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BOOK TITLE
巴菲特傳
基本信息 BASICS
? 2. 出版社:中信
? 3. 閱讀進度:讀完
閱讀心得 LEARNINGS
? 1.? 延後滿足別花未來錢,生活中節儉攢第壹桶金,因為現在的100萬元年化15%收益是30年後的6600萬元。那就三室壹廳改兩室壹廳。內環改中環住。不要過度消費。
? 2.? 要用低成本保險浮存金而非高杠桿高利率借貸資金來投資。如果個人沒有就用自由資金別上杠桿。
? 3. 敢於和烏合之眾逆向思維,不貪心就能逆向思維,有時有些慷慨奉獻精神反而是買在底部賣在高位。想起故事,老和尚熊市悲天憫人說妳們都不要的股票給我吧,牛市大家打破頭搶,老和尚則說不要爭了我賣給妳們。
重點摘錄和閱讀心得 NOTES
? 1.? 大部分人要麽是企業家,要麽是投資家,只在壹方面擅長。而巴菲特既是投資家又是企業家,兩手都很硬,這種獨有的交叉性經驗(crossover experience)是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這種經驗使我在商業和投資領域都能從容地做出正確決策。”(用自己參股朋友企業的角度在買入前評估公司。我們買個空調還要做幾天網上購物調查,往往買股票只是看壹下機構報告和上漲趨勢就迫不及待入手唯恐踏空。)
巴菲特並非生下來就同時具備這兩種才能,他的才能也並非是壹下子獲得的,而是壹步壹步逐漸進化的:他先是小企業家,然後成為投資家,再成為既通過股市投資企業又在股市外收購企業的投資家加企業家,而且通過保險業務創造的巨大現金流把股票投資和收購完美地結合在壹起。他的投資策略進化到壹個新階段,他的財富也不斷上升到新的高度,最終成就了世界首富的驚人財富傳奇。(S型螺旋型上升,我們也可以試著做壹下小生意來了解企業的財務報表,負債,杠桿,現金流的重要性,親身體會比看別人寫書要深刻多了)
這本書詳細描寫了巴菲特的三個進化階段:
青少年巴菲特:成功的小企業家,從零到9800美元
巴菲特在青少年時期(1930~1950年)創辦了壹系列小企業。
巴菲特從小就持有強烈的賺錢欲望,12歲時發誓要在30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成不了百萬富翁,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樓上跳下去。”(設定明確的目標和完成時間,廣而告之,破釜沈舟,讓自己沒有退路。我們的目標都往往偷偷的不敢告訴別人怕完不成。被打臉後可以輕易原諒自己,反正沒有人知道)
6歲時,他會在晚上挨家挨戶地去兜售批發來的可口可樂,還把鄰居都動員起來去撿別人打飛的高爾夫球,清潔整理後轉手加價賣出。
他從13歲開始送《華盛頓郵報》,後來又送《華盛頓時代先驅報》。他壹***建立了五條送報路線,每天早上要送將近500份報紙,同時還推銷雜誌來提高收入。這個業余兼職的初中生每個月可以掙到175美元,相當於當時壹個標準白領的收入。(先通過勞動,中國未工作的學生想積累原始投資本金可以去撿廢品,送外賣)
1945年,他只有14歲,就拿出自己積攢的1200美元,買了壹塊40英畝的農場,當上了小地主。(擁有人生的第壹份不動產或自住房是買股票前先要做的。要不然輸光了都沒有地方住)
讀高中時,巴菲特和朋友成立了壹家小公司,買了好幾臺舊彈子球機,放到威斯康星大道上的理發店裏,然後按小時收費,收入和理發店的老板五五分成。結果他每周都能掙到50美元,盈利相當高,這時巴菲特已經當上了小老板。(借雞生蛋,而且不用買新的二手的挺好,錙銖必較,能二手絕不壹手)
1947年6月從高中畢業時,巴菲特已經遞送了差不多60萬份報紙,掙到了5 000多美元。上大學前,他把彈子球公司轉手,賣了1200美元。
讀大學時他又找到了壹份送報的工作。當時他開著壹輛1941年款福特車在美國西南部奔波,為《林肯周報》監督6個縣城的50個報童每天的送報工作,工資是每小時75美分。巴菲特搖身壹變,成為壹個管理者。(學習做管理者,假借別人的廉價勞動力,成為經理人擴大經營規模)
1949年冬天,巴菲特又搞了壹個“巴菲特高爾夫球公司”。到1950年7月,他壹***銷售了220打高爾夫球,從中賺了1 200美元。此時的巴菲特既是老板,又是經理人。(多元化嘗試)
大學畢業時巴菲特把他各項經營的總收入加起來,已經攢下了9800美元,和其他只會花錢的同學相比他有錢得很,甚至比那些全職工作的成年人的收入都高得多。這個萬元戶,在當時算得上壹個小小富翁。
這時的巴菲特年僅19歲,卻已經有13年的商業經驗。
