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壹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麽寫教案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活動背景:
開學初正好是我們的元宵節,所謂的新年氛圍還沒淡化,因此,我們決定結合主題活動《紅彤彤的年》讓孩子也來感受 中國傳統的過節方式——《貼窗花》是壹節數學活動,也可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用自己在區角中剪出的窗花、塗畫的彩燈裝飾活動場景,提醒幼兒有序地粘貼,進壹步感受排序的規律。
活動實錄:
壹、初識窗花
師:教師出示事先剪好的窗花,看這是什麽?
幼:窗花
師:妳們有沒有看見過窗花?
幼:有,沒有
師:在什麽時候看到過的?
幼:過年的時候,家裏的窗上,電視裏,別人家的窗上
活動分析:(活動開始的時候,我拿出那些漂亮的窗花壹下子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興奮地大叫起來,課堂氣氛壹下子活躍了起來。)
二、數窗花
師:那老師今天為妳們帶來很多漂亮的窗花我們來數壹數第壹排窗花有幾個?
幼:7個
師:那第二排有幾個?
幼:5個
師:這些窗花有些什麽顏色?
幼:紅、橘黃色、黃、紫
師:紅色的有幾個?
幼:3個
師:橘黃色的有幾個?
幼:3個
師:黃色的呢?
幼:3個
師:紫色的呢?
幼:3個
大班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及感知音樂速度的變化。
2、聽辨樂曲,能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3、樂於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欣賞活動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2、難點:感受樂曲速度快慢的變換。
活動準備: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樂曲,卓別林表演視頻,勃拉姆斯像,卓別林像。
活動過程:
壹、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旋律。
1、請幼兒初步欣賞音樂,討論並談談對音樂的感受2、教師小結:這首樂曲聽起來活潑歡快,有的時候快,有的時候慢,聽了讓人想跟著音樂動起來。
二、欣賞視頻表演,激發幼兒用動作表現樂曲的欲望。
1、請幼兒欣賞視頻,並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2、向幼兒簡單介紹卓別林及樂曲《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和其作者。教師總結:視頻中,卓別林在刮胡子時,是根據音樂的快慢來改變動作的快慢的。
3、引導幼兒說出用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將音樂表達出來
三、聽辨樂曲,大膽想象創編按摩動作。
1.啟發幼兒創編按摩動作
2.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做按摩動作,感受B段樂曲時快時慢的節奏。
(1)請幼兒再次欣賞樂曲B段。
(2)引導幼兒根據樂曲節奏做按摩動作,可換動作進行按摩。
小結:樂曲中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我們做動作的時候要跟著樂曲的節奏。
四、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樂曲節奏的快慢,感受樂曲熱情奔放的旋律。
1.欣賞教師的配樂按摩表演,觀察按摩動作,感受樂曲旋律。
2.幼兒初步嘗試合作表演,壹位扮演按摩師,壹位扮演顧客,通過動作來感受樂曲的節奏和旋律。幼兒按摩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註意節奏和旋律。
3.幼兒自主創編按摩動作,體驗有趣的按摩。
五、活動結束,帶幼兒離場。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後可根據音樂來為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進行壹次有趣的按摩,和家人***同分享本首樂曲帶來的歡樂。
大班教案 篇3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麽》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二組的第十課,本課屬於閱讀課文。
內容分析:
《幸福是什麽》是保加利亞作家埃林.彼林寫的。是壹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講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指引下去尋找什麽是幸福。十年後他們通過自己的經歷明白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我們很熟悉的話題,但要說清楚幸福是什麽,那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該童話想通過壹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幸福的真正含義。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如何讓學生從他們的話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義就成了本課的難點。基於以上的情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策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童話的特點;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搜集處理信息,豐富學習資源,豐厚感悟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
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教學重點
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麽。
教學難點
①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②三個年輕人是怎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的
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課堂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制定了小學語文《幸福是什麽》的教學設計方案。對於該篇文章的學習,主要采取的是情景教學的方式,具體的設計思路是:采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學習情境,引出文章的關鍵詞“幸福”,提出問題“在妳們心中幸福是什麽?”然後讓學生聽範文朗讀,並思考文章講的是壹個怎樣的故事;接著,教師對文章中的難點、生詞進行講解,並強調文章的重點;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概述;最後讓學生積累壹些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豐富課外知識。
學習任務分析
這篇童話是按照童話故事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講三個牧童發現樹林裏壹口老泉已經不湧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幹凈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壹件好事,並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並不理解什麽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麽,而是引導他們去弄明白。接著講十年以後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為此感到快樂。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麽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壹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這是壹篇略讀課文,旨在讓學生通過自悟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麽,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學習者分析
學習者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是屬於中年級學生了,所以學習者具備了壹定的自主思維能力,並且該次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師沒有必要把文章講的過於詳細,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然後用自己的話復述文章大概內容,最後再由教師引導學生去體會文章的深層意思,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別人幸福,自己也幸福,還能夠用加深學生對幸福含義的理解。因為學生的認識不可能壹樣,教師也不要強求壹律,重要的是要給學生壹些形象,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來指引學生的認識的行為。
教學過程設計
⑴導入新課
以《幸福拍手歌》為起點,利用多媒體播放出音樂,學生和教師壹起拍手唱
幸福歌,營造出壹種輕松、活躍的氛圍,讓學生能夠不由自主的把思想轉移到與幸福有關的主題上。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註意力,自然地引入教學主題。再逐步讓學生從對“幸福”的片面理解深入到文章所表達的深層次的意義上。
⑵新課教學
①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麽內容?
