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名著,也是世界名著,這本書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故鄉》《藥》《孔乙已》等魯迅名作。
看完《故鄉》中那個見什麽人說什麽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劇中主人公從小壹起玩到大的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魯迅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激勵半夢半醒的國人,用還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急切希望沈睡的國人早日蘇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作為壹名教師,我應學習他做事壹絲不茍,他的每字每句時刻在啟示我:大千世界有著深刻的道理,豐富的知識,高尚的道德。在現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我應該抓住機遇,不斷學習總結虛心向同事請教,從壹點壹滴做起,克服壹切困難,敢於面對壹切挑戰,早日挑起大梁。
我們的學校相對來說是壹個生源較差的學校。也許很多工作得不到家長的理解或支持,也許付出很多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使我們或多或少有些氣餒,使我們對事業的熱情慢慢削弱。但看了這本書後,除了感動外,更多的是讓我清晰的認識到,如果妳是真正的熱愛自己的事業,真正全心奉獻於教育事業,那麽妳會發現妳的付出是有成就的。
當妳真的愛壹個學生,再差的學生妳也會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並激勵他;再調皮的學生妳也會找到他的可愛處;在難以相處的學生,妳也會盡力去接近他,幫助他。當這些學生壹點點進步了,學生會愛戴妳,家長更是感激妳,這使妳感到自己的奉獻是值得的,這也會激勵妳更努力工作。
21世紀這個嶄新美好的世紀,需要我們***同努力創造美好未來。教師更始責任重大,因此作為壹名教師,更要把愛奉獻給自己忠愛的教育事業,關愛每個學生,茁壯成長,將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魯迅——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封建破落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企圖用其改變國民精神,1905-1970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其間奉母命回國結婚。
篇(二)
魯迅是中國偉大的革命文學家。他在30年間,為我們寫作和翻譯了600多萬字。大家都說魯迅有天才,可是魯迅自己說:“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魯迅為了愛惜時間,總想在壹定時間內多做壹些事情。他曾經說過:“節省時間,就等於延長了壹個人的生命。”
魯迅工作起來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別人的工作,晚上寫文章,壹寫就到天亮。到了老年的時候,對時間抓得更緊。在他逝世前不久,生著病,體溫很高,體重減輕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寫作和翻譯文章。他臨死前三天,還替別人翻譯的壹本蘇聯小說集寫了壹篇序言;在逝世的前壹天還寫了日記。魯迅壹直工作到他離開我們的那壹天,從來就沒有浪費過時間。
魯迅不僅愛惜自己的時間,也愛惜別人的時間。他從來不遲到,絕不叫別人等他。就是下著大雨,他也總是冒著雨準時趕到。他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耗費別人的時間,和謀財害命沒有兩樣。”
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愛惜時間的精神,要有計劃地支配自己的時間,也要愛惜別人的'時間,不讓寶貴的時間浪費掉壹分鐘。
篇(三)
讀著先生的文章如同感受著先生平日裏的言行以及為人處事,先生的博學自是不必多說的,許多雜文散文中的典故和句摘都足以看出先生學識之淵博和涉獵之廣泛。“在文藝上,他博通古今中外,可是這些學問並沒把他嚇住。他寫古文古詩寫得極好,可並不尊唐或崇漢,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裏去,以自尊自限。古體的東西他能作,新的文藝無論在理論上與實驗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對舊物的探索而阻礙對新物的創造。
他對什麽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遠不被任何東西迷住心。他隨時研究,隨時判斷。他的判斷力使他無論對舊學問或新知識都敢說話。他的話,不是學究的掉書袋,而是準確的指示給人們以繼續研討的道路。”老舍先生的這段話恰如其分的概括了魯迅先生的淵博和精深。
先生敏銳的眼光和深刻的思維,作為壹個筆者,無疑是獨樹壹幟,風格迥立的。可是魯迅先生最不同於其他學者和作家之處不僅僅在於他多讀幾本書,多知道幾個獨辟蹊徑的典據。而是在於善於把他所知道的典據,極其精確無誤的用在自己文章中思想的表述中。可是這些表述又都不脫離表達自己的思想,絲毫不會被古人以及聖人的幾段詞句做了自己思想的佐證,而是精巧生動的用幾處典故作為對比,從而加深讀者對筆者所要闡述的思想和論據清晰明朗,鮮活簡單。這和我以往看過的壹些通篇引經據典的“抄抄寫寫”是完全不同的。
上述這些都只是說明了先生在文藝上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