盡管他就讀的沃頓商學院聲名遠播,但是那裏的課程讓人感到乏味。巴菲特毫不客氣地說自己比教授懂得還要多。那些大學教授雖然都有壹套完美的理論,但卻對巴菲特渴望獲得的賺錢技巧壹無所知。(敢於挑戰藐視權威,有批判性獨立思考能力,比爾蓋茨 紮克伯格都等不及哈佛畢業就創業去了,換了我們恐怕舍不得這個唾手可得的金字文憑,那可是哈佛,但差壹二年可能就沒有微軟和facebook了。互聯網能早出來壹天都是絕對性的頭部玩家,第二名就別想了。騰訊利用微信打敗新浪微博也是叠代而非同類競爭,當年騰訊微博客根本不能匹敵新浪微博)
正是這些寶貴的商業經驗,使巴菲特對企業經營有著深入的了解,而分析企業經營的競爭優勢,正是巴菲特壹生投資成功的根本所在。
青年巴菲特:成功的投資家,從9 800美元到2 500萬美元
巴菲特在青年時期(1951~1969年)通過股票投資成為壹名千萬富翁。
巴菲特的父親是壹個股票經紀人,巴菲特兒時經常去父親的辦公室,從小就對股票交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10歲就開始進行股票投資。(及早浸淫熏陶在投資環境很重要,有些道理和哲學是要假以時日才能頓悟,沒有1萬小時專註地刻意練習是無法達到壹定高度的)
到高中時,巴菲特已經是學校裏的炒股高手。
但直到巴菲特大學畢業前,他和大多數散戶壹樣,也只是看圖表、作技術分析、猜股價趨勢、到處打聽小道消息、追漲殺跌,是壹個普普通通的小股民,業績也相當壹般。
在1950年大學快畢業時,巴菲特讀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資名著《聰明的投資人》,這讓他茅塞頓開,原來真正的投資之道是價值投資。於是,他投身到哥倫比亞大學格雷厄姆門下讀了研究生。1951年,巴菲特畢業後在父親的經紀公司做了3年經紀人,之後終於得到機會在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工作了兩年。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下,巴菲特終於得到了價值投資的真諦,他的投資業績大大改善,個人財富也從大學畢業時的9800美元激增到14萬美元。(不再追漲殺跌,進入價投6年14倍)
1956年春天,格雷厄姆解散了投資公司。巴菲特回到家鄉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籌集到10.5萬美元,他個人象征性地投入了100美元。他的報酬主要來自於作為投資管理人以壹定的比例從投資利潤中分成。(開始用別人的資金抽成)
直到1969年巴菲特因為股市過於狂熱而解散合夥公司為止,在1957~1969年這13年期間,他取得了30.4%的年均收益率,遠遠超過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8.6%的年均收益水平。這13年裏,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夥公司卻從來沒有發生過虧損。
1969年,巴菲特決定解散合夥公司,因為他認為股票市場正處於極度的投機狂熱之中,真正的價值在投資分析與決策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巴菲特對合夥公司的資產進行了清算,在牛市最高峰出現很早之前就徹底離開了股市。
這是巴菲特的理性的最好體現,本書第6章對巴菲特解散公司、退出牛市經歷的描述值得壹讀再讀。(敢於激流勇退,把魚尾留給別人吃。不貪心從頭吃到尾才不會被大熊市咬住。當年2007年趙丹陽清盤。沒有做530前最後利潤最好的泡沫式瘋狂也是巴菲特式的退出)
中年到老年巴菲特:投資家+企業家,從2500萬美元到620億美元
管理合夥公司時,巴菲特的個人資產已達到2 500萬美元。公司解散後他把大部分資金都悄悄投到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上,巴菲特夫婦持股比例達40%以上。
通過伯克希爾·哈撒韋這家上市公司,巴菲特開始大量投資股票和收購企業,從1965年到2007年取得了4008倍的投資收益率,遠遠超過同期美國標準普爾指數68倍的收益率,其良好的業績推動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從每股15美元上漲到驚人的每股13萬美元。在2008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也增長到了62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