3.讀相關語句,思考:三個孩子是怎樣尋找和認識幸福的?說說妳對幸福的理解。②交流討論,回答問題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首先讓大家聽範文朗讀課文,邊聽邊思考,文章主要講述了壹個怎樣的故事。(寫三個牧童把壹口老噴泉挖成壹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麽。十年以後,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2.第壹個個青年來到城市,進入了學校,學了很多東西,成為壹名醫生,給人治病,病人恢復健康,他感到幸福。
第二個青年做過很多事,他勤勤懇懇的工作,對別人有用,勞動沒有白費,所以他感到幸福。
第三個青年留在村裏耕地,收獲的麥子養活許多人,勞動沒有白費,所以他感到幸福。
2.學生交流,並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讓學生看拼音寫漢字,重復多次,以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
③難點分析
1.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麽?(為了讓別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壹個問題是什麽?(幸福是什麽?)
3那麽幸福究竟是什麽呢?三個牧童弄懂這個問題了嗎?
4.在10年之後,當三個小牧童長大後重新聚在井邊,這個時候,他們心中的幸福分別是什麽呢?(學做醫生,為人治病;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5.他們對幸福的這些了解是怎麽得來的呢?(通過勞動得到的。)
④自由討論
1.這是壹篇略讀課文,旨在讓學生通過自悟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麽,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所以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思考,同桌之間可相互討論,彼此交換自己的幸福經歷,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能讓學生養成壹個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2.由學生自由舉手發言,說出自己對幸福的理解,並描述壹下自己生活中的壹些有關幸福的親身經歷;
⑤.教師結合文章的中心思想作出最後的總結:我們幸福是靠勞動,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
⑥.拓展知識
名人名言欣賞:
人類的壹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
妳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妳首先會吃得起苦。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
如果我們不能建築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利享受幸福,這正和沒有創造財富無權享受財富壹樣。
⑦.作業的布置
1.用自己的話描述文章內容,並回顧課堂知識。
2.認真的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什麽事情讓妳覺得很幸福?並寫下來。
教學反思:
1、超越文本,實現與文本的深層對話。
本節課,我在重視課本、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酌情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想象中適當超越文本、適當超越課堂,即讓學生利用壹些課文留下的空白處展開想象,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在課外讀物中得到的知識進行信息加工和再創造,探索課文的深層意蘊。從而造想象,實現與文本的深層對話。例如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僅僅從三個青年自己的敘述中是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於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裏面具體的故事,從活生生的事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學生根據自己原來的經驗和課外書上獲得的知識,展開再想象,編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引出了現實生活中的英雄事跡。在他們的腦海裏,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壹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
2、多元感悟,體現語文的人文特征。
這個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職責,做對別人有益的事。這顯然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有意義。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壹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壹種幸福,付出了是壹種幸福,等待也是壹種幸福。學生說不出這樣概括的話,但他們說出自己的生活。我肯定了它。在這壹課的最後,許多學生都說了很多與課文中不壹樣的感受,這是真實的,是值得尊重的。
大班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3、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樂於與同伴壹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每人壹份講述小圖片。詞卡“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過程:
壹、貓叫聲音導入,再PPT出示兩只貓。
教師:小朋友們,聽壹聽妳們看誰來了?
今天呀,老師就給小朋友講壹個關於貓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容並講述。
先出示兩只貓圖片,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想象。
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麽樣子?它們為什麽高興呢?
1、出示圖壹: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麽樣子?它們為什麽高興呢?
問:白貓和和花貓在草地上玩,看到什麽了?它們心裏想什麽?
