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詩經中關於天文的詩句

詩經中關於天文的詩句

1.有關天文的詩句

1、月離於畢,俾滂沱矣(《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漸漸之石》)。

畢月烏,即畢宿,二十八宿之壹,西方七宿第五宿。

月兒投入畢星,有雨的征兆。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豳風?七月》)。

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

3、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蘇軾《前赤壁賦》)。

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

中國稱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鬥和牛都在其中。

鬥宿,就是北鬥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顆最亮的星,勺子狀。

牛宿,有星六顆,即摩羯座β,α2,ξ2,π,ο,ρ六星,因其星群組合如牛角而得名。

4、綢繆束楚, 三星在戶(《詩經?唐風?綢繆》)。 新婚纏綿,三星照亮門庭。

三星:即參星,是由三顆星組成。

5、丙之辰,龍尾伏辰(《左傳?僖公五年》)。

丙日的早晨,太陽運行到尾宿,由於日光的照耀,尾宿諸星隱伏不見。

尾即龍尾。尾宿也屬於天蠍座,正是蠍子的尾巴,由八九顆較亮的星組成。

6、定之方中,作於楚宮(《詩經?國風?鄘風?定之方中》)。

定宿處在天正中,楚丘修建新王宮。

定:星宿名,亦稱營室星,二十八宿之壹。每年十月十五至十壹月初,定星出現在正南天空,宜定方位,營造宮室。

7、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八處士》)。 人生動輒如參、商二星,此出彼沒,不得相見。

參宿,其實就是獵戶座;而心宿,又稱為商宿,是天蠍座;參、商二星,壹在東,壹在西,永不相見。

8、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詩經?小雅?大東》)。

南天夜空有28宿中的箕星,形狀雖像“簸箕”,但是卻不能拿來簸揚。

即箕宿,二十八星宿之壹(人馬座 4 )。

9、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左傳?昭公四年》)。

將冬季的冰貯藏至夏天才拿來食用。

北陸,即虛宿。位在北方,為二十八宿之壹。

10、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駱賓王《獄中詠蟬》)。

秋天蟬兒在哀婉地鳴叫,作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陣陣悲傷。

西陸,即昴宿。位在東方,為二十八宿之壹。

2.關於天文的詩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水調歌頭》(蘇軾)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望月懷遠》(張九齡)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李白)

天文豈易述,徒知仰北辰。——《奉和月夜觀星應令》(虞世南)

1、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滕王閣序》王勃

釋義: 天上的方位屬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連結著衡山和廬山。

2、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詩經?小雅?大東》

釋義:南天夜空有28宿中的箕星,形狀雖像“簸箕”,但是卻不能拿來簸揚。

3、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書?堯典》

釋義:二十八宿之壹,昴宿是西宮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

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豳風?七月》

釋義: 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5、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前赤壁賦》蘇軾

釋義: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

6、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尚書?堯典》

釋義:春分之昏,鳥星畢見,以正仲春之氣節,指南方朱鳥七宿。

7、綢繆束楚, 三星在戶。——《詩經?唐風?綢繆》

釋義:新婚纏綿,三星照亮門庭。三星:即參星,是由三顆星組成。

8、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尚書?堯典》

釋義: 在十二星座中,虛宿又名行宿,屬磨宮二足,瓶宮二足。此星為山羊座。

9、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哥舒歌》唐 西鄙人

釋義:黑夜裏北鬥七星掛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

10、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南歌子·天上星河轉》宋 李清照

釋義:天空中銀河不斷轉動、星移鬥轉,人世間的簾幕卻壹動不動的低低下垂。枕席變涼,淚水更多的流淌,壹片濕滋滋。

3.有關天文的詩句有哪些

1、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滕王閣序》王勃釋義: 天上的方位屬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連結著衡山和廬山。2、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詩經?小雅?大東》釋義:南天夜空有28宿中的箕星,形狀雖像“簸箕”,但是卻不能拿來簸揚。3、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書?堯典》釋義:二十八宿之壹,昴宿是西宮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詩經?豳風?七月》釋義: 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5、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前赤壁賦》蘇軾釋義: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盤桓在鬥宿與牛宿之間。

