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言警句 - 柳公權的簡介名言

柳公權的簡介名言

壹、名言:

1、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2、心正則姿正也。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心正如思,筆化濃山。

5、穆公為之改容,如其筆諫也。

二、簡介: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由於他也被皇帝封為河東郡公,因此後人也稱他“柳河東”。

他是顏真卿的後繼者,後世以“顏柳”並稱他們,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並與趙孟_、顏真卿、歐陽詢合稱“四大書法家”。唐朝最後壹位大書家柳公權,陜西耀縣人。

他繼承了前輩書體結構,自創所謂“柳體”,並為後世百代楷模,直至進入印刷體時代。其書體化身萬千,流傳於民間,甚至國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壹直受重視,他官居侍書,長在禁中,仕途通達。

《金剛經刻石》(824年,四十七歲時)柳公權正書,刻為橫石,***十二塊,每行十壹字,原石毀於宋。

唯壹唐拓本發現於敦煌石窟,現藏巴黎博物館。此為柳書早期代表作(或雲此乃敦煌石窟經生托名柳公權所作,但屬柳體壹脈無疑)。

其下筆精嚴不茍,筆道瘦挺遒勁而含姿媚;結體縝密,以縱長取形,緊縮中宮,開展四方,清勁而峻拔。“柳骨”於此可初識,而柳集眾書於此亦可知。

擴展資料:

柳公權書法:

古人常用顏筋柳骨之詞來評價。這是與顏真卿的書體比較而論。總體上說,柳體用筆骨力居多,筆畫清瘦,筆力剛毅遒勁,結體中宮收緊,外圍舒展開朗。這是柳公權力矯唐開元之後書風日趨肥厚之弊的新面目,也是柳體的最大特點。

從結體上看,柳體壹變顏體的內松外緊,重心偏低的風格,也沒有像歐陽詢所書那樣修長*側的特點,而是字的結體內緊外松,即中宮或某壹部分收緊,外圍舒展,呈放射狀。短筆粗壯凝縮,長筆纖細伸展。上下、左右、偏旁之間收縮伸展自如,謙讓有序。

收縮之處,如待發緊握之拳;伸展之筆,如引發千鈞之弩。壹伸壹縮,身影矯健,神形畢露柳書的結體講究法度,嚴謹中見疏朗,平整中帶峻險,重心常居中心。橫畫平坦,左右相稱平穩;堅畫筆直,上下協調統壹。

柳體的用筆,更講究筆法,精細絕妙。其每壹筆畫,壹絲不茍。筆法方圓兼備,剛挺有力。橫畫藏鋒下筆,方折淩厲,收筆常用回鋒頓筆之法,顯得圓潤遒勁。長橫較細,略向上凸,富有彈性;短橫粗壯,稍向下凸,凝重幹練。

撇畫中,長撇柔長,短撇直短,出鋒銳利,勢不可當。捺畫寫得很凝重,壹波三折十分明顯,出鋒剛毅,如快刀斬亂麻。點畫外方內平,棱角鮮明。鉤畫常回鋒出鉤,鉤處尤如鐵戈。轉折處轉折並用,轉中帶折,折中見轉,方圓並現,幹凈利落。挑畫筆勢險峻,出鋒自如。

柳體的這種結體、用筆的特點,是介於歐體(歐陽詢)和顏體之間的壹種風格。如筆勢的斜度,略比顏體斜而比歐體平,落筆的取勢,轉折、鉤、點的寫法及結體中筆勢的向背等,都有介乎兩者之間的現象。

再如結體中外框的處理,柳體的大外框(如國)的兩側豎畫,明顯帶有顏體的風格,即呈兩側相向之筆勢,而小口的寫法,常上大下小,呈倒梯形,這是受歐陽詢書法的影響。

柳書的這種取乎歐、顛書體的特點,不是簡單的機械組合,而是充分吸收消化的結果,這也可說是書法學習中入帖出帖的範例。

百度百科—唐柳公權玄秘塔碑及其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