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關於做人要誠實的古詩句

關於做人要誠實的古詩句

1. 關於誠實的古詩句

關於誠實的古詩句 1. 關於誠信的詩句

看夜宴了嗎?

現代葛優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2. 有關誠信的詩句

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言:言談。物:實際內容。

行:行為。恒:恒心。

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 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壹概以真誠為準則。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

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 10.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卷五至誠:極大的真誠。金石為開:像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

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擴展資料:

中西方誠信不同的地方: 由於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差異,中西方在誠信之道上,不同之處有:“原善說”與“原罪說” 中國人的誠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說”的基礎之上,儒家認為人類生而具有善性,具有仁愛的“良心”,只要通過自身修養即可求得誠信之道,認為誠信源於人類的“良知”。

西方的誠信之道則是建立在“原罪說”的基礎之上,基督教認為人類生而有罪,所以種種災難隨著原罪而來到人間。因此,只有相信上帝是萬物的終極真理,是至善的化身,是人類道德的最終根源。

著名神學家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認為,我們“只有照著信心而生活,而且我們只能夠這樣做,以我們的信心與祈禱,盼望那給我們以信心之上帝會幫助我們。”他認為信仰源於神。

奧古斯丁以《聖經》中的“誠信即智慧”為根據,宣稱信仰既高於理性,也高於知識,只有信仰才能給人類以真理,使人類道德完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誠信。

3. 關於誠信的古詩句

●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廣昔時賢文》深:指樹的根紮得深。比喻為人正直、行為端正,就什麽也不懼怕。

●無愧於事,不如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如無愧於心。清·石成金《傳家寶》為人處世最要緊的是問心無愧。

●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惡行為的萌發。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壹,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壹。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謂為人要光明正大、忠誠老實。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謂真誠最能感染人。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虧:虧蝕。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誠之所感,觸處皆通。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真誠能感動壹切。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金有壹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壹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明·王守仁《傳習錄》上 比喻修養品德必須培養好心性。

●人之生也直,心直則身直,可立地參天。明·王文祿《海沂子·真才》直:剛直,坦直。立地參天:腳踏實地而高入雲霄。心地剛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於世。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唐·孟郊《遊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唐·李白《古風三十二首》難為桃李顏:很難具有桃紅李白的鮮艷色彩。比喻為人孤傲正直,不願以謅容媚色取悅權貴。

4. 關於誠信的詩句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

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中國人說:無信不立。

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樂府詩集》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俠客行》 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李白 凡作人貴直,而作文貴曲。

——明·袁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5. 關於真誠的詩句大全

●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

行:行為。恒:恒心。

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壹概以真誠為準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

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

謂真誠最能感染人。●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

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誠之所感,觸處皆通。

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

真誠能感動壹切。●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金有壹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壹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竊:謙指個人的意見。

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於真誠。●百慮輸壹忘,百巧輸壹誠。

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神莫神於至誠。

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聖的了。●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君子乾乾不息於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壹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

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感人以誠不以偽。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

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修身處世,壹誠之外更無余事。

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壹靠的真誠。●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荀子·不茍》 聖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至誠無息。

《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修學:研討學問。

雜:雜亂。為事:幹事情。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沒郎獨占花魁》 刻薄:冷酷無情,不厚道。

為人忠厚不吃虧,為人刻薄無好處。●作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務虛名。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踏實地:比喻做事踏實、認真。虛名:空頭的名聲。

做事要踏實認真,不可追求空頭的名聲。●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瀾《古謠諺》 有道德的人不損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廉者憎貪,信者疾偽。

《新唐書·陳子昂傳》廉:清廉。 貪:貪汙。

信:誠實。疾偽:痛恨虛偽的行為。

疾:憎恨,厭惡。清廉的人憎恨貪婪,誠實的人厭惡虛偽。

●天不容偽。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虛偽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偽不如拙誠。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

●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難言》 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實用。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漢·荀悅《申鑒·俗嫌》 不聽動聽的話語,不相信不切實際的方法,不謀取浮華的名聲,不作虛偽的事。

●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漢·王符《潛夫論·敘錄》卓越的人不追求虛有其表,有修養有名望的人致力於實際。

●。

6. 有關誠信的古文、詩句都有那些呢

妳好●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心才能感化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離婁上》真誠,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誠,是為人處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談。物:實際內容。