6、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尚書?堯典》釋義:春分之昏,鳥星畢見,以正仲春之氣節,指南方朱鳥七宿。

7、綢繆束楚, 三星在戶。——《詩經?唐風?綢繆》釋義:新婚纏綿,三星照亮門庭。

三星:即參星,是由三顆星組成。8、宵中星虛,以殷仲秋。

——《尚書?堯典》釋義: 在十二星座中,虛宿又名行宿,屬磨宮二足,瓶宮二足。此星為山羊座。

9、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哥舒歌》唐 西鄙人釋義:黑夜裏北鬥七星掛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

10、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宋 李清照釋義:天空中銀河不斷轉動、星移鬥轉,人世間的簾幕卻壹動不動的低低下垂。枕席變涼,淚水更多的流淌,壹片濕滋滋。

4.關於天文的詩詞

二十四氣節歌算不算?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壹兩天。

蘇軾的《前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杜甫的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好漢歌?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

描寫天上星星的好像都算吧,畢竟能對應現在的星座,比如,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再比如,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5.求有關天文的詩歌或名人名言

1、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鬥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兩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王勃這句詩是說物產華美有天然的珍寶,龍泉劍光直射鬥宿、牛宿的星區。

2、王勃《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蔔人間的吉兇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這句詩是說江西南昌地處翼宿、軫宿分野之內。

3、唐代衛象《古詩》:“遼東老將鬢有雪,猶向旄頭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唐代李賀詩“秋靜見旄頭”,旄頭指昴宿。衛象這壹詩句表現了壹位老將高度警惕、細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5、唐代張說《恩賜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得林字》:“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兩顆星組成,因其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墻壁,又稱東壁。張說這壹詩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圖書庫。

6、《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當於公歷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7、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北鬥”,又稱“北鬥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鬥杓,故稱“北鬥”。根據北鬥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古詩十九首》:“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玉衡是北鬥星中的第五星。

8、《唐雎不辱使命》:“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

9、《唐雎不辱使命》:“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

7、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參商不見,說的是參星(參宿,現在的獵戶壹部分)和商星(心宿,現在的天蠍座)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天上,認真看的話似乎確實不能同時看到獵戶和天蠍。參商永離指的就是距離遠,不能相見,或者意見相左。

6.詩經中關於日全食的句子

《小雅·十月之交》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描寫關於日全食的句子如下: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釋義:

正是十月的時候,初壹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發生,這是兇險的征兆。往日月蝕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眾黎民,大難將臨令人悲。

日食月食示兇兆,運行常規不遵照。全因天下沒善政,空有賢才用不了。平時月食也曾有,習以為常心不擾。現在日食又出現,嘆息此事為兇耗。

擴展資料:

這是周幽王時期的壹個朝廷小官,因為不滿於當政者皇父諸人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顧中飽私囊的行為而作的壹首政治怨刺詩。將日食、月食、強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聯系起來,抒發自己深沈的悲痛與憂慮。

詩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發生的原因,認為它們是上天對人類的警告,所以開篇先說十月初壹這天發生了日食。“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無光,在古人是以為預示著有關君國的大災殃。詩人將此事放在篇首敘出,使人震驚。

百度百科-小雅·十月之交

7.詩經七月裏包含的天文歷法

因為歷法的規律和天體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不相壹致,導致了夏商周秦各代的歷法壹直多變。所謂三正就是人們探索歷法規律的結果。按照司馬貞的說法,三正是:

周正建子,夏正建寅,秦正建亥。周朝以今天陰歷的十壹月為正月,夏朝以今天陰歷的正月為正月,秦朝以今天陰歷的十月為正月。

《詩經·七月》的壹個極其珍貴的史料價值就表現在它真實記錄了夏周之間的歷法變動軌跡。使我們今天依然可以利用它來捕捉夏歷和周歷之間的嬗變。在整部流傳下來的《詩經》中,《七月》是唯壹的資料。

