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的經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跡及其學說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即源出於它,像“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等等。
最近讀南師《孟子旁通》壹書,對於孟子本人及其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關於《孟子》中梁惠王壹篇章的講記。作者采用“經史合參”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為“經”,春秋戰國的社會背景、人物活動為“史”,並配合其他種種歷史故事和社會現象,對孟子立身處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響,做了透徹的講述。使讀者能在談笑風生的氣氛中,輕松而又深刻地領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習,增長文史知識,獲取人生智慧。
春秋戰國時我國歷史上壹段動蕩時期,孔子在《春秋》中寫道春秋無義戰,兩百多年間,當時的社會動蕩,國家之間戰爭不斷,社會道德淪喪,“弒君者三十六,亡國者五十二”。
戰國時代,整個的社會風氣較之孔子春秋時期有過往而不及,孟子就是處於在這樣壹個時代背景下。
壹、聖人和英雄
春秋時期主要是各個諸侯之間的爭霸戰,戰爭規模相對較小。而戰國時期,國家的的政治力量增強,戰爭則升級為滅國戰,各國的沖突加劇,弱肉強食,攻伐不斷,各國紛紛走向了富國強兵之道,采用重現實的霸權主義。
而孟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廣自己的王政,主張仁義為本,與當時的的社會主流格格不入,所以孟子的遭遇如同孔子壹樣,並未被諸侯重視。
當時的陰陽家鄒衍,卻受到各國的尊敬和歡迎,各國國王親自迎接,燕國國王甚至請求做鄒衍的學生,還給他蓋了壹座宮殿,供養他。
還有同時代其他名士,比如以頭懸梁,錐刺股出名的蘇秦,利用縱橫雄辯之學說,迎合和當時各國的需求,佩六國之相印,各國皆“敬奉社稷以從”,可謂功成名就,風光無限。
他們能夠審時度勢,靈活變通,權衡利害,很快便能功成名就,可謂是英雄豪傑。
而孟子見梁惠王的遭遇,則是“叟,不遠千裏而來,已將有利於吾國呼?”很不尊敬,滿不在乎,在齊國也得不到國君的重視。
司馬遷說孟子當時的行為就像把方塞子塞進圓孔壹樣,格格不入,是孟子不懂得變通之術,不知道如何去迎合國君的嗎,不是的,這也就是聖人之所以為聖人的重要原因。
所謂聖人,就是他們面對現實,能夠堅信自己的信念和真理,以征求天下為己任,“立誌為往聖繼絕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天平”,他們漠視現實,不顧個人得失,明知不能而為之。
英雄與聖人,立心不同,遭遇不同。
那些隨世沈浮,審時度勢成就當時功業的人,出來當時的士,像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豪傑都已經被歷史的潮流淹沒;
而像孔子、孟子當生前倍受冷落,卻因為堅持和推行大道,之後成為萬世敬仰的聖人,流芳千古,這就是聖人和常人的區別。
二、 孟子的核心主張--仁政
孟子第壹次見梁惠王,梁惠王問孟子“叟,不遠千裏而來,已將有利於吾國呼?“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已有仁義而已矣“?
孟梁惠王問孟子,講如何為自己的國家謀利,而孟子則回答,王,何必總是把利益掛在嘴上,還有仁義道德,如果壹個國家的君主,大臣,人民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壹位,上下爭利,唯利是圖,那麽國家就會危險了。
孟子的回答,正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情況,國君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壹位,不顧人民的死活,大臣爭權奪利,不過國家安危;各國之間弱肉強食,不顧人民的死活。就是因為所有人都急功近利,才導致社會動蕩,道德淪喪。
所以孟子建議國君施行仁政,仁政的核心就是,要求君主把人民的生活和利益放在第壹位,重農時,輕賦稅,省刑罰,商業自由,使人民安居樂業,同時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做到父慈子孝,兄弟友愛,為人誠信,便形成了孝悌忠信的國家,這樣則人民敬愛君主,國家富強,天下人心所向,自然可以號令天下,仁者無敵。
所以儒家的思想並不是只談道義而反對利益,儒家所重視的是長遠的利益,是胸懷蒼生的是千秋功業。
而當時各國註重自我利益,相互攻伐,冤冤相報,只能給人民和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統治者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如果國家采取仁政,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動蕩和人民安居樂業的問題。事實也證明,後來的儒家思想為基礎社會,遠比戰國那個時期的境況要好。
采取法家思想建立霸權的秦國,雖然強大到吞滅六國,建立大龐大統壹帝國,但也不過幾十年就土崩瓦解,而贏氏後人也被誅殺殆盡。
後來的漢朝逐漸采取儒家為正統思想,卻持續了四百年。後來中國的歷史上只要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國家便基本能維持統壹安定。
三 、孟子反對戰爭嗎
很多人以為儒家所說的仁政,便是反對壹切暴力。事實上孔孟的儒家之道,並非完全反對戰爭。
要不然就不動輒提起湯、文、武皇帝,要知道他們可都是造反建國的。
當年燕國內亂,齊國想要征伐燕國,孟子便表示支持,原因是燕國失道,國家混亂,人民水深火熱,如果征伐有助於解救燕國人民的痛苦,則可以戰爭。簡言之,就是如果戰爭的目的是正義的,是以仁義為出發點,那麽戰爭便是可以的。
當年的商湯,周文王,就是因為當時的政權殘暴,民不聊生,才吊民伐罪,他們的討伐之處,人民歡欣鼓舞,夾道歡迎,他們的部隊就是王者之師,正義之師,這樣的戰爭才是值得稱頌。
而當時國家之間的目的都是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只是統治者個人的野心,不斷地戰爭,完全不考慮人民的死活,給各國都帶來了承重的負擔,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些戰爭孟子是反對的。
由此可見,只要是戰爭是以仁義為目的,儒家便是支持的。
小結
通過本書的閱讀,不僅僅了解孟子的核心施政理念,同時也可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的壹些歷史人物,讀完之後孟子所處的時代有了更加豐滿的了解。
通過了解孟子的思想和為人處事原則,對我們現在的做人,做事都很有啟發。治國之道就是管理之道,像現在商業中中上提出客戶中心,管理上員工第壹,全員持股等等理念,都可以看到出孟子仁政思想的影子。
研讀經典,超越時空和先哲對話,可以讓我們更加智慧,更好面對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