請個別幼兒講壹次。
2、出示圖二:兩只貓在幹什麽?白貓咬著什麽?花貓咬著什麽?老鼠幹什麽去了?
請個別幼兒講壹次。
3、出示圖三:兩只貓在幹什麽?它們為什麽打架?它們打得分也分不開,可用壹個恰當的詞“難解難分”來說。(出示詞卡“難解難分”幫助幼兒理解)。魚哪裏去了?
4、出示圖四:問:最後兩只貓怎麽樣了?(出示詞卡“滿頭大汗”幫助幼兒理解)。
教師小結:兩只貓打得筋疲力盡,滿頭大汗,爬在地上,卻驚奇的發現魚不見了。
5、幼兒看小圖片大聲講述。
6、教師完整講述圖片內容並結合圖片取名。
三、小結活動情況,提升主題並進行行為教育。
教師:故事裏兩只貓為什麽沒有吃到魚?它們怎麽才能吃到魚?
小結:對,兩貓互相謙讓,或兩貓商量分著吃,就能吃到魚。
討論:平時我們做什麽事情也應該不爭搶、互相謙讓呢?
播放PPT
小結:小朋友平時玩玩具、看圖書等都應該友好相處、互相謙讓。
四、延伸活動:引導幼兒續編圖片的故事。
教師:回家後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故事的結尾還可以怎麽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這節課側重語言講述,也能豐富詞匯,正適合大班幼兒年齡段。
這節課的導入環節,我以貓叫聲音與圖片導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根據PPT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多數幼兒能大膽的講述。有部分幼兒不想講述與內向的性格有關系,以後可多加引導教育。提升主題的教育,我通過PPT出示了與幼兒生活相貼近的生活照片,孩子們興致很高,再加教師恰當的引導使“教育幼兒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要與同伴友好相處。”的目標順利完成。
語言領域的教學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節課在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教師運用了恰當的語言,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的重要;觀察每幅圖,先幼兒講再教師講,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學中幼兒能積極舉手發言,大膽講述,並在教師生動的語言講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的含義,達到了預定教學目標。
大班教案 篇5壹、設計意圖:
年、月、日是壹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幼兒掌握起來比較難,因此,結合我們班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握了“星期”這壹概念),在活動設計中,人物化地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為幼兒主動學習留下余地。
二、活動目的:
1、在欣賞觀察中了解年歷,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學會簡單地使用年歷。
2、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萌發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
3、綜合運用各種技能創造性地設計年歷。
三、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自主地向家長詢問並記住自己的生日和主要節日的日期,了解有關年歷的用途。
2、大字卡(年、月、日)各壹張,自制月歷12座(大月、小月、2月的房子大小有區別)小字卡人手壹份
3、師幼***同收集不同款式的掛歷、臺歷、月歷等並布置“年歷展”,展示在活動室周圍。
4、舊掛歷、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四、活動過程
活動壹:認識年歷
(壹)參觀展覽,探索掛歷、臺歷、月歷的奧秘。
(1)向幼兒介紹“年歷展”提出自主探索的要求,引導幼兒感受年歷上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①看壹看、找壹找,年歷上有什麽?
②它們什麽地方壹樣?什麽地方不壹樣?
(2)幼兒分散觀察和講述年歷上的主要內容以及各種年歷的異同點,教師對個別幼兒有目的地進行引導,如從年歷的款式、數字、造型等方面進行觀察。
(3)通過集中提問形式,讓幼兒***享自己的探索成果。
(二)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大字卡講述故事,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系。
(2)結合“今天的日期”的談話讓幼兒理解時間壹去不復返的道理,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
(三)結合“找日期”遊戲,讓幼兒探索學習使用年歷的方法,親身感受年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集體討論:“年歷有什麽作用?”
(2)教師任意說出年月,如“六壹兒童節”,請幾人願意參加的幼兒到年歷房尋找這壹日期所在位置,並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集體分析驗證,***同確定找日期的方法。(先找到“相應的月”,再從當月中找到“相應的日”)
(3)引導幼兒在掛歷上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日期,(生日、自己熟悉的節日),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同伴、老師的生日,並在掛歷上找。
活動二、設計年歷
1、以“小小設計師”談話引入,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
2、啟發、幫助幼兒理解設計年歷的要求。
3、介紹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技能討論設計年歷的註意事項。
3、幼兒畫、剪、貼、等技能設計不同形狀、款式、圖案的年歷,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有困難的幼兒按要求設計年歷。
4、展示幼兒設計的年歷,重點請想象力豐富、造型獨特的幼兒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