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對聯的起源,別稱,特點是什麽?

對聯的起源,別稱,特點是什麽?

簡單來講,秦漢以前,每逢過年的時候,人們在大門左右懸掛桃符,上書“神荼(tu)”和“郁壘”(降鬼大神的名字)用以驅邪。桃符也就是後來所謂的春聯了~

據記載,後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壹副春聯。

後經過宋代的普遍發展,明代朱元璋的倡導,以及清代對對聯的興盛,就發展起來了。

特點:

字數相等,斷句壹致。平仄相合,音調和諧。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內容相關,上下銜接。

別稱:

對、對語、聯、聯句、聯對、聯偶、聯語、連語、楹聯、楹語、楹句、楹帖、帖子、儷語、儷言、偶句、應對等

回答者: 唯美時刻 - 四級 2010-8-6 19:02

對聯就和作詩差不多,講究對稱: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等等

單字數必須相同,意思可以不同,但很講究情感相似!

回答者: 張公孑 - 壹級 2010-8-8 08:50

對於對聯的起源,楹界對此有多種說法,壹般都認為最早的對聯是五代時蜀主孟昶的桃符題詞。關於孟昶題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張唐英的《蜀梼杌》、黃修復的《茅亭客話》、梁章鉅的《楹聯叢話》、還有譚嗣同的《石菊影廬筆識》等都有所載。《蜀梼杌》壹書中說,“蜀未歸宋之前,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版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雲:‘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後蜀平,朝廷以呂余慶知成都,而長春乃太祖誕節名也。”個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據《宋代楹聯輯要》所載,孟昶花園中有百花譚,兵部尚書王瑤題句曰:“十字水中分島嶼,數重花外見樓臺。”這也是我國最早的園林對聯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時期除夕題聯已成習俗。最早的對聯當屬南朝梁代文學家劉孝綽和他妹妹劉令嫻所作。譚嗣同的《石菊影廬筆記》有這段記載,說的是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壹聯於門上:“閉門罷慶吊,高臥謝公卿。”其妹也作壹聯:“落花掃仍合,從蘭摘復生。”雖然聯句欠工,但語句皆為駢麗,又題於門上,可以說它們是我國最早載於史書中的對聯了。這要比孟昶的那副對聯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學者認為,對聯的成熟年代應為隋唐。這也是多數人予以認可的說法。梁朝初年,永明體產生以後,只是為對聯的形成起到了壹定的鋪墊作用,而做為壹種文學品類,並未形成體系。南朝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在它的文學批評巨著《文心雕龍》中雖對“聲律”、“麗辭”做過精辟的見解,對詩、騷、賦、樂府、頌贊、祝盟、銘、碑、哀吊、雜文、諧隱、史傳、諸子、諸說、詔策、檄移、封禪、章表、奏啟、議對、書記等效十種文體作了詳盡的闡述,卻未提到對聯,這說明對聯雖有早於劉孝綽者,但當時並未形成文體,或者並未引起文學家們的關註。但是有不少學者認為,對聯產生律詩(五代、唐代)以後,這種說法爭議較大,反對者認為,關於對句之間的平仄問題,在唐朝之前已經得以解決,律詩中的句數,用韻相粘的問題和對聯並不相幹。

到了隋唐時期,永明體日漸興盛。壹些文人墨客喜歡將壹些精彩之筆凝註於對句上,壹時形成“摘句欣賞評品”的時風。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杜甫的“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白居易的“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也難。”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在詩人們的參與下,對聯藝術得到了弘揚。除白居易外,唐代詩人大都有名聯傳世。如李白的題湖南嶽陽樓聯:

天水壹色

風月無邊

杜甫題寫的諸葛亮故居聯:

三顧頻煩天下事

兩朝開濟老臣心

駱賓王題杭州觀潮亭聯: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藏有李世民的對聯墨跡,為唐太宗禦筆親題:

文章千古事

社稷壹戎衣

到了宋代,在門上粘貼對聯已是壹種普遍的風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壹詩中這樣寫到:“千家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趙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詩中這樣寫道:“桃符詩句好,恐動往來人。”這說明,在當時聯語作者已不在少數了。題聯的範圍也有所擴展,對聯已普遍成為名勝古跡、寺廟廊院等處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像寺僧契盈陪吳越忠懿王錢倜遊黃浦江時,為碧波亭題聯:

三千裏外壹條水

十二時中兩度潮

著名文學家蘇軾也為廣州真武廟題聯:

逞披發仗劍威風,仙佛焉耳矣

有降龍伏虎手段,龜蛇雲乎哉

到了元代,由於種種原因,對聯較之前朝顯得冷落了些,流傳下來的也少,現在能見到的只有楊瑞、趙孟頫等人的少數作品,如楊瑞的自題寓所聯:

光依東壁圖書府

心在西湖山水間

趙孟頫題西湖靈隱寺聯:

龍澗風回,萬壑松濤連海氣

鷲峰雲斂,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對聯形式,微妙地在元雜劇中得以運用,如關漢卿的雜劇《救風塵》在結尾處寫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燭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這也算對聯的壹種新的形式吧。

對聯真正達到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明清時期,統治階級對駢體文及對聯非常重視,還將其列入科舉考試之中。因此得中的進士、舉人,無人不通應對。由於皇帝垂青,身邊大臣無不精研對工,以贏得主子的賞識。因壹副對聯而改變壹個人命運者有之。為此楹風日盛,文人墨客以題聯巧對為幸事,訪勝尋古之際,不免撰聯題字,以壯雅興。

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壹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壹副。”除夕夜,並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壹次他發現壹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壹閹豬者,不知該怎麽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為閹豬者題聯曰:

雙手劈開生死路;

壹刀割斷是非根。

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楹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壹時期,出現了許多楹聯大家,如解縉、唐寅、徐渭、楊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解縉。

到了康乾盛世,楹聯藝術日臻完美。不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都具有壹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聯的高手,他題的鎮江金山七峰閣聯,便是壹副很好的摘句聯:

溪雲初起日沈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

乾隆皇帝是壹個喜歡賣弄風雅的風流天子。他每逢出遊總是到處題詩撰聯,只是被稱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題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西暖閣的聯寫得還算不錯,聯曰:

燕賀鶯遷,樂意相關禽對語;

蘭草桂蕊,生香不斷樹交花。

在清代300年間,湧現了無數楹聯高手,如紀曉嵐、翁方綱、阮元、鄭板橋、俞樾、袁枚、何紹基、孫髯翁、梁章鉅等都有傑作傳世。在這壹時期,對聯的範圍逐漸擴大,凡是記述、抒情、議論都可入聯,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長聯形式。孫髯翁所撰昆明大觀樓聯開歷史長聯之先河,被譽為“古今第壹長聯”。張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聯又長於大觀樓聯。最長的要屬鐘雲舫的“擬題江津臨江樓聯”,長達1612字,為迄今為止的長聯之最。晚清時期,對聯的寫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創新,不過隨著語言的變化和白話文、新體詩的出現,長聯的平仄要求不像過去那麽嚴格了。由於長聯的出現,使得清代的對聯在我國楹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時期,出現了譚嗣同、章太炎、康有為、梁啟超、楊度、嚴復、王闿運、林則徐、張之洞、鐘雲舫等楹壇高手。隨著對聯的興盛和發展,還出現了壹些匯集、記敘對聯的專家學者,梁章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寫的《楹聯叢話》等幾本專著,給後人留下最寶貴的資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漁洋、譚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專著傳世。

到了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和外寇的入侵,中國陷入了苦難的深淵。國無寧日,民不聊生。於是出現了許許多多憂國憂民之作。這之中尤以四川劉師亮為馳名。他於1929年創辦《師亮隨刊》,頗有影響。他氣質灑脫,語言幽默、詼諧,作品諷刺性強,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反響。其他還有馮玉祥、孫中山、柳亞子、郁達夫、郭沫若等,都寫過較有影響的名聯佳作。

解放以後,特別是進入八十年代以來,傳統文化得以復興。改革開放的大潮給對聯這壹古老的文體註入了新的思想內容。全國各地楹聯學會如雨後春筍,楹聯愛好者越來越多,各地楹聯大賽和征聯活動紛紛舉辦。我們高興地看到,對聯發展到今天,已進入壹個全新的時代,對聯這壹古老的長青之樹,必將在新的世紀中展示誘人的姿容。

回答:2007-02-19 01:17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0條評論...以下是特別推薦給您的相關問題對聯平仄哪裏有關於元旦的對聯幾幅(要有橫批)?求慶祝元旦的對聯?誰有帶有橫批的對聯 15分對聯中的橫批只能是4個字嗎?上(下)聯的字數不能...其它回答 ***10條回答評論 ┆ 舉報