行:行為。恒:恒心。

君子說話有根據,做事有恒心。●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君子用行動來說話,小人則光說不做。●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 衡量自己,服膺上級,領導下屬,都應當壹概以真誠為準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

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

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

●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文士以德行為修養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誠擺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進行修煉的人,首先要純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純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懷著極大真誠又勤勉地撰寫文章,就可以感天動地,使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發生變化。●至誠則金石為開。

《西京雜記》卷五 至誠:極大的真誠。 金石為開:象金石般堅固的東西也被感動了。

謂真誠最能感染人。●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漢·王充《論衡·感虛》 精誠:真誠。 虧:虧蝕。

只要真心誠意從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誠之所感,觸處皆通。

宋·吳處厚《青廂雜記》 誠:真誠。 感:感觸。

真誠能感動壹切。●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氣薰蒸之。明·洪自誠《菜根譚》 遇到欺騙狡詐的人,用真誠之心感動他,遇到粗暴、乖張的人,用和藹的態度感化他。

●金有壹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壹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明·薛瑄《讀書錄·體驗》 喻私心雜念影響人之德行的精純。

●竊以為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賢人之德業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為之也。清·曾國藩《復賀耦庚中丞》竊:謙指個人的意見。

我以為天地的運轉不息,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業的發揚和持久,關鍵在於真誠。●百慮輸壹忘,百巧輸壹誠。

清·顧圖河《任運》 考慮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敗,技藝再精巧若缺乏真誠也無法成功。●神莫神於至誠。

宋·張商英《素書》 沒有比完美的真誠更神聖的了。●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頤《通書》真誠,是傑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業興旺的源泉。行(háng):職業,事務。

●君子乾乾不息於誠。宋·周敦頤《通書·乾坤益動》第三十壹章 乾乾不息:自強不息。

君子為達到至誠而自強不息。●感人以誠不以偽。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誠:真誠。偽:虛假。

以真誠而不是以虛偽感動別人。●修身處世,壹誠之外更無余事。

明·朱之瑜《誠誠二首》 修養自身品性,處理好人之間的關系,唯壹靠的真誠。●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荀子·不茍》 聖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荀子·修身》 培養個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個人的真誠。●至誠無息。

《禮記·中庸》 真誠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以真誠自勉。

●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修學:研討學問。

雜:雜亂。為事:幹事情。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沒郎獨占花魁》 刻薄:冷酷無情,不厚道。

為人忠厚不吃虧,為人刻薄無好處。●作事必須踏實地,為人切莫務虛名。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踏實地:比喻做事踏實、認真。虛名:空頭的名聲。

做事要踏實認真,不可追求空頭的名聲。●厚者不毀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瀾《古謠諺》 有道德的人不損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廉者憎貪,信者疾偽。

《新唐書·陳子昂傳》廉:清廉。 貪:貪汙。

信:誠實。疾偽:痛恨虛偽的行為。

疾:憎恨,厭惡。清廉的人憎恨貪婪,誠實的人厭惡虛偽。

●天不容偽。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虛偽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偽不如拙誠。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篇》巧妙的虛偽不如守拙的真誠。

●華而不實,虛而無用。《韓非子·難言》 只有華美的外表而缺乏實際的內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實用。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漢·荀悅《申鑒·俗嫌》 不聽動聽的話語,不相信不切實際的方法,不謀取浮華的名聲,不作虛偽的事。

●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漢·王符《潛夫論·敘錄》卓越的人不追求虛有其表,有修養有名望的人致力於實際。

7. 與誠信有關的詩句

誠 信52.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5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55.輕諾必寡信。

——《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壹定很少講信用。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60.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61.壹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8. 關於誠信的名言或詩句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誠信像壹面鏡子,壹旦打破,妳的人格就會出現裂痕。 誠信是前進的路,隨著開拓的腳步延伸。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現代葛優說過:“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東漢王充講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海嶽尚可傾,口諾終不移”的詩句。

近代魯迅先生說過:“誠信為人之本。” 弘壹大師說過:“內不欺已,外不欺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曰:“誠,乃立於天人合壹與性善論之上,無道乃誠也。”

西方人說:誠信是最好的競爭手段。 中國人說:無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