙手灼傷(例如居裏夫人)等嚴重情況,引起註意。開始采取防護措施。
1928年 六十壹歲
約裏奧-居裏夫婦第壹篇論文在科學院報告書上發表。
1929 六十二歲
去美國,代表華沙鐳學研究院接受美國人民饋贈的又壹克鐳,總統胡佛主持贈送儀式。
母女的論文《鐳的衰變》。
秋季:接受我國清華大學物理系第壹屆畢業生施士元到實驗室研究錒系元素釙的放射化學性質。
我國物理學界直接受到居裏夫人指導的還有鄭大章(1906—1944),鄭回國後參加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工作。
艾芙·居裏的《戰時訪問記》記述她在我國抗戰後方訪問時,談到居裏夫人很尊重、關切中國學生。
1930年 六十三歲
向法國政府申請特別研究補助費,得到50萬法郎。
約裏奧-居裏提出博士論文《釙的電化學》。
居裏夫人的論文《論錒》。
我國留學生鄭大章寫的《彼得·居裏之生平及其供獻》,在巴黎大學中國理科同學會雜誌發表。
1931年 六十四歲
前往華沙,主持鐳學研究院開幕典禮。
這個時期,巴黎鐳學研究院約有研究人員二三十人,有鐳1.5克,釙200毫居裏。
冬季:郎之萬訪問我國,到北平、杭州,受到物理學、化學界歡迎。
1932年 六十五歲
向國際電學會提出論文《放射性物體三種射線和原子結構的關系》。
8月:中國物理學會成立,郎之萬為名譽會員。
12月:和佩韓、德比爾納主持施士元的論文答辯。施1979年發表《回憶居裏夫人》於光明日報,文中有答辯時情景照片。
1933年 六十六歲
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裏,參加國際文化合作委員會會議,當選為主席,呼籲各國保衛科學和文化。
10月下旬:和約裏奧-居裏夫婦-道前往布魯塞爾加索耳未第七屆物理學會議。
12月:患膽結石。
1934年 六十七歲
著作《放射性》(兩卷)寫成,下年出版。
約裏奧-居裏夫婦在居裏夫人指導下,發現人工放射性。居裏夫人感到自己身心日漸衰竭,但眼見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進展,親自培養的第二代取得成就,感到新慰。她預計女兒夫婦的成績會得到諾貝爾獎金,果然她們於下年得獎。
6月:住進上薩瓦省桑塞羅謨療養院。
7月4日:以惡性貧血癥(由鐳引起)逝世於療養院。
7月6日:葬於巴黎梭鎮居裏墓穴。她的兄(約瑟夫·斯可羅多夫斯基)姊(布羅妮施拉娃·德盧斯卡)向墓穴灑上從波蘭帶來的泥土。
7月7日:我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致電吊唁。
北平研究院鐳學研究所所長嚴濟慈撰文:“悼居裏夫人”發表於《大公報·科學周刊》,並轉載於中國科學社編《科學》月刊第十八卷第八期(1007—12頁,1934年8月)。
德比爾納繼任居裏實驗室主任,直至1946年伊雷娜·約裏奧-居裏接任。
居裏夫人壹生***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
她壹生擁有過三克鐳,她說過“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居裏夫人以她的無私打動了所有的人!
主要著作有《同位素及其組成》、《論放射性》、《放射性物質及其輻射的研究》。
居裏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麽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註意力。
壹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壹樣,在壹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壹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壹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壹分壹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壹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壹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壹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