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從此,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便成了我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在這裏不禁會有人問,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用得著妳在這裏提醒我們嗎?的確,我國歷朝歷代都有關愛老人的政策法規,例如漢代就明確指出“凡不孝者,斬之。”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還專門下令各州府給當地為人正派的老者月月供米,年年供肉。但我在這裏想告訴在座諸位壹組數據。曾經《東方時空》作過壹個調查:妳知道父母的生日嗎?結果是怎樣,70%的人知道,而30%的人知道其中壹位或不知道。或許妳會想,知道的還是大多數呀,但是如果我們以此為樣本,妳就會發現這實在是壹個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我國上網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人,他們大多是具有壹定文化素養,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和民族的希望。但他們竟然忘記了父母的生日,忘記了有生養之恩的父母,這樣的人怎麽能說他會為人民服務呢?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還打父罵母,橫眉冷對,視若旁人。要知道,我們也有老去的那壹天,常言道:“兒子打老子,壹輩還壹輩!”關愛老人,更是關愛我們自己!
從1950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數量增長176%,中國老人數量增長了217%;在本世紀未來的25年,世界老人將增加90%,中國老人將增加111%。我們正在逐步向老齡化社會過渡,老人將作為壹個更大群體參與社會的各方面工作。自80年代起,世界各國都加強了關於老年人的立法和努力建立健全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以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在我看來,只有千千萬萬家庭的問題解決了,社會這個大問題也就解決了;只有每個人都關愛老人了,這個社會自然會走向和諧的道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對於老人,他們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他們中有很多人依舊“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其中“感動中國”的當選人年逾九十的學術泰鬥季羨林,筆耕不輟,在晚年的著作中,對中國文化、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紀的人類文化等提出了許多重要見解,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關註。今年已經95歲的兩院院士侯祥麟老人,每天上午9點準時到辦公室上班,繼續為發展我國的石化和石油事業做貢獻……
這足以說明,老年人擁有的豐富知識與閱歷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我們尊重老人、敬重老人就是在尊重他們的人生歷程,就是在對他們的生命致敬。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見挫折與失敗。但當我們將心平靜下來與老人交談壹下時,妳就會感到他們是如此的飽經滄桑,他們用自己壹生的時間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如此精辟。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經歷告訴我們什麽是生活,他們以健康樂觀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表裏如壹的品質,超然脫俗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意誌,善良平和的為人,不畏艱難的勇氣,勤儉節約的美德激勵著後人向前行進。
“家有壹老,猶有壹寶。”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些對祖國做出過貢獻,對我們所在家族做出過貢獻的老人做些事情,愛惜他們、幫助他們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盡管這種本分和義務還不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更加努力,從點滴做起,讓尊老、愛老、敬老、助老這根接力棒永遠跑下去。
九月初九,兩陽相逢,即重陽節,又是老人節。那,什麽是老?
“老,考也,七十曰老。”《說文》中是這樣解釋的。
在甲骨文中,“老”字是壹個老人拄著拐杖的形象。
“老”,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年邁體衰,意味著生命的衰竭、生命的盡頭;但,它又意味著近壹個世紀的人生閱歷,意味著豐富的經驗、淵博的知識。
不用說兩彈元勛“鄧稼先”,“冬方文學泰鬥”季羨林,每壹位看似平凡的老人,都為為兒女的成長操碎心,傾盡情,都為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作過不估量的作用。
他們出生在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飽受艱難;他們的童年在內戰中度過,深受戰爭影響;他們的青春活躍在新中國成立建設的時期;他們的青年在抗美援朝的戰場和後方出現的身影;他們的壯年時改革開放的壹股烈火。他們是中國近代經濟文化發展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人人都會衰老,老人為社會建設發展起過重大作用。所以,我們要敬老、愛老。
中國為禮儀之邦,尊敬老人數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也是儒家文化極為重要的壹方面。在諸侯割據,戰爭頻繁的春秋戰國,各諸侯王仍以孝為先: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壹子不用服役;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二子不用服役;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全家不用服役;在《秦律》中規定:凡是毆打、虐待60歲以上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子孫,要被流放或處以死刑;在西漢東漢,年過古稀的老人可以享受很高的待遇,侵犯或侮辱他們的人將受到懲罰。《王杖詔書令》上,記載了兩漢時期尊敬和贍養老人的規定,這說明:我國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兩千多年前就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在國外,尊老敬老也同樣提倡。比如澳大利亞要在悉尼舉辦“敬老周”……
古代孝敬老人,講“敬”。我們孝敬老人不僅應贍養老人,更應尊敬老人、體諒老人,豐富他們的情感,充實他們的生活,讓老人幸福快樂。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回首往事,再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感受甚深。時間飛快,再頌經典,又到重陽。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壹個準則。
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我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度過晚年。
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是尊老敬老的模。1959年,毛主席回到故鄉--湖南韶山。他在家鄉的那些日子,特地請家鄉的老人吃飯。在他向壹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時,那位老人 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這件事壹時傳為佳話。毛主席曾說:“壹個人做 壹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壹輩子做好事”這句話來衡量和要求自己多為老人做好事做善事 。
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規律,就是尊重史。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必須孝敬父母,這是兒女們應該盡到的責任。。老年人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築成了社會,老年人理應受到社會的尊重,需要人們去愛。
老人,是我們的長輩,他們辛勤勞動了壹輩子,為社會做出了壹定的貢獻。“老年人是壹座活著的圖書 館”、“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的壹只溫暖的手;需要談心時,遞上來的壹顆火熱的心;需要關心時的壹句親切慰問。讓我們大家壹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如果有壹天,妳的學習很優秀,但如果妳做不到尊老愛老助老,妳就不是壹個品學兼優人。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最後讓我們***同努力,“敬老愛老助老,***建和諧左旗”!
社會逐漸步入老齡化,如何能讓老年人歡度晚年,為其子女們消除後顧之憂?如何讓全社會的人都能真正做到敬老愛老?如何讓老年人在創造和諧社會中再現活力……近日,筆者冒著嚴寒來到溫暖如春、其樂融融的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幸福地生活在這裏的壹大群老年人。敬老愛老必先尊老
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在創建初期就樹立了崇高的敬老愛老理念。創建者們決心要創壹流的業績,建壹流的硬件設施,奉獻壹流的愛心,做壹流的服務……該公寓坐落在臨猗縣城的最高處———三星臺,四周被美麗的田園風光所包圍。最為獨特之處是,此地有壹眼熱地溫泉井,溫泉富含多種礦物質,每星期老人們能在這裏洗兩次溫泉浴。此外,各種娛樂設施也應有盡有。采訪中,該公寓經理閆淑玲告訴記者:我們員工的服務宗旨是:盡兒女孝心,賽人間真情。我們的服務爭創壹流,力爭把我們的溫泉老年公寓辦成老年人的溫馨家園,辦成讓人稱贊的社會福利機構。
工作和社會的壓力有時無法讓兒女們在父母跟前盡孝,但他們更擔心的是老年公寓的服務能否讓他們放心。所以養老單位的經營理念必須建立在良好的人性化服務基礎上,用愛心將親情化的服務滲透到每個細節。在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老人們都愉快地生活著。健身、娛樂、聊天,豐富的日常生活讓他們精神格外飽滿,心情也十分愉快。不論是健康老人,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這裏的服務人員都能耐心、細致、周到地進行護理。護理員荊紅強護理的第壹個對象是83歲的離休幹部申老。申老患有腦血栓後遺癥,剛入住公寓時神誌不清、口齒不靈,大小便失禁,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小荊從點點滴滴入手對申老進行全方位護理。老人大小便弄臟的衣褲、被褥,小荊隨臟隨洗,房間、衣服上從沒壹點異味。她除了壹日三餐給老人餵飯,還為老人早晚洗臉、洗腳,攙扶申老進行康復鍛煉,像對待自己的父親壹樣親切,壹樣精心。為了讓老人心情愉快,她堅持每天打開收音機讓申老聽音樂,晚上陪著老人看電視,千方百計讓老人鼓起戰勝病魔的信心。申老的兒女感動地說:“這份真情,讓我們做兒女的都自愧不如呀……”
現代社會意義上的養老不再是停留在滿足老年人的吃住,而且要為老年人創造溫馨、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走進臨猗縣溫泉老年公寓,不論妳置身庭院的哪個角落,都會感到樹木郁郁蔥蔥,花草爭奇鬥艷,山光水色遙相呼應。這裏仿佛四季常青的花園,在花木叢中還整齊排列著運動健身器械。整個庭院在設計上處處都透著對老年人周到的考慮:健身、休閑、觀賞、納涼,讓老人們壹出房間即能置身於美麗的環境中,呼吸到新鮮空氣。采訪中,我們來到了老人郭女士安在公寓的“家”裏,住所裏冰箱、彩電、高檔家具壹應俱全。郭老高興地說:“幾年前我老伴去世後,為了減少兒女們的負擔,我試著住進了這家公寓,這壹住我就深深地迷戀上了這裏,因為這裏環境幽雅,吃得好,住得好,享受的服務更好。後來,我壹咬牙,幹脆賣掉了城裏的住房,搬到這裏定居,我準備在這裏壹直住到去見我的老伴……”
在重陽節(又稱“敬老節”)來臨之際,燕趙都市報載文稱,燕趙897位百歲壽星頤養天年,百歲津貼每月百元。
這個消息令人欣喜,老人家們為家庭、為社會進步操勞多年,他們的長壽安康是我們的心願,同時,給他們津貼,使他們切身體會到黨和國家、政府、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從而心情舒暢,也是我們的心願。
數典不能忘祖,現在我們享受的現代文明,包括和平安寧的生活工作環境,都是老人們在年輕的歲月乃至今天已是高壽的歲月仍然不懈努力奉獻社會造福子孫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能忘記老人們,不能忘記今天美好時光的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尊老敬老愛老,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我們的家庭就會其樂融融。
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的民族咱們不管不論,但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血濃於水,之所以歷盡滄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濃厚,尊老敬老愛老是壹個重要方面。
每壹個民族、每壹種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獨到的魅力,但是中華民族,以深摯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國十三億人口,以及海外的廣大同胞、僑胞,那些傳統美德(包括尊老敬老愛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沒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河北的“好人”林秀貞就把鰥寡孤獨的老人當作自己的老人贍養和敬重,我們唐山市常玉珍也收養了多名老人,這都樹立了社會敬老的楷模。而家庭敬老,更是我們理所應當的。常回家看看,常和老人通通電話,嘮嘮家常,不難吧?卻能給老人的晚年帶來無限快樂和美好的回味,也能陶冶我們自己做人的情操。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寶庫,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於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後的最堅定的依托,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後,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於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和理念是不能放棄的。這是我們民族的魂,經由老人們,再經由我們,壹代壹代傳承。引導我們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導我們的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們政府關愛老人,社會關愛老人,家庭成員關愛老人,是絕對正確的,應該的。非獨重陽(“敬老”)節使然。
關愛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維方式和自主選擇,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關愛,就要自立自強為老人創造更好的頤養天年的環境,就要對老人放手,使他們有高興的生活方式,就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樹立自己新的社會價值自信和家庭價值自信。
關愛老人,就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