巴菲特的投資業績遠遠好於其他投資大師的壹個重要原因是,他不僅從事股票投資,而且還進行大量的企業並購,雙管齊下。
巴菲特投資股票和收購企業的方法和策略非常相似:“投資上市公司股票的成功秘訣與並購子公司沒有什麽不同。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希望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取得擁有絕佳經濟狀況與德才兼備的管理層的公司。而在此之後,妳需要做的只是監控這些特質是否還在繼續保持。”
需要說明的是,保險是巴菲特的核心業務,巴菲特稱之為“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巨額低成本資金,讓巴菲特能夠大規模收購企業或投資股票。在取得很高的投資回報後,巴菲特保險業務的資本實力大大增強,從而提供了更多的保險業務,帶來了更多的保險,而更多的資金又帶來更多的企業收購或股票投資,更多的回報再帶來更多的保險,如此形成壹個良性的循環,從而使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企業版圖越做越大,巴菲特的個人財富也越聚越多。更準確地說,保險家、企業家、投資家三位壹體,這才是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的關鍵。
巴菲特投資成功的三個因素
分析巴菲特成功的個人因素時,我將其總結為三個關鍵因素。
壹是智商,更準確地說是智慧。巴菲特是非常聰明的,但絕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他對人、對事、對市場有著深刻的見解,總是能把握最根本的東西,用最簡單最輕松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高屋建瓴,模糊失焦凸顯重點)
二是財商。巴菲特在多年的經營和投資過程中,形成了壹個綜合的商業投資思考模式。他總是能抓住最重要的因素,提前很多年就準確判斷出壹家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趨勢,從而對其內在價值做出準確的估計。這使他能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大筆出手投資,從不虧損。而且巴菲特把股票投資、企業收購和保險經營三種商業模式非常和諧地融合在壹起,形成了壹個非常獨特的經營模式。
三是情商。巴菲特說:“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巴菲特在市場大漲大跌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理性,讓人敬佩。1969年,他在牛市狂熱中退出市場。1973年,他在市場暴跌後卻勇敢進入。1987年,在幾年前股市崩潰的牛市狂熱中,提早就大量拋出,而在崩潰後又大量買入可口可樂等股票。他稱自己成功的秘訣是: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這個真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巴菲特之所以值得所有的投資人學習,不僅是因為他的投資業績最高、在投資中賺的錢最多,還因為他捐贈的款項最多。2006年,他把85%的資產,相當於380億美元,全部捐贈給了慈善事業。
巴菲特說,他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享受賺錢過程中的快樂。
我們學習巴菲特的目的並不全是為了賺錢,而是學習巴菲特做人、做事、做投資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不僅體現了大師的智慧,而且可以幫助我們擺脫人生、事業、投資中的迷惑,找到壹條確保長期成功的正確的道路。
巴菲特跟導師格雷厄姆學習壹年後其投資業績大大改善,這讓他十分感慨:向大師學習幾個小時,就勝過自己自以為是地苦苦摸索10年。(花錢參加專業培訓和同好們壹起切磋遠遠好過壹個人悶頭自學。這是為什麽那些成功的基金經理還要花巨資拍賣到巴菲特晚餐的權利,用多維度的方式堅定自己的信念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