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鵬的字帖沒有這個毛病。對原來十分復雜的書法技巧,作者盡量作了簡化,同時不再人為強調風格標誌,這就使這本字帖多了壹份“公***意識”和“審美寬度”。這個事實也表明,即使在相當簡明的橫平豎直中,只要能調集最關鍵的漢字造型要素,就可以把精美的形態塑造出來。我想,臨習者與這樣的字帖多多親近,不僅會感覺易學易用,而且將在美的熏陶中感受到作者的人文關懷和善體人意。
書法家都明白,豐富精致的提按頓挫,在書法表現中常常是至關重要甚至決定成敗的。但同時每個人都知道,作為書寫工具,這些“裝飾”在實際應用中卻又應當幾乎忽略不計。當壹本鋼筆字帖本純以“看”為目的,那麽十八般武藝全都用上當然天經地義;但這本字帖當真要有為人所“用”的功效,那麽就須把所有的“衣服”統統剝去,全憑體格肌肉來展示風采。這個膽量未必是人人都有的:壹方面,這樣做未必能夠反映妳的水平,會做鮑魚的大廚“降格”來燒豆腐有時會使人覺得寒磣;另壹方面,即使妳自己願意,出版社也可能會因為不夠華美高級而難下印刷的決心。霄鵬現在自願“燒豆腐”,要用最簡單的原料佐料把美味獻給需要“這壹口”的人——他相信,單憑對漢字結構的理解和把握,即便是簡體字,即便把提按頓挫弱化到最低程度甚至隱約不見,在橫平豎直中照樣可以把“美”做到極致。當然,膽量還要靠功夫作支撐,“知道”要用“做到”來證明。霄鵬憑著對漢字造型的精確理解和“指哪打哪”的極強控制力,幾乎為“書寫字”樹立了壹種簡明的“標準”——既規範嚴謹,又優美大方。壹個“浮鵝鉤”只用“直”“橫”“直”這樣簡單的組合,但由於長短合度、位置恰當,也照樣可以出手不俗、光彩照人。
應該說,能把字寫到這個程度,霄鵬壹定是有相當的體會和既定原則的,我希望今後出版好字帖,也應該把這部分經驗包括在內。要“做到”必須先“知道”——假如學生臨習中中遇到問題,問自己或問別人,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膚淺的甚至滿擰的,由寫帖者自己說出來,才是真經不會誤人。當然,這裏有壹點難度:作者要講的,應該完全落實在“這種字”的“構成”和“筆畫關系”上,而且,所講的原則是總體的、簡明的、規律的,而不是個別的、零星的、就字論字的。比如,說“勾三股四玄五就能得到直角三角形”,這是個案的經驗而不是規律的歸納;只有表述為“當三條邊的長度關系呈a2+b2 =c2時,所有的三角形壹定都有直角”才有“公理”的價值,才真正有用。可惜,我們常見的,總是那些“學書的經過和體會”,而不是“只要做到哪幾條就能符合這種字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