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典故來自 《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 其含義大致是: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要要求別人接受;對於自己不想幹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別人去做。這是孔子仁愛思想的壹個非常具體體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條,壹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我們誰也不喜歡被別人利用,特別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我們也不要去利用朋友;我們都非常討厭別人說謊,那麽我們自己也不要說謊;我們不喜歡別人批評我們,那麽我們也不要隨便批評人家;我們不喜歡朋友看輕我們,那麽我們也不要看不起朋友?無論是在處理人際關系,還是政治關系方面都應當毫不猶豫地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條經久不衰的人際關系原則的重要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仁恕之道推及他人,與人方便,自己才方便,也可以讓每個人有壹個寬廣的胸懷,能夠容忍別人的過失。同時,也讓我們每個人可以不因為別人的合理指責而遷怒於別人,從而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所以說,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才能夠與人和睦相處,才不至於在不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場合,出現壹些不必要的誤會。用心地對待每個人,換得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