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老街
鑒於這種情況,曾國藩在這壹年的九月十九日,給諸弟寫信,壹針見血地指出:人茍能自立誌,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借助於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為孔孟,則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學,人誰得而禦我哉?若自己不立誌,則雖日與堯舜禹湯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與於我哉!
人如果能立誌,那麽聖賢豪傑什麽人不可以做,什麽事不可以為呢?又何必要借助別人的力量呢?古書上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說,我想得到仁,這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樣的人,於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讀,壹心壹意地去鉆研他們的學問,誰能夠阻止我成為孔孟那樣的人物呢?如果自己不立誌,即使天天與堯、舜、禹、湯這些聖人住在壹起,那也只能他們是他們,我還是我啊!
孔子像
曾國藩語重心長地對六弟說:“日月逝矣,再過數年則滿三十,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誌猛進也。”他經歷人生的許多歷練,總結出天下人凡是成就大事業的,絕對沒有懵懵懂懂而成功的道理,壹定是有誌向的人最終才會取得成功。
立誌於讀書,這在曾國藩家訓乃至古代所有家訓當中,都是最重要的內容。讀書和立誌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曾國藩在家書中講: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讀書人
古人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很多東西是先天定下來的,人的氣質本來難以改變,但是有壹個途徑可以改變,那就是讀書。讀書可以改變人的氣質,改變壹個人的命運。古人講讀書是走向飛黃騰達唯壹的途徑,我們今天也要求讀書,不讀書,人就壹事無成。如果想要改變人的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誌”,光說讀書還不行,還要立定堅卓之誌。該怎樣立誌呢?曾國藩以自己為例,接著對兒子說:
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歲前最好吃煙,片刻不離,至道光壬寅(1842年)十壹月二十壹日立誌戒煙,至今不再吃。四十六歲以前作事無恒,近五年深以為戒,現在大小事均尚有恒。
抽雪茄
他說自己三十歲以前最好抽煙,煙癮很大,片刻不能離,但是後來自己下決心戒煙,戒掉了,後來不再抽了。開始的時候煙癮確實很難戒掉,曾國藩的日記記載得非常詳細,他說戒煙,“如嬰兒失乳,繞室仿徨”,但是經過壹個月之後,他還是戒了煙。孔子講“少之時,戒之在色”,說人在青春年少時,不要沈湎於女色。曾國藩早年也有好色,在京城做官的時候,見到別人納妾,而且很漂亮,心裏也癢癢的,有時也有不檢點的行為。但是這些不良習慣後來都戒掉了,只有壹條沒有戒成功,就是戒棋。
古風女
下圍棋,曾國藩發誓說要戒掉,但是後來在行軍打仗途中,越是艱難的時候他越是下棋。每天固定的壹件事情就是要下棋。曾國藩講自己四十六歲以前“作事無恒”,壹般認為這是謙虛的話。孟子說“人人皆可以為堯舜”,梁啟超不太相信,但是他相信曾國藩說的話,他認為曾國藩就是這種通過後天的努力達到聖賢境界的人物。“近五年深以為戒,現在大小事均尚有恒”,曾國藩說自己以無恒為戒,所有做的事情都有恒,堅持做到底。他把自己的時間分成三個單元,上午、下午、晚上各做多少事情,有日程表安排,壹生都雷打不動。有壹個日本學者專門研究了曾國藩的日課表,得出壹個結論說,曾國藩是儒家內斂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