《國語》和《禮記》裏都提到“夏之衰也,周棄繼之。”《尚書》裏周人也稱自己是夏的傳人。說明周可能確實是夏的壹個分支。所以夏的歷法最初是通過周棄來繼承的。但是夏的歷法中,壹年只有十個月。我在《夏小正物候辨析》中已經作了論證。其中最有力的證明是:夏歷五月夏至(時有養日),而十月有冬至(時有養夜)。我們知道冬至到夏至之間正好時隔六個月。周歷在《禮記》中已經是每年十二個月了。《七月》中有兩個“年底”:

“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這是夏歷十二月的壹個年底。”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這是十月底的壹個年底。說明兩種歷法同時存在著。

《詩經·七月》是西周早期的作品,那時周人在公劉及古公亶父的領導下住在陜西涇河上遊壹帶。從《詩經·七月》記載看,當時正處於夏歷和周歷的歷法轉型期。詩中有這樣的壹段: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說明每年的十月曬場上的糧食入庫以後,周人有壹個節日。這個節日類似過年,豐收節和狂歡節。夏歷的十月是壹年的終了,周歷的十月不是壹年的終結,但是在《詩經·七月》中卻是被稱為“改歲”: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這個改歲包括改歲時的把酒狂歡都應該是夏歷年終改歲的遺存。在《詩經·七月》中十月以後不是十壹月和十二月,它的十壹月稱作“壹之日”,十二月稱作“二之日”,正月稱作“三之日”,二月稱作“四之日”。而三月到十月的稱呼不變,沿襲夏歷。

西周初期的平民生活也是被分割成這樣的兩個部分,對應的非常整齊:從三月到十月,大家是住在田野裏的家,從事農事,實行的是三月至十月的夏歷。而從壹之日到四之日大家是住在自己在都邑的家裏,婦女和孩子在貓冬,而男子則為統治者服役,實行的是壹之日到四之日的周歷。

壹之日於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豣,獻豣於公。二之日鑿冰沖沖。

三之日納於淩陰。三之日於耜。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從四之日(周歷四月夏歷二月)開始,大家陸續回到自己在田野裏的家,開始了新的壹年的農事活動。所以這四個“之日”的歷法是周人自己的創造。介於“四之日”和“四月”之間的是夏歷三月(周歷五之日)是最容易混淆的壹個月,所以在《詩經·七月》中這個三月有兩個別名作為過渡:以“之日”的延續被稱作春日,以農事月份的開始被稱作蠶月。因為在這個蠶月裏,倉庚鳥叫了。這意味著女人們要開始孵化蠶卵了。而在《夏小正》裏,倉庚鳥在二月就開始叫了。原因是《夏小正》的夏歷二月底已經是《詩經·七月》裏的三月半了。

但是由於歷法從夏歷的每年十個月改為每年十二個月,所以每個月從36天改為每個月30天了。所以在《詩經·七月》裏記載的農事和物候與《夏小正》裏的農事和物候就發生了明顯的差異。由於將壹年分成“農事的”和“皇室的”兩個部分,實行起來難度很大。所以在《詩經》的其他篇章裏,都不用這種西周早期曾經用過的歷法。到了周公以後的《禮記月令》裏就有了成熟的十二月歷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農時。但是《禮記月令》裏,立春之月也就是孟春之月定在夏歷的正月。可見還是回到了周人祖先的夏歷,這說明西周早期的歷法改革是不成功的。

8.詩經中關於日全食的句子

《小雅·十月之交》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描寫關於日全食的句子如下: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兇,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釋義:正是十月的時候,初壹這天是辛卯。

天上日食忽發生,這是兇險的征兆。往日月蝕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

如今天下眾黎民,大難將臨令人悲。日食月食示兇兆,運行常規不遵照。

全因天下沒善政,空有賢才用不了。平時月食也曾有,習以為常心不擾。

現在日食又出現,嘆息此事為兇耗。

擴展資料:

這是周幽王時期的壹個朝廷小官,因為不滿於當政者皇父諸人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顧中飽私囊的行為而作的壹首政治怨刺詩。

將日食、月食、強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聯系起來,抒發自己深沈的悲痛與憂慮。詩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發生的原因,認為它們是上天對人類的警告,所以開篇先說十月初壹這天發生了日食。

“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無光,在古人是以為預示著有關君國的大災殃。

詩人將此事放在篇首敘出,使人震驚。百度百科-小雅·十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