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自然的產物,順應自然所給予力爭上遊的天性,是壹切向上的原動力。無需什麽大道理,天然的力量勝過壹切人為的訓條。
我們要避免成為健步如飛而誤入歧途的人。在發現自己需要重新樹立人生目標時,要勇敢決斷,大膽追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如果壹味地執迷不悟,可能會離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遠。
識時務,就是能夠認清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能夠跟著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的變化而變化,因時制宜,順勢而動。縱觀古今中外,只有識時務的人才能成為時代的俊傑。反之,如果不識時務,不顧客觀條件的變化和限制,逆境而行,盲目蠻幹,其結果只能是以卵擊石,被時代的車輪碾碎或甩在後頭,最終壹事無成。
有壹句阿拉伯諺語是這樣說的,跛足而不迷路的人勝過健步如飛而誤入歧途的人。意思是只要不是誤入歧途,選擇了正確的方向,什麽樣的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否則,妳可能會離妳所追求的目標越來越遠。
從壹定意義上說,智者與仁者在於隨機應變,借以消患濟事。然而,智者、仁者不是天生的。當我們面臨重大的變故而不知所措時,學習應變之術,掌握應變之道,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古希臘寓言中有這樣壹則故事:
壹頭驢聽了蟬唱,覺得它的聲音很好聽,便頭腦發熱,要向蟬學習唱歌的方法。在驢的苦苦哀求下,蟬答應了,但是有壹個條件,就是要求驢像它壹樣,每天以露水充饑。驢照著蟬說的做了,結果餓得只剩下壹口氣,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我們早已聽了很多諸如“天才在於堅持”、“堅持就是勝利”、“成功屬於鍥而不舍的人”此類的話。誠然,這確是至理名言,但這些話很容易給壹些思想單純的人造成錯覺,讓他們認為僅有癡迷、堅持就夠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正如那頭堅持以露水充饑的驢壹樣。
關於古希臘驢的故事告訴我們:超出了自身客觀條件的自我設計是盲目而可笑的,是自我發展道路上的陷阱。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認識到由於先天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們生理、心理、性格興趣等方面各有自身的特點。而必須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發展自己的興趣與事業,如果忽視自身的特點,單憑壹時心血來潮的自我設計,就會像那頭古希臘的驢壹樣落得壹個可笑可悲的下場。但如果在誤入歧途時,能夠及時的自我反省,總結經驗教訓,根據自身的條件來設計自己人生發展的方向,就有可能取得我們所期望的成績。
凡是智者都是那些高瞻遠矚,把握事物的動態,隨時做出適時的對策,將不利因素扼制於未然的人。
歌德年輕時立誌成為壹個世界知名的畫家。為此他壹直沈溺於那些變幻無窮的色彩世界裏而不能自拔,付出了長達十年的艱辛勞動,但結果卻收效甚微。40歲那年,歌德遊歷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藝術傑作後,恍然大悟,覺得自己在繪畫方面是難有成就了。最後他痛苦地做出了抉擇:放棄繪畫,轉攻文學。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和摸索,歌德最終成為壹個偉大的詩人。晚年他在回顧自己成長的過程時,曾經以自己的經歷,告誡那些頭腦發熱的青年:不要盲目相信興趣。
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壹條,“樹挪死,人挪活。”又何必在壹棵上吊死呢?抓住成功的關鍵,東方不亮,西方亮。
有時候,事情並不像妳想象的那樣。從表面上看,做人做事似乎很簡單,有誰不會呢?其實不然,比如說妳的主觀願望是當好教師,但事實上卻不受學生歡迎;妳去做生意,可偏偏就賠了本。拋開這些表層現象,去發掘問題的癥結,妳就會發現做人做事確是壹門很難掌握的學問。
縱觀古今,眾多人早期的自我設計都有壹定的盲目性:馬克思曾經想當詩人,安徒生想當演員,高斯曾想當作家,但後來他們都放棄了自己的初衷,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在新的領域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究其原因,在於他們能及時調整自己奮鬥的方向,這也是他們比常人高明的地方。
那麽怎麽識別盲目的自我設計呢?放棄追求是很痛苦的事情,半途而廢總是讓人覺得遺憾。但是,當妳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壹無所獲時,妳不覺得應該重新認識自己的追求價值嗎?在這個時候,價值判斷是很有用的,當妳發現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所作所為毫無價值時,妳就應該感到問題的所在了。歌德就是意識到十多年的勞動毫無價值才斷定自我設計有失誤的。當然,這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是壹個痛苦的、付出艱辛代價的探索過程。歌德感慨道:“要發現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陰。”這需要很大的神誌清醒,他只有通過喜悅和苦難,才能學會應該追求什麽和應該避免什麽。
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那就是如果妳不喜歡目前這份工作,盡早另謀高就,沈浸在自己討厭的工作裏是很難有所成就的。相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根本不需要費力去集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