飛龍在天

[學者] 對聯的起源,是指對仗句式最初從作為壹種修辭的對偶中分離出來獨立使用的時間。

對聯到底起源於何時,尚無確考。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說法:壹種認為對聯起源於桃符。但在桃符上寫“神荼”、“郁壘”二神名,其目的只是為了辟邪,直到《淮南子》記述有關二神時,尚無獨立使用對仗句的意識,“神荼”與“郁壘”也非對仗句子。因此,這種說法很難站住腳。另壹種認為,對聯起源於五代後蜀主孟昶。理由是《宋史·蜀世家》記載有“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提句。但從後來發現的材料看,在孟昶以前的唐代,已經有人作對聯了。因此,把對聯的起源時間定在五代,為時過晚。

譚伺同似乎看到了這壹點,他在《石菊影廬筆識》中,把對聯的起源時間定在梁代。他說:“考孝(梁代)劉孝綽罷官不出,自題其門曰:‘閉門罷慶吊,高臥謝公卿’,其三妹續曰:‘落花掃仍合,叢蘭摘復生’。此雖是詩,而語皆對仗,又題於門,自為聯語。”但這個結論同樣不嚴密。因為,對聯上下聯末句句腳要求壹仄壹平,而“卿”與“生”都是平聲,且正好押韻,因此兩人是在作詩,而不是對聯。

還有人把對聯的產生定在西晉,謂“雲間陸士龍,日下荀鳴鶴”是我國最早的對聯。這也是難以另人接受的。考證結果,說明這兩句之合於對仗,不過是二人自報家門時的壹種巧合而已。

對聯的產生時期- 唐

對聯產生於唐代,是有史實根據的。陸續發現的壹些出現於唐代的實實在在的對聯作品,便是有力的說明。方東先生就在《霞浦縣誌》和《福鼎縣誌》上發現三幅唐代的堂室對聯:

大丈夫不食唾余,時把海濤清肺腑;

士君子豈依籬下,敢將臺閣占山巔。

(這是唐代進士林嵩所題自己讀書草堂之聯,時間在(860--873))

還有兩幅對聯為陳蓬所題。

壹:

竹籬疏見浦;

茅屋漏通星。

另壹:

石頭磊落高低結;

竹戶玲瓏左右開。

陸續發現的唐代對聯逐漸增多,這至少說明唐代對聯的確實存在。導致對聯產生於唐代的理由,絕非偶然。從對聯產生的途徑可以說明。

對聯的產生途徑,除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而外,最關鍵的就是律詩。律詩除排律外,八句中要求中間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且合壹定的平仄,對聯也講對仗平仄。這說明對聯最本質的東西,是從律詩直接繼承和發展而來的。根據很多史料記載,唐代很多詩人創作時,並非先得全詩,而是將律詩中比較精彩的中間兩聯寫出,最後再配全詩。賈島《憶江上吳處士》壹詩就是如此。據《唐才子傳》載:

(賈島)逗留長安,雖行坐寢食,苦吟不濯。時秋風正厲,黃葉可掃,遂吟曰:“落葉滿長安。”方思屬聯,杳不可得。忽以“秋風吹渭水”為對,喜不自勝。

此對後來入了詩,因此沒有被作為對聯。沒有能夠獨立成聯,這說明律詩之“聯”與對聯,有聯系又有區別。由律詩之“聯”轉化為對聯,還有壹定得條件。這壹點,香港的梁羽生先生在《律詩之“聯”不同於對聯》壹文中,介紹得非常透徹。他舉例說,杜甫的《蜀相》中的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可說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獨立出來作為武侯祠的楹聯;但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鶯空好音”就不能獨立出來作為武侯祠的楹聯。

除了律詩以外,在唐代,也還有壹些其他因素從不同程度上,促進了對聯的產生。這些因素,主要是聯句、摘句和書壁等。

聯句,是舊時作詩的壹種方式。由兩人或多人***同作壹首詩,相連成篇。後來習慣於壹人出上句,續者對成壹聯,再出上句,輪流相繼。這種作詩方式唐代很常見。《孟浩然集序》中記載:(浩然)間遊秘省,秋月新霽,諸英華賦詩作會。浩然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舉座嘆其清絕,鹹擱筆不復為繼。

聯句在唐代,又擴展為酒令、口號等。在此就不壹壹介紹了···

摘句,就是把壹篇作品中特別精彩的句子摘出來單獨使用。程千帆先生在《關於對聯》壹文中說:將壹篇作品中特別精彩的句子摘出來,單獨加以賞析,此風起於六朝,盛於唐。白居易18歲入長安時,在《賦得古原草送別》壹詩中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句,就被廣泛傳誦。

書壁,即將詩句寫在壁上。唐代壹些詩人和書法家都喜歡如此。無錫惠山有唐代張祜題壁聯:“小洞穿斜竹,重街夾細沙”便是壹例。

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詩的隔句對的特殊影響。這些限於篇幅,就不壹壹介紹了,大家可以結合有關書籍自己課外閱讀吧。

總之,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在唐代,各方面的條件都具備對聯的產生,不管通過何種途徑,對聯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都可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對聯的發展時期-宋元明

唐代以後,對聯便逐步推廣開來。到宋代就正式向各個領域深入了。吳越廣順初(951年),龍華寺僧人契盈壹日陪吳越王遊碧波亭,適逢黃浦江潮水初滿,舟楫如雲,契盈稱可謂:

三千裏外壹條水;

十二時中兩度潮。

時人稱為佳對,便題到了碧波亭上。這時遊覽題聯,曰之為勝跡聯。南宋紹熙五年(1194),朱熹築滄州精舍,自書壹聯:

佩韋遵考訓,

晦木謹師傳。

這是書齋題聯。南宋權臣賈似道鎮淮揚時,上元張燈,客有摘句作燈門聯:

天下三分明月夜;

揚州十裏小紅樓。

這是燈門題聯。壽聯和挽聯在宋代也已經出現。同時,對聯開始用於文學作品中,也在宋代。宋話本小說,常常用對聯進行章節的總結。總之,對聯在宋代被廣泛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逐漸被人們喜愛。

元代對聯錄載不多。趙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書的兩副對聯,是為元帝歌功頌德的,影響比較大。書於大殿上的壹副錄王維的詩句: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書於應門的壹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

趙子昂還在揚州迎月樓題了這樣壹聯:

春風閬苑三千客;

明月揚州第壹樓。

明初,由於朱元璋的提倡,對聯得到了壹次大的普及。“春聯”這個名稱,就是朱元璋提出來的。史書載,朱元璋建都金陵後:“除夕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壹副。”為了檢查執行情況,朱元璋還“微行出觀”,據說,他還專門為壹家閹豬的題寫了這樣壹聯:

雙手劈開生死地;

壹刀割斷是非根。

朱元璋還有壹副題寫秦淮河的對聯:

佳山佳水佳月佳風,千秋佳地;

癡色癡聲癡情癡夢,幾輩癡人。

由於朱元璋對對聯的重視,上行下效,於是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久而久之,便成了壹種習俗。春聯的推廣,有力地促進了對聯的發展。

對聯的鼎盛時期-- 清代

命清以來,出現了無數撰寫對聯的高手。明代的解縉、清代的孫髯翁、鄭板橋紀曉嵐、曾國藩、俞樾等。有關他們的對聯軼事,至今還在流傳。他們所寫的對聯,有的已集而成冊。

對聯匯集,遠在宋元兩代就已經出現。周守忠的《姝聯》、錢德蒼的《玉堂巧對》就是。明代揚升庵所著的《榭華啟秀》,是今天所見到的較早的壹部對句專集。

清代,凡值大典慶成,皆有進禦文字,為對聯的鼎盛時期。康熙、乾隆年間曾有兩次編輯楹聯,因未見其書,不知面目如何。清代汪升刻了壹部《評釋古今巧對》匯集了康熙以前的趣聯巧對,可稱當時趣巧對聯的集大成者。乾隆年間,李謙堂所著《聯經》,***四卷,集儒家經語或根據經意自撰成聯。有影響的還有:王有光的《吳下諺聯》,梁章鉅的《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影響最大。個人專集有曾國藩的《求闕齋聯語》、左宗棠的《盾墨餘沈》、俞樾的《楹聯錄存》等等。章太炎、吳恭亨等也有專門的對聯集,而且中多精華。還有諸如《對聯匯海》、《對聯大全》之類的聯集。

清代對聯的發展在四個方面比較突出:壹是越寫越長。號稱“海內第壹長聯”的昆明大觀樓長聯,有180字,已屬洋洋大觀,但就字數來說,清代光緒以來有不少對聯都超過了它。如吳可讀題甘肅舉院長聯、鐘耘舫題成都望江樓長聯、俞樾題杭州西湖彭玉麟祠長聯、潘柄烈題武昌黃鶴樓長聯、張之洞題屈原湘妃祠長聯等等,每副從192字到1612字不等,可謂鴻篇巨制。二是越寫越巧。把許多藝術手法都運用上了(以後在“對聯的藝術技巧”中將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三是使用越來越普遍和廣泛。風景甚佳有景物聯;某人去世,有挽聯;感於世情,有喻誌聯;交朋會友,有娛興聯。諸如此類,官民皆有。四是對聯獨有的整套格律-----馬蹄韻不僅形成,而且已經完善(這在以後的講解中有專門介紹,也不再展開)。總之,對聯在清代